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其他类型 > 大明:父慈子孝,卖父求荣 > 第462章 臣劾徐阶三大罪!
    第462章臣劾徐阶三大罪!</p>

    万寿宫。</p>

    不论是殿内,还是殿外,皆是一片寂静。</p>

    所有人都看向了站在殿门下光明与黑暗之间的那道身影。</p>

    海瑞站的位置很有意思。</p>

    让人猜不出他到底是有意还是无意。</p>

    刚刚好。</p>

    此刻的海瑞就站在殿门下,外面的光线照射进殿内,却又被殿内黑暗阻挡住的位置。</p>

    如此,正好让他的后背处于光明之中,而他的身前则是一片黑暗。</p>

    充满寓意的一幕。</p>

    人们的视线也开始变得飘忽起来。</p>

    让我们现在想一想。</p>

    上一次发生这种朝堂官员,正面抨击弹劾当朝内阁大臣还是在什么时候</p>

    是沈炼弹劾严嵩,罗列其十条罪状。</p>

    是杨继盛上疏,谈论严嵩十罪、五奸。</p>

    虽然沈炼和杨继盛先后被杀。</p>

    可要知道那时候朝堂之上,乃是人人皆以弹劾严嵩为目标。</p>

    如今</p>

    严嵩和严家依旧稳如泰山的执掌大明朝堂,甚至就连朝中都再没有多少官员弹劾了。</p>

    而今天。</p>

    海瑞一个人在朝廷并没有明显争斗的时候,却悍然当众弹劾次辅徐阶。</p>

    他能成事</p>

    虽然海瑞还什么都没有,但人们已经在思考着前者能不能弹劾成功的事情。</p>

    珠帘后的御座上。</p>

    嘉靖的神色却很有意思。</p>

    他全程没有去看高声弹劾徐阶的海瑞,而是目光在低着头坐在软凳上的严嵩身上看了一眼。</p>

    似乎是在思考着,他的首辅和严家一系官员,有没有参与其中。</p>

    不过这一眼很短暂。</p>

    随后他便眼神中带着一丝不悦。</p>

    对。</p>

    就是不悦。</p>

    不悦的看向了颔首低头的次辅徐阶。</p>

    如果严绍庭今天在场的话,恰好又看到老道长这幅反应,定然会明白老道长心中所想。</p>

    无他。</p>

    这个时候的老道长已经开始追求稳定了。</p>

    而今天徐阶能被海瑞弹劾,尤其后者还是以直臣闻名,那么徐阶有没有干坏事都已经不重要了。</p>

    因为,他必然是为官有错漏。</p>

    不然为什么会被海瑞盯上</p>

    就算他清清白白,只要被海瑞这种人盯上,那他徐阶难道就一点错都没有吗</p>

    所以。</p>

    这个麻烦是徐阶带来的。</p>

    而不是海瑞。</p>

    半响后,嘉靖这才抬头看向那站在光明与黑暗之间的海瑞。</p>

    “海瑞。”</p>

    海瑞抬起头:“臣在。”</p>

    嘉靖脸上露出一抹笑容:“当初你入京,朕因你忠贞便放你巡抚应天等十二州府,此番召伱回京也是为了能对你委以重任。”</p>

