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狂妄愚蠢天下第一!郭嘉:我漏算了那萧方啊!</p>
东南之地剧变</p>
刘备随着萧方所指,目光望向了东方。</p>
东南之地,无非就是吕布和袁术二贼了。</p>
现下袁术坐拥扬州,纸面实力已堪称天下最强,连吕布也表面上依附于袁术羽翼之下。</p>
只是袁术虽强,但先前割据南阳时,几次被曹操所败,似乎是被打出了心理阴影。</p>
故东迁淮南后,虽然实力爆涨,却始终没有敢再挑衅曹操。</p>
既然袁术恐曹,又能有什么剧变,迫使曹操无暇南顾</p>
至于吕布,虽名义上乃徐州之主,实际上处境与他当初差不多,真正掌控的不过彭城和下邳两郡国。</p>
这种情况下,他敢主动招惹曹操</p>
思来想去后,刘备想不出原由,只得问道:</p>
“不知景略所指的东南剧变是什么,何以会令曹操无暇顾及许都以南”</p>
文聘这员新归降之将,亦是好奇的看向萧方,想要亲眼见识一下,这位传闻中的萧军师,究竟能神妙算到何等地步。</p>
萧方呷一口汤茶,在众人注视下,缓缓道出四个字:</p>
“袁术称帝!”</p>
此言一出。</p>
府堂内众人皆是愣了住,一片的静寂。</p>
包括老刘在内,所有人的表情,都仿佛听到了这世上,最匪夷所思的一件事。</p>
下一刻,府堂内如惊雷炸裂。</p>
自董卓乱国以来,皇权沦丧,天子权威尽失。</p>
哪怕今被曹操尊奉于许昌,天下诸侯们也皆知,天子不过是个摆设,是曹操中的提线木偶罢了。</p>
这些大实话,众诸侯们嘴上不,却都心知肚明。</p>
只是人人皆知天子有名无实,却都还要打着天子的旗号,去攻城掠地,抢夺地盘。</p>
谁占据了一州一郡,头一件事就是上表天子,想得到天子的册封认证。</p>
为何</p>
不就是图个名正言顺嘛。</p>
汉朝已四分五裂,但天下士民中,思汉拥汉者,依旧不在少数。</p>
你有了天子的册封,朝廷的认可,才能名正言顺的笼络人心,统治你治下的士民。</p>
故强如袁绍,明明对曹操“迎奉”天子,心里边有一万个不舒服,却仍然得违心的派使者往许都,向天子表忠心。</p>
袁术同为袁氏子弟,就算你纨绔,就算伱狂妄,但最起码的政治常识还是应该有的吧</p>
你当真敢骄狂到僭越称帝,让自己成为天下人眼中的篡汉逆贼</p>
你真想让你治下的士民,理直气壮的背叛你</p>
让天下诸侯,有了名正言顺的大义理由,去讨伐你这个篡国奸贼</p>
袁术会蠢到如此地步吗</p>
这便是众人对萧方这预言的惊疑所在。</p>
“景略你向来算无遗策,景略你的预测,备本不该有任何质疑。”</p>
“只是,备总觉得,袁术不该愚蠢至斯,胆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僭越称帝吧。”</p>
刘备从惊疑中缓过神来,忍不住道出心中疑点。</p>
众人纷纷点头,显然刘备这番话,也道出了他们心中共同的疑点。</p>
萧方轻叹了一声。</p>
实话,当初他想了三天三夜,也想不明白袁术为什么会称帝。</p>
不过既然老刘问到了,那就只能马后炮倒退出一个合理解释。</p>
“袁术此人,素来野心勃勃,狂妄自大。”</p>
“如今他从纸面上看,握整个扬州,外有吕布为其盟友,内有孙策这等虎将为其爪牙,麾下精兵猛将十余万之众。”</p>
“光论这纸面实力,莫是曹操,纵然是袁绍也要逊色三分。”</p>
“若野心,曹操袁绍之流皆有,但论狂妄自大,天下人诸侯加起来都不及袁术一人。”</p>
“天下最强的纸面实力,再加上这份狂妄自大的火上浇油,才会将他的野心,燃烧成代汉自立的熊熊烈火。”</p>
“何况他中,还有从孙策中得来的传国玉玺。”</p>
“除此之外,民间还有‘代汉者,当涂高也’的谶语,多少能与他的表字公路,扯上那么点关系。”</p>
“有此种种,袁术悍然僭越称帝,不就在情理之中了么。”</p>
萧方一番分析,倒推出了一个至少能自圆其的理由。</p>
刘备若有所悟,眼中疑色渐消。</p>
“诚如景略军师所,袁术此贼,当真有僭越称帝,篡汉乱国的可能了!”</p>
刘备拳头渐渐握紧,眼中掠过几许怒色。</p>
身为汉室子孙,一直以匡扶汉室为己任,若有人胆敢公然篡汉,他岂能不为之愤恨。</p>
“若萧军师推算无误的话,袁术倘若称帝,便是公然挑衅曹操掌控的汉廷。”</p>
“曹操自诩奉天子以讨不臣,若袁术称帝而不予讨伐,岂非是坐视天子和自己的权威被践踏”</p>
“他若去讨伐袁术,自然便无暇南顾,来侵我南阳。”</p>
“到时主公确实可腾出来,集中兵力夺取新野,进而南渡汉水攻取襄阳,全据荆州!”</p>
文聘忽然想明白了更深一层,面带兴奋的道。</p>
刘备神色一动,这才会意过来,萧方先前断定,东南剧变,曹操无暇南顾的深意所在。</p>
