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九品官人法,什么科举制,什么人心之争,这些都是长远之争。</p>
现实却是,刘备的进攻已迫在眉睫。</p>
如何抵挡住汉国数十万大军来攻,才是当前重中之重!</p>
“拿地图来!”</p>
曹操将那些情报拿起,大喝一声。</p>
典韦急令羽林卫拿来才图,铺展在了大殿之上。</p>
曹操一边端详那些情报,一面审视起地图。</p>
秦国众臣们的神经亦紧绷起来,纷纷围于地图前,指指点点议论纷纷。</p>
“奉孝,以你之见”</p>
曹操正想询问郭嘉对策。</p>
一旁曹植却抢先一步,指着地图道:</p>
“父皇,儿臣以为,刘备此番攻我大秦,必会使声东击西之策!”</p>
曹操心头微微一震,略感新奇的目光,立时从郭嘉身上,转移到了曹植身上。</p>
自己这位儿子,文采绝艳惊世,写得一诗赋,连自己都要自叹不如。</p>
原本在他看来,曹植的才华,仅限于诗文,于军事国政则是一窍不通。</p>
不想这关键时刻,一直是门外汉的曹植,竟突然间开口了。</p>
“大耳贼要怎么个声东击西,子建你下去。”</p>
曹操起了兴趣,便是拂令道。</p>
曹植便从容上前,指着地图道:</p>
“我大秦之心腹在于关中,关中之心腹则在于长安,刘备欲灭我大秦,势必兵锋会指向长安。”</p>
“而拱卫关中,拱卫长安的正面屏障,便为潼关天险!”</p>
“刘备国力兵力虽胜于我大秦,但我大秦却有潼关这道天下雄关,地利上的优势,足以弥补国力兵力上的差距。”</p>
“只要我们据守潼关不出,刘备纵然有百万大军,亦休想破关而入。”</p>
“这一点,儿臣都能看出来,以刘备之雄略,以那萧方之智谋,又岂会看不出来”</p>
听到这里,曹操眼中的好奇之色,渐渐变成了刮目相看。</p>
显然他是万没料到,自己儿子竟然有这般见解格局,着实令他大感意外。</p>
众臣对曹植的眼神中,也平添了几分赞许意味。</p>
唯有曹丕,却是眉头暗暗一皱。</p>
“下去,子建!”</p>
曹操一拂,继续催促道。</p>
曹植便咽了口唾沫,往黄河以北一指:</p>
“故儿臣推测,刘备必会以主力佯攻我潼关,以吸引我大秦主力于潼关一线拒守。”</p>
“实则刘备定将另遣大将,由冀州向西用兵,急攻我井陉关,壶等诸关口。”</p>
“其目的,自然是为破我太行山防线,直取晋阳,顺势夺取并州,断我关中一臂。”</p>
“一旦大耳贼拿下并州,大军便能移师河东,向西渡黄河从北部蒲坂一线攻入我关中!”</p>
“河东与关中本为一体,虽相隔黄河,但其险要却远不及潼关,汉军由河东攻入关中的难度,自然要远逊于潼关。”</p>
“儿以为,以刘备的雄略,以那萧方的智计,这才是他们攻我大秦,夺我关中的用兵方略!”</p>
曹植吐着唾沫星子,越越激动,言语神情间弥散着一股胸有成算之势。</p>
曹操神色一震,恍然省悟。</p>
他猛然回首,难以置信的目光,看向了曹植。</p>
那震惊的眼神,显然不敢相信,曹植竟深藏不露到如此地步,平素看起来对军略战争之事莫不关心,竟是胸中藏有这般韬略。</p>
众臣亦无不惊异,眼神中的除了刮目相看之外,更添了几分敬佩。</p>
就连曹丕也惊到微微张大了嘴巴,看着自家大出风头的弟弟,拳头悄然握紧,忽然有种被蒙骗了的恼怒。</p>
自己这个弟弟,平素看起来散漫不羁,除了饮诗作赋,附庸风雅之外一无是处。</p>
没想到这子的这么深啊,竟然选在汉军大举来攻的前夜,憋出这么一个大招,瞬间令曹操和众臣刮目相看。</p>
“子建,看来你的城府,比我想象的要深啊”</p>
曹丕阴恻恻的目光暗瞟着曹植,拳头握到咔咔作响。</p>
“好好好,子建,朕只知你文采绝艳,没成想你兵法韬略也没落下,竟能看穿大耳贼的用兵方略。”</p>
“好好好,很好,不愧朕的儿子!”</p>
曹操自然是大为欣慰,拍着曹植的肩膀连声大赞。</p>
这一幕,看的曹丕是暗暗咬牙,心中妒火狂烧。</p>
自己先是逼迫刘协写下禅让诏书,接着又献上九品官人法,功劳不可谓不大,你曹操却只是象征性的夸赞了几句。</p>
现下曹植不过是夸夸其谈一番,是否真就是刘备的战略还尚未能证明,你便乐到合不拢嘴,把曹植夸上了天!</p>
何其偏心啊!</p>
“父皇,你终究还是更喜欢子建啊”</p>
曹丕深吸一口气,心中是怨气顿生。</p>
</p>