    “陛下简拔之恩,微臣没齿难忘,此生为官一日便当为国尽忠一时,以求不负皇恩,不负百姓期许!”</p>

    海瑞中气十足的回答着。</p>

    嘉靖却又是一笑,挥指向站在殿内最前方的徐阶。</p>

    他对着海瑞询问道:“不过上刚上任的三品右副都御史、北直隶按察使,便敢当朝弹劾次辅阁臣,你难道不怕会招致朝堂官僚抨击,不怕次辅压制于你”</p>

    这话一出。</p>

    海瑞还没有动。</p>

    徐阶便已经是脸色剧变,赶忙抱着笏板上前一步,躬身弯腰。</p>

    “臣惶恐。”</p>

    而海瑞却是依旧高昂着他那颗高傲的头颅。</p>

    “回禀皇上,臣是受家母抚养、周邻百姓接济、朝堂仁政、陛下简拔方才有今日,臣不知为大明江山社稷弹劾一位内阁辅臣,有甚可怕的!”</p>

    听到海瑞的回答后,嘉靖没有急于开口,而是看向眼前的臣子们。</p>

    他笑着道:“都听到了吧”</p>

    作为首辅,严嵩已经缓缓抬起头:“海瑞忠贞乃朝野皆知,非如此,陛下也不可能善恩于他。”</p>

    嘉靖则是收敛神色,忽的沉声道:“你们,都觉得海瑞是个不通人情之人,是个不能与之合的人。但朕却觉得,他才是最通人情的。若是换做旁人,嘴里便只有朕之简拔赏识,而忘了父母黎庶供养之恩!但他”</p>

    嘉靖挥指向站在那殿门下,正一点点被外面高升的日头散发出来的阳光包裹着的海瑞。</p>

    “但他海瑞知道,也记得,更是时时不忘朕这座天下那亿兆子民!”</p>

    这话就很有意思了。</p>

    就算是已经站出来表示惶恐的徐阶也是眉头一皱。</p>

    而嘉靖这时候才看向海瑞,缓缓道:“海瑞,你你要弹劾次辅三大罪,便当着所有人的面好好的一吧。想来次辅也想听一听的。”</p>

    被点到的徐阶也只能抬起头露出尴尬的笑容:“臣俯首恭听尔。”</p>

    但原本言辞犀利要弹劾徐阶的海瑞却是心中一沉。</p>

    因为从皇帝这番话里,他似乎听出来皇帝不太可能要处理徐阶的意思。</p>

    不过事情已经到了这一步。</p>

    海瑞也顾不了那么多了。</p>

    他当即轻咳一声,便从怀中取出一份昨日在会同馆准备好的奏疏。</p>

    吕芳早已准备就绪,一看到海瑞将弹劾奏章拿出来便立马走到殿门处,将奏章取走送到皇帝面前。</p>

    海瑞这时候也终于是沉声开口:“启禀皇上,臣弹劾次辅徐阶三大罪。其一,徐阶为官多年,自嘉靖二年入仕为官,松江府华亭徐家便开始有剥削县民之举。彼时,徐阶官卑权,方不成害。再至嘉靖三十一年三月,皇恩显露,徐阶一朝入阁,乃为辅臣,松江府华亭徐家犹如一朝得道鸡犬升天,不过十余年经查华亭徐家,名下已有田产数十万亩,佃户数万。其家在松江,更有所谓半府徐家之雅称。更窃府民营生之松江布,以为家产。嘉靖四十年,朝廷革新,推江浙两地改稻为桑、改为桑,松江府、苏州府突生民冲击官府,便为徐家因私利被损而鼓动家中佃农对抗朝政国策。徐阶身负皇恩,不曾为国思考,为民请命,只知盘剥百姓,使良家沦为佃农,使万家田沦为一家地,实乃国家之蠹虫,此乃其一大罪!”</p>

