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p>
嘉靖稳稳的坐在了西安门前摆放着的御座上。</p>
他比从前任何一次,都坐的更加平稳,心中也无比的平静。</p>
廷杖。</p>
那还是自己几十年前使用的段。</p>
其目的就是为了压制住这些文臣。</p>
所谓三棍打散臣党心,无外乎如此。</p>
但是现在。</p>
也就是在今日。</p>
嘉靖感受到另一种统治这个国家的方式。</p>
不威自怒。</p>
莫不如是了。</p>
这样的感觉,是全新的,是充满了新奇的。</p>
这种什么段都不用,便只是堂堂正正的碾压过去,让人莫敢言语,所带来的爽感,是自己坐了四十五年皇帝宝座都从来没有过的体会!</p>
这是对朝堂彻底掌控在指掌间的感觉。</p>
嘉靖的身体不由微微向后靠着,双眼平静的注视着眼前的臣子们。</p>
礼部尚书严讷在被震慑之后,此刻已经醒悟了过来。</p>
他慌不择路的在地上爬行着。</p>
“陛下!”</p>
“皇上!”</p>
“皇上!”</p>
“臣”</p>
噌。</p>
两名原本勒马停在路边的龙虎军骑兵,悄无声息的驾马上前,两杆长枪斜劈写来,一左一右压在了严讷的脖颈上。</p>
刀兵加身,瞬间惊的严讷浑身一颤,后背汗毛林立,两股颤颤。</p>
嘉靖轻蔑的看了一眼丑态尽显的严讷,语气平静道:“谕:礼部尚书严讷臣职不端,贬为庶民,永不录用,即刻遣返回乡。”</p>
皇帝的声音刚刚落定。</p>
站在他身边的吕芳侧目看了黄锦一眼,后者便立即挥了挥。</p>
当即就有两名东厂的番子冲到严讷面前,也不话便径直将其官帽夺走,随后就在众目睽睽之下押住这位礼部尚书让西安门大街外拖走。</p>
全程静默,寂静无声。</p>
一位堂堂正二品的礼部尚书,就这么被皇帝以臣职不端废黜成了庶民,还剥夺了对方日后可能起复的可能,直接永不录用,更是半点情面不留的命其即刻回乡。</p>
高拱的眉头都快要能夹碎米粒了。</p>
一面是今日西安门前百官跪谏被镇压了下来。</p>
一面却又是皇帝竟然已经开始不通过与内阁商议,更不经朝廷就直接降下口谕废黜了一位礼部尚书。</p>
乱了。</p>
全都乱了!</p>
皇帝不显山不露水的强势,压得高拱喘不过气来,更忘了该如何去与皇帝争辩一二。</p>
难道要请皇帝宽恕严讷今日之过?</p>
高拱心中很清楚,今天闹出这样的事情,自己这位内阁首辅的责任是不可能少的。如今皇帝亲自出面压下跪谏的百官,却始终都没有提及他这位首辅,已经是很给他面子了。</p>
西安门大街上。</p>
众人沉默,唯有被罢官废黜成庶民的严讷,在那不断的叫喊着。</p>
忽然那叫喊声也消失不见了。</p>
严世蕃在离着御座较近的位置,不断的观察着皇帝的神色,以及在场人对皇帝今日全然不同表现的反应。</p>
终于。</p>
这位刑部左侍郎站起身,引来众人注视。</p>
而严世蕃则是走到了群臣之前,双一抖官袍便跪拜了下来。</p>
“圣君在上,聪睿英断,有尧舜之姿,臣甘拜臣服。”</p>
“今岁伊始,皇上降旨,开议新政,朝野热议,皆盼新政,如久旱之地,似经年枯木,无不是翘楚以盼,期皇上降下新政甘霖,泽被万物,滋润天下。”</p>
“而今朝中有政见不同者,臣下窃以为此等人也,当非顾虑新政利弊,实则乃是道貌岸然之辈,假借议论新政彰显其忠心朝堂之状,好让他们能续保前程,不为新政所害。”</p>
“臣斗胆谏言,我朝有皇上圣明英断,今日在此跪谏,行沽名卖直之举各色官僚人等,当一一问责罢官废黜,方能彰显我皇威严,聚天下人心,行革旧鼎新之政,成本朝盛世景象,开大明万世太平!”</p>
不论如何。</p>
严世蕃现在是看的明白看的清楚,皇帝现在就是心在新政之上。</p>
所有反对新政的人,现在都是皇帝的对和敌人。</p>
那自己作为大明众所皆知的忠良之臣,自然是要替皇帝分忧,为皇帝出不能直接的话。</p>
就比如将今日在这西安门前跪谏的所有官员,统统打包赶走。</p>
而在严世蕃开口之后,如他一样心思的人自然也不在少数。</p>
当即便有众多原本就支持新政的官员,立马起身上前,跪拜在地,叩请皇帝处罚今日跪谏官员,立即推行新政。</p>
到了最后。</p>
