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目光平静,只冷眼俯视着袁绍。</p>
可表面虽淡然平静,但内心之中,却是感慨万千。</p>
内心没有任何波澜,那肯定是假的。</p>
此刻跪在眼前的,可不是一般人,是袁绍啊。</p>
当他还在涿郡老家玩泥巴的时候,人家已经名满天下,被视为未来士人的领袖,挽救大汉颓覆的中流砥柱。</p>
那是在他眼中,高高在上,遥不可攀,传中的存在。</p>
那时当年自己还是一县令,人家就已经是天下诸侯盟主,一呼百应,天下景从的霸主。</p>
曾几何时,他是作梦也没想到,有朝一日能够战胜这个人。</p>
甚至是取而代之。</p>
但现在,他却做到了。</p>
他已取代了这个传中的强者,将这个人从云端之上,拉下了凡间,令这个人竟跪伏在了自己的面前。</p>
而他自己,则已成为新的天下最强!</p>
这一切都恍惚如梦,有种不真实的感觉。</p>
“大王,此贼身为汉臣,却僭越称王,意图谋逆篡国,其罪当诛!”</p>
“如今他更是顽抗到邺城城破,令多少人因他而死。”</p>
“臣以为,当将此贼斩首,以震慑天下篡汉奸贼!”</p>
萧方森冷如冰的进言,将刘备从失神中拉回现实。</p>
刘备心中感慨收起,平静的神色间,一股杀意渐渐燃起。</p>
“袁绍,孤萧国相的话你听到了。”</p>
“你僭越称王,谋逆篡汉,孤不斩你无以明正朝纲。”</p>
“你还有什么话,现在就出来吧。”</p>
刘备的态度已然明了。</p>
他要杀袁绍。</p>
高祖有遗训,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p>
袁绍非是刘氏皇族,不得天子诏命,却竟然敢称王称孤,乃是向天下人明言要篡汉谋逆。</p>
这样的汉之逆贼,他身为汉室子弟,天子钦封的楚王,焉能不杀</p>
杀是要杀的,但他敬袁绍毕竟乃一方枭雄,却要给他一个留下遗言的会。</p>
袁绍早知道自己会是这般结局,刘备的死亡裁决,并没有将他的精神打垮。</p>
但那一句“国相”二字,却令他身形一震,目光颤巍巍的射向了萧方。</p>
“你你就是那个萧方萧景略”</p>
袁绍眼眸充血,近乎咬牙切齿的问道。</p>
“不错,我便是萧方。”</p>
萧方自然没有必要隐讳,坦坦荡荡承认自己身份。</p>
袁绍心头又是一震,刹那间双拳攥紧,眼中怒火喷燃,竟有种想要跳将起来,拼尽最后的力气,将萧方活活掐死的冲动。</p>
如果可能,他更想将萧方千刀万剐,以解心头之恨啊。</p>
若非这个乡野村夫的辅佐,若非他的神妙算,奇谋百出,自己焉能被刘备一败再败,一步步逼上了今日绝路</p>
如果刘备是逼死自己的死敌的话,那这个萧方,便是隐藏在幕后,推波助澜的元凶!</p>
“萧方,你个有眼无珠之徒!”</p>
“孤四世三公,名满天下,你为何不来辅佐孤,投靠孤”</p>
“你为何要投靠那个织席贩履之徒,帮着他将孤逼上绝路”</p>
袁绍是悲愤困惑,歇厮底里的冲着萧方怒问。</p>
萧方笑了。</p>
到了这个时候,都死到临头了,袁绍还在对自己的家世引以为傲,还在看不起老刘寒微出身。</p>
既然如此,那就有必要杀人诛心,在杀袁绍之前,将他的那份傲慢先行摧毁。</p>
“我家楚王虽出身寒微,身上流着的却乃刘氏皇族的鲜血,你袁绍纵然四世三公,终究不过是刘氏之臣。”</p>
“何况自古英雄不问出身,高祖当年不过一亭长,却能覆暴秦,诛项羽,开创我大汉四百年基业。”</p>
“到了现在,你竟然还以为,出身是决定成败的关键,袁绍,你的眼界格局,也不过如此。”</p>
萧方轻描淡写几句话,便将袁绍给讽刺了回去。</p>
“萧方,你——”</p>
袁绍被怼到脸色憋红,一时间竟无言以辩。</p>
萧方却不给他打嘴炮的会,接着便道:</p>
“你虽窃占河北,一度为天下最强,并非你真乃雄主,而是你未曾遇到我主这般真明主。”</p>
“在我看来,你是色厉而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利而忘命,你根本配不上英雄二字!”</p>
“你比袁术那蠢材,也只不过是强上一丁点而已。”</p>
“可笑你学了些帝王心术的皮毛,天下未定便玩起了权术,纵容二子争位,臣下结党私营,明争暗斗,置私利于公义之上!”</p>
“你自以为权术高明,令诸子臣下彼此制衡,最终却落得个众叛亲离,连亲儿子都见死不救的地步!”</p>
“袁绍,你何其愚蠢平庸也!”</p>
</p>
