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罪证到,夜访高家(求订阅)</p>
书院内外。</p>
人们并不知道陆炳之子与严绍庭了些什么。</p>
此时的人们,还沉浸在那两道旨意所带来的震惊之中。</p>
“昌平伯”</p>
“还是昌平侯”</p>
同样在场的吏部侍郎李春芳,与郭朴站在一起,看着前面的阁老、尚书们走进书院,低声询问了一句。</p>
郭朴侧目看了这位李侍郎一眼。</p>
他回道:“昌平治安司司正,从七品。”</p>
李春芳却是眉头皱紧,垂在袖袍下的双,握的有些不自然。</p>
“一万多人,两千多户,尽归这治安司管辖,虽无爵,却实爵!”</p>
郭朴转过身,目光深邃的看向李春芳。</p>
他淡淡一笑:“李侍郎,你着相了。”</p>
李春芳本来还在盯着走在人群后面,进到书院里的严绍庭。</p>
听到这话,忽的目光一闪。</p>
“着相”</p>
李春芳脸色瞬间一变,恢复如常,面露笑容:“质夫兄,我只是感叹陛下隆恩浩荡。朝野上下,到底是只有严润物一人,能得陛下如此宠信了。”</p>
郭朴笑笑,转头看向一旁的美食街:“李侍郎可要吃些东西在下请客。”</p>
李春芳此时哪里有吃东西的心情。</p>
满脑子都是非侯而爵的严绍庭。</p>
他摇摇头:“多谢质夫兄好意,我想四处走走。”</p>
见李春芳拒绝,郭朴也只是笑笑,摇着头独自走向一旁的美食街。</p>
跟随父亲走进书院的高务观,则是面带笑容。</p>
他回头看了一眼落在后面的严绍庭。</p>
对着父亲低声道:“润物此次因昌平新设治安司,而任司正,所有陛下宠信,但昌平也确实不同于别处。”</p>
高拱点点头,父子两人走在一起。</p>
他开口道:“如今你在户部,兼办军需差事,可以多多往来。”</p>
高务观目光转动:“昌平纺织厂”</p>
高拱嗯了一声,然后转口道:“今日观昌平,不是还有冶炼厂、铁匠厂”</p>
“父亲的意思是”</p>
高务观有些迟疑,但很快却是眼前一亮:“是要将军需上的事情,交到昌平冶炼厂、铁匠厂来”</p>
不等高拱给出回应。</p>
高务观已经继续道:“润物此次治理昌平处处出彩,授陛下重用,这也是好事。</p>
“不过军需儿子觉得朝廷的将作监那边,还是不能怠慢了。</p>
“但有些东西,诸如朝廷所需的兵器铁锭,却可以让昌平来做。还有些马镫之类的东西,也可以给铁匠厂去做。</p>
如此儿子到时候也能常常来昌平。”</p>
对于高务观而言。</p>
严绍庭能站的更高,走的更远,对严绍庭来是好事,同样对自己来也是好事。</p>
同办军需差事,严绍庭又是自己的上官。</p>
严绍庭做事得力升官,自己自然也能一同获功升官。</p>
将自己想到的事情了一遍后,高务观歪头看向父亲。</p>
高拱的脸上带着几分赞许和欣慰。</p>
“最近和徐琨同在户部,相处如何”</p>
对于儿子想要借军需差事,和严绍庭有更多往来这件事,高拱是支持的。</p>
而他同样关心,儿子和徐琨的相处。</p>
高务观却是哼哼了一声,随后看向走在前面的徐家父子二人,他声道:“儿子盯着他呢!”</p>
高拱侧目,投来一个疑惑的眼神。</p>
高务观愈发声道:“润物如今掌管军需,却很少插,也少有吩咐差事,不过儿子是看得出来,他这是要让徐琨来填这些年军需上的亏空,所以儿子就时时盯着他。”</p>
虽然高务观没有的更多。</p>
但精明如高拱,自然是立马就反应了过来。</p>
他的目光在儿子脸上看了看,又看向前方跟在徐阶身边的徐琨。</p>
高拱脸上不出意外的露出一缕笑容。</p>
“如此,倒也好。”</p>
见到父亲肯定,高务观脸上立马露出笑容。</p>
此时。</p>
众人也都一一坐下。</p>
书院这边自然有人上前奉茶。</p>
聂豹三人都在朝为官过,对今日的旨意其背后暗含的意义,自然清楚。</p>
但有道是无官一身轻。</p>
三位老夫子,眼神交锋,却已经是落在了麻将桌上。</p>
严嵩便算是此处的东家。</p>
高坐于上,开口道:“陛下隆恩浩荡,我家孙媳获封恭人诰命,只是此地昌平还是有些偏僻,本该宽待诸位,也只好等回京之后,寻个日子,请了诸位家中女眷过府一聚。”</p>
徐阶看了严嵩一眼。</p>
心中如何想,没人知晓。</p>
他面上却是笑着道:“阁老孙媳出身名门,乃是已故忠诚伯之女,闺中本就纯良,嫁入严府,亦是贤良淑德,侍奉公婆,亲亲夫婿,得获诰命,是陛下隆恩,也是该有之意。”</p>
既然老严头不愿意提昌平治安司,而将陆文燕获封恭人诰命拿出来,自己自然也不会上杆子去什么非侯而爵的治安司司正一事。</p>
自找没趣的事情,谁都不愿意做。</p>
严嵩满脸笑容。</p>
似乎,孙媳妇陆文燕获封恭人诰命,真的是个让老严家光宗耀祖的事情。</p>
