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其他类型 > 修仙大唐之问鼎沧溟 > 第十一章 平地起波澜
    “到底差在哪里呢?”

    回到自己的“丽政殿”,李治半点儿睡意也没有。

    看着眼前这两副“如梦令”,一张是孔颖达所录,一张是他方才在御书房刚刚誊写的。

    两者放在一起做比较,高下立判,李治所写的字虽然也见几分功底,却如一潭死水一般,缺少了几分生气。

    李治拿掉了自己的文稿,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孔颖达的那张,柔和的灯光下,他仿佛又看到了每一个字上都闪烁着的白光。

    难道自己的眼睛又出现了幻觉吗?

    李治急忙用揉了揉眼睛,这次算是彻底看清楚了。

    “这这是?——”

    不是幻觉,确实是白光泛起,在那三十六个字之间跳动。

    六六三十六,全篇“如梦令”恰好暗合了天罡之数,鬼使神差地让李治想起了那套“秦家拳”。

    于是乎,李治竟然在他的寝殿里,自顾自地练了起来。

    “如”——

    女坐其旁,口衔于后,像同似如,适到及往。

    “梦”——

    弥离若醒,坐卧皆成,铁马冰河,亦真亦幻。

    “瘦”——

    外形内声,窄饿薄瘠,削直突兀,人比黄花。

    李治已经完全沉浸在其中,仿佛那三十六个字,已经不再是停留在纸上,而是有序地排列在半空之中。

    李治的双眼,一眨不眨地盯着这首“如梦令”,上的三十六招“秦家拳”,却越练越快。

    一开始,“秦家拳”的一招一式,还能够看得清清楚楚。

    练到后来,却只能看到一团白影,与那“如梦令”上泛起的白光,似乎在争强斗胜,却又交相辉映。

    “那是什么?怎么会如此耀眼?——”

    “好像是‘丽政殿’的方向,难道是晋王殿下那里出事了?”

    “咱们还是守好自己的岗位吧,在这皇宫之中,不该过问的事情,最好不要过问。”

    李治沉浸在自己的修炼里,却不知道他的寝殿已经被一团白光笼罩,离着多远都能看到。

    而服侍在“丽政殿”的两名太监,却吓得瑟瑟发抖,不敢声张,也不敢到李治的寝殿去。

    “难得啊,这套拳法的跟脚倒还算是马马虎虎,那字帖上蕴含的文气却差了很多,都是一些低端的段罢了。”

    “不过,这子倒是挺神奇,竟然能够‘以武入文’,稀里糊涂地就跨过了‘君子’,直接突破到了那什么狗屁的‘立命’之境?”

    “我老人家还是帮他一把吧,好不容易找了这个休养的地方,不能眼睁睁看着他,就这样把自己给折腾废了”

    要是李治现在清醒着,恐怕会被这个苍老的声音给吓到,倒不是这个声音有多么的难听,而是因为这个声音,竟然是从他的身体里传出来的?

    瞬间,白光尽去,李治也猛的一哆嗦,华丽丽地瘫倒在地上,昏睡了过去。

    “雉奴,雉奴怎么样了?——”

    翌日,得到消息的长孙无垢,顾不得皇后的威仪,进了“丽政殿”一溜跑,就来到了李治的床榻前。

    “观音婢,放心吧,雉奴没什么大碍,应当是练功的时候累倒了。”

    李世民急忙在一旁扶着长孙无垢,虽然这几年她的气疾发作的少了,每每遇到着急之事,却也总会出现上气不接下气的情景。

    “二哥,不要再让雉奴练功了,他本来就是‘天漏之体’,为什么还要让他受这份罪呢?”

    在娘亲的眼里,无论文武修炼到何等地步,都赶不上儿子的健康和安危重要,更何况这是在帝王之家,又用不着凭着文武艺去拼出一个前程来。

    “母后,孩儿真的没事,许是昨晚睡的晚了些,再加上儿子的身体不争气就昏倒了,以后不会再这样了。”

    “父皇,门外那两个太监,您就放过他们吧,年龄还那么也没见过什么世面,骤然遇到这样的事情,忙脚乱也是在所难免的。”

    李治晕倒在了寝殿中,服侍在他身边的两个太监,居然一直等到大天亮了才敢进来。

    幸亏这是夏日,要是大冬天的,还不把人给冻个好歹出来?

    “陛下、皇后娘娘,如今晋王殿下年岁也渐长了,身边只有这两个太监照顾着,难免寒酸了一些。”

    “老臣府上有一名女子,起来还是老臣本家远房的一个侄女,名字叫做长孙娉婷的,今年刚刚满十四岁。”

    “那丫头从书读的很好,模样长得也算上上之选,只是父母早亡,前些年在山上随了一位女冠修行,三个月前才到了老臣的府上。”

    “不如,就让娉婷那丫头过来伺候晋王殿下吧,女孩子到底心细一些,平日里晋王殿下也好有个伴当。”

    恰巧长孙无忌有事进宫,听到李治又昏倒了,就跟着李世民一块儿过来了,横竖他也是李治的亲娘舅,倒算不得什么外人。

    ()(e)  “这件事情,观音婢就看着安排吧。按照惯例,这个‘丽政殿’至少也应该有四名太监和四名宫女来伺候的,之前都被雉奴自己给辞了,这次什么也不能再依着他的性子来。”

    别看三个嫡子中,李承乾是太子,而魏王李泰又受到李世民破格的恩宠,谁又能想到,如今李世民寄希望最大的,却是懒洋洋躺在床上的这个李九呢?

