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浴火新生</p>
这传诏命的太监,离开的时候,最后看了一眼姜堰,语气都严厉了一些。</p>
“姜将军,朔方军已经开始进兵,贵部本月之内,也要开始进攻叛军,不然贻误了战!”</p>
他声音变得尖细起来:“朝廷下一次,便不是派使者下来,而是直接拿人来了!”</p>
姜堰战战兢兢,对着这使者低头抱拳,刚想要什么,抬头一看,使者已经走远。</p>
这位姜将军愣在原地过了好一会儿,才浑浑噩噩的进了屋里,一路来到了苏大将军病床前,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上,叩首道:“大将军,末将本事微浅,实在,实在”</p>
他低头叩首,声音都在颤抖:“大将军,教一教末将罢”</p>
身为武将,姜堰这个人能力虽然不行,但是他并不怕死,这会儿战战兢兢,倒也不是因为畏死。</p>
他是害怕,自己没有足够的能力领兵,将苏靖好容易保全下来的两万江南兵,又统统葬送在战场上。</p>
苏靖这会儿已经睁开眼睛,他默默的看着跪在自己床边的姜堰,久久没有话,过了不知道多久,他才用极其沙哑的声音道:“五万朔方军,如果肯尽全力,此时早已经早已经跟叛军主力交,乃至于决战了,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只接触了三四回。”</p>
到这里,苏靖默默摇头,叹了口气:“只可惜,朝廷朝廷没有给老夫足够的时间,不然老夫带的这些江南兵,未必不如朔方军。”</p>
苏靖之所以在中原吃了亏,一来是因为他在人数上悬殊太大,武器装备也只是普通地方军的装备。</p>
更重要的是训练时间太短了。</p>
他到江南平乱,是被朝廷派来救场的,那个时候,裘典之乱已经爆发了好几个月,他在江南征召的又都是新兵,却没有时间训练。</p>
只在宁国县草草的练了一两个月,便紧急投入了战场。</p>
而两个月时间,能拉出一支上战场的兵,便很难得了。</p>
即便如此,因为钱塘郡的陷落,钱塘郡不少人都在骂他苏靖的娘。</p>
之后裘典之乱还没有完全结束,他就又被朝廷调派到了中原平乱,本以为中原的叛军应该与裘典之流相差不大,哪知道那位天补大将军还真有一些本事,十几万叛军虽然称不上精兵,但是组织度与地方上的军队已经没有什么差别。</p>
再加上兵力悬殊,这些没有怎么经过训练的江南兵,自然吃了亏。</p>
本来,哪怕吃了点亏,苏大将军往后退一退,抓紧时间把训练给弄起来,慢慢还是能够跟叛军僵持住的。</p>
时间一长,以战代练,慢慢就能磨练出一支精兵出来。</p>
而这个时候,先是战事不顺,再加上朝堂上的政斗导致长子被下狱,这位已经年纪花甲的老将军,旧伤复发,便真的就一病不起了。</p>
病来如山倒。</p>
他已经没有壮年时候的心气与精力,再去一点点扭转干坤了。</p>
沉默了许久之后,苏靖才继续道:“你你若是领兵去河南府,只要吃上一两个败仗,军队必然必然哗变。”</p>
姜堰抬头看着苏靖,忧心忡忡。</p>
他担心的正是这一点。</p>
虽然他也全程参与了这支江南兵的训练,但是一直到现在,他的威望都远不如苏大将军,苏大将军镇得住场子,他却不行。</p>
“大帅。”</p>
姜堰低头道:“您指点指点末将罢!”</p>
他是京城来的,他家里人都在京城。</p>
京城的诏令,苏靖可以抗命,但是给他的,他却违抗不得。</p>
“你既然要打”</p>
苏靖闭上眼睛,剧烈咳嗽了几声,开口道:“便只能似似攻实守。”</p>
“伱兵进河南府,叛军发觉以后,一定会朝着我军扑杀过来,你一路上,要要一直收缩阵营。”</p>
“虽然是在往前进,但是要时刻准备防守。”</p>
“打打上几仗,士气上来了,还能够继续打一打,若若是吃了个大败仗。”</p>
苏靖剧烈咳嗽了几声,几乎咳出鲜血,他随即痛苦的闭上了眼睛,似乎预见到了战败的惨烈情景。</p>
他心里非常清楚,叛军在朔方军那里连续吃了亏,此时士气也不会太高,而想要提振士气,最好的办法自然是打个大胜仗。</p>
因此己部只要入场,一定会被叛军猛攻。</p>
“便神仙难救了。”</p>
“到时候,你尽力活命罢。”</p>
姜堰低头,几乎流下泪来:“末将末将记住了。”</p>
他起身,对着苏靖低头抱拳:“大将军保重身体,若能侥幸得胜,末将再回来探望大将军。”</p>
