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江南大乱</p>
李云接到朝廷升他做婺州刺史的文书,已经有半个月时间了,因此前往婺州履职,也成了必须要去做的事情。</p>
不过在前往婺州之前,李云需要把越州军给一分为二。</p>
越州营里,周良和李正,都到了李云的大帐之中,李云招了招,示意二人落座,不过却没有急着话。</p>
等到两个人都落座之后,李云又等了一会儿,一个身材有些瘦弱的将军,这才低头走了进来,对着李云欠身低头道:“属下李肖,拜见司马!”</p>
周良与李正,都回头看向这个人。</p>
他们两个人,是越州营的主事之人,自然知道这个“李肖”是谁,闻言都是微微低着头,没有多什么。</p>
李云按了按,笑着道:“不用客气,坐下。”</p>
等到赵成也落座之后,李云清了清嗓子,开口道:“今天要商议的事情,各位应该也猜到了,我这几天就要去婺州履职,咱们越州军,也要带去一大部分,越州这里,只留五百个人。”</p>
这段时间,赵成又征募了五百个新兵,李云麾下的总兵力,来到了三千人左右。</p>
之所以只留五百在越州,是因为邓阳带出去的那五百人,明面上算是越州营的兵力,算上那五百个人,越州的兵力正好是一个都尉营,也就是一千人的数目。</p>
李云看向三人,笑着道:“你们谁愿意带五百个人留在越州?”</p>
赵成微微低着头,没有话。</p>
过了好一会儿,周良深呼吸了一口气,抬头看向李云,开口道:“将军,我带人留在越州罢。”</p>
这是最好的选择了。</p>
李云要出去开辟新地盘,相对老成持重的周良,自然是留守越州的最佳选择,李正与赵成两个人,都要年轻许多,更有干劲,更适合跟着李云到婺州去。</p>
只是周良毕竟是长辈,所以这个安排还是要跟他商量的。</p>
李云并没有过多犹豫,略微思考了一番之后,便点头道:“那三叔就留在越州,以越州营校尉的身份,继续统领越州兵马,有一件事我要跟三叔提前交代好。”</p>
周良低头:“将军吩咐。”</p>
“越州短时间内应该不会再有新的司马过来,即便有,有杜使君配合,越州营也还会是咱们的越州营,三叔留在越州,要多多注意越州的事情,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立刻派人去知会我。”</p>
到这里,李云顿了顿,继续道:“杜使君,跟咱们已经是一条路上的人了,他本事很大,三叔要是有什么不知道该怎么办的事情,就进城里去找他。”</p>
周良低头道:“属下遵命。”</p>
李云这才看向李正跟赵成两个人,缓缓道:“我到婺州去履职,咱们越州营那么多人,却不能浩浩荡荡的跟我一起去,到时候弄个两三百人跟着我一起去,其他人着便装,稍稍赶往婺州。”</p>
“以旅队为单位,让他们自行前往婺州,李正。”</p>
李正连忙低头:“属下在。”</p>
“你明天就去婺州,看一看婺州城外哪里适合建立大营。”</p>
李正点头,然后看了看赵成,笑着道:“将军,让让李大哥,与我一同去罢,他经验丰富一些,也能多教我一些。”</p>
选择大营的位置,的确是个很讲究的事情,李云略微思考了一番,就点头同意了。</p>
反正赶去婺州的事情,有各个旅帅在,又都是化整为零过去,不需要有人领着。</p>
“还有一件事。”</p>
李云开口道:“越州营的主力到了婺州之后,要尽快整训好,不能乱,这个月或者下个月”</p>
他想了想,继续道:“可能要有任务要出。”</p>
明州的事情,李云通过邓阳那些人,已经知道了七七八八,那位楚王殿下在越州的时候,一副人畜无害的模样,但是到了明州,拿到了证据之后,却是下了一番重。</p>
几天时间,他在明州通过抄家,至少搞到了几十万贯钱。</p>
明州本就不大,可以明州城里几个有钱的盐商,都被他给抄了个遍。</p>
这种事情,一定会让江南其他州郡的某些人惴惴不安,不定什么时候,就会发生变故。</p>
李正与赵成都低头抱拳,应了声是。</p>
交代了一些“搬家”的细节之后,李云示意周良跟李正离开,把赵成给留了下来,等大帐里只剩下他跟赵成两个人之后,李云才笑着道:“赵将军这段时间在越州营里,还习惯否?”</p>