只是这一次,对于袁术是否敢称帝这件事上,他却始终存有怀疑。</p>
“现下已近二月,我料袁术称帝,应该就在这几日了。”</p>
“咱们就再耐心等几日,边等邓济的回复,边等淮南方面的消息。”</p>
“相信不出几日,便见分晓。”</p>
萧方也知自己的预言,太过“耸人听闻”,自然也不急于劝服老刘相信。</p>
</p>
刘备也只得依萧方所,暂压下猜测,一面调集粮草,一面整编降卒,为攻取新野,兵临汉水做准备。</p>
</p>
许都。</p>
四万余曹军已云集城外,磨刀霍霍,蓄势待发。</p>
司空府内。</p>
曹操已披甲扶剑,与众谋臣武将们围于地图前,做出征前的最后谋划。</p>
“按照脚程,此时子孝应该已攻下了叶县,捷报应该已在路上。”</p>
“只等捷报一到,我四万大军即刻大举南下,经由叶县直扑宛城。”</p>
“介时吾亲率主力,围攻关羽镇守之宛城,子孝率军继续南下,夺取朝阳,阻击刘备北援,妙才,子廉率军夺取博望等宛城四周诸县”</p>
曹操指着地图,有条不紊乱的部署着任务。</p>
众将一一领命,战意渐渐沸腾。</p>
“当年若非那刘备救援陶谦老贼,我们早已拿下徐州。”</p>
“此番南下,咱们定要将刘备赶尽杀绝,绝不可令他再死灰复燃!”</p>
曹操回过头来,肃杀的目光环扫诸将。</p>
“司空放心,洪必亲斩下刘备首级!”</p>
曹洪第一个跳出来,激动的放出狂言。</p>
众将慨然叫战,个个叫嚣着要把刘备赶尽杀绝。</p>
看着战意昂扬的诸将,曹操满意的点点头,眼中燃动着志在必得之色。</p>
忽然,他却发现,一片慷慨自信中,唯有郭嘉沉眉不语,似乎心事重重。</p>
“奉孝,这奇袭叶县之计,攻取南阳的全盘布局,皆是你的笔。”</p>
“怎么看你这副表情,反倒是忧心忡忡的样子。”</p>
曹操看出郭嘉心有顾虑,便当众点破。</p>
郭嘉回过神来,面露几分尴尬,却道:</p>
“嘉先前为司空献上此计时,未曾将那萧方考虑在内,现在想来确实有欠妥当。”</p>
“此人智计深不可测,嘉有些担心,倘若此人识破我的计策,却当如何是好”</p>
曹操神色微微有变,脸上的志在必得,顿时收敛了三分。</p>
不等他开口时,曹洪不以为然笑道:</p>
“奉孝,那萧方不过一介寒士,纵然略有智计,又岂能识破你的妙计,我看你是多虑了。”</p>
郭嘉轻咳一声,却苦笑道:</p>
“子廉将军莫非忘了么,我郭嘉亦是寒门出身呀。”</p>
曹洪一愣,这才意识到口无遮拦,无意间冒犯了郭嘉。</p>
他挠起头来,一时尴尬,不知如何圆场。</p>
郭嘉却并未介怀,只正色道:</p>
“士家之中自然是谋者如云,然寒门之中,却也不乏奇士。”</p>
“这个萧方虽出身寒门,此前更是声名不显,但他能一己之智,将刘备从穷途末路,一托扶到今日这般灭张济,破刘表的境地,足见其智非同一般。”</p>
“嘉以为,我们万万不可低估此人,否则必步张济和刘表的后尘!”</p>
郭嘉一席话中,毫不掩饰对萧方的重视。</p>
曹洪哑口无言。</p>
一旁沉默的曹操,这时才微微点头道:</p>
“奉孝言之有理,寒门之中,似奉孝你这般卧虎藏龙之士,不在少数。”</p>
“这个萧景略,确乃世之奇士,断不可觑!”</p>
曹操先是认同了郭嘉所言,话锋却又一转:</p>
“不过那萧方纵然足智多谋,现下却远在新野,正助刘备妄图鲸吞荆州,又岂会预料到吾会在此时,突然发兵南下”</p>
“退一步而言,就算他有所提防,吾大军按兵不动,他又怎会猜到,奉孝你会献计,令吾命子孝率奇兵,抄路奔袭叶县”</p>
“若他真能预判到如此地步,那就不叫足智多谋,而是开了天眼,未卜先知了。”</p>
到最后,曹操嘴角扬起一抹玩笑般的轻松笑意。</p>
众将也跟着笑了,纷纷附合称是。</p>
郭嘉脸上隐忧也褪色三分,沉思片刻后,自嘲般轻叹一声:</p>
“司空言之有理,也许嘉当真是杞人忧天了。”</p>
眼见打消了郭嘉疑虑,曹操豪然一笑,摆喝道:</p>
“不等子孝的捷报了,传令下去,大军即刻开——”</p>
一个“拔”字未及出口。</p>
一员虎卫急匆匆而入,高举着战报半跪在地。</p>
“启禀司空,子孝将军急报。”</p>
众人精神大振。</p>
曹操眼眸一亮,笑呵呵道:“子孝的捷报,来的还真是及时。”</p>
着便随接过帛书,兴致勃勃的看了起来。</p>
几眼看过,身形一颤,脸上笑容渐渐凝固。</p>
“刘备派张飞率援军抢先进驻叶县,布下空城计诱我军入城,以重兵伏击”</p>
“我军大败”</p>
“牛金战死”</p>
“这——”</p>
曹操颤声念出了急报中的内容,愕然的抬起头来,难以置信的目光看向了郭嘉。</p>
郭嘉原本已轻松的面容,骤然为之惊变。</p>
府堂内,炸开了锅。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