    见到李世民如此“乾坤独断”了,李治也不好什么,谁让自己这里确实刚刚出了纰漏。

    这些都是细枝末节,李治现在最关心的是,昨晚自己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

    似乎自己看到了“如梦令”上的字都活了过来,然后就是在练那套“秦家拳”,然后就昏倒了?

    “好了,辅啊,观音婢的身子骨也不是很好,你先陪她回‘立政殿’去吧,朕再跟雉奴会儿话就去。”

    李世民撵人的意图很是明显,长孙兄妹都是聪明绝顶之人,又哪能听不出来皇帝陛下的弦外之音?

    “好吧,正好方才哥哥了那个娉婷丫头的事情,不如现在就派人去长孙府将她宣进宫里来,同着哥哥的面本宫亲自给掌掌眼。”

    给自己找了个台阶下,长孙无垢就带着大哥长孙无忌离开了“丽政殿”。

    老太监张阿难也跟了出去,将院子中其他随从都打发到殿外去,而他自己则亲自在离着殿门两丈处看守着。

    “雉奴,你告诉父皇,昨夜到底是怎么回事?”

    什么练功累倒的话,只能给长孙皇后听听而已,就李治如今的境界,武道先天、文道德行,这样的人是能够轻易累倒吗?

    “父皇,儿子恐怕是又突破了”

    屋子里只剩下父子二人了,李治也不再躺在床上,蹬上鞋来到书案前。

    两副“如梦令”都还在,李治从旁边再取过一张宣纸,刷刷点点地又将“如梦令”书了一遍。

    “这这是‘立命’之境?雉奴,你居然也达成了文道先天吗?”

    李世民瞪大了双眼,怎么也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切,十二岁的李治,居然文武双双到了先天之境啊!

    “父皇,儿子也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应该是被孔师这幅字帖给激发的吧。”

    看到能让宠辱不惊的李世民如此动容,李治心中不免有得意。

    “而且,到了文道先天,似乎每写一字也能作为攻击的段。”

    着,李治将中的狼毫一挥,在半空中划出了一个“如”字,似乎真的就凝成了一个实体的“如”,向不远的柱子飞去。

    好在李治并没有刻意地催发意念,那道“如”字一接触到立柱,就崩散开来、消失不见。

    “好,好啊,雉奴一入先天,竟然就到了大圆满的境界,虚空落字、笔动文成,要是到了‘通神’之境,整个大唐恐怕就再无敌了。”

    看着眼前这个不显山、不漏水的儿子,李世民的心中充满了感慨,却又有些担忧。

    雉奴啊,你有如此逆天的天赋,却为何又偏偏生在了帝王之家啊,这这可如何是好?

    李世民心中的呐喊,外人当然无从知晓。

    “你什么?昨夜雉奴的‘丽政殿’竟然有如此异象?”

    延康坊,魏王府。

    原本魏王李泰,成年之后也应该到自己的封地上去的,却因为李世民太过偏爱,特许“不之官”,甚至将半个延康坊划出来,给他建了魏王府。

    “是的殿下,听那宫中的护卫言道,当时‘丽政殿’被一大团白光包裹着,离着多远都能感觉到那份庄严的霸气”

    来人正在兴奋地讲解时,却没有发现李泰那张原本充满了笑容的脸,已经完全阴沉了下来,嘴角边的赘肉都有些颤抖。

    “这件事情,魏王殿下已经知道了,你先下去吧——”

    李泰没有发话,他身旁站立的一名中年男子,看到了李泰的不悦,就喝退了来人。

    原本想着跑来魏王府禀告此等要紧之事,多少也能捞几个赏赐,没想到话都没让完,就被人赶了出来。

    “杜先生,您如何看待此事?”