赵成想了想,开口道:“都很习惯,越州营的氛围,比起先前先前那支军队,要好的多了。”</p>
他抬头看着李云,犹豫了一下之后,问道:“将军,这蹴鞠比赛到了婺州之后还办不办?属下这几天,带着底下的人已经苦练了许久了,要是只在越州营办,那”</p>
“办,当然办。”</p>
李云哑然一笑,开口道:“只要是在我麾下,蹴鞠比赛就不会停办,你放心就是。”</p>
</p>
赵成这才面露笑容,开口道:“属下最近也在练,到时候属下要亲自上场了。”</p>
李云“嗯”了一声,然后话锋一转,开口道:“朔方军再一次逼近洛阳,中原的局势,要越来越紧张了。”</p>
他看着赵成,开口道:“我有一些书稿要给伱,盼望着你能够替我整理出来,编订成册子。”</p>
着,他指了指大帐里摆着的一个木箱子。</p>
赵成一怔,然后走上前去,拿起几张看了看。</p>
这些书稿,先前李云就给他看过几页,这会儿看到几乎堆满箱子的书稿,他愣神了好一会儿。</p>
过了五六,他才抬头看着李云,吐出一口浊气:“将军,苏苏伯伯他怎么样了?”</p>
“恐怕很难脱身了。”</p>
李云也有些默然,继续道:“这些书稿,这段时间我已经都看了一遍了,但是对我来,还是有些太杂乱,短时间内理不清顺序,赵将军得了空,替我整理出来罢。”</p>
“这是苏大将军毕生的心血了。”</p>
李云没有系统性的接受过这个时代军事方面的培养,更没有读过这些兵书,因此有些部分他能结合实际看得懂,有些部分却是不怎么容易看懂。</p>
而这些书稿,肯定是要重新整理,才能真正成书的,赵成就成了最好的人选。</p>
至于赵成能不能接过苏大将军的衣钵,则要看他自己。</p>
赵成将箱子盖上,然后起身,对着李云深深低头抱拳道:“将军既然信任属下,属下一定把这个事情,给将军办好。”</p>
“大将军十几年心血。”</p>
李云也抱拳还礼。</p>
“赵将军务必上心。”</p>
</p>
从第二天开始,越州营以旅队为单位,开始陆续悄摸离开越州营,化整为零奔赴婺州。</p>
而李云,也在做搬家的准备,准备带着夫人还有几个下人,搬到婺州去履职,同时开辟新地盘。</p>
就在李云准备离开越州的前一天,越州城迎来了一个意料之中的客人。</p>
江南东道观察处置使郑蘷。</p>
郑观察到了越州之后,先是一拍大腿,感叹自己与楚王殿下错肩而过,同时把杜谦跟李云,都叫到了刺史衙门里议事。</p>
等李云到了刺史衙门的时候,郑蘷正在跟杜谦话,见到李云走过来行礼,他站了起来,踮脚拍了拍李云的肩膀,笑着道:“李司马现在成了李刺史了,老夫当初没有骗你罢?”</p>
“该给你报的功劳,一丁点也没有少了你的。”</p>
李云笑呵呵的抱拳道:“多谢郑府公栽培。”</p>
“应该的,应该的。”</p>
他指了指椅子,示意李云坐下,等李云落座之后,他才扫了一眼杜谦与李云,开口道:“越州的兵,是谁派给楚王殿下的?”</p>
杜谦与李云对视了一眼,杜刺史微微皱眉道:“府公,楚王殿下是朝廷的钦差,所到之处,可以节制地方,他从越州调兵,我们自然要调给他。”</p>
李云也附和道:“不错,我们总不能违逆钦差的调遣罢?”</p>
“没有让你们违逆。”</p>
郑府公低头喝茶,然后看了看这两个越州的下属,无奈道:“但是,做事情也不用那么一板一眼的嘛,楚王殿下毕竟年轻,很多事情,你们敷衍敷衍,也就过去了。”</p>
到这里,郑蘷看了看杜谦与李云,虽然没有话,但是意思已经很明显了。</p>
那就是</p>
你们两个做事情,也很年轻。</p>
李云想了想,开口道:“府公,派兵给楚王殿下,有什么不对吗?”</p>
“现在暂时没有什么不对,但要让楚王殿下再这么闹下去,恐怕勉强维持太平的江东,乃至于整个江南道,也要像中原那样,大乱起来了!”</p>
“那时”</p>
到这里,他看了看李杜二人,沉声道。</p>
“你们二人就都有责任!”</p>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