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圃闻言,眉头深深蹙起,久久不语。</p>
府堂之内,一片死寂,偶尔传来的诸将几声叹息声,打破了令人压抑的沉静。</p>
良久后。</p>
一声无奈的叹息,从阎圃口中缓缓溢出,裹挟着无尽绝望。</p>
“骠骑将军一死,我大秦在汉中的各军,便将变成一盘散沙,此乃兵家大忌,军中将士必然军心惶惶。”</p>
阎圃缓缓开口,声音低沉沙哑:</p>
“而以我们现下所剩无几的兵力,想要再分兵夺回定军山,无疑是痴人梦。”</p>
“所以,我们如今惟一能做的,就只能是眼睁睁的看着汉军要么威胁南郑,要么截断我们的粮道。”</p>
听到这时在,众将皆是神色一凛。</p>
阎圃则微微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沉痛:</p>
“依我看,阳平关也好,汉中也罢,守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守得住了。”</p>
“现如今,最明智的选择,乃是弃守汉中,撤往剑阁!”</p>
雷铜吴兰等众将,听得弃守汉中二字,无不是脸色一变。</p>
汉中有多重要,他们自然再清楚不过。</p>
弃守汉中,意味着益州失去了屏障,刘备的大军将轻而易举兵临剑阁。</p>
若再破剑阁,便是一马平川,直取成都了。</p>
这可是灭国之危!</p>
责任谁来担当</p>
阎圃却深吸一口气,接着道:</p>
“唯有如此,我们方能为陛下,保住这一点宝贵的兵力,将来才能再图反攻,收回汉中!”</p>
阎圃一番话,字字如锤,重重的砸在众人的心间。</p>
吴兰诸将,陷入了沉默。</p>
众人彼此对视,眼神中皆透露出一丝犹豫与挣扎,内心正在做着激烈的斗争。</p>
其实从众将眼神中,彼此都能看出,大家显然都在心底赞同弃守阳平关,弃守汉中。</p>
毕竟,夏侯渊都死了,汉中军团人心都散了,还怎么守</p>
“绝不能弃守阳平关,更不能弃守汉中!”</p>
就在这时,一声暴喝如惊雷般炸响,打破了沉静。</p>
众人一凛,齐齐望去。</p>
只见老将严颜,满脸涨得通红,怒目圆睁。</p>
他怒视众将,厉声道:</p>
“骠骑将军虽战死,但在未得到陛下诏命之前,我们岂能擅自弃了阳平关”</p>
“若果真如此,我们便是对陛下的不忠!”</p>
“我大秦,只有死战之将,焉有弃城之将”</p>
严颜声色俱厉,一番悲愤慷慨之词,震到所有人都浑身一颤,为之一凛。</p>
他们望向严颜的眼神中,既有敬畏,又添一丝心虚。</p>
没办法,严颜在蜀将之中,威望太高了。</p>
这位老将,平素都沉默寡言,鲜有发表意见。</p>
甚至于,他对夏侯渊都心存几分不服。</p>
故而自镇守阳平关以来,夏侯渊无论做出何等决策,他都是三缄其口,不予表态。</p>
但现在。</p>
在夏侯渊陨落,众将决定弃守阳平关之时,他却站了出来,突然慷慨表态,反对弃关。</p>
而且还搬出了对曹操不忠,搬出了蜀将声名这种大帽子。</p>
</p>
这众将哪还敢再吭声。</p>
“严老将军言之有理啊!”雷铜咽了咽口水,声音微微有些颤抖:</p>
“倘若我们擅自弃了阳平关,乃至汉中,陛下若真怪罪下来,这滔天的罪责,谁又能担待得起”</p>
他一边着,一边不安地搓着双,眼神中满是惶恐。</p>
显然,他是不敢承担这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p>
阎圃却眉头一皱,微微摇头道:</p>
“汉军接下来不用猜,定然会尽起大军,两面急攻我阳平关!”</p>
“关城形势,随时可能急转直下,我们已来不及向陛下请命!”</p>
“一旦阳平关被汉军攻破,我们与汉军短兵相接,那时再想弃关而走,可就难如登天了!”</p>
阎圃话语中,透着深深的紧迫感,目光射向了严颜。</p>
严颜却只冷哼一声,眼神不屑。</p>
“反正天子的诏令,乃是命我们守阳关中,不管夏侯将军在与不在,没有陛下的诏命,我严颜是绝不可能弃关而逃!”</p>
严颜着,猛的抽出腰间佩剑。</p>
寒光一闪,照亮了他决然脸庞。</p>
严颜长剑一横,厉声道:</p>
“刘备那大耳贼,若真敢趁势来攻我阳平关城,我严颜唯有死战到底,以报天子!”</p>
严颜声色决厉,眼神中燃烧着熊熊的斗志,一副视死如归的赴死气势。</p>
雷铜和吴兰等诸将,此刻着实被严颜的气势所震慑了,一时彼此对视,皆不敢反对。</p>
况且,他们实在不敢担擅自弃守阳平关的责任。</p>
倘若曹操怪罪下来,谁来背这个锅</p>
无奈之下,诸将只得再次默不作声,低垂着头不言不语。</p>
阎圃急呀。</p>
他原本以为,诸将能以性命为重,皆是群起反对严颜,力主弃关南逃。</p>
谁料,这么多人,竟被严颜给震慑压服,竟无人再敢吭声。</p>
众将皆不表态,他一个谋士,又怎能做主</p>
见此情景,阎圃只能无奈的叹了口气:</p>
“既然如此,那我们就一面坚守关城,一面即刻派人南下往成都,向陛下请诏吧。”</p>
“陛下圣明,我以为陛下定然能做出明智决断,令我们弃守汉中,保住这宝贵的几万兵力。”</p>
严颜这才收了剑,不再反对。</p>
当下,阎圃便修书两封,一封送往南郑,请示曹真。</p>
另一封,则是飞马南下,送往成都。</p>
黄昏时分,阎圃立于关城之上,目送着那两骑离去,直至消失在视野之中。</p>
“希望时间还赶得及,希望陛下能做出明智选择吧,不然我们这仅存的两万将士,只怕全要死在这关城之中了”</p>
“我大秦兵力本就短缺,若再折了这两万兵马,莫阳平关,只怕剑阁也将守不住了”</p>
阎圃叹了口气,望着成都方向,心中默默的祈祷了起来。</p>
几天之内,夏侯渊陨命,秦军于定军山大败的消息,就像一阵狂风,迅速席卷了阳平关及汉中南郑各城。</p>
整个汉中为之震动。</p>
关城之内,秦军上下,无不是人心惶惶,为之震骇。</p>
从白天到晚上,关城内到处回荡着士卒们交头接耳,惊恐无异的议论。</p>
秦军的军心斗志,转眼之间,已是跌落谷底。</p>
汉军尚未来攻,整个阳平关,已然笼罩在一片绝望的阴影之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