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其他类型 > 贼天子 > 第656章 重铸朝廷
    第656章重铸朝廷</p>

    这个事情,是李云在江北的时候,就已经定下来的事情,只不过那会儿,是他跟底下的将士们提了一嘴,但是没有具体施行。</p>

    现在,荆州已经拿下,李某人心里高兴,要犒赏三军,把这个事情落到实处,就是对于将士们最高的犒赏了。</p>

    杜谦听了李云这句话之后,看了看李云,笑着道:“上位这般兴高采烈,莫非是荆州”</p>

    “荆州已经破城。”</p>

    李云脸上是遮掩不住的笑容,开口笑道:“这一下,咱们上上下下,衙门军中,都能过个好年了。”</p>

    杜谦与姚仲对视了一眼,都纷纷站了起来,对着李云深深低头,作揖行礼道:“恭喜上位,贺喜上位!”</p>

    李云按了按,示意两个人坐下,然后笑着道:“如今军中能有这个进益,不枉费我们这几年辛苦。”</p>

    他这话,是对杜谦一个人的,因为前几年,姚仲还没有入伙。</p>

    杜谦坐了下来,开口笑道:“上位这几年,已经抵得上那些藩镇节度十几年,几十年经营了。”</p>

    他赞叹道:“取下荆襄,上位从此进退自如,咱们江东大业,自此就算是成了一半了。”</p>

    一旁的姚仲,也连忙道:“荆襄一取,中原只在上位翻之间了。”</p>

    李某人哑然一笑:“不要这些没有用的,咱们我刚才的事情。”</p>

    杜谦这才笑着道:“这个容易,荆襄五州这段时间都是战乱,人口一定流失,再加上可以寻找一些由头,罚没田地,将这些田地收缴上来,再让实任过去的官员,着分配就行了。”</p>

    他看着李云,继续道:“可以请薛使君过来,商议这个事情,另外,和州刺史徐坤,也已经回金陵待命,按照上位的意思,我这里准备调任他做荆州刺史。”</p>

    杜谦顿了顿,继续道:“襄州刺史,则是准备用黄朝。”</p>

    “如果是按照军功授田,那就一个人头,算作一亩田,这样划分下去。”</p>

    李云微微摇头:“一颗普通敌人的人头,最少也要分给二亩田地。”</p>

    “如果是敌人的将官,那就逐级加赏。”</p>

    他看着杜谦,轻声道:“杜兄,将来咱们要是成了,江东军的这些老兄弟,有很大一部分是要解甲归田,马放南山的。”</p>

    “田地流转到他们里,他们就会成为新朝最坚实的群众基础。”</p>

    到这里,李云停顿了一下,笑着问道:“杜兄应该能想明白群众基础是什么意思。”</p>

    “属下能明白。”</p>

    杜谦默默道:“他们,会成为新朝的民间基石。”</p>

    这个时代的人口基数,是远不如李云那个时代的,诚然这个时候对土地的开发开垦,也远不如另外一个时代,但是相对来,人均田产,是一定要要胜过另外一个世界的。</p>

    否则,以这个世界的粮食亩产量,大多数人都要饿死。</p>

    一个相对富裕一些的富农,拥有几十亩,乃至于上百亩田,是相当正常的事情。</p>

    而在不远的将来,拥有军功的将士们,他们的家庭,就会取代原有的武周富农,成为李云口中的群众基础。</p>

    杜谦想了想,开口道:“那就按照上位的意思去办,这几天,属下就找薛使君,还有徐坤黄朝等人,过来商议这件事,尽快定下来一个章程。”</p>

    李云满意点头。</p>

    “那这件事,就这么定了,定下来之后,年后就要尽快落实下去,这件事落实下去了,后续的仗才好打。”</p>

    这种分田,一定是会极大提振士气的,如果这个制度一直持续下去,将来很有可能会让江东男儿“闻战则喜”。</p>

    所以,这事需要在明年李云再一次动武之前,就落实下去,这样明年兵进中原,不定就会相对容易很多。</p>

    “好。”</p>

    杜谦含笑点头,对着姚仲笑着道:“居中兄这一年时间,都在跟田土打交道,这事就由居中兄你去领头,尽快定下章程报给上位如何”</p>

    姚仲站了起来,对着杜谦低头行礼道:“下官遵命。”</p>

    分地的事情议定之后,李云没有急着离开,而是看向的杜谦姚仲两个人,笑着道:“浪推人走,过了这个年关,我恐怕不得不自立为王了,不然江东上下,每个人心里可能都会不太舒服。”</p>

    “我称王之后,江东的各级官员,都会跟着往上抬上一抬,二位到时候,恐怕要主持这件事情,现在有没有给自己想好官职。”</p>

    杜谦跟姚仲对视了一眼,然后才看着李云,正色道:“上位来之前,我还在跟居中兄讨论这件事,上位称王之后,江东便正式成立一国,六部衙门倒没有那么麻烦,上位已经提前弄出来了雏形,只是上位”</p>

