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第一贡生 > 第五百三十四章 沾亲带故,浑水摸鱼
    张掖和张平父子俩,代表南京锦衣卫,来到永平府公干。他二人是过来协同造渤海船厂的,尽管二人连自己是来干嘛的都不知道,但等他们到了永平府之后,才知道自己是多么吃香,原来只要挂着个锦衣卫百户的名头,就可以财色兼收。而比他们晚几天到永平府的锦衣卫指挥使牟斌,都没他们这种待遇。当牟斌抵达永平府城之后,才知道郭昂带人到永平府来公干不太顺利,主要是因为本地官绅家族的背景太过于。牟斌听了郭昂的汇报,差点想抽刀子杀人。不单纯是赵家,还有本地不少跟开矿之事有关联的家族,郭昂身为北镇抚司镇抚使,居然连一家都没抄得了。郭昂道:牟斌满面错愕之色。要这件事跟张周有关也就算了,怎么连张周的兄长都能跳出来碍事?郭昂继续道:牟斌这下连话都不出来。不是气的,而是有些怕。郭昂问道:牟斌黑着脸道:郭昂道:牟斌摆摆道:哪怕张掖只是个屁都不是的南京锦衣卫百户,且他的差事跟锦衣卫正司的差事八竿子打不着,但就是因为他是张周挂名的大哥,就连锦衣卫指挥使都不敢轻视,俨然把他当成瘟神。京城,教坊司。入夜之后,张鹤龄本还在喝花酒乐不思蜀,这头家里人便带着永平府来客前来拜访,打扰了他吃酒的心情。张鹤龄先把房间内陪酒的人都给赶走,然后瞪着来人道,来人道:张鹤龄一听就有些恼火。出了事,本侯爷是很不开心,但你们想让老子给你们擦屁股?门都没有!收钱不办事,的都是老子这种。谁收你们的孝敬,就要给你们做主的?来人急切道:张鹤龄是不见兔子不撒鹰。来人道:张鹤龄道,来人一咬牙道:张鹤龄本来就是嘴上一,他觉得永平府地方上的人怎么着也不会白送他两万两,可现在这会他又觉得自己开价太低了,因为这边答应太痛快了。张鹤龄坐地起价也是一把好。来人正要什么,旁边张鹤龄带来的家仆道:张鹤龄一唱一和般道:来人哭笑不得。但他还不得不在张鹤龄面前低头。因为朝野上下都知道,张家兄弟在皇帝那边可是能通上气的,有什么事找他们兄弟去,似乎是好使的。可地方上那些官绅所不知道的,这都是陈芝麻烂谷子的旧事了,换了现在,张家兄弟话再好使,连张周的一根头发丝都不如,若是此事跟张周的利益产生任何牵扯,就算是当今皇帝的老爹从棺材里爬出来情,那也是白搭。永平府城,驿馆内。牟斌作为锦衣卫指挥使,带着北镇抚司镇抚使郭昂,一起去南京锦衣卫百户张掖。张掖当得知有人要见自己,还有些傲气,这几天在永平府内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尊重,心已经起空了,面对来人他甚至是有些不屑的。尤其当看到牟斌和郭昂还只是一身便衣,还以为是地方哪家来给自己送礼的。张掖道。牟斌和郭昂都有些尴尬。张平眼力劲是有的,他拉了拉父亲的衣袖,低声提醒道:张掖道,郭昂别提有多窝囊,自己身为锦衣卫二把,居然还有这么丢人的时候,本来都以为他把事都办成了,结果等牟斌来了,自己在这位上司面前大大出糗。他这会也要维持锦衣卫最后的尊严,出面引介道:张掖一听,先是把嘴张大。自己这个锦衣卫百户已经够唬人的,那锦衣卫指挥使是何等身份?那岂不是更牛逼?一个锦衣卫指挥使,居然这样来见自己?骗鬼呢?对,这肯定是假冒伪劣产品,冒充的!张掖镇定心神道,这下把牟斌和郭昂都给整不会了。郭昂一招,门口进来一群身着锦衣卫官服的随从。张掖瞅了一眼,皱眉道:这会张掖带来的锦衣卫总旗赶紧过来提醒道:张掖感觉到事态严重,正有些崩溃的时候,还好张平扶住了这个老爹。张平赶紧用眼神提醒老父亲,现在顶头上司在面前,咱可不能落了锦衣卫的威风,还要把礼数给尽了。