“似你这般血统不及我家楚王,气度格局不及我家楚王,帝王心术不及我家楚王之人,你也配我萧方投靠你,辅佐你”</p>
萧方也不客气,里里外外将袁绍身上的皇帝新装扒了个干净。</p>
当然了,其中不乏夸张成份在内。</p>
那又怎样呢,怼人还需要顾虑对方的感受吗</p>
“萧方,乡野村夫,你,你——”</p>
被戳了脊梁骨的袁绍,脸色憋红到发紫,眼珠狂喷着怒火,眼珠仿佛都要迸射出来一般,额头青筋更是爆起欲裂。</p>
他的骄傲,他与生俱来的那种优越感,还有他的自负,在这一刻皆被萧方无情撕碎。</p>
“呜——”</p>
怒极攻心之下,袁绍张口便狂喷一股血箭。</p>
看着被萧方骂吐血的袁绍,老刘嘴上不,心里边却是一阵暗爽,暗赞一声骂的好!</p>
萧方怼完了袁绍,便退在刘备一旁,眼神微微暗示。</p>
刘备遂也懒得听袁绍的爆怒之词,拂喝道:</p>
“来人,将袁绍这逆贼拖下去,斩首正法!”</p>
“将他的首级,传檄河北诸郡!”</p>
陈到等左右羽林卫,早就憋了一口气,就等着刘备这句话。</p>
诏令一下,陈到一召,左右一拥而上,将吐血的袁绍架了起来。</p>
“萧方,你这乡野村夫,寒门鼠贼!”</p>
“孤就算变为厉鬼,也不会放过你——”</p>
“大耳贼,你以为你杀了孤,你就能得天下,就能再兴你汉朝了吗”</p>
“这天下已是世家的天下,非是你刘家的天下!”</p>
“世家豪族们不会真心臣服于你这织席贩履之徒,你从孤中窃来的天下,早晚要被世家窃走!”</p>
“大耳贼,我会在黄泉路上等着你——”</p>
精神崩溃的袁绍,此刻已全然失了气度,如若被揭穿了谎言的泼妇,歇厮底里的破口大骂起来。</p>
看着袁绍这般不体面的样子,刘备脸上却无怒色,只是惋惜的摇了摇头。</p>
袁绍就那么疯癫狂怒,带着他的满腔诅咒,被羽林卫拖出了金殿。</p>
“大王啊,这袁绍杀的好啊,太解气了!”</p>
“现下袁老贼杀了,邺城也攻破了,这魏国就等于灭了!”</p>
“咱今天得好好犒赏将士,好好的喝他个一醉方休啊!”</p>
张飞是欣喜若狂的嚷嚷起来。</p>
众将情绪皆是被调动起来,无不哈哈大笑,附合张飞。</p>
“庆功酒自然是要喝的,三军将士们自然也是要犒赏的,不过现下就魏国已覆灭,还早了些。”</p>
刘备一笑过后,却又冷静道:</p>
“袁绍虽诛,但其子袁熙还占据着并州,袁尚还握四万兵马,屯兵于南皮,平原尚有淳于琼一万兵马。”</p>
“冀州北部诸郡,幽州各郡,现下还未收取。”</p>
“翼德,现在还不是高枕无忧,马放南山的时候啊。”</p>
老刘并没有被诛杀袁绍,攻陷邺城的大胜冲昏头脑,仍旧保持着一份冷静。</p>
这份冷静,不禁令萧方暗暗点头,心下赞许。</p>
“大王言之有理,现下只是大局已定,但咱们还有几场收关之战要打。”</p>
“袁熙不足两万兵马,并州偏僻之地,无关大局。”</p>
“大王灭袁绍后,首要调转兵锋,对准袁尚。”</p>
“臣料袁尚定然不敢守南皮,必会会合了淳于琼,率军北退往幽州,依托公孙瓒留下的易京防线,以易水河为天然屏障,背靠幽州继续负隅顽抗。”</p>
“我军稍适休整后,大王就要迅速提兵北上,先取南皮,收复冀州各郡,尔后兵锋直指易京!”</p>
“只要易京一破,幽州无险可守,袁尚必亡,幽州传檄可定也。”</p>
萧方羽扇往北一指,顷刻间为老刘勾勒出了接下来的用兵方向。</p>
刘备深以为然,但听到“易京防线”四个字,眉头却是略皱。</p>
“易京防线号称固若金汤,听闻当年公孙瓒依托此防线,整整坚守了一年有余。”</p>
“袁尚却退守易京,依托此防线负隅顽抗,只怕会给我军扫荡幽燕,带来不的麻烦呀。”</p>
太史慈道出了刘备心声。</p>
刘备微微点头。</p>
“公孙瓒能坚守易京一年,是因为他经营幽州多年,纵然因杀刘虞而叛乱四起,但忠于他的豪杰依旧不在少数。”</p>
“袁绍刚下幽州未久,便急于回师南下中原,袁绍实际上并未完成对幽州的人心安抚笼络。”</p>
“袁绍尚且如此,何况是袁尚”</p>
萧方对比分析过后,不紧不慢道:</p>
“大王本就乃幽州人,如今杀回幽州也算是衣锦还乡,对幽州豪杰天然就有无法取代的影响力。”</p>
“现下大王要做的,就是速往大牢中,亲自释放招纳一位袁绍旧臣,为大王所用。”</p>
“以大王本身的影响力,再加上此人与幽州士人的关系,必能引得幽州豪杰群起反抗袁尚。”</p>
“失去了幽州人做后盾,纵然易水防线再坚固,袁尚又焉能守得住”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