    </p>

    “需要设立三省么”</p>

    李云想了想,然后开口道:“暂只设中书一省罢。”</p>

    他看着杜谦,开口笑道:“杜兄就做我们江东第一任中书令,姚居中给你做副,做中书侍郎。”“其余的,等以后再慢慢健全。”</p>

    三省制度,是一项极其完善的制度,其中中书省负责起草诏令,也就是协助皇帝做出一些决策,是决策构。</p>

    门下省,也是负责审核,有权力驳回诏令,或者是对诏令提出一些意见。</p>

    至于尚书省,就是负责施行诏令,也就是所谓的行政构,负责施政,同时统率六部。</p>

    而这个时候,江东的朝廷还依旧是朝廷,李云需要一言堂,需要自己乾纲独断,他不需要有个门下省,来掣肘决策层。</p>

    至于尚书省,也没有必要设立,因为江东毕竟还是朝廷,六部衙门都是雏形,也不需要再有尚书省来管着。</p>

    而如果只有一个中书省,那么就很简单了。</p>

    中书负责辅助李云做出一些决策,以及辅助李云定下一些大政方针,然后就没有必要再转一了,政令从李云这里,直上直下。</p>

    发下去之后,交给具体衙门去办理就行了。</p>

    对于朝廷来,这套行政班子明显是更有效率的。</p>

    而且,真要是照搬武周的政治体制,李云也没有那么多合适的人选,来填满那些要紧的中枢要职。</p>

    杜谦与姚仲再一次对视了一眼,然后都站了起来,对着李云跪了下来,叩首行礼道:“多谢上位!”</p>

    李云连忙把两个人搀扶了起来,笑着道:“中书建立之后,多半会格外忙碌,你们两个人,肯定是忙不过来的,等过了年,咱们也就不必再开什么文会了,直接举办科考,再招揽一批人才。”</p>

    到这里,李云看了看杜谦,笑着道:“我岳父年纪大了,明年便不离开金陵外派,到时候如果中书这里太缺人,杜兄不妨去找他,给他弄到中书来帮忙,让他有个中书行走,参知政事的身份。”</p>

    到这里,李云笑着道:“我岳父,是个老文书了,很多案牍上的事情,他都能整理的漂漂亮亮的。”</p>

    “只不过,他老人家先前去庐州好为了给我帮忙,明年,就未必愿意出仕了。”</p>

    老板出这种话来,就已经不是什么暗示,而是相当直接的明示了,杜谦自然听得出来,他笑着道:“上位放心,过完年我亲自去寻薛老爷,哪怕是抬,也把他抬进中书里来。”</p>

    李云这才哈哈一笑,开口道:“那好,到时候就看杜兄你的本事了。”</p>

    客气了几句之后,李云站了起来,起身离开:“今天就这些事情,我就先回去了,有什么事情,去潜园寻我。”</p>

    两个人一路相送,一直把李云送出门口,目送着李云上了马车之后,姚仲扭头看着杜谦,笑着道:“恭喜杜公,杜公这“杜公”二字里,以后要加上一个相字了。”</p>

    杜谦哑然一笑:“若我是相公,居中兄便是江东的次相了。”</p>

    姚仲笑着道:“属下只能给杜公帮帮忙而已,有时候还会帮倒忙,如何能够称得上宰相”</p>

    杜谦笑了笑。</p>

    “现在不是,将来也必然是。”</p>

    着,他对姚仲拱行礼,促狭着来了一句:“恭喜姚相了。”</p>

    听到“姚相”这两个字,姚仲心里一阵恍惚,立时就有些飘飘然了。</p>

    这两个字,对他来,简直是如梦似幻。</p>

    直到杜谦拍了拍他的肩膀,才把他惊醒过来。</p>

    他擦了擦额头的汗水,苦笑道:“杜公莫要取笑,莫要取笑我了。”</p>

    </p>

    两日之后,苏晟领着荆南节度使杨旻,返回金陵。</p>

    这位荆南节度使,被押着跪在李云面前,而苏晟,则是规规矩矩,低头行礼道:“上位,荆南节度使杨旻带到!”</p>

    主位上的李云,看了看苏晟,又看了看被绑的严严实实的荆南节度使,脸上露出笑容,开口道:“苏兄一路辛苦。”</p>

    完这句话,他又看了看杨旻,微笑道:“给杨节帅解开。”</p>

    很快,杨旻身上的绳索被解开,这位世家大族出身的节帅,抬头看了看李云的模样,随即低头,整理了一下衣裳,这才对着李云抱拳行礼。</p>

    “弘农杨旻,见过李府公。”</p>

    推一本朋友的新书,老作者,历史类的,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