牟斌其实也心虚,主要不是怕一个锦衣卫百户,而是怕这位百户的背景,虽然牟斌早就知道张周跟张家大房关系不好,但这节骨眼上,谁敢开罪这么个煞神?牟斌道:张掖再不复之前的嚣张跋扈,脸上堆着笑容道:牟斌还真不知道。别是牟斌,连郭昂等人也对此毫无所知,若不是知道这位是蔡国公家的兄长,都会觉得这是个坑蒙拐骗的疯子。牟斌道。牟斌也不想在下属面前丢脸。到底眼前之人名义上是个芝麻绿豆大的官,在这种人面前低声下气的,以后没法在底下的人面前保持威严。张掖也只能把牟斌请到自己所住的房间内。牟斌上了楼,见到张掖屋子里堆着大箱箱的东西,才知道这货在永平府到底是有多吃香。牟斌心里也纳闷。地方上为了开矿的事,不是跟蔡国公已经水火不容了?现在皇帝派我们来惩戒地方上的官绅,怎么地方上会对蔡国公的一个兄长如此礼重?地方上在朝中有强大的背景靠山,本来连锦衣卫他们都不放在眼里的。张掖心虚的情况下,只能把张周搬出来,无论兄弟俩关系怎样,这会张周就是面盾牌,负责给他挡脸的。这样脸被人抽的时候,好像就没那么疼了。牟斌道:张掖一怔,随即好似明白到什么,一拍大腿道,张掖现在属于见风使舵。收的好处是不好,但关乎到自己前途问题,他也要调转枪头对准那些给他送礼的本地豪绅了。牟斌似乎是松口气,毕竟看样子张掖的确是不知情。但牟斌也不敢掉以轻心,谁知道张掖是不是在装孙子?这人自己没什么接触的经验,也不知道这个狐假虎威的张百户到底有多大能耐。牟斌带着试探的语气道。张掖道:牟斌差点想吐血。这是个什么人?看起来一点正直的样子都没有,是属于见钱眼开的人,但居然还知道拿人软,在抓人的时候选择回避?按照人做事的一贯作风,不应该是两头拿两头坑吗?牟斌叹道:尽管张掖也不知道自己在牟斌那边到底有什么价值,也不知自己能做出怎样有益的提议,但看样子牟斌对自己还算礼重。他应付这种官场场面事,尤其是面对如此上官时,也不太有经验,也只能应了,再将牟斌给送出门。把人送走之后,张平脸憋得通红,显然刚才经历了一次内心的考验,担惊受怕之下,走路都有点不稳。张掖道:张平道,张掖骂道:张平道:张掖显得很自信道,牟斌打通了张掖这层关系,便可以让人在永平府大张旗鼓抓人了。一连查抄了三家,虽然知府衙门那边没出事,但牟斌也让郭昂亲自过去叙话,算是一种警告,之后抓人抄家的事就显得很顺利,无论是地方官府,还是地方有私人武装的各大门阀家族,一个敢闹事的都没有。被查抄的三家,也都好似自认倒霉一样,被锦衣卫拿人查封家产。此消息很快便传回京城。在京的言官,不管是否跟永平府地方上有牵扯的,都会因为锦衣卫查抄地方官绅的事,去上奏于皇帝,有直谏犯上的意思。这也是东厂和锦衣卫在弘治时期权势收敛的原因,因为皇帝对于文官太过于看重,以至于言官对朝廷上下的监督达到了顶峰,以至于连厂卫的人都要夹着尾巴不敢在公务上冒进。但这次言官显然估错了皇帝的态度。言官以为锦衣卫是在地方上闹事,却不知这是奉旨办事,而朱佑樘恰恰还对李荣和牟斌等人的办事效率感觉到满意,还想去嘉奖,这会参劾的奏疏却上来了。乾清宫内,萧敬把几份针对永平府地方事务的上奏,整理到一起,摆在朱佑樘面前。萧敬道,萧敬毕竟现在并不执掌东厂,对于李荣出去办差的细节,他也不太了解。在萧敬看来,锦衣卫闹出的动静,似乎是有点大了。且显得没有必要。照理,当皇帝的要跟臣子于地方上开矿谋财,是没必要如此大张旗鼓的。朱佑樘道:萧敬一时有点懵,这怎么还很好?好在哪?朱佑樘评价道。萧敬道:朱佑樘道:萧敬瞪大眼,以为自己听错了。就因为张掖是张周的挂名大哥,就能获得皇帝的青睐吗?这都不能叫爱屋及乌,简直可以是好赖不分。

    ()(e)

    </d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