“奉孝,尔等以为,子建所言,可是刘备图谋”</p>
曹操夸完了儿子,目光转向了郭嘉等众谋臣。</p>
郭嘉回过神来,忙一拱:</p>
“回禀陛下,臣以为陈留王目光如炬,并州必是刘备真正的主攻方向,我们当早作防备,以免中了其声东击西之计!”</p>
荀攸,张松,刘晔等谋臣,皆是附合郭嘉。</p>
“文和,朕不问你,你便从不作声。”</p>
“那朕现下就问问你,子建所,你有何看法”</p>
曹操的目光射向躲在人后的贾诩,语气中透着一丝不满。</p>
“咳咳,臣以为”</p>
贾诩瞥了一眼正春风得意的曹植,迟疑一下后方道:</p>
“臣以为陈留王所言不无道理,刘备确实极有可能将并州作为主攻方向。”</p>
他这回答就滑头了。</p>
表面上看起来是随了大流,实则却没把话死,给自己留了余地。</p>
无不道理,极有可能那就是还存在其他可能。</p>
真要出了意外,那也不关他的事。</p>
曹操再无他虑,遂一拍龙案:</p>
“既然如此,那就传朕旨意,即刻给子孝再增兵两万,令他严密监视河北汉军动向,严守井陉关壶关,绝不可令大耳贼突破太行山防线,危及晋阳城!”</p>
“还有,传旨往益州给妙才,令他也做好准备,防范大耳贼以偏师佯攻益州。”</p>
“从即刻日调集粮草于潼关武关一线,中外兵马开始集结待命,准备迎击伪汉来犯!”</p>
众臣轰然而起,肃然领旨。</p>
“父皇,儿臣想请命,往并州助骠骑将军抗击刘备,我为大秦江山社稷尽一份力!”</p>
曹植叩拜在地,一脸大义凛然的向曹操慷慨请缨。</p>
曹操又吃一惊,显然没料到,自己这个儿子不光深藏韬略,还有这等报国之心!</p>
现下正逢大敌来犯,国家危难之秋,天子的儿子没躲在后方享乐,而是亲赴前线与众将士们并肩抗敌,这对前线的军心士气,将是何等大的激励。</p>
“好,子建,你当真是好样的,不愧我曹家的种!”</p>
“朕就封你为中郎将,命你率三千兵马往并州,助你子孝叔抗击刘备,保我并州!”</p>
曹操起身下阶,将曹植扶起,欣然准了他所请。</p>
曹植欣喜万分,慨然道:</p>
“父皇放心,儿臣必尽我所能,辅佐子孝叔父死守太行防线,绝不放大耳贼一兵一卒入我并州!”</p>
听着儿子这豪言语壮,曹操心中愈加欣慰,不禁拍着曹植的肩膀开怀大笑。</p>
“好好好,上阵父子兵,打虎亲兄弟,咱父子一心,何愁不能让那大耳贼折戟而退!”</p>
大殿之内,响起曹操豪气霸道的大笑声。</p>
众臣们对曹植,皆是投以了欣赏敬佩的目光。</p>
唯有曹丕,却是眉头紧锁,看着大出风头的弟弟,心中一股危感悄然而生。</p>
他自然知道,曹植主动请缨,这是想去并州刷战功,为他与自己争夺太子之位,再添几枚筹码。</p>
“曹植”</p>
</p>
半个时辰后。</p>
陈留王府,某密室。</p>
“德祖啊,你果真是料事如神,父皇果然在今日朝会上,商议如何应对伪汉来犯之事。”</p>
“我按照你事先所授的方略,主动向父皇进言,果真令父皇对我刮目相看,赞赏有加。”</p>
“今日朝会之上,我是出尽了风头啊!”</p>
“你是没看到,二哥的脸有多难看,哈哈哈——”</p>
曹植滔滔不绝的将朝会之事道来,到得意处,不禁放声大笑起来。</p>
相对跪坐那位年轻儒士,却只淡淡一笑,浅呷一口杯中酒,似乎早有所料。</p>
年轻儒士名为杨修。</p>
杨氏一族乃弘农望族,家族底蕴可与曾经的袁氏相提并论,家主杨彪更乃当世名士,前汉朝太尉。</p>
今弘农郡大部虽为汉朝所占,但杨氏一族所在的华阴,却位于潼关以西,处于秦国境内。</p>
故杨彪父子当年便随曹操,西迁至了关中,其后曹操废汉称帝,两父子便转而做了秦臣。</p>
杨修自便天赋异禀,被人赞为神童,与同样天资无双的曹植是惺惺相惜,交情深厚。</p>
如今曹植眼见曹丕接连立功,风头正盛,自己储位之争上已落了下风,便不得不暗中招揽杨修为幕僚,为其幕后出谋划策。</p>
今日朝堂之上,曹植种种惊艳的表现,不过皆是杨修背后所授罢了。</p>
看得曹植这春风得意的样子,杨修便知道,自己的谋划起作用了。</p>
在这场太子之位的争夺战中,本是落于下风的曹植,终于扳回了一局。</p>
“殿下放心,有我杨修在,太子之位必为殿下所有!”</p>
仰头一杯酒饮尽,杨修霸气自信的给出了承诺。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