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其他类型 > 贼天子 > 221.第221章 天下无处心安
    第22章天下无处心安</p>

    李云愣神了一会儿,随即释然。</p>

    他低头喝了口茶水,过了一会儿之后才开口道:“意料中事,禁军打成这个模样,边军不入场,事情就没有办法收拾了,朝廷离开中原一年两年没有问题,时间一长,没了中原的进项,恐怕不打仗,朝廷也支撑不下去了。”</p>

    自古以来,中原这块巨大的平原,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是先天种地的圣地。</p>

    这里可以提供大量的粮食以及大量的人口。</p>

    现在,王均平所部虽然没有能够占据中原,但是他们占了河南府,占了洛阳,朝廷就不可能再正常的在这片土地上收纳钱粮。</p>

    皇帝陛下也着急。</p>

    再这样持续下去,真的闹到了不可收拾的局面,那么可能就真到了改朝换代的时候了!</p>

    而这个时候,禁军绝对不能再一次出了。</p>

    上一次禁军三万人出关平叛,只半个月时间,就给叛军打了个落花流水,这件事还可以归咎于武忠这个主将,归咎于这三万人多是新兵,而如果剩下的禁军再出征,依旧不能取胜,则朝廷连最后的遮羞布也会被扯下来。</p>

    一个白嫩嫩,赤裸裸,又弱又可口的朝廷,就会出现在众多地方势力的眼中,进而出现在各方势力的餐桌上。</p>

    李云深呼吸了一口气,低声道:“但是节度使南下这个事情,跟苏大将军父子,又有什么关系?上一次苏大将军,也积极参与了与禁军的合围,并没有什么地方犯错。”</p>

    杜谦也低头喝了口茶水,低声道:“这个事情,谁也不清楚,恐怕只有陛下自己,才知道为什么这么做,不过我有一个猜想。”</p>

    他看了看李云,犹豫了一下之后,开口道:“李司马想不想听?”</p>

    李云点头:“我洗耳恭听。”</p>

    杜使君一口将杯中茶水饮尽,轻声道:“朔方节度使有所动作,为了防止请神容易送神难,朝廷一定是要做出相应准备的,比如对临近节度使的兵力,做出一些调动。”</p>

    “再比如,让苏大将军的兵力在侧翼,必要的时候,可以让苏大将军去对朔方军造成制约。”</p>

    “而这个时候,对于朝廷来,最大的威胁是朔方军与苏大将军达成了什么默契,甚至是联合在一起,所以朝廷需要有一个质子握在里。”</p>

    李云忍不住捶了一下桌子,闷声道:“越州平叛,还不能证明苏家父子的忠诚?如果苏大将军有异心,越州之乱恐怕现在都还没有平定下来,使君更不可能到越州来,做这个越州刺史!”</p>

    “理是这么个理。”</p>

    杜谦给李云添了茶水,笑着道:“看来,李司马对苏大将军父子,感情很深啊。”</p>

    “感情深谈不上。”</p>

    李云摇头道:“只是,李某人能有今日,苏大将军父子出力不,况且我只是为他父子二人,深觉不平!”</p>

    “自古以来,这种事情不胜枚举,身为天子,做事情不能以感情用事,陛下这么做”</p>

    杜谦摇了摇头,没有继续下去,而是话锋一转,开口道:“恐怕现在,朝廷最想看到的,不是朔方军飞速平定叛乱,而是朔方军也在河南府栽个跟头。”</p>

    “最好”</p>

    杜谦眯了眯眼睛,没有继续下去。</p>

    李云接话,冷笑道:“最好两败俱伤?”</p>

    杜刺史叹了口气,没有接话。</p>

    而李某人则是继续道:“使君,在我看来,事情恐怕不会像你的那样发展,在我看来,但凡那位朔方节度使有一点点私心,朔方军到了中原之后,既不会快速扫荡中原,更不会在中原吃什么大亏!”</p>