他笑着道:“诸位还请用茶,稍作歇息再回京城,万不能误了明日点卯。”</p>
阁老发话。</p>
在座众人,也是纷纷点头出声附和。</p>
未几。</p>
瞧着天色,众人用了茶之后,也就一一告辞。</p>
出了书院,上了马车。</p>
往昌平外面官道上驶去的马车里。</p>
</p>
徐阶脸色阴沉。</p>
而徐琨则是挑开窗帘,看向外面正在收割庄稼的昌平百姓们。</p>
“父亲”</p>
“琨儿”</p>
马车里。</p>
徐家父子二人同时开口。</p>
徐琨面色疑惑,低头道:“父亲请。”</p>
瞧着父亲脸色有些阴沉,徐琨敏锐的察觉到了些不同。</p>
徐阶则是低声道:“严绍庭如今已成气候,你有何打算”</p>
独揽昌平一地的权柄啊。</p>
虽然瞧着并不是太过显赫,可背后的含义,却是让他感到后怕。</p>
一场因壬戌科春闱会试主考官人选,而闹出的辩论经学,最后却成就了严绍庭非侯而爵的空前鼎盛的声望。</p>
这是徐阶如何都想不到的。</p>
昌平经验</p>
徐阶心中冷哼了两声。</p>
而面对父亲的询问,徐琨则是低声回答道:“高务观近来一直在盯着儿子,军需上的亏空,儿子不得不想办法补全,如今还不知何时是个头。”</p>
徐阶脸色愈发阴沉,他叹息道:“为父也不曾想到,让伱去军需,会出现这等情况。”</p>
“都是那个严绍庭!”</p>
徐琨冷声开口,有几分怨愤。</p>
那严绍庭一招以不变应万变,哪怕是自己也进了军需上的差事,可他偏偏什么都不做。</p>
军需的空缺却又摆在那里。</p>
上有严绍庭不动声色,身边又有高务观在盯着。</p>
徐琨只能是绞尽脑汁,各方权衡,拼了命填补军需亏空。</p>
为此。</p>
私下里不知道已经担下了多少骂名。</p>
见到儿子如此反应。</p>
徐阶只觉得胸口堵着一口气,半响之后才长出一口浊气。</p>
他略显疲倦的开口道:“若是去密云如何”</p>
“密云”</p>
徐琨侧目看向父亲,面露不解。</p>
徐阶却很快就摇了摇头:“不行,你还是得留在军需上,高务观盯着你,但你又何尝不能盯着眼严绍庭、高务观二人”</p>
徐琨还是不懂,询问道:“那父亲的密云”</p>
徐阶沉吟了片刻:“让你哥去,接下密云的差事,严绍庭在昌平如何做,便让你哥在密云一一效仿之!”</p>
徐琨眼前一亮。</p>
“父亲要在密云,再造一个昌平”</p>
这话有些歧义,却并没有错。</p>
徐阶哼哼一声:“你只管盯着严绍庭、高务观二人,如今严绍庭深受陛下宠信,暂时已经不宜再动他了。”</p>
徐琨目光幽幽:“盛极必衰,他严绍庭不会长久!”</p>
</p>
“姐夫你真的要对那位出”</p>
“那位可是内阁次辅。”</p>
同样是在回京城的路上。</p>
严家却是落在最后。</p>
马车上,陆绎声的询问了一句。</p>
严绍庭却是伸撑着车帘,在远处另一条路上,有两辆马车。</p>
那是老朱家父子二人回京的车架。</p>
放下车帘。</p>
严绍庭看向放在面前的折本。</p>
打开折本,开头便是翰林学士、詹事府詹事董份几个大字。</p>
后面则是一条条,有关于董份的不法事项。</p>
陆绎则是解释道:“这也是刚刚收到的消息,林林总总十几条,但大多数都不算太过严重,即便上奏也不会有太大影响。唯有董家在湖州老家侵占田地,蓄积财货,私放高贷可以动他。”</p>
想了想。</p>
陆绎又道:“只是董份犯法,如何能牵累到徐阶”</p>
严绍庭则是微微眯眼,思索着这件事情。</p>
如果自己推断没错的话,接下来一段时间,徐老好人大概会暂时的偃旗息鼓,以待后续。</p>
可老好人不出。</p>
却不代表自己就不会反击。</p>
这一次闹出因为春闱会试主考官,闹出这么大的事情,若不是自己有昌平这个后,恐怕今日就要自决于大明士林,自决于大明朝堂了。</p>
即便这件事里面,徐阶只不过是顺水推舟,但不代表自己就能忍下这件事。</p>
在陆绎的等待中。</p>
严绍庭淡淡一笑:“咱们这位董翰林,嘉靖二十二年进士吧。”</p>
陆绎想了一下,点头道:“是二十二年的进士。”</p>
“起来,这位也是咱们大明内阁次辅的学生吧。”</p>
严绍庭面含笑容,目光深邃。</p>
既然老徐这次想坏了自己的名声。</p>
就不要怪自己,戳破他道貌岸然的真面目。</p>
陆绎顿时来了精神。</p>
“姐夫当真能借此,将徐阶拉下马来”</p>
然而严绍庭却不话了。</p>
一直等到马车进了北京城。</p>
假寐憩了一路的严绍庭,这才缓缓睁开双眼。</p>
他看向不知何时睡熟了的舅子陆绎,探头看向前面,吩咐起赶车的马夫。</p>
“先不回府。”</p>
“去高阁老府上。”</p>
</p>
月票推荐票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