罢,他转身离开。</p>
苏靖躺在床上,望着床板出神。</p>
他现在,一丁点力气都没有了。</p>
</p>
好几次已经到了生死边缘。</p>
此时对于他来,最好的选择自然是留在宋州养病,不管是病愈还是病死,最少他的声名能够保全,不至于一世英名,损在那些叛军里。</p>
但是想到那些江南兵,想到姜堰</p>
苏大将军声音沙哑:“来人。”</p>
很快,有人低头进来,问道:“大将军,您有什么吩咐?”</p>
“给给我熬药。”</p>
苏靖咳嗽了好几声,声音更没有力气了:“告诉姜堰,让他让他找人抬我随,随军”</p>
“出征。”</p>
</p>
越州城。</p>
最终被李云一句“我来平息”给噎住的郑府公,还是没能带着李云一起前往明州换防,他在离开越州赶往明州之前,看了看送行的杜谦跟李云,尤其是看向李云。</p>
深吸了一口气之后,这位郑观察才沉声道:“江东要是真出了什么事情,希望李刺史镇压得住。”</p>
李云很是自信,笑着道:“府公放心,要是出了什么我镇压不住的乱子,下官以命相抵。”</p>
郑蘷怒哼了一声,上了马车:“那个时候,动辄就是成千上万人的身家性命受损,李刺史一条命,怕抵偿不了!”</p>
完这句话,郑蘷的马车缓缓离开。</p>
李云目送着马车缓缓消失,才扭头对着杜谦道:“朝廷里这些做大官的,不管本事行不行,口才都是一等一的好,我差点便被他劝服了。”</p>
杜谦笑着道:“都是这样的,不会做事没关系,会话就能混个前程,尤其是世家大族出身的,更是如此。”</p>
他望着郑蘷离开的方向,淡淡的道:“反正当了官,大多位置是不用自己做事的,只要自己不干事,旁人便不知道他无能。”</p>
身为世家子弟,杜谦自然有资格这种话,他到这里,看向李云,问道:“二郎明天动身去婺州?”</p>
“是。”</p>
李云笑着道:“我这个婺州刺史,必须要去履职了,不过我是带着人去,很快就可以大体上接管婺州,至于一些细枝末节,就只有等到楚王走了之后,再慢慢着接管了。”</p>
到这里,看向远方,问道:“杜兄觉得,江南会不会因为楚王而乱起来?”</p>
“原先我还不敢肯定。”</p>
杜谦两只拢在前袖里,开口道:“但是郑蘷来了这么一趟之后,我觉得有人闹事的可能,要有七八成。”</p>
李云点了点头,开口笑道:“我原来的估计,也就三四成可能性会闹起来,没想到那个楚王,下这么重,有明州的先例在,其他其他州郡不会束待毙。”</p>
到这里,李云看向杜谦,问道:“杜兄,你觉得这事,那位楚王殿下”</p>
“是不是故意的?”</p>
“多半是。”</p>
杜谦低哼道:“他被派到江南弄钱,是太子的意思,假如因为这件事,惹得江南乱起来,那么即便有过错,太子的过错也更大。”</p>
“而他在江南下重,一定能弄到不少钱,就是很漂亮的完成了朝廷交代的差事,回了京城,谁也不了他什么,郑蘷还一口一个江南大局,人家姓武的,却根本没有把江南大局瞧在眼里。”</p>
李云若有所思,开口道:“这么来,先前我还瞧了这位楚王。”</p>
二人闲聊了一阵之后,李云对着杜谦抱拳道:“杜兄,今天我就要回去收拾收拾家里的东西,准备搬家到婺州了,等这一次楚王带来的动乱平息,我再回越州,找杜兄喝酒。”</p>
杜谦拱还礼,开口笑道:“等这件事情做成,二郎要名震江南了。”</p>
李云笑了笑:“相比较名震江南,我更希望能借着这个事,拿捏拿捏江南的盐道。”</p>
二人行礼作别,将要分别的时候,杜谦忽然叫住了李云,他犹豫了一下,开口道:“二郎,假如武元佑此举,未曾引起江南大乱,咱们是不是就不要”</p>
李云哑然一笑。</p>
“杜兄是觉得如果乱不起来,我会派人去把乱子挑起来?”</p>
杜谦看着李云。</p>
“这事不难。”</p>
“这事的确不难。”</p>
李云笑着道:“正因为不难,如果我想去做,用不着等楚王过来,我原先就可以去做,杜兄你,是不是这个道理?”</p>
杜谦深呼吸了一口气,脸上露出笑容:“是这个道理。”</p>
李云拍了拍杜谦的肩膀,缓缓看向天空:“杜兄,传闻西方有一种鸟,叫作不死鸟,每当它快要老死的时候,便会在巢中自焚,浴火新生。”</p>
“江南如果有动乱。”</p>
李某人声音坚定。</p>
“杜兄便当成是新生的烈火罢。”</p>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