    万寿宫内,海瑞那洪亮的声音,一波又一波的冲击着人们的耳朵。</p>

    身为当事人的徐阶更是满脸涨红。海瑞一上来,开篇弹劾的第一桩大罪就是徐阶和徐家侵占松江府百姓田地的事情。</p>

    所有人都心中一动。</p>

    </p>

    果然,海瑞这一次出任应天巡抚被召回京师,目的就是要清退江南各地大户历年侵占的田地。</p>

    本来。</p>

    如果按照常理来,当海瑞弹劾徐阶的时候,这座万寿宫大殿内外,必然是有人要出面与之辩论的。</p>

    毕竟,徐阁老底下也不是没有人的。</p>

    但是怀旧坏在,刚刚皇帝那一番话。</p>

    什么叫海瑞是知道并记得黎庶百姓的</p>

    这个时候海瑞出言弹劾,还是关系到百姓被侵占的田地一事,他们要是再出面辩论的话,那意思是不是他们也是这么做了</p>

    就在海瑞换气,众人寂静无声的时候。</p>

    刑部左侍郎代掌刑部事严世蕃,却是站了出来。</p>

    就当众人还在疑惑着严世蕃这个时候跑出来又要做什么的时候。</p>

    严世蕃却是沉着脸看向海瑞:“海瑞!你可知道这等弹劾,是何等严重之事徐阁老在朝数十年,在内阁当差做事也有十多年,若是他和徐家当真如此做了,难道这些年松江府和南直隶都无人知晓吗难道你便是这等随口一句,就要给当朝辅臣定罪吗!”</p>

    当严世蕃完话后,徐阶整张脸都黑了。</p>

    自己就知道这个严世蕃站出来是不干好事的!</p>

    而海瑞已经冷笑一声,拱开口道:“皇上,臣就任应天巡抚之后便已查明,松江府华亭徐家历年共计侵占本府百姓田地二十四万亩之多,共计超过三万名百姓沦为徐家佃农,不得不依附于徐家讨活过日,仰仗徐家而生。此处,总督海务大臣张居正可作真伪!”</p>

    报出一个已经由张居正查证的具体数目后。</p>

    海瑞环视殿内那些欲言又止的官员们,心中冷笑。</p>

    自己当初之所以让张居正去查松江府,就是为了今天这一刻!</p>

    由徐阶这位内阁大臣当初的学生去查出来的数字,这些人总该不会怀疑吧。</p>

    随后。</p>

    海瑞又看向严世蕃,他脸色严肃道:“既然刑部已经出面过问此事,下官也有一言。下官此番进谏弹劾,诚如左侍郎所言,徐家历年所为华亭县、松江府乃至于南直隶必然知晓,但为何朝中至今无人言语乃因地方官员层层庇护,官官相护!因此,下官斗胆建言,刑部当追查历任华亭县、松江府及南京官员,凡涉及包庇华亭县徐家之人,无论是否致仕,当严查到底追究其罪责!若死,则夺其家人优待及谥号!”</p>

    殿内又是一愣。</p>

    好家伙!</p>

    海瑞这下子不光是要弹劾扳倒徐阶,就连过去那些在华亭县和松江府做官的人也要追查责任了。</p>

    这是要一打尽连坐所有人啊!</p>

    就连死了也别想好过!</p>

    严世蕃憋着笑,脸色阴沉,冷哼一声:“本部如何做事还不要你来言语!等你什么时候进了刑部,再来教本部。但若是朝中有人为官不法,本部也定然会一查到底,不论是否致仕,必当追究其责!”</p>

    完后,严世蕃这才退了回去。</p>

    他这一趟纯粹就是给徐阶添堵,顺带着能帮海瑞将徐阶具体干了什么事,占了多少地的事情给带出来。</p>

    面对严世蕃的话,海瑞也没有什么反应。</p>

    他继续躬身道:“皇上,臣再言。徐阶为人乃是道貌岸然、蛇鼠两端、反复无常之人。臣犹记昔年,徐阶及其依附之人上疏议论,朝中不该大兴土木,营造宫舍。而其松江府华亭徐家,却在当地大兴建造宅院屋舍,家中子弟挥霍成性。于朝政之上,自嘉靖四十年始,朝中便多有新政两侧出,更有张居正就任顺天知府前上疏朝廷变法革新,本意乃是图国家兴盛,却遭徐阶为首等人压制抨击。借以其之罪一,与之比对,便知此人心中毫无国家半分,尽是私利。窃国家之利,而非其一家之人,当其罪二!”</p>

