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寒门辅臣 > 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八百大引(四更)
    自家的余盐,不自家保管,反而交给大灶户?</p>

    顾正臣笑了。</p>

    无论是灶户还是大灶户,谁都能扛着余盐去换粮,盐场称量之后给粮就可以了,完全不需要先聚至大灶户中,由大灶户负责去兑粮。</p>

    凭空多了一道中间环节啊,这就是发财之道。</p>

    什么事环节越多,越复杂,越有空子可钻,不信看看各类工程,环环相扣,每一扣里面都有钱。</p>

    扣越多,钱越多。</p>

    当然,有人拿走了钱,得了好处,就必然有人没了钱,承压吃亏。</p>

    这灶户,应该便是盐场里的最底层了吧?</p>

    顾正臣问道:“余盐交给大灶户,是盐场之初就有,还是这几年才有的?”</p>

    秋娘还没话,悠走了过来,言道:“我知道,六年前有的。”</p>

    “你为何记得如此清楚?”</p>

    顾正臣看向悠。</p>

    秋娘含笑:“官老爷,孩子不懂事,悠,不准乱话。”</p>

    顾正臣摆了摆:“童言无忌,无妨。”</p>

    悠上前,将安从顾正臣怀中拉了过去:“我父亲的,我出生那一年,灶户开始分出灶户、大灶户,灶户拿余盐去盐场,盐场不给换,只有大灶户那余盐才给粮。”</p>

    顾正臣沉思了下,点头道:“那这盐场里,有多少大灶户?”</p>

    秋娘不知道能不能回答。</p>

    悠开口:“五团出一大灶户。”</p>

    秋娘赶紧拉住悠,给了个严厉的眼神。</p>

    顾正臣看了看紧张的秋娘,问道:“你们将余盐给了大灶户,最终换下来的粮食,会不会少一些?”</p>

    秋娘总感觉事有些不对,若这官老爷当真是来收余盐的,郭提举就在外面,应该带这官老爷直接去大灶户家中,怎么跑到这里来问话了?</p>

    该不会是郭提举派人试探我们的口风紧不紧吧?</p>

    想到这里,秋娘更紧张起来,道:“官爷,这些事都是男人在做,我一个妇人家不知情。”</p>

    “不知情吗?”</p>

    顾正臣凝眸。</p>

    悠拉了拉秋娘的衣角:“王大灶户少给了咱们一石米,父亲去找他们讨要还被打了,娘亲骂了他们足足十日呢,怎么就忘了?”</p>

    秋娘很是头疼,这妮子。</p>

    顾正臣站起身来,目光锐利地看着秋娘:“看来,孩子的记性比秋娘好啊,林白饭,去问问这王大灶户是哪一位,让人带过来。”</p>

    林白帆答应一声走了出去。</p>

    秋娘面色苍白,赶忙:“官老爷,孩子不懂事,错了话,王大灶户不欠孙家粮。”</p>

    </p>

    顾正臣没有话,走至门口,坐在了门前的木墩上,抬腿晃动着,对跟到门口的秋娘道:“按照朝廷规制,一年下来一个灶丁缴纳盐课四大引,每一大引上缴之后,盐场支给一石米,也就是,你们这灶户,一年基础收入也就只有四石米,折下来大致二两银,只靠着盐课着实不够吃用花销。”</p>

    “想要生活过得去,必须有余盐。一大引余盐,盐场可支给两石米。也就是,二百斤余盐才能换一石米,王大灶户少给了你们一石米,也就是,他吞吃了二百斤余盐。”</p>

    “五团一百户,一百户里出一个大灶户,还有九十九户是灶户,王大灶户能吃你们二百斤盐,自然也能吃其他人灶户二百斤盐。这样算下来,一个大灶户拿走近五十大引余盐。整个高家港盐场有八十个团,十六个大灶户,这就能拿到八百大引。郭提举,张副提举,我这笔账,没算错吧?”</p>

    郭临川脸色变得凝重起来,上前道:“这只是揣测之言,当不得真。再了,我们盐场根本没有什么灶户、大灶户,谁拿私盐去兑粮,都会支给。这是朝廷规制,写明了的,我等不会更改。”</p>

    顾正臣呵呵笑了笑:“所以,这孙氏白骂人了,这孩子也错了?”</p>

    秋娘赶紧走出来,跪到了顾正臣面前:“先前是我胡言乱语,孩子的话也当不得真,还请官老爷——”</p>

    “起来!”</p>

    顾正臣将腿放下,厉声打断了秋娘。</p>

    秋娘脸色苍白,犹豫了下,接着道:“我是个泼妇,骂王灶户是因为他家误拿了我家一堆草,这误会已解开了,孩子不懂事——”</p>

    顾正臣看向郭临川,目光冰冷:“看来郭提举控制灶户有一套段啊,不管问到谁,谁都能将错揽到自己身上。这等段,隐隐约约令人胆战心惊。”</p>

    郭临川不卑不亢:“我虽官微,可也清廉。若定远侯不信,大可搜查我的家宅。”</p>

    顾正臣打了个响指:“关胜宝,带人去查一查,记得多敲敲,多踩踩,多问问。”</p>

    关胜宝领命而去。</p>

    郭临川紧握拳头:“你竟敢无故搜一个官员的家!”</p>

    顾正臣淡然一笑:“是郭提举为了自证清白,主动提出这种请求,什么都需要满足一下。桑桑,将孙氏送回房吧。”</p>

    严桑桑搀着孙氏走入房间。</p>

    孙甸匆匆走来,看到大灶户王东成正被军士带过来,心头一颤。</p>

    到了家门口,看到门里的秋娘与两个孩子没事,这才安心下来,又看向郭临川,刚想行礼,就被一道身影给挡住了,林白帆指了指前面:“定远侯在前面,你打算先给一个提举行礼吗?”</p>

    孙甸吃了一惊,看向顾正臣,惊呼道:“定远侯?”</p>

    紧走两步,扑通跪了下来。</p>

    “草民孙甸,见过定远侯!”</p>

    孙甸重重叩头。</p>

    顾正臣看着孙甸,缓缓地问:“你听过我?”</p>

    孙甸喉咙动了动,头不敢抬,眼皮子向上翻,却也看不到顾正臣的身影,言道:“有一次望潮时,听北面盐场的老人起过。”</p>

    顾正臣呵呵笑了笑:“难得,起来回话吧。”</p>

    孙甸起身,眼珠转动,神情有些异样。</p>

    顾正臣没有绕弯子,直言道:“我今日前来,要查清盐场的盐如何成为蔺家的私盐,官员之中但凡卷入这起案件,必死无疑,他——”</p>

    抬。</p>

    顾正臣指向郭临川:“若是郭提举卷了进来,我会带走他,交陛下发落。现在,孙甸你来告诉我,盐场之内——可有分大、灶户?”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