在这御座前,已经有大半原本是坐在软凳上的官员,跪请新政。</p>
严世蕃见皇帝依旧不曾开口。</p>
他便直接将矛头对准了最前方的高拱三人。</p>
“高阁老,袁阁老,李阁老!”</p>
“三位阁老皆受皇恩深厚,执掌内阁中枢,总领朝堂百官,督查天下官吏。辅臣者,当上察圣心,下听民意。如今朝野内外,凡文武官员、军民人等,皆无不热盼国家新政,利万家灯火,安黎庶之心。”</p>
“三位身负重任,权在显赫,位在尊荣,如何至此不发一言?”</p>
“难道是要坐观颜色,投取巧?”</p>
严世蕃才不管高拱他们三个是不是内阁大臣的身份,开口就直接给这三位扣上了一顶大大的帽子。</p>
高拱心头烦闷的回眸看向严世蕃,这厮就是根搅屎</p>
不对。</p>
高拱脸色阴翳的冷哼了声,而后才抬头看向上方的皇帝。</p>
“皇上,国家兴旺,在守正,亦在因时制宜。如今朝廷再无积欠,国库充盈,两京一十三省吏治整饬经年,但天下百姓仍困贫,朝廷军备仍废弛,自当开新政,革旧鼎新。”</p>
新政是必须要旗帜鲜明表示支持的。</p>
而且高拱自己本来就是想做事的人。</p>
这一点他必须要清楚的出来。</p>
然后,高拱却是话锋一转:“今日西安门外百官跪谏,虽乃是因反对新政所致。其行冲撞宫闱,其言冒犯圣君,但此间臣僚,皆受皇上钦点拔擢。朝堂之上,官员无数,天下文官更是数万,如何又能政见一致。如今朝廷当行新政,正是用人之际,如何能因此而尽数废黜?皇上圣君在世,如今更是锐意进取,有开拓之心。臣属虽有不端,然皇上若施宽恕之心,则当收群臣尽忠之心,方能使其知错就改,朝堂上下同心戮力,达新政盛世之期许。”</p>
这一刻。</p>
高拱想到了严嵩,想到了徐阶。</p>
这两人,过去在内阁都位次自己之上。</p>
那时候自己还没有什么感觉。</p>
如今坐在首辅的位子上,他却突然回想起那一日徐阶所的话。</p>
为臣者,尤以首辅而论。</p>
不过是那两头不讨好的媳妇儿。</p>
自己如今也是如此。</p>
既要态度明确的支持皇帝开行新政,又要设法保住这些今天差点气死自己的官员们。</p>
相较于成了两头不讨好的媳妇儿。</p>
袁阁老就很轻松的开口:“皇上圣明,历来英断,臣智短缺受皇上隆恩,简拔中枢内阁,当俯首以尊圣裁。”</p>
皇帝什么就是什么。</p>
</p>
不管是要不要新政,还是要不要处理今天这些跪谏西安门的官员们,自己都听皇帝的。</p>
紧随其后。</p>
便是李春芳默默开口:“臣下,惟皇上圣裁英断。”</p>
三位阁臣都表明了态度。</p>
严世蕃则是微微一笑。</p>
所有人的目光,也都已经投向了今日一番激昂之言,驱逐礼部尚书严讷后,便不再言语的皇帝。</p>
嘉靖默默的接受着所有人的目光注视。</p>
他看向了跪在最前面的高拱。</p>
“元辅辛苦了。”</p>
莫名的一句话,让高拱有些反应不过来。</p>
自己自从接替严嵩的首辅之位后,其实到现在也没有多长时间,更没有具体做些什么事情,又何来辛苦一。</p>
高拱只能默默回道:“臣之本分,不敢言辛苦。”</p>
嘉靖却微微一笑,不置可否,转口语气悠长道:“自内阁,至六部五寺,天下臣民,既皆盼新政如期甘霖,诸卿亦皆言革旧鼎新。朝堂之上,弥尔诽议之人,亦理当革去。”</p>
完后,嘉靖站起了身。</p>
他的视线显得无比的深邃悠长。</p>
“朕之意,今朝大明欲开新政,便从今日始。”</p>
“凡因反对新政而跪谏此地者,尽夺其职,罢其官,遣返回乡!”</p>
“新政即行,当除旧人,朝堂纳新,群力前行!”</p>
没有任何的商量余地。</p>
嘉靖直接罢免了今日在西安门前跪谏的所有官员,命其回乡。</p>
不同的是他这一次算是留了些情面,没有让这些人如严讷一样被即刻驱逐出京遣返回乡。</p>
高拱脸色一愣:“皇上!”</p>
嘉靖却是低头看向了他:“元辅,朝中此番空出官职无数,然新政即行,还望元辅尽快催促吏部,商议各处官缺填补之人。内阁如今亦仅剩三人,新政必将事务繁杂,亦当阁议、廷议,推举二三人以补内阁之缺。”</p>
高拱嘴唇蠕动,还想些什么。</p>
然而在他身边的袁炜却是没来由突然用肘撞了一下他,随即便拜服在地:“皇上圣明,臣等领命。”</p>
袁炜的喊话就在耳边。</p>
李春芳也在附和着。</p>