    这一条听上去似乎并不如第一条罪名严重。</p>

    更像是对第一条罪名的补充。</p>

    可一旦细究起来。</p>

    那就是第一条罪名是在徐阶不法,而第二条却是在徐阶不忠!</p>

    和不法相比,那自然是不忠更严重了。</p>

    顿时殿内如礼部尚书严讷,内阁大臣李春芳等人,当即就是侧目低头。</p>

    毕竟当初反对张居正推行新政变法,他们也是有一份的。</p>

    就连嘉靖,这个当初心中也同样反对变法的人,也是不由心思一沉。</p>

    是啊。</p>

    要是当初朝廷真能一条心支持新政变法,自己定然是会选择支持的。</p>

    可自己偏偏就是知道朝廷不可能一条心,为了朝局稳定,自己才会不同意的。</p>

    对!</p>

    就是这样!</p>

    不由的。</p>

    嘉靖的目光再一次看向了徐阶,他的眼神也变得更加锋利了些。</p>

    若不是朝中有徐阶这样的守旧派在,那么自己定然会同意变法革新的!</p>

    徐阶误朕!</p>

    无声之中,皇帝心思发生了一点改变,或者是思绪被海瑞给带动了起来。</p>

    只是海瑞的话显然还没有完。</p>

    就在殿内众人心思各异,有人思考着要不要落井下石,有人想着该如何反驳海瑞的时候。</p>

    海瑞已经再次开口。</p>

    “嘉靖四十年,臣奉旨协助张居正查办松江府、苏州府两府改为桑一事。时年,臣自浙江北上入苏松两府,不进官府公门,随身一人驱车而行,踏足地方,探查苏松两府地情”</p>

    四年前的事情再次提起。</p>

    殿内很多人都是茫然无知,但低着头的徐阶却是面色一紧。</p>

    同样的,嘉靖也是眼神一沉。</p>

    海瑞深吸一口气,沉声道:“臣不言微臣昔日行于乡野之苦,只言微臣彼时成疏三十二道,并发京师急递,依制该在月内呈奏陛下案前。但微臣至今未曾得到批复,随后微臣在京查阅通政使司存档,亦无当初那三十二道奏疏踪迹。继而,微臣又查阅急递沿途,方知”</p>

    到这里海瑞停顿了一下。</p>

    他的眼里透着寒芒的看向徐阶的后背。</p>

    海瑞痛斥道:“微臣一经查证,方知彼时京师南路入京之固节驿竟于当时突生大火,驿站内外无人幸免,整驿皆化为废墟。臣有查固节驿南边涿鹿驿存档,分明有微臣三十二道奏疏北上之记载,再往南沿途各驿皆有记录!臣方知,当日固节驿那一把火并非意外,实乃有人命人纵火,所求便是毁微臣三十二道奏疏!”</p>

    心思沉重的道出当年的事情后。</p>

    海瑞开始迈出脚步,他一步步的向着殿内走来。</p>

    终于是停在了距离徐阶十步距离。</p>

    海瑞再次抬头看向珠帘后的皇帝。</p>

    “皇上,今日群臣皆在,臣当吐真言。彼时那三十二道奏疏皆为苏松两府地情勘探成书!有现任海务总督大臣张居正可证!有沿途官驿可证!有急递驿卒可证!”</p>

    “三十二道奏疏,其上皆为苏松两府尤以松江府华亭县徐家为首之士绅大户侵占田地,鼓动百姓对抗朝廷国策之言!”</p>

    “徐阶身为阁臣,身负皇恩,探得臣之行迹与三十二道奏疏内情,当起歹心。”</p>

    噌。</p>

    海瑞怒而举臂挥,怒视怒指徐阶。</p>

    一想到因为自己的三十二道奏疏,就让整座驿站里的人都被大火烧死,而罪魁祸首现在就在自己的眼前。</p>

    海瑞心中便愈发愤怒,他当即几乎是要将胸中那团怒火一并喊出来。</p>

    “于此,便是臣弹劾徐阶之第三桩大罪。”</p>

    “杀人者!”</p>

    “徐阶!”</p>

    </p>

    月票月票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