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自己人懂自己人</p>
这会儿,只要平卢军不动,保持观望,李云其实就已经摸到中原的边了。</p>
而韦全忠,其实也就是刚摸到中原,哪怕他进中原没有什么阻碍,但是相比较李云来,也没有什么特别大的优势。</p>
而忠武军,明显没有这边拒止李云,另一边挡住韦全忠的能力,甚至武周朝廷,都很难能有这种能力,他现在,在豫州这么卖力的阻挡李云,显然忠武军,哪怕没有投靠韦全忠,至少是已经倾向了那位韦大将军。</p>
赵成看着李云,犹豫了一下,开口道:“上位,五天时间,属下就可以带兵围住豫州城,如果不计伤亡,一个月之内,属下一定取下豫州。”</p>
李云抬头看了看他,微微摇头:“豫州,也没有多么要紧,不计伤亡,打下来也是亏的。”</p>
“这样罢。”</p>
他缓缓道:“明天开始,我先到战场上去看一看,然后咱们再从长计议。”</p>
李某人顿了顿之后,继续道:“邓州那里,这几天就能出结果了,取下邓州之后,苏晟就可以兵进鲁阳关,到时候”</p>
“忠武军的兵力,会被分去不少。”</p>
李云抬头看了看地图,开口道:“按照情报,韦全忠所部想要抵达中原,最快最快,也要一个月时间,差不多是在一个半月。”</p>
“这一个半月时间,我亲自主持战事,能够吃下忠武军兵进中原,那自然是好,如果不成,我们可以坐地观望,往后拖延个几个月。”</p>
赵成看着李云,低声道:“上位,洛阳现在空虚,如果洛阳落入韦全忠里,再想要取下来,便不是一个月两个月的事情了,很有可能三五年,乃至于十年八年。”</p>
李云眯了眯眼睛,轻声道:“狗改不了吃屎,韦家父子在关中是什么德行,在中原,在河南府还会是这个德行,我们进中原不能不急,但是也没有必要抢这几个月。”</p>
“毕竟其他节度使也在看着。”</p>
他看了看赵成,轻声笑道:“当然了,如果有会尽快吃下忠武军,我也不会软,哪怕只在中原占下一两个州郡,对于整体战局来,也是极好的。”</p>
“好了各位。”</p>
李云站了起来,看了看一众将官,淡淡的道:“我刚赶到这里来,很多事情还不是特别了解,今天就到这里,各位有什么想法意见,可以先跟赵将军,或者跟孟青。”</p>
“过两天,我了解了前线战况之后,咱们再细定章程。”</p>
李某人看了看众人,笑着道:“不定我能带着诸位一战破敌呢。”</p>
作为江东的绝对核心,李云这番话自然是相当振奋人心的,他一完,这些将官便都齐齐低头抱拳,声音齐整。</p>
“末将等,听凭王上吩咐!”</p>
很快,一众将官都散了去,就连赵成跟孟青,也都在看了看李云之后,抱拳离开。</p>
全程记录的张遂,写完最后一笔之后,也站了起来,他快要离开的时候,欲言又止,最后还是低头道:“王上早一些歇息,属下告退了。”</p>
李云看了看他,笑着道:“你有话。”</p>
张遂犹豫了一下,低头道:“王上,属下斗胆进言,王者应当无敌。”</p>
张遂这句话的晦涩,但是李云还是听明白了。</p>
他的意思是,身为君王,或者君主,不是自己必须要承担的责任,便不要承担。</p>
比如,这种军事作战的任务,李云只需要把任务分派下去,然后在后方静静的等待结果就是了,不应当自己牵扯进去,更不应该主动挂帅,把责任揽在自己身上。</p>
赢了还好,要是输了,大伤作为君主的威严。</p>
甚至要是输的多了,底下的将官心里就未必会服气了。</p>
以李云现在的身份地位,大可以不下场,只要不下场,就不用承担具体责任。</p>
不需要自己下场,那自然就是天下无敌。</p>
李云看了看他,笑骂道:“你子,把老子当成那些官老爷了!这江东如今的基业,都是老子一拳一脚打下来的。”</p>
“真正的王者无敌,是一拳一脚亲打出来的,而不是耍弄这些庙堂段。”</p>
张遂吓了一跳,连忙跪在地上,叩首道:“王上,学生失言了。”</p>
</p>
李云看着他,脸上依旧带着笑容:“这些,应当不是杜兄教你的罢”</p>