    杜谦先是皱了皱眉头,随即猛地睁大了眼睛看向李云,喃喃道:“李司马的意思是,朔方军会借口平叛赖在中原?”</p>

    “这有什么借口不借口的。”</p>

    李云淡淡的道:“他们是奉朝廷之命平叛,打快跟打慢,不是全看他们?况且禁军吃亏的教训犹在眼前,这个时候他们稳扎稳打,再合理不过了。”</p>

    杜谦也坐在了椅子上,越想越觉得有理,他喃喃道:“我觉得,朔方军,十有八九会按照李司马的去做”</p>

    李云深呼吸了一口气,低头喝茶,没有话了。</p>

    杜谦忽然看向李云,问道:“李司马,如果是你在朝廷主事,面对王均平起事,你会如何应对?”</p>

    “先赈济中原,稳扎稳打,围住河南府,然后再下诏招安,分化叛军,一两年时间,应该就会见到成效。”</p>

    到这里,李云摸了摸下巴,摇头道:“不过我也没有在中枢任事的经历,对于这些大事,也是想当然的去,不定让我去做,事情会变得更糟,只不过有一点我可以保证。”</p>

    </p>

    李云冷笑道:“三万禁军交给我去带,我绝不至于让他们莫名其妙,全部死在叛军里。”</p>

    杜谦苦笑了一声,没有接话。</p>

    李云抬头看向杜谦,继续道:“还有一件事,我要禀报使君。”</p>

    杜谦点头:“伱就是。”</p>

    “我收到准确的情报,叛贼裘典的部下赵成,现在已经开始进攻婺州,婺州这个地方,我曾经奉命驻防过一段时间,整个婺州的兵力,不会超过五百人,而且都没有经历过战阵。”</p>

    “几天之内,婺州州城,一定会被叛贼攻破,到时候叛贼盘踞婺州,可能会成为又一个裘典。”</p>

    到这里,李云抬头看向杜谦,低声道:“使君,这个消息用不了多久,就会传到使君这里来,也用不了多久,就会传到郑观察那里去,如果到时候,郑观察命令咱们越州出兵,去救援婺州,使君无论如何”</p>

    “拖上一拖!”</p>

    杜谦愕然道:“这种命令,我如何能拖?”</p>

    李云笑了笑:“旁人不能,但是使君古却未必不能,那位郑观察,无论如何,也要给杜尚书一些面子不是?”</p>

    杜谦面色古怪的看着李云,良久之后才摇了摇头,叹气道:“李司马连杜某的家世,都算计在内了。”</p>

    “不能是算计。”</p>

    李云不急不慢的道:“使君,您是越州的刺史,而非是江东的首宪,这会儿使君的任务,首先应当是保全咱们越州,那赵成是越州人,他麾下多半也是越州人,而他不来攻越州,却去攻婺州,是用心已不言自明。”</p>

    “他意在越州!”</p>

    “这个时候,使君如果支撑不住,咱们越州被迫出兵婺州,就正中赵成下怀,越州军一旦失去战力,以赵成的能力,整个江东怕都很难再挡住他了,到时候一点,是又一个裘典。”</p>

    “大了,可能是又一个王均平!”</p>

    杜刺史摸着下巴,思索了一番,然后缓缓点头道:“好,这件事如果郑府公摊派下来,我会尽力争取,咱们越州,还是以自保为主。”</p>

    李云起身抱拳道:“如此,多谢使君了。”</p>

    “大战将临,李某还有很多事情要忙,不打扰使君了,李某告辞!”</p>

    杜谦起身相送,一路把李云送到了刺史衙门门口,然后目送着李云大步远去,他才背着,默默回到了自己的书房里。</p>

    书房之中,杜来安正在给自家公子研墨,见杜谦回来了,他连忙去关上了门,忍不住道:“这个李云,哪里是来向公子禀报事情的?分明就是在给公子你摊派差事!”</p>

    “真是可恶,可恶至极!”</p>

    杜谦瞥了他一眼,淡淡的道:“这刺史衙门里全是他的人,给他听了去,晚上就把你捉了去,活剐了你。”</p>

    杜来安吓了一跳,连忙跑到门口看了看,然后长松了一口气,苦笑道:“公子,你干什么吓唬人?”</p>

    “你既然知道怕,还乱什么话?”</p>

    杜谦哑然一笑,低头看向面前的白纸,神色平静:“现在的越州,就是人家在主事,摊派差事也是正常的,毕竟现在,朝廷”</p>

    “已经不顶用了。”</p>

    “至少,人家现在还一口一个使君,没有把刀,架在咱们的脖子上。”</p>

    杜来安闻言,更加紧张,他搬了个板凳,坐在了自家公子旁边,低声道:“公子,咱们还是想办法回京城去罢,在这里住着,真是胆战心惊的”</p>

    “回京城去,就不用胆战心惊了?”</p>

    杜谦瞥了一眼自家这个仆人,又看向窗外,叹了口气:“来安啊。”</p>

    杜来安连忙应了一声。</p>

    杜谦沉默了片刻,继续道:“天底下,已经没有能让人心安的地方了。”</p>

    “咱们越州的这个李司马”</p>

    杜谦忽然抬头看向窗外,喃喃道。</p>

    “很不一样。”</p>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