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其他类型 > 贼天子 > 498.第498章 再乱
    江东的各项事情,都在稳步推进之中。</p>

    官员体系,扩充军队,都是比较常规的事情,李云能做,其他节度使,其他势力也能做。</p>

    因此,李云想要在往后的争斗之中,取得优势,还需要做一些别人没办法去做,或者别人不知道去做的事情。</p>

    不然,他便与这个世界的土著,没有任何分别了,充其量,只能算一个思想比较开明,比较有人格魅力的土著。</p>

    这倒不是瞧不起这个世界的土著,这个世界的的确确有许多人,在很多地方胜过李云,比如杜谦,在不少方面李云都不如他。</p>

    但李云既然有着这个世界上所有人都没有的特殊优势,那就没有不用的道理。</p>

    事实上,金陵工坊是江东所有构里,最早建立的一个,也足够明,李云对这方面的重视了。</p>

    火药,金陵工坊已经弄出来差不多两年时间了,这两年时间里,李云一直尝试着把这玩意儿武器化。</p>

    可是一直到去年的江北之战,这个东西都没有完成实际上的武器化,只能被当成一种新奇的玩意儿用在战场上,达到一个出其不意的效果。</p>

    真正的杀伤力相当有限。</p>

    而江北之战后,李云迎来了一段相当漫长的平稳时期,所以他才开始着建设江东的官员体系,但是对于装备的发展,李云也从来没有放弃过。</p>

    而随着地盘的扩张,他的经济能力有了不少的进步,从去年下半年,到现在为止,金陵工坊的规模,已经一扩再扩。</p>

    现在,整个金陵工坊里,有差不多八百个工匠,李云单独从各个门类里挑选出一共一百多个人,专门来进行火器的开发。</p>

    这期间,李云常来工坊里,与这一百来个人,一起研究,并且给他们提供一些进展的思路。</p>

    到现在,这种武器化总算是往前推进了一大步。</p>

    在另一个世界的时候,李云就看过一些基础的火药武器,主要是大宋时期的一些,相对来好理解,比较好仿制出来的火器。</p>

    目前,李云已经定下了两种仿制火器。</p>

    其中一种,就是要钱这些,在铁罐之中塞进火药,点燃之后扔进敌人阵列之中,随着火药炸开,铁片飞溅。</p>

    这种东西,在另一个世界的宋朝,有个很响亮的名字,叫作震天雷。</p>

    另一种火器,则是相对来属于近战的火器,叫作梨花枪。</p>

    所谓梨花枪,就是相对正常的枪杆上,绑着一个或者两个竹筒,竹筒里头装填火药,铁屑,甚至是砒霜之类的东西,点燃以后,这两个竹筒就会飞出去,释放毒烟,有时还能够对敌人造成点燃伤害。</p>