张遂额头触地,颤声道:“没有,没有,是属下是属下担心王上,属下自己心里多想了。”李云“嗯”了一声,没有看他,而是背着回到了主位上:“没事了,你下去休息罢。”</p>
“往后,踏踏实实办好你的差事。”</p>
李云顿了顿,补充道:“你现在这个位置,我没有问,你就不用。”</p>
“是,是”</p>
张遂擦了擦额头的汗水,毕恭毕敬的离开。</p>
李云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望向帐外,出神了一会儿,然后微微摇了摇头,开始翻看今天九司送来的文书。</p>
此时,天色入夜。</p>
大周的夜色之中,两头被乱世豢养出来的猛兽,即将在中原这块百战大地上碰头。</p>
而这一次碰头,很有可能影响这片大地相当长一段时间的格局,以及走向!</p>
</p>
就在李云抵达唐州,入驻军中开始接前线指挥权的时候,心急火燎的宰相王琰,也在九司的护送陪同之下,一路骑马来到了金陵。</p>
他刚到金陵城,还没有来得及下马,就看到一个一身青衣,三十来岁的中年人,已经等在了金陵城门口,这中年人见到王琰之后,立刻笑呵呵的迎了上来,远远的就拱行礼:“五叔一路辛苦。”</p>
王琰下马,打量着眼前这个中年人,神色颇有些复杂,过了好一会儿,他才拱还礼,叹息道:“十一郎,许久不见了。”</p>
王家与杜家一样,都是世族,只不过底座比起崔卢李郑那些稍微差上一些,杜谦自在京城长大,王琰又是常年在京城做官,他们自然是认识的。</p>
王琰王度,与杜谦的父亲杜尚书同辈,此时杜谦见到王琰,依旧十分客气,以叔父相称。</p>
二人互相行礼之后,杜谦满脸笑容,开口笑道:“叔父这般年岁了,也不坐车,怎么还一路骑马过来了”</p>
王琰摇头叹息道:“朝廷催逼得急,没有办法。”</p>
着,他往身后的随从里,看了一眼,杜谦立刻会意,笑着道:“我已经备好车了,五叔与我同乘罢。”</p>
一辆马车,已经等在了旁边,王琰与杜谦一起上了马车,马车缓缓开动之后,王琰有些好奇,开口道:“十一郎已经是江东的相国了,如何不坐轿子”</p>
杜谦微微摇头,笑着道:“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我们那位王上不喜坐轿,出门不是骑马就是坐车,我们这些臣子,当然也不好坐轿。”</p>
王琰默默点头,不再多问,而是掀开车帘,看着金陵城里的风貌,不住感慨:“这金陵,已经有几分京城气象了,十一郎真是了不得。”</p>
杜谦神色平静,笑着道:“此时江东上下戮力同心,非是我一人之功。”</p>
二人闲聊的功夫,已经一路到了金陵的中书,杜谦将王琰请了下来,又把他的随从统统拒之门外,然后引着王琰,进了中书的客厅坐下。</p>
杜谦很是客气,亲自给王琰倒茶,一口一个五叔。</p>
等到两个人都坐下之后,这才终于起了正经事。</p>
“五叔,您跟王上见面时候的话,王上已经在信里,同我大概了一遍。”</p>
杜谦低头喝茶,然后看向王琰,笑着道:“我们王上,对于京城以及大周了解不多,所以条件,咱们要重新谈。”</p>
王琰放下了里的茶盏,深呼吸了一口气,苦笑道:“十一郎,老夫可是自看着你长大的,如今里是江东国相,对于京城来的故人,是不是应当照顾一些”</p>
“照顾肯定是照顾的,王氏来人,到了江东,只要有本事,我至少给他一个刺史,但是”</p>
杜谦淡淡的道:“早年,我们这些人跟随王上的时候,都是冒着随时可能掉脑袋的风险,如今江东已经成势,江东也已经自成一国,最少也是百年基业。”</p>
“你们不能就这么轻飘飘几句话就入伙了。”</p>
王琰茶也没有心思喝了,他叹了口气道:“你罢。”</p>
杜谦给他添了茶水,满脸笑容。</p>
“不着急,五叔。”</p>
“咱们时间还长,一点一点慢慢聊。”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