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寒门辅臣 > 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 水师,绝密的集议
    三百锦衣卫公开行动,封锁了通往定远侯府的所有街道。</p>

    指挥使沈勉亲自站在了定远侯府门前,负责查验每个入府之人身份。</p>

    朱棣、朱棡、徐允恭、沐春、李景隆等人先后而至,赵海楼、秦松、黄元寿等水师将官随之入府。</p>

    沈勉看过名册,确定所有人都已到之后,便合起名册,对外面带着锦衣卫将官庄贡举喊道:“进入定远侯府戒严,任何人不得经此经过!胆敢擅闯者,一律抓拿!若有反抗者,格杀勿论!”</p>

    “是!”</p>

    庄贡举等人领命。</p>

    肃杀之气,荡至街巷。</p>

    沈勉带四十人进入定远侯府,下令关门,随后带人守在正厅前后庭院,严令任何人不得擅自接近正厅六丈之内。</p>

    林白帆、申屠敏守后院。</p>

    萧成、关胜宝守前院。</p>

    整个侯府戒严,下人全部留在房内,就连后院之人,也不允许进入前院。</p>

    正厅内不仅门窗紧闭,还在门窗上挂了厚厚的棉被遮挡缝隙,阻断了所有光线,也削弱了室内的声音。</p>

    一盏盏油灯燃着,相当亮堂。</p>

    顾正臣端坐在北,看着眼前的勋贵子弟,还有跟着自己闯荡多年的水师将官,沉声道:“按理,水师出航日期已定,今日集议本应公开,没什么可藏着掖着,更不需要太多阵仗。”</p>

    “但是,你们也看到了,府外街道封禁,府内之人也被关到了房内不准随意走动,锦衣卫不仅出动了,带头的还是指挥使沈勉,外面还有指挥同知庄贡举。”</p>

    “我相信你们一个个心中也有疑惑,为何出航的集议会惊动锦衣卫,甚至能劳驾他们前来禁行戒备。不着急,接下来的谈话,会让你们解惑。先一不需要保密的事吧。”</p>

    李景隆、马三宝都很紧张。</p>

    即便是远航前往澳洲,也没经历过这么大的阵仗。</p>

    要知道锦衣卫可是皇帝的人,没有皇帝的命令,谁也别想使唤这些人,他们出现在这里,明皇帝下了旨意,而且皇帝认为今日的集议,有部分内容绝对不允许落入外人耳中。</p>

    赵海楼、黄元寿、秦松等人也深感今日集议不同以往,以前集议,可没什么保密的话。</p>

    顾正臣伸,一枚铜钱出现在中,在指里翻动几次,缓缓地:“陛下的旨意,你们都清楚了吧?”</p>

    “清楚!”</p>

    众人齐声。</p>

    顾正臣微微点头,站起身来:“既是如此,那我就下出航的安排吧,此番出航,日期十月二十六日,你们已经知晓。具体出航规模,现在已是敲定,船队规模是二十一艘蒸汽宝船,八十艘蒸汽大福船!”</p>

    此言一出,满堂皆惊。</p>

    去澳洲,只是六艘宝船,二十艘大福船,可这一次大远航,竟远远超出了上一次航行的规模,尤其是宝船的数量,达到了空前的二十一艘之多!</p>

    要知道现如今整个大明,蒸汽宝船的数量也不过二十四艘!</p>

    这就等同于,一口气带走了八成以上的大明顶尖战船!</p>

    朱棣肃然站着,紧握了下拳。</p>

    这个规模,恐怕不只是大明最大规模,还是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支远航船队吧?</p>

    </p>

    足够载入史册的大航海!</p>

    朱棡的脸有些潮红,激动不已。</p>

    先生交给自己的喝牛奶任务结束了,牛痘被证实确实可以抵抗天花。</p>

    现在,自己要继续远航,去探索未知。</p>

    朱棡不喜欢一直留在金陵,总觉得日子太过平淡,远远没有惊涛骇浪,迎风破浪的刺激。</p>

    规模越大,明越刺激。</p>

    赵海楼想过这次大远航规模不会了,但盘算中,也不过较之去澳洲时翻一倍,可结果,宝船数量翻了三倍还多,大福船数量直接翻了四倍!</p>

    这简直是——</p>

    爽!</p>

    高令时一脸兴奋,心头狂喊:</p>

    我要当船长,宝船的船长!</p>

    这就不是船多了,而是会变多了!</p>

    顾正臣看过众人神情,继续:“将士数量为两万两千人,天文生、蒸汽维护人员、教喻、船医、稳婆、匠人、文官等,包括部分匠人、官吏家眷,共八千六百人。船队上下,合计三万六百人。”</p>

    “在太仓州时,按航行一个月进行船上补给,至福州、广东、旧港之后,按四万人航行十二个月进行物资准备,尤其是粮食物资,必须带足,不能让在澳洲的秦王等将士陷入饥荒。”</p>

    虽这个时候朱樉应该也在安排人垦荒,但新垦荒出来的田地也只能明年开春之后耕种了,多带粮食,是给秦王等人的安全保证,至少在他们没有实现粮食自给自足之前,不会出现饥荒,被迫深入森林狩猎去。</p>

    文明的发展,必须建立在吃饱肚子的基础之上,如果土著连肚子都填不饱,大明就是再苦口婆心,也教化不了他们什么。</p>

    要想将他们同化,融到大明之内,前期必然需要多投入一些物资,比如给他们粮食,给他们衣裳,给他们一些生活必需品。</p>

    一年时间,足够朱樉垦出足够的土地,实现基本的自给自足了。</p>

    要知道顾正臣带船队抵达起始之城时,挖煤炭的事便告一段落,原本挖煤的人可以腾出来集体垦荒去,至于后续挖不挖煤,如何利用资源,那是朱樉的问题。</p>

    顾正臣只负责给他提供这一年的粮食等物资。</p>

    赵海楼记下来,言道:“物资补给不是问题,沿线已准备得十分充足。”</p>

    顾正臣微微点头:“总之,在安全载重的基础上,可以给秦王多带一些物资,那就多带一些。当然,我们所需要的物资,务必在旧港之前,达到一年用量,这一点,除能在澳洲补给的煤炭之外,不容许有任何一项缺额。”</p>

    赵海楼保证道:“一定完成任务!”</p>

    顾正臣看向其他人:“大家有什么问题,大家可以问了。”</p>

    朱棣、赵海楼等人都没动静,也没人话。</p>

    冯诚想了想,走了出来:“定远侯让储备一年的远航物资,并捎带给秦王物资,明此番航行的目的地不是澳洲的起始之城,我们是要去哪里,现在我们能知道了吗?”</p>

    只是前往澳洲的话,不需要带那么多物资。</p>

    显然过量的物资,定有所图。</p>

    顾正臣看着连连点头的众人,言道:“若你们没有其他问题,那接下来,便是在出海之前,绝密的谈话,在场的任何人,不允许将后面的谈话透漏出去!否则,一退出远航,二,锦衣卫登门!”</p>

    “如果在场的你们,谁自认守不住秘密,或者是经不住父母亲朋盘问。我奉劝你们一句,最好是先打开门出去。否则,锦衣卫登门时,哪怕你爹是曹国公,那你们的命——也保不住!”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