    所以,这玩意儿又被称为飞火枪。</p>

    梨花枪不怎么难弄出来,金陵工坊里,已经有了不少“原型样品”,甚至随时可以投入军用,但是这种梨花枪,真正有多大用处,就不太好了。</p>

    李云更想弄出来的,还是他在书里看到过的“震天雷”。</p>

    不过实际操作起来,困难重重。</p>

    陶罐的震天雷很好弄出来,只是杀伤力一些。</p>

    但是铁皮本的,就比较难搞了,这个时代可没有辊压设备,想要足够薄的铁皮,就必须匠人用人工,一点一点捶打出来,耗时耗力不,产量也不可能太多。</p>

    李云拿着这个铁皮罐子,琢磨了半天,大皱眉头。</p>

    “不对,不对。”</p>

    李某人声嘀咕道:“这玩意儿能流传后世,一数量一定不少,一定不是这么弄出来的。”</p>

    他想了想,挥叫来了负责震天雷的匠师,这匠师是个四十来岁的中年人,被李云喊过来之后,连忙低头道:“府公。”</p>

    李云看着他,开口道:“魏师傅,你上次,浇筑出来的太厚,炸不开,是不是?”</p>

    “是。”</p>

    这个魏师傅低头道:“我们试过很多次了,浇筑的壁太厚,只有这种熟铁捶打成片,才有可能炸开。”</p>

    “这样,你用生铁。”</p>

    李云想了想,继续道:“能浇筑多薄,浇筑多薄,浇筑一百个铁瓶子出来,我要那种口底大的瓶子,然后填装火药,接出引线,密封瓶口。”</p>

    “一个一个实验。”</p>

    李某人低声道:“如过还炸不开,就改火药的方子,一点一点去配比,调试。”</p>

    生铁比熟铁更结实,但是也更脆。</p>

    用生铁,不定会有奇效,如果还不行,那就是火药配比不对。</p>

    再不行的话,李云就只能放弃这个震天雷项目了。</p>

    这魏师傅点了点头,开口道:“是,府公。”</p>

    他顿了顿,问道:“府公,人有些人想要回家看一看您看”</p>

    李某人微微皱眉,想了想之后,开口道:“那就这几天回去,等人齐了之后,你们这个院子闭门,把我要的东西弄出来,记住我先前的话。”</p>

    “铸铁的铸铁,配药的配药。”</p>

    李云沉声道:“除了几个大师傅,其他人不许接触整个流程。”</p>

    “还有”</p>

    李某人低声道:“魏师傅还是宣告下去,不要跟外面来的人接触,也不要拿一些凭空出现的钱财,工坊里的事情,出去之后一概不许,家人也不能告诉。”</p>

    “如果出了事,被我捉到”</p>

    </p>

    李云看了看他,叹气道:“我要杀人的。”</p>

    他这话的云淡风轻,但是魏师傅却是直接打了个寒颤,连忙低头道:“府公您放心,我们几个大师傅家眷,都住在工坊里了,没有您的吩咐,我们不会出去。”</p>

    “其他人,的也会叮嘱他们不要出去乱。”</p>

    李云“嗯”了一声,对着他笑了笑:“等这玩意儿弄出来了,魏师傅下的弟兄们,每人加一贯月钱。”</p>

    魏师傅诚惶诚恐,低头谢恩,然后带着一种下去忙去了。</p>

    他离开之后,一直没有话的周良,才看着李云,有些好奇的问道:“府公,这东西真有那么大用吗?我看那陶罐,似乎威力平平。”</p>

    “陶罐已经能炸开伤人了。”</p>

    李云回头看了看他,笑着道:“要是把铁的弄出来,一定会是战场上的一大杀器,至少相当于我凭空,得了两三万兵力。”</p>

    “对了。”</p>

    李云看了看周良,笑着问道:“三叔过来找我,有什么事情?新兵营建好了?”</p>

    “差不多了。”</p>

    周良笑着道:“这段时间,新兵营的事情都是邓阳在负责,府公也了,将来让他接过我这个将军的差事。”</p>

    “我来见府公,是想同府公,先前府公让我弄得稽查部,已经差不多建起来了。”</p>

    他看着李云,顿了顿之后,继续道:“只能府公,把详细的军规军纪,再确认一遍,属下就可以在各个军中,建立相应的稽查司。”</p>

    “帮助府公,稽查军纪。”</p>

    李云闻言一怔,随即才想了起来有这回事,他摸了摸下巴,问道:“三叔想要从金陵将军的位置上退下来?”</p>

    当初李云跟周良起要建立军队稽查制度的时候,他们的队伍还远没有现在这样庞大,不过这个时候,江东也的的确确该有一个军纪稽查的构了,不然要不了几年,便会与平卢军没有太大分别。</p>

    当初李云的是,从各军中百人抽五,建立稽查司,各稽查司不对军中将军负责,对上一次的稽查部负责。</p>

    而周良,负责组建这个稽查部。</p>

    等他开始负责这个构的时候,就自然不能再在</p>

    这是个讨人嫌的差事,在军队建成的初期,需要有个威望足够高的人来做,而从一开始就跟着李云,当初缉盗队时期地位更是只在李云之下的周良,正适合这个差事。</p>

    周良点头道:“邓阳已经差不多了。”</p>

    “他跟着府公很早,还在赵将军,苏将军之前,这几年又兢兢业业,没有出过什么差错,再加上金陵军现在主要的事情,是帮着训练新兵。”</p>

    “属下觉得,邓阳没有什么问题。”</p>

    “那就让他,代领一段时间金陵将军,试一试罢。”</p>

    “至于稽查部的事情。”</p>

    李云下定了决心,沉声道:“我明天就开始起草详细的章程,章程一定下来,就发到各个军中,正式开始施行,以严肃军纪。”</p>

    周良深深低头,抱拳道:“属下遵命。”</p>

    完这句话之后,他顿了顿,又低声道:“府公,还有一件事,属下不知道当不当”</p>

    李云笑了笑:“咱们是自家人,三叔有什么话,不必藏着掖着,有什么话,直就是。”</p>

    “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情,就是周必”</p>

    李云笑了笑,问道:“三叔想让周必跟着你做事?”</p>

    周良连忙摇头,开口道:“不,不是,就是周必,也到了年岁了,听闻夫人与不少人家相熟,如果有合适的,能不能,能不能给周必也”</p>

    “也介绍一个”</p>

    李云闻言,哈哈大笑:“三叔这是见瘦猴成婚,心里着急了。”</p>

    “行,这事我记下了。”</p>

    李云笑着道:“回头,我亲自给他物色物色。”</p>

    周良这才露出笑容,连忙低头道谢。</p>

    二人又闲聊了一会儿,这才一起离开金陵工坊,不过周良却没有进城,而是回军营去了。</p>

    李云一路进了城里,还没有进李园,就看到杜谦,已经等在了梨园门口,见到他回来,杜谦连忙迎了上去,有些着急:“府公怎么才回来?”</p>

    李云看他的神色,知道一定是有事,于是笑着问道:“什么事,让受益兄这么着急?”</p>

    “李仝离开京城了。”</p>

    杜谦低声道:“据,萧宪过不久也准备离开。”</p>

    杜使君看着李云,低声道:“关中好容易才安定大半年,三个节度使在京城里待着,虽然有把持朝政之嫌,但是三人互相掣肘,整个关中倒也勉强算安定。”</p>

    “现在,其中两个节度使先后离开,关中格局,立时就要为之一变,以韦全忠那个性格,如果他真的独自留在京城,不知道要闹出什么事情出来。”</p>

    李云闻言,摸着下巴低头思索片刻,随即抬头看着杜谦,缓缓道:“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恐怕过不多久”</p>

    “就又要打仗了。”</p>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