海棠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寒门辅臣 > 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雷霆将至(四更)
    顾正臣看着走过来的林白帆,微微皱眉,对萧成道:“送他去休养,没拆线之前敢回来,就给我丢出去。”</p>

    萧成拳头一抬:“自己走还是我送你?”</p>

    林白帆知道顾正臣是想让自己多陪陪家人,可实在是不习惯躺在床上的枯燥日子,刚几句话,就被萧成给赶了回去。</p>

    萧成返回,对顾正臣言道:“陶海买了个宅院,没有在金陵城内,而是在城外,隔河与龙江船厂对望。”</p>

    顾正臣问道:“最近他可有异常的举动,或接触过什么人?”</p>

    萧成摇头:“没有发现异动,所接触之人,也多是市井百姓,并没有人主动登门攀谈,也没有登门拜访过任何人,不过他倒是买了一些笔墨纸砚,还有两个仆人。”</p>

    “仆人?”</p>

    “两个四五十岁的男人。”</p>

    “没张罗个婚事?”</p>

    “这倒没有。”</p>

    顾正臣思索了下,看向萧成:“一个出过海,见过生死的男人,现如今有了一笔钱钞,是你,你会买两个男人当仆人,还是先买两个丫鬟伺候?”</p>

    萧成回道:“我会买一把好刀。”</p>

    顾正臣指了指门口,示意萧成赶紧走,这个家伙就不是正常男人,是个男人,怎么可能将刀放在第一位</p>

    无论怎么看,陶海都不是太监,既然不是太监,那应该没丧失功能,按照正常逻辑,是不是优先解决下生理需求?</p>

    可这家伙倒好,忍住了。</p>

    要知道朝廷每次班师回朝之后,将士最需要的不是什么赏赐,而是宣泄。但凡有家室的,那段时间保准折腾得女人睡不好觉,没家室的会去找寡妇,去秦淮河上找姑娘,总之,需要调和下,消解下煞气。</p>

    这是正常逻辑,也是这个世界里最普遍的行事方式。</p>

    但陶海,没这样做,不符合一般人性,要么此人清心寡欲,要么此人自我控制能力很强。前者不太好,后者不太好对付。</p>

    让人继续盯着吧。</p>

    这一日,顾正臣笑笑,正与张希婉、林诚意等人讲述大海上的故事,儿子在一旁认真地听着,突然,房间暗了下来。</p>

    顾母走至窗边,轻声道:“这是要下大雨啊。”</p>

    顾正臣走至门口,抬头看去,只见天空开始变得极是阴沉,乌云层层堆叠,如同一张遮天的黑布,正在被神秘的力量扯着,不断扩大范围。</p>

    没多久,白昼如夜。</p>

    顾正臣整理了下衣襟,面色凝重地:“我要入宫了,你们待在家中,安心等我回来。”</p>

    张希婉、林诚意并不知避雷针的事,眼见这个时候要入宫,多少有些担忧。</p>

    顾母在一旁言道:“早去早回。”</p>

    顾正臣回头看了看母亲、张希婉等人,转身走出后院,萧成、申屠敏在月亮门外跟上顾正臣的脚步,关胜宝已拉出马车。</p>

    乌云蔽日,如同一个召集人的信号。</p>

    徐达、李善长、李文忠、邓愈等一干勋贵出动,薛祥、赵本、安然等一干文臣出了门,钦天监监正郑阿里、国子学祭酒张和、格物学院的院长唐大帆、马直、万谅等纷纷出了门。</p>

    东宫。</p>

    </p>

    太子朱标整理好衣襟,坚定地走了出去,太子妃常氏担忧不已,想劝又不敢劝,因为这事,两人已经争吵过两次了</p>

    但朱标还是没出了宫门,内侍带了一堆奏折至东宫,只了一句话:“陛下吩咐,让殿下在三个时辰内处理完这些奏折,然后送至武英殿。”</p>

    朱标看了看乌云密布、低沉的天穹,知道父皇是不准自己出现在奉天殿了。</p>

    三个时辰,该发生的肯定发生了,不该发生的,也铁定不会发生了。</p>

    到底,父皇还是心有顾虑。</p>

    朱棡就没这个麻烦,穿着金织蟠龙赤袍,站在奉天殿之外,等待着大门开启,左右看了看,没找到顾正臣的影子,倒是看到了身着僧袍的宗泐,还有身着道袍的张宇初,不由得瞪大眼,对一旁的徐达、李文忠等人问道:“他们怎么来了?”</p>

    徐达摇头,表示不知情。</p>

    李文忠让人问过,对朱棡回道:“是定远侯请旨,陛下给了旨意,他们才来的。”</p>

    朱棡有些疑惑,不知道顾正臣要这佛、道的人过来干嘛。</p>

    “定远侯,现在拆了那铁针还来得及,若是因你害了陛下,定远侯府将被灭九族!”</p>

    给事中彭良见顾正臣来了,扯着嗓子喊。</p>

    顾正臣看了一眼彭良,哈哈大笑道:“顾家就那么几口人,何来九族,你有本事,先帮我走一遭山西,补全了族谱,如何?”</p>

    彭良愤怒地喊道:“少在这里其他,现在将拆了铁针!”</p>

    顾正臣没有理睬彭良,上前给朱棡、徐达等人行礼。</p>

    没办法,朱棡现在是晋王,衣裳在那摆着,该有的礼仪不能少。</p>

    不少官员站出来,要求顾正臣拆除铁针,见顾正臣没个反应,十几个官员正商议对策,此时,奉天殿的门一道道打开,内侍从里面走出,扯着嗓子喊道:“宣定远侯入殿。”</p>

    顾正臣走出,缓步走向奉天殿。</p>

    此时,浓郁的黑云之内,迸出一道刺眼的闪电,撕裂黑暗。</p>

    刹那之间,天地亮如白昼。</p>

    随后雷声轰隆滚至,震慑人心。</p>

    十余官员见此情形,也顾不上其他,跪在殿外,大声喊道:“陛下当以社稷为重,移宫他处,莫使奸臣得逞!”</p>

    这口号,清亮齐整,如同彩排过无数次。</p>

    顾正臣摆了下袖子,迈过了奉天殿的门槛,看向龙椅上端坐的朱元璋,上前行礼。</p>

    朱元璋将中的奏折放了下来,看着顾正臣,淡然地:“乌云密布,昼如永夜。现又有电闪雷鸣,顾正臣,你来告诉朕,这奉天殿——会安然无恙,还是会毁于一旦?”</p>

    顾正臣抬头:“陛下,臣有两个孩儿尚未出世,加上出海之期不远,想趁着人在金陵,早点回去陪陪她们。”</p>

    这是个驴唇不对马嘴的回答。</p>

    但朱元璋知道顾正臣的意思,那就是他不想死,还想看着孩子,还想陪着家人。</p>

    既然不想死,那就看看,这东西到底能不能如他所讲,可以吸纳雷霆之力吧。</p>

    朱元璋起身,从御台上一步步走了下来,浑厚的声音传荡出大殿:“那就让雷霆——来得更猛烈一些吧!”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