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寒门辅臣 > 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我要出海
    格物学院。</p>

    梅鸿拿着名册,点着名字:“廖文、廖权、汤鼎”</p>

    听到名字之人纷纷走出。</p>

    梅鸿看了一眼身前五十余人,合起名册,肃然道:“大海不比陆地,危险重重,要想跟着水师出海,必须经历一番训练。若是连训练一关都过不去,那诸位趁早回格物学院进修学问吧,段施敏,带他们走!”</p>

    段施敏一扬旗帜:“随我前往码头。”</p>

    宁国、梅殷拦住了梅鸿。</p>

    梅鸿行礼。</p>

    宁国直言道:“若是我没有记错,他的名字应该在名册之上,汝南侯添了他的名字。”</p>

    梅殷点头:“叔父了,我能出海。”</p>

    梅鸿翻开名册看了看,装作恍然的样子,道:“这名字已经被划掉了,明你不能出海。”</p>

    “为何?”</p>

    梅殷着急起来。</p>

    宁国询问:“谁划掉的?”</p>

    梅鸿呵呵一笑,拱了拱:“自然是你们的顾堂长,明日一早船下长江,随后出海。”</p>

    罢,梅鸿转身离开。</p>

    梅殷看向宁国:“先生为何将我的名字划掉?”</p>

    宁国看了看梅殷,言道:“还能为什么,自然是担心你安危。”</p>

    梅殷指了指朝门外走去的队伍:“他们”</p>

    宁国低声道:“他们出了意外,勋贵无话可。可你若是出了意外,父皇怕是饶不了先生,你当真想出海?”</p>

    梅殷坚定地看着宁国:“叔父,明年出海规模空前,必有不世之功。我也想立点军功出来,好能更配得上你。”</p>

    宁国略显娇羞:“什么配不配得上,我们都已成婚。”</p>

    梅殷微微摇头:“你若只是一个简单的公主,我可以只是个儒生。可你是格物学院的天才,先生引以为豪的弟子,我不能毫无成就。再了,眼下有这么一个立功的会,我若不把握住,错失在眼前,父皇、叔父该怎么看我?”</p>

    “先生的庇护让我感激,可宁国,我也想建功立业,做出点事出来。格物学院一直在教导我们的,不就是务实、实干、立功、报国吗?我去大海,是为了可以在回来之后更好陪伴你,也是为了告诉所有人,我不只是一个驸马,还是梅殷!”</p>

    驸马只是身份。</p>

    脱下这层身份之后,我还想拥有名字,可以告诉所有人,我是梅殷!</p>

    宁国注视着梅殷,眼神中带着几分爱慕,轻柔地:“先生耗费巨大,投入多年,终于让蒸汽船可以在大海之上驰骋,好像一直都在为明年的远航做准备,明年的航行不会简单,你若跟着去,我会高兴,去求先生吧,只有先生点头,你才能出海,我陪你一起去先生府邸。”</p>

    顾府。</p>

    听闻宁国、梅殷一起来,顾正臣就知是为了什么事,闭门不见不可能,这家门拦不住他们。</p>

    书房里。</p>

    宁国、梅殷还没开口,顾正臣先言道:“可是为了出海之事?”</p>

    梅殷点头:“是为此事而来,先生,我要出海!”</p>

    顾正臣叹了口气:“你要出海,我是支持的。”</p>

    梅殷眼神一亮:“那先生为何划掉弟子的名字?”</p>

    顾正臣从桌案上拿起一份文书,递了过去:“不是我想划,而是水师总兵赵海楼发了话,独生子没成婚,包括成婚没儿子的,一律不准出海。你是独生子,虽是成婚了,可还没后,不符合水师的新规”</p>

    </p>

    梅殷傻眼,赶忙问:“那李景隆还是个娃娃呢。”</p>

    顾正臣一摊:“李景隆不是独生子啊,他还有弟弟,两个。”</p>

    梅殷着急不已,看向宁国。</p>

    宁国走至顾正臣身旁,伸出抓着顾正臣的衣袖:“先生,他想出海立点军功,就让他去吧。”</p>

    顾正臣指了指文书:“盖了官印的,赵总兵发的话,我一个百户能有什么办法。”</p>

    宁国知道文书是真的,印也是真的,可没办法那是假的,摆明了就是不想让梅殷出海。</p>

    撒娇也不好使。</p>

    宁国拉着梅殷就走了,转道进入皇宫,朱元璋听闻之后,只问了一句:“蒸汽定型了?”</p>

    宁国回道:“定型了。父皇,的是梅殷出海——”</p>

    朱元璋呵呵一笑:“出海是好事,可赵海楼新上任总兵,他的话也没什么过错,朕也不好为你们开这道门,距离大航海还有一年,努力争取下,还是有会的”</p>

    宁国红着脸明白了。</p>

    梅殷也清楚了,这条路走不通了,只能回家努力了。</p>

    比起梅殷来,李子发更显得悲催,好歹梅殷的老婆到了,可李子发这边刚下了聘礼,还没请期呢,按照正常流程走,估计明年大航海没自己的份了</p>

    催婚!</p>

    李子发着急要结婚,刘二娘却不答应。</p>

    妇科医馆刚开门,皇后娘娘亲自出面撑着,这几日正是忙碌时,怎么能成婚耽误事。</p>

    面对着急上火的李子发,刘二娘用一句话便解决了问题。</p>

    李子发兴奋不已,找到赵海楼了一番,赵海楼脸都铁青了,但也没办法,只能答应。</p>

    娘的,他倒是绝了,带老婆一起出海。整个船队,除了顾正臣带着严桑桑外,就没人带女人的,不过李子发这次很特别,他带的老婆那是军医,随船军医</p>

    医学院出来的,有这个资格,再了,军士少带几个没事,军医多一个是多一分保障,谁也不可能拒绝军医上船。</p>

    因为水师新规,趁着还没出航的空隙,一些还没后的军士窝在家里,门也不出了</p>

    两日之后,朱元璋终于允许日本使臣上殿。</p>

    拄着拐杖,一摇一晃的二条良顺、祖空进入了奉天殿,拐杖砸在地上的声音很大,跪趴着行礼,山呼万岁。</p>

    这都是会同馆的人教的。</p>

    二条良顺的脸已经没了血色,跪是跪不住了,只能趴着。</p>

    待朱元璋让起来时,捡起拐杖站起。</p>

    朱元璋看了看二条良顺、祖空,缓缓地:“室町幕府让你们来,所为何事?”</p>

    二条良顺从怀中取出一份文书,托过头顶:“臣服大明,为和平而来!万望大皇帝接纳我等,愿年年朝贡,岁岁称臣。”</p>

    内侍接过文书转呈。</p>

    朱元璋看过之后,微微点头:“这么来,日本国愿意成为大明的藩属国了?”</p>

    “没错!”</p>

    二条良顺回应。</p>

    朱元璋将文书合起来,拿在中,站起身走至御台边,抬将文书丢了下去:“回去告诉足利义满,好好臣服着,若有其他心思,朕不介意让日本国成为大明的一个行省,元廷没做到的事,大明来做!”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