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寒门辅臣 > 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无剑可用,有剑不用
    楼真阳、陈有才等远火二局的人看到这场景,对顾正臣的敬仰更是增了几分。</p>

    这就是咱们的掌印,敢当着皇帝的面要俸禄的主</p>

    当面讨薪的顾正臣没捞到什么好处,被朱元璋指着鼻子一顿臭骂,完事之后指了指图纸:“少跟朕其他的,远火二局现在陷入了困境,不知道该朝哪个方向研究了,你身为掌印,需要拿出个方略出来。”</p>

    顾正臣走上前,拿起桌上的图纸看了看,对朱元璋道:“还请陛下召集所有远火二局的匠人,包括远火局精干,集议方略吧。”</p>

    朱元璋摆:“你是掌印,你来下令。”</p>

    顾正臣谢恩之后,看向楼真阳:“办吧。”</p>

    楼真阳领命,安排人去传话。</p>

    远火局总部设在了莫愁湖附近,距离远火二局并不算多远,陶成道、崔玉、谢阿佛等人收到命令之后,纷纷赶了过来。</p>

    山顶,集议室。</p>

    朱元璋没有开口的意思,坐在一旁听。</p>

    顾正臣目光扫过远火局、远火二局六十余人。</p>

    这些人里,有三成是陌生面孔,这是好事,明远火局培养了一批新人进来,而且这些新人开始挑大梁了。</p>

    拿起粉笔,顾正臣敲了敲黑板,开口道:“今日召集你们前来,只为一件事,指明下一步火器研制的方向与重点。远火局、远火二局,最近两年遇到了瓶颈,大部分精力投入到了现有火器的改良上。”</p>

    “改良是对的,也是必要的,唯有不断去改良,才能让火器变得更为好用。但是,只幅度的改良,修修补补,并不能打造出更出色的火器。所以,我建议接下来三年至五年,远火局、二局需要将人一分为三。”</p>

    “一部分人负责专攻火器改良,一部分人负责全新火器的大胆设计与测试,至于最后一部分人,则负责火药材料的替代研究。”</p>

    陶成道抬,问道:“顾掌印是,在远火局、二局之外设个三局,去寻找新的火药材料?”</p>

    顾正臣微微点头,肃然道:“底火司的匠人和你们这些大匠,估计也都意识到了,无论再怎么改良,再如何调整火药配比,以硫磺、硝石、木炭为主的火药,威力差不多已是极限,即便是增加其他物质,威力增加的也不会太过显著,这个时候就需要去寻找全新的火药材料。”</p>

    陈有才眉头紧锁,问道:“可自唐以来,火药配方始终如此,这世上还有其他火药材料吗?”</p>

    陶成道面色凝重,表达了疑惑:“是啊,这些年来,我们测试过的材料无数,可发现始终都不如这三类材料,若是舍了硫磺、硝石、木炭,这火药还能点燃,还能爆炸吗?”</p>

    一干匠人议论纷纷,皆认为这不可能。</p>

    顾正臣指微动,掐断了一截粉笔,在中掂动着,直至所有人不再话,才开口道:“谁来回答我,火药弹被击发出去,距离的长短是什么决定的?”</p>

    谢阿佛走出,回道:“若是不考虑火药弹的重量、风速,则是由火药室内填装的火药量决定的。”</p>

    顾正臣抬,在黑板上写下了“后药量”三个字,问道:“火药点燃之后,为什么能将火药弹击发出去?”</p>

    </p>

    谢阿佛皱眉:“自然是因为爆炸产生了能量与力道,迫使火药弹飞出。”</p>

    顾正臣刷刷写下“能量”、“力道”四个字,然后圈起这四个字,严肃地:“所以,能将火药弹打飞出去的关键不在火药本身,而在这能量与力道上,换言之,若有其他物质释放出的能量与力道超过了火药,那它就能取代火药!火药不是根,根在能量上!”</p>

    朱元璋凝眸看着。</p>

    听懂了,火药能产生能量,那也可能有其他东西可以产生能量,只要是带来能量的,而且比火药能量更出色,那就能制造出威力更大的火器。</p>

    只是,有这类东西吗?</p>

    如果有,好几百年了,为什么就没半点记录?</p>

    摇了摇头。</p>

    背篓出现几千年了,褡裢也是,可真正的背包,也就顾正臣弄出来了,酒也有很多年了,可酒精才出来几年</p>

    这子有,估计就是有。</p>

    顾正臣指了指黑板上的字,沉声道:“远火三局,专注的是能量研究,不是单纯的火药研究,这条路需要有人去走一走,只不过需要朝廷耐得住,给他们五年、十年,甚至需要做好十年一无所获的准备。”</p>

    朱元璋见顾正臣看了过来,开口道:“朕没意见。”</p>

    顾正臣松了一口气,转而道:“远火三局之事可以筹备起来,择时而设。先确定下一步火器改良与全新火器的方向,火铳的战力与能否实现快速装填有关,进一步压缩火铳的连发时间是核心”</p>

    从火药进入炸药需要一个过程,顾正臣也不确定大明需不需要炸药,但从长远看,这东西掌握在大明中好过掌握在别人里。</p>

    虽这个过程不求快,但正如钱先生的,无剑可用和有剑不用是两回事。</p>

    从火铳改进,讲到神炮、虎蹲炮改进,从神火飞鸦讲到肩抗式神炮,一激动就神采飞扬,唾沫星子乱飞</p>

    离开狮子山之后,朱元璋沉默良久,问道:“你的那些新式火器,能成吗?”</p>

    顾正臣咳了咳:“陛下,火器这东西,只要用心研究总归有所成,以前专攻虎蹲炮、神炮、火铳,现在需要多样化,榴弹那东西守城、高处伏击很好用,还有地雷,这东西布置在草原之上,完全可以撤去警戒,甚至可以敞开大门、诱敌深入”</p>

    朱元璋边走边听,兴致勃勃。</p>

    也不知道为啥这么冷的天爬什么城墙,西风呼呼的。</p>

    顾正臣冻得冰凉,紧了紧衣裳,继续道:“还有那肩抗式神炮,这东西若是能普及,可比虎蹲炮的威力还大。”</p>

    朱元璋背负双,停下脚步看着顾正臣:“你的这些朕都知道,所以,你告诉朕,什么是喀秋莎?”</p>

    “喀秋莎?”</p>

    顾正臣傻眼,什么喀秋莎,我有喀秋莎吗?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