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寒门辅臣 > 第一千七百七十一章 怼他脸上去
    宋讷是个七十三岁的老头子了,但这个家伙的战斗力不可觑。</p>

    雷厉风行,一套下来,震动国子监。</p>

    正学规,严秩序,主打一个所有人必须循规蹈矩,唯尊儒家。</p>

    顾正臣听着格物学院代堂长唐大帆、律令商学院院长杨永安的讲述,看着中的文书,也直犯嘀咕,人家新官上任三把火,宋讷倒好,这架势直接点房子啊。</p>

    你要独尊儒家学问,那就尊吧,跪孔子、朱熹都行,随便你。</p>

    可你至于这么施行“新政”吗?</p>

    听听,每个监生都必须吃饭,这他娘的不是废话,不吃饭岂不是饿死了</p>

    关键是后半句——</p>

    吃饭不得议论饭菜好坏,否则严惩。</p>

    还有这一条:</p>

    没家的,生病了允许在养病房休息,有家的允许回家休养,但若是没病自己有病,出去溜达了。</p>

    嗯,痛决!</p>

    不是痛快地处决给杀了,而是严厉地惩罚,在衙门里用这个词,那就是杖刑,重重打的意思。</p>

    这就不是一般的体罚了,而是往死里揍</p>

    顾正臣将文书放在桌案上,闭目沉思。</p>

    显然,宋讷这番做派也并不是完全站不住脚,独尊儒家,这一点就有不少儒士支持,取消奖学金,两袖清风,这是文官理想的为官之道,当然,当了官之后清风不清风那就不好了。</p>

    还有下跪提问,不准议论饭菜好坏,严惩严罚,不是冲着尊卑去的,就是冲着控制言论,不得欺上瞒下去的,白了,这就是迎合朱元璋,告诉朱元璋,他宋讷在为老朱家培养奴才。</p>

    这些奴才训好了,你这主人才好拿去用,一用一个听话,像是格物学院里出来的人,有本事确实有,可这些人有不听话的啊,有议论朝政的啊,还有偏执狂,比如修黄河的喻汝阳</p>

    总之,格物学院培养出来的太过聪明,这个敢那个敢做,国子监就不一样,给皇帝的人才,那就是听话办事的奴才。</p>

    这一套新政,背后暗合的逻辑是这样的:</p>

    皇帝吩咐什么,我们磕头领旨去办事,连个议论都不会议论,不管你吩咐的是好是坏,照领不误,执行不好也不会做好了,实事求是地给你汇报,要不然你痛决我们</p>

    这种人才培养模式,若是没有格物学院的出现,应该很迎合朱元璋的心思。</p>

    历史上就是如此,宋讷构思提方案,朱元璋采纳重用。</p>

    宋讷治学太严,体罚到饿死人的地步,官员弹劾,宋讷岿然不动。</p>

    朱元璋的心理就是这样,大明是我家,我是大家长,官员就是办事的,奴不奴才且不,总之要听话。</p>

    但那是历史中的朱元璋,现在,不一样了。</p>

    若只是收拾元廷,守成当下,那宋讷的心思很可能正中朱元璋下怀。</p>

    但现在情况变了,朱元璋不只是要当一个守成君主,他要做的,是要开创一个前无古人的伟业:</p>

    开国盛世!</p>

    纵观秦汉唐宋,没有一个王朝是开国君主缔造盛世的。</p>

    秦强,统一六国时谈不上盛世,汉猛,鼎盛的时候也是汉武帝了,和刘邦隔着几十年呢,唐有贞观之治,那是李世民的事,不是李渊的事,宋更不用了,开国就残缺,想收回燕云十六州都做不到。</p>

    </p>

    至于元,忽必烈时期正是汉族的悲剧时期,哪来的盛世一。</p>

    但朱元璋现在有会,也有条件做到开国盛世,至少用他一生,足以看到盛世的曙光。</p>

    而开国盛世,只服从于命令,缺乏创造的官员,做不到,也做不成。</p>

    从这一点来——</p>

    宋讷在挣扎!</p>

    不,是理学在呐喊,在进行最后的反扑。</p>

    顾正臣睁开眼,沉稳地看向唐大帆、杨永安,平静地问:“宋讷之举,确实有诸多不妥。但他有他的教学之道,格物学院稳住便是,看看他能施教多久。”</p>

    杨永安看了看唐大帆,对顾正臣呵呵笑了笑,言道:“顾堂长,宋讷如此整顿学务,必是不得人心。我等前来,通报此事只是顺带为之,真正要的,还是这一份文书。”</p>

    顾正臣看着杨永安递过一份文书,伸接过低头看去,眉头微皱:“贡生?”</p>

    唐大帆点头:“没错,这是宋讷安排人上的奏折内容。宋讷不仅想要整顿国子监,还想争夺弟子,扩大国子监规模”</p>

    顾正臣将文书放了下来。</p>

    所谓贡生,其实就是字面意思,上贡嘛。</p>

    府州县每一年挑选一个学生当贡品送到国子监,通过国子监的考核,那就进入国子监进修,不通过考核,那就惩罚。</p>

    也就是,不管你是秀才还是举人,不管今年科举不科举,府州县都需要输送一个拔尖的人才。</p>

    问题的关键不在于贡,而在于贡了之后送到哪里去。</p>

    国子监想要垄断最优秀的生员,这就不是挖格物学院的墙角了,那是直接砸大门啊。虽府州县拔尖的人才到了格物学院未必就是拔尖的,可人才难得,都被国子监拿去了,格物学院的地位难免被人怀疑。</p>

    “这文书,陛下批了?”</p>

    顾正臣问道。</p>

    唐大帆面色凝重:“批了,明年开始,自正月入京。”</p>

    顾正臣呵呵笑了笑:“没事,既然宋讷要掀翻格物学院的制度,认为格物学院不修正道,还意图垄断最出色的弟子,呵呵,那咱们也出吧。”</p>

    “其一,改善格物学院伙食,强身健体,养足精神,方可做学问。”</p>

    “其二,加大奖学金额度与数量,号召学而优则奖。”</p>

    “其三,禁止教授、助教体罚弟子,要么背抄规矩,要么去禁闭室,别总是打人,不好。”</p>

    “其四,”</p>

    “其九,但凡通过格物学院考核者,皆可进入格物学院进修。”</p>

    “这九条,让外宣学院的人活动活动,最好是让国子监所有的人都听到。对了,让人准备一批格物学院的各学院教材,就摆在国子监外面,我想应该会有人来买”</p>

    唐大帆、杨永安哈哈大笑起来。</p>

    绝了。</p>

    直接堵人家门口去了。</p>

    只是,唐大帆有些担忧地问:“会不会有问题,万一惹来麻烦——”</p>

    顾正臣起身,拳骨咯嘣,冷眸道:“这些年了,我怕过麻烦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