    李泰沉默了良久,似乎也感到自己方才有些失态,不着痕迹地整理了一下衣冠,冲着那位中年人道。

    这位杜先生非是旁人,乃是已故莱国公杜如晦的亲弟弟杜楚客,少崇奇节,颇有才名。

    如今正是魏王府上的长史,又兼任着工部尚书,算是李泰身边少有的智谋之士。

    别看李泰身边的文人不少,却大多数都是只会舞文弄墨之辈,真遇到事情的时候,未必能够进一言、献一策。

    “殿下,那就要看殿下想达成什么样的目的了。如今陛下正春秋鼎盛,凭借他先天境界的修为,再执掌大唐数十年不成问题。”

    “陛下膝下嫡子只有三位,太子殿下仗着嫡长子身份,已经入主东宫多年,可谓占尽天时。”

    ()(e)  “魏王殿下您也已成年,却深受陛下喜爱,奉特旨不与之官,如今又掌控着文学馆,总览‘括地志’编纂一事,可谓占尽地利。”

    “而晋王殿下呢?天生的‘天漏之才’,文不成武不就的,加上这次已经昏迷两次了吧?以微臣之见,这就是体弱的表现。句犯忌讳的话,他能否活到成年都在两可之间”

    “不过,晋王殿下毕竟也是嫡子的身份,如今年岁尚幼养在深宫,殿下如果想借他来刺激一下东宫那位,也不失为一招好棋。”

    李泰门下何止百人,有当朝“孟尝君”之称,看起来是光风霁月之辈,暗地里却早就在谋划着夺嫡一事。

    杜楚客此人,也算是一位不错的智者,可是比起他死去的胞兄杜如晦来,差的就不是一点半点了。

    此人虽然有才,却是一个肚鸡肠之人,且未有自知之明,一直觉得自己的才华不在其兄之下,只是没有遇到好的遇而已。

    眼前的魏王李泰,就是杜楚客最终的选择,或者是他政治投资的目标。

    有朝一日,像房玄龄、杜如晦在大唐的位置,甚至如长孙无忌那样的地位,才应该是他杜楚客努力的方向。

    “哦,不知杜先生有何可以教我?”

    听到杜楚客有了定计,骨子里一向高傲的李泰,也恭敬地向着杜楚客行了一礼,就连口中的“本王”也改为“我”来自称。

    “殿下,咱们可以如此这般、这般如此,想必东宫那位听到后会有所动作的,就算是他没有动作,我们也可以这么这么这么”

    “如此一来,必然会引起帝后的反感,纵然不能一下子将那位给拉下来,也能让他担上一个‘害弟’的名声。”

    即便大殿内没有第三人在,杜楚客还是习惯性向左右看了看,才来到李泰的近前,用只有他们两人才能听到的声音,把自己心中的计策讲述了一遍。

    “嗯,高,实在是高啊,如此一来,无论东宫怎样接招,都会在杜先生的设计之中,只是咱们的人方面”

    李泰府上文人墨客有的是,可是要暗中做些见不得人的勾当,却只能求助于他人了。

    “殿下尽管放心,属下相信韦黄门应该能够将此事办理妥当的,殿下只管安坐在此,静待佳音就好。”

    韦黄门,的就是韦挺,出身京兆韦氏逍遥公房,跟同为京兆的杜家也多有往来。

    韦挺此人也颇有谋略,可惜时运不济,少时与李建成相友善,武德七年受谋反事牵连,被流放。

    李世民登基后,求贤若渴,迁为御史大夫,备承顾问,参议政事,并助修“氏族志”。

    又得到了名士王珪的几次举荐,现在改授银青光禄大夫,行黄门侍郎。

    在关中之地,韦家也算是家大业大、眼通天之辈。

    韦挺背靠着京兆韦家,这几年明里在太子的东宫听差,暗中却榜上了魏王李泰,迅速展现出自身的能量,已经成为李泰身边得力的左膀右臂之一。

    “啪——”

    立政殿,御书房。

    李世民再一次摔碎了书案上的茶碗,中拿着一封密报,来回地在那里踱步。

    “阿难,此事你可知道是怎么回事?”

    李世民将中的密报,甩给了一旁的大内总管张阿难,上边只写了十二个字。

    “丽政异象,晋王上白,贵不可言!”

    “这个,陛下,老奴也听了一些,是前几天夜里,晋王居住的‘丽政殿’,突然白光环绕,有丝竹之声传来,或是有仙人赐福”

    好嘛,张阿难这里的本更夸张,连仙人赐福都整出来了,李治已经是一字亲王了,再赐福还想怎样?

    “朕知道,朕现在问的是,这到底是何人在背后搞鬼?”

    短短的十二个字,李世民能看不出来是什么意思吗?

    王上加白?

    那不是“皇”字吗?

    李世民的第一反应是,到底是谁在想害雉奴?

    “陛下,据老奴所知,最早传出此事的,是当夜值守的那几名侍卫,然后坊间不知道怎么就知道了,现在要想查源头出来,恐怕”

    有些话张阿难没有,这件事情看起来复杂,其实也挺简单,左右就是那几位祖宗在搞怪。

    都是从皇宫大内长大的,就算是后来出了皇宫,谁还没留有几个亲近的人呢?

    “把这封密报送到东宫去,你亲自交给承乾,就传朕一句话‘让他当好这个大哥,朕在看着他呢’——”

    张阿难能想到的,李世民当然也能想到。

    儿子们逐渐长大了,他也慢慢能体会到太上皇李渊、自己的老父亲,当年那种矛盾的心情了

    </d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