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最早初封节度使的时候,只封了十个节度使,比如剑南节度使,朔方节度使,河东,范阳,平卢等节度使,都是比较老牌的节度使职位。</p>
当然了,最早的时候,这些节度使只是官位,一任三年,甚至有时候只有一两年,只不过后来,随着天高皇帝远,朝廷管不着这些军政乃至于钱粮完全自主的节度使了,这些地方节度使,才慢慢开始“终身制”,而且开始世袭。</p>
几十年前,大周朝廷还因为这个,与某些藩镇打过仗,不过见到今日各地节度使的规模,就可以猜想到,当初的朝廷其实是吃了亏的。</p>
所以不得不承认节度使的存在,并且默认其中一些节度使开始世袭,比较典型的就是平卢节度使,现在的平卢节度使周绪,就是周家的第二代节度使。</p>
随着时间的推移,朝廷渐渐力弱,增添了更多的节度使,比如淮南道,就曾经有过淮南节度使。</p>
江南道,将来也有可能出现江东节度使。</p>
而这个武昌军节度使,便是属于这种类型。</p>
鄂州原先,的确有一股地方性的藩镇,称作鄂岳观察使,长期管辖鄂州、岳州、蕲州、黄州、安州、申州几个州。</p>
也就是淮南道,江南西道,以及山南东道三个道交界的地方。</p>
而这个鄂岳观察使麾下的军队,便叫作武昌军。</p>
但是一直以来,他都只是观察使而已,如今的李云也是观察使,而且是地盘大到没边的江南道观察使,理论上来,李云至少可以在行政权力上对这位鄂岳观察使行使监督权。</p>
也就是所谓的“观察”二字。</p>
本来,武昌军也就一万多人,不到两万的兵力,还不如现在苏晟麾下的钱塘军人多,再加上李某人声势正大,在李云看来,他拿到鄂州,控制大江口岸,并不是很难。</p>
毕竟李云官大半级,而且实力更强。</p>
实在不行,双方可以合作嘛。</p>
但是现在,苏晟所部刚到鄂州境内,双方就已经交恶了。</p>
杜谦接过李云递过来的情报看了看,随即皱眉道:“如果他还是原来的鄂岳观察使,至少他治下几个州里,原属于江南西道的州郡,府公可以名正言顺的派兵过去。”</p>
“但现在,他升了节度使。”</p>
杜谦抬头看向李云,开口道:“那他治下的这几个州,就可以理解为是武昌军的屯田州,不归道一级管辖了。”</p>
“这一点,我想的明白。”</p>
李某人坐在了杜谦对面,闷声道:“我气就气在这一点,朝廷现在,自己都自顾不暇了,差点没给韦全忠欺负死,竟还有心思来管江南西道的事情,隔着这么远给我使绊子。”</p>
杜谦无奈道:“咱们能看出来鄂州要紧,朝廷里那么多人,自然不可能看不出来,如今府公的势力,也是天底下有数的几个人之一了,朝廷明显不愿意看到,府公的势力再进一步。”</p>
“拔高鄂岳观察使,就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止住府公扩张,把府公限制在江南道里。”</p>
李云点头:“我也想到这点了,今天过来找受益兄,就是想商量商量,该不该打。”</p>
杜谦摸着下巴,琢磨了一番,开口道:“府公,武昌军有多少人?”</p>
“一万五千人以上。”</p>
李云缓缓道:“规模很是不,原是朝廷在中部,插下来的一根钉子,现任鄂岳观察使不对,眼下已经要是武昌军节度使了。”</p>
“这人姓卢,叫作卢允章,四十多岁,今年是他任鄂岳观察使第五年,也就是,他领武昌军,已经领了五年了。”</p>
李云看向杜谦,轻声道:“我顾虑的是,如果打起来,该用什么名分去打,如果师出无名,即便打下来了,也有可能成为众矢之的。”</p>
原先,没有这个升职之前,李云派人过去,接管鄂州的防务,似乎听起来合情合理,但是现在,那位观察使升作了节度使,李云出兵的名分,也就不存在了。</p>
而且,这很明显是朝廷的意思,再打下去,一定惹恼朝廷,到时候朝廷如果下旨意讨伐,那些本就眼馋江南道的势力,会不会对李云群起而攻之?</p>
</p>
这些都不好。</p>
不好的事情,就是风险。</p>
杜谦坐在原地,又看了看李云带来的文书,认真看了两遍之后,他才看着李云,开口道:“府公,这情报上,我们钱塘军刚进鄂州,就在武昌附近,被武昌军袭击。”</p>
“也就是,是他们先动的。”</p>
杜谦轻声道:“他们先动的,我们再动,就合情合理了,只要在动之前,府公给朝廷上一份文书明此事,我觉得不是不能打,但是有一点,府公必须要注意。”</p>
“必须要打的快,越快越好。”</p>
“咱们赢得越快,在别人眼里就越强。不管有没有什么名分,别人都不会多什么,但是如果慢了,甚至是在武昌军里吃了亏”</p>
李云醒悟了过来,抚掌笑道:“是这个道理,那就没有什么好的了。”</p>
他站了起来,看着杜谦,微笑道:“我这几天,要出一趟门,受益兄好生照看金陵。”</p>
杜谦闻言,苦笑了一声,开口道:“府公又要亲自去?”</p>
“这不是仗。”</p>
李云正色道:“钱塘军原先是一万多人,这几个月征募新兵,现在人数已经有差不多一万八千人了,算上武昌军的数目,这场仗,比起江北之战,也只是差了一点点。”</p>
“而且,这场仗很要紧。”</p>
李某人缓缓道:“需要让朝廷,让天下各地诸侯,再一次看一看江东的态度,我必须亲自去战场。”</p>
到这里,李云已经走到了门口,他回头看了看杜谦,笑着道:“就如受益兄的那样,虽然是我军先进的鄂州境内,但却是他们先动的,这场仗不得不打。”</p>
李云握紧拳头,缓缓道:“我去,见识一下武昌军,是个什么模样,比起平卢军如何!”</p>
从收到消息之后,李云心里就清楚,这场仗必须要打,而他心里思考的,是这场仗应该什么时候打,该不该在这个时候打。</p>
跟杜谦讨论了之后,他此时已经彻底打消了心中的疑虑。</p>
这场仗,非打不可,而且要快,要狠!</p>
李某人从来都是个实干派,下了决心之后,他先是返回了李园,在书房里给苏晟去了一封信,然后又把刘博喊了过来,让他把九司的资源,往鄂州倾斜。</p>
白了,就是多派一些探子过去,打探清楚情报。</p>
刘博知道李云的脾气,也没有废话,立刻就下去忙活去了。</p>
安排好了刘博的事情,吃晚饭的时候,李云看了看家里人,开口道:“过几天,我要出门一趟。”</p>
他看着薛韵儿,笑着道:“估计一个月左右才能回来。”</p>
薛韵儿停下了筷子,看了看他,幽幽的叹了口气道:“你去就是,你出门,从来也不是经过我的同意。”</p>
李云笑着道:“总要跟夫人一声不是?”</p>
薛韵儿低头喝了口汤,忽然眼珠子一转,开口道:“夫君把苏妹妹带上罢。”</p>
她先是看了看低头不语的陆寰,又看向一旁的刘苏,轻声笑道。</p>
“能照顾照顾夫君衣食起居不,顺便帮你,整理整理文书。”</p>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