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儿,剑收起来!”</p>
抢在儿子动前,阎行厉声喝止了阎茂。</p>
阎茂回头看了眼父亲,心有不愿,却还是得将剑收归鞘中。</p>
成公英暗松一口气,却依旧警惕的看着阎家父子,一时间不知如何是好。</p>
阎行正视着他,平静道:</p>
“伯明,到底,你也不是忠于曹操,只是怕受那马孟起报复罢了。”</p>
“咱们人各有志,我也不勉强你跟我降汉。”</p>
“你回去告诉于禁,念在曹公与我君臣一场的份上,我已向汉家天子请旨,放你们率部安然撤离略阳。”</p>
成公英吃了一惊,紧握的剑柄不由松了开来。</p>
脸上警惕也化为了难以置信。</p>
显然他是没料到,阎行并没有把事做绝,而是顾念同乡之谊,给他谋了条生路。</p>
“唉——”</p>
缓过神来的成公英叹了口气。</p>
“子路,你我相识数十载,难道今日当真要分道扬镳,互相为敌人吗”</p>
成公英语气显然已缓和许多,忿怒埋怨之意已消,语气换作了惋惜。</p>
甚至还掺杂着几分感激。</p>
毕竟人家自保同时,还能为他谋求一条生路,也是够意思了。</p>
阎行却眼神决然,缓缓一拱:</p>
“咱们相识虽久,现下却道不同不相为谋。”</p>
“我的性子你了解,既已做了决断,便决不会更改。”</p>
“伯明兄,你速速回去准备一下,随时撤离略阳吧。”</p>
“咱们就此别过,你好自珍重!”</p>
话到这份上,成公英情知再无回转余地,只得敷衍式的拱了拱,转身匆匆而去。</p>
前脚他一走,阎行后脚便喝道:</p>
“传我将令,关闭营门,东门及各营给我严加戒备。”</p>
“若有除汉军之外的任何人马来袭,不必得我号令,立刻以乱箭射之!”</p>
“还有,召集军司马以上将官,速来我大帐议事!”</p>
阎茂本是心存担忧,但听得阎行这一连串号令之后,便宽下了心。</p>
自家父亲并非一味念着同乡之谊,而是做好了战斗的准备。</p>
于禁和成公英若不识相,要发兵来镇压他的“叛乱”,阎行不排除跟他们撕破脸皮开战。</p>
“那父亲就先做好准备,儿这就出城去向天子复命!”</p>
阎茂当即告辞而去。</p>
</p>
县府。</p>
于禁正负踱步,焦虑不安的等着成公英归来。</p>
有贾诩庞德的前车之鉴,于禁不敢对掌握城中半数兵马的阎行轻信。</p>
故在阎行营中,他是安排有眼线的。</p>
就在半个时辰前,眼线忽然来报,是阎行之子阎茂从汉营而来,单骑入城与其父子团聚。</p>
于禁立刻警惕起来,当即召了成公英前来商量。</p>
两人一合计,便由成公英亲自赴阎行营中,去试探虚实。</p>
此时成公英已去了许久,至今没有消息,不免叫于禁心中越发不安起来。</p>
“陛下过,阎行和成公英曾背后捅过马超一刀,阎行忌惮马超报复,定然不可能降汉。”</p>
“陛下神武雄略,洞察人心,应该不会判断有误吧”</p>
于禁喃喃自语,不断给自己打气。脚步声响起。</p>
</p>
一抬头,只见成公英匆匆忙忙入内,脸色凝重而惶然。</p>
出事了!</p>
于禁心头咯噔一下,急问道:</p>
“伯明,情况怎么样,那阎茂是怎么回事”</p>
成公英一声长叹,却一脸无奈道:</p>
“于将军,速令你的部下们,收拾收拾,准备撤离略阳吧。”</p>
于禁懵了。</p>
明明是叫成公英去询问阎茂之事,怎么这一趟回来,却让自己准备提桶跑路</p>
“伯明,你你这是何意”</p>
于禁瞪大眼睛,一头雾水。</p>
“我们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那阎茂果然是被刘备派回来,劝降他老子的!”</p>
成公英一声长叹,只得将在阎行营中发生的一切,一一道来。</p>
于禁身形僵硬,嘴巴渐渐大张,眼中涌起无尽骇然。</p>
“那阎行虽是不忠,倒也不算不义。”</p>
“他答应向刘备求情,放我们和五千益州兵安然撤出略阳,我猜想刘备为速破略阳,定然会答应。”</p>
“于将军,我们能活了!”</p>
成公英脸上又换上了几分庆幸之色。</p>
于禁却越听越气,陡然大骂道:</p>
“阎行这个无耻的背主之贼,他哪里是义,他是怕我出兵宰了他,所以才想到这般法子将我们打发出城!”</p>
“这个逆贼,他还想投降大耳贼”</p>
“作梦!”</p>
“来人啊,速速点起兵马,我要亲宰了那个叛贼!”</p>
于禁是怒不可遏,抄起长刀就要冲出去。</p>
成公英大惊失色,忙将他揪住:</p>
“于将军,都到了这份上了,你怎还这般不自量力呀!”</p>
“阎行中所握可是西凉兵,其精锐勇悍远胜你中的益州兵,你怎么可能打得过他”</p>
“再者,你若是一翻脸兵戎相见,他即刻便会打开城门,放汉军入城。”</p>
“到那时,你我和这五千将士,皆将死无葬身之地也!”</p>
于禁一只脚已迈出门槛,另一只脚却留在了门槛内。</p>
成公英暗松一口气,继续劝道:</p>
“于将军,非是咱们不坚守略阳,实在是我们谁也没料到,那阎行竟会叛国投敌!”</p>
“现下大势已去,无论我们战与不战,略阳失守都已成定局。”</p>
“我成公英倒是无所谓,你于将军却乃陛下元功宿将,乃我大秦擎天之柱,你若是折损在此,则陛下将痛失左膀右臂,我大秦痛失一国之柱石!”</p>
“于将军啊,为了陛下,为了大秦,你也要活着撤离略阳呀。”</p>
“何况,我们还能为陛下保住五千宝贵的士卒啊!”</p>
成公英是苦口婆心的剖析起了利害关系。</p>
至于什么擎天之柱,国之柱石之类,无非是要给于禁戴高帽,铺台阶而已。</p>
身为大秦“老臣”,于禁也是要面子的嘛。</p>
于禁留在门外的那条腿,缓缓的收了回来,脸上怒火渐渐熄灭,陷入了沉默之中。</p>
良久后,于禁将中刀狠狠的插在了地上,一声咬牙切齿的长叹。</p>
“罢了,为了大秦,为了陛下,我于禁必须要保住有用之身。”</p>
“阎行那无耻逆贼想投刘备,我由着他投便是。”</p>
“我于禁对天起誓,有朝一日必亲斩下那逆贼的狗头!”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