高拱便是心中有万般言语,此刻也只能是跟着一同叩拜:“臣领命!”</p>
既定事实,已经是无能为力了。</p>
而西安门前,却因为皇帝一次性罢免全部跪谏官员,而响起了无数道的哭喊声。</p>
毕竟大家都是十年寒窗苦读,才终于杀过重重难关,成了两榜进士入朝为官。</p>
如今不过是因为跟着以礼部尚书严讷为首的大佬们,在这西安门前跪谏,反对皇帝想要开新政的念头。</p>
可现在倒好。</p>
没有廷杖,能让自己扬名在外。</p>
也没有成功拦下皇帝新政。</p>
什么都没有。</p>
反倒是自己的官丢了!</p>
就算是罢官,好歹也廷杖自己几棍子啊!</p>
如此回乡后,自己也能得一个忠直之名,在清流中也能有一席之地。</p>
嘉靖却是已经没了继续待在这里的心思。</p>
今天做的事情已经够多了。</p>
再多,便会过犹不及。</p>
毕竟自己还要留给这些人一点反应回味的时间,让他们都看明白,如今的皇帝不一样了,如今的朝廷也不一样了。</p>
嘉靖挥了挥:“内阁拟旨,昭告天下,命各部司及地方官员,建言献策,以全新政之法,利天下军民。”</p>
完后。</p>
也不等高拱等人领旨,嘉靖便带着吕芳、黄锦,在一众锦衣卫和东厂番子的护卫下,隐入西安门后。</p>
宫门外,被罢官的人们,哭喊声不断响起。</p>
高拱心思沉重,只觉今天这短短时间里,却好像是发生了无数的事情,经历了漫长的时间。</p>
当他被身边的袁炜、李春芳两人搀扶起来的时候。</p>
如严世蕃等人早就已经散场了。</p>
街口的百姓们,也已经在吃饱了朝廷的瓜后快速离去。</p>
今天发生的这些事情实在是太过劲爆,还得要赶在消息传开前,成为第一个散播消息的人,如此还能在各处茶楼酒馆混上一杯茶一壶酒尝尝。</p>
高拱沉重的呼吸着,脸上看不出朝廷终于要开始新政的喜悦,反倒是满目愁容:“如今这等局面,新政又该如何开行?”</p>
他觉得自己就如同是被赶鸭子上架一样。</p>
严嵩在离开朝堂前,奏请皇帝准允新政,降旨开议。</p>
自己还没有整理出一个详尽的新政之法,如今就要直接开行新政了。</p>
可这新政到底该如何推行,自己还没有个头绪。</p>
除此之外,皇帝还在今日直接和反对新政的官员彻底决裂。</p>
可以预见的是,今日之后,朝堂之上但凡有诽议反对新政的官员,基本都不可能再长久的留在朝中了。</p>
这对推行新政自然是好事。</p>
毕竟前宋屡屡新政最终失败,都是因为反对方的大力反攻。</p>
可若是如今大明的这一次新政最终失败了呢?</p>
那么朝廷往后又该如何自处。</p>
高拱此刻连提起脚步回内阁的气力都没了。</p>
然而。</p>
这时候原本伺候着皇帝回宫的黄锦,却再次走了出来。</p>
高拱立马看过去:“黄公公!”</p>
黄锦面带笑容,拱点头,随后便冲着身后跟出来的太监们道:“主子爷的话方才都听到了吧,这些个被罢了官却不愿意离去的人,也不能让他们晒死在这里,茶水送到,你们再给他们好好的撑着伞。”</p>
高拱嘴角抽抽着,目视那些宫中的太监提着茶壶夹着伞,走到前方那些哭喊着被罢了官的人跟前。</p>
这些人也果然如黄锦所。</p>
将茶水放下,又在这等烈日当头的时刻,为这些人的头顶撑起了一顶顶的伞。</p>
皇帝连驱赶这些人的心思都没有了。</p>
任由这些人留在这里。</p>
这是什么意思?</p>
弃子罢了。</p>
然而黄锦的差事却并没有办完。</p>
只见他又朝着前方一直驾驭着战马的严鹄招了招。</p>
严鹄立马提起那面大旗,驾马到来。</p>
坐在马背上,严鹄并没有下马的打算。</p>
黄锦也不恼怒,笑吟吟的先行开口道:“大将军军务在身,不必拘泥于虚礼。咱家这里是有皇上的口谕,如今西安门出了这等事情,这些人眼看着也不知道什么时候离去。当下只能劳烦大将军带着营中将士们,驻守西安门了。”</p>
一旁的高拱顿时双眼瞪大。</p>
不可思议的看向骑在马背上已经接令,正在下令让今日来到此处的龙虎军接防西安门的严鹄。</p>
随即高拱又看向那昏暗的城门洞。</p>
皇帝竟然在这个时候,又借让足足有三千精骑的龙虎军驻防西安门了!</p>
</p>
月票月票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