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其他类型 > 贼天子 > 第722章 天子离乡
    第22章天子离乡</p>

    不管是李云,还是赵成苏晟,都是第一次经历己方兵力十万以上的大规模,大兵团作战。</p>

    尤其是李云。</p>

    苏赵两个将军,依旧是各领各军,但是他却要整合两路军队,此时正到了最要紧的关头,也是最考验他的时候。</p>

    好在,这两个将军都是相对专业的,李云只需要制定大的方向战略,底下的事情,李云不必亲自去过问,这两个人能够很好的处理好。</p>

    此时此刻,李云就在进行一个果决而又大胆的战略。</p>

    到目前为止,天下军阀,诸侯林立,也就只有他李云一个人有这样的胆略魄力,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做出这种决定了。</p>

    一方面是因为,江东军现在已经足够强,另一方面是因为,他现在是少数输得起的“诸侯”。</p>

    哪怕是在最极端的情况下,他这十万人全部折在中原,全部葬送在都畿道,他李某人只要不死,一年半载一样可以重新拉起来一支军队,守住他江东的基业。</p>

    毕竟,如果单论地盘来算的话,李云现在是绝对的天下第一。</p>

    昭定五年一年时间,李云已经成功走出了江南道淮南道的范畴,他吃下了几乎大半山南东道以及半个中原,还有李正吃下了岭南道大半,正在逐步将整个岭南道都纳入疆界。</p>

    他已经远远超出了江东鼠辈的地盘,可以,半个天下都已经在他掌握之中。</p>

    只不过,这种掌握目前来还不稳定,毕竟北方才是逐鹿的主战场,北方战事彻底定下来了,南方也就传檄而定了,现在李云掌握的地盘,多是南方。</p>

    即便如此,他的行政已经基本上铺设了下去,南方的大部分地方,都可以成为他的后方。</p>

    而且,这种极端情况,几乎不可能存在。</p>

    最糟糕的情况,无非是朔方军全部回头,双方在洛阳附近杀个天昏地暗,不死不休,等到两败俱伤的时候,河东节度使与平卢节度使下场,坐收渔翁之利。</p>

    即便是这种情况,在李云做好了种种安排的情况下,江东军至多也就是被迫退出中原,不可能有大量的伤亡。</p>

    因此李云心里,也就不会有什么畏惧。</p>

    他在这处大营里,简单歇息了一个晚上,第二天一早,他就跟着苏晟一起,来到了苏晟的主力中军大帐。</p>

    两个人刚一到中军没有多久,孟海就带着九司的两个人,匆匆进了中军大帐,孟海跪在地上,低头叩首道:“上位,关中的弟兄们发来消息,已经见到了朔方军,从潼关入关!”</p>

    李云看了看他,问道:“潼关有没有发生战事”</p>

    孟海低头道:“有!不过只打了两天,潼关就被朔方军叩开,现在朔方军已经在进入关中的路上了!”</p>

    李云缓缓点头,扭头看向苏晟,轻声笑道:“看来,那梁温的下属,也并没有一门心思去京城给梁温报仇,还是有一些脑子的,至少他们尝试着想要守一守潼关。”</p>

    苏晟闻言,也笑了笑,开口道:“毕竟是草莽出身,如果是有朝堂经验的,在梁温死了之后,这些人的首领多半就会继续守卫潼关,然后跟朝廷谈判,这会儿不定已经封公封侯,荣华富贵了。”</p>

    李云摇头道:“梁温不也是这个路数他死在了京城,他的下属谁敢学他再了”</p>

    “杀进京城里,什么都有了,还要什么朝廷的封爵。”</p>

    苏晟一怔,然后笑着道:“也是。”</p>

    罢,他站了起来,抱拳道:“上位,昨天晚上属下就已经把招呼打下去了,今天军队就可以开动,属下这就去了!”</p>

    李云“嗯”了一声,他低头看了看地图,开口道:“这里给我留一万人,我在这里坐镇几天,防止出什么事情。”</p>

    “有情况,通过九司协调联系。”</p>

    李云抬头看着他,继续道:“记住,到了洛阳附近之后,要先探明洛阳的情况,不要贸然进攻,如果路上碰到了万人规模的朔方军。”</p>

    李某人缓缓道:“寻会,跟他们打上一打!”</p>

    “是!”</p>

    苏晟大声应了一声是,然后扭头离开了帅帐。</p>

    李云坐在主位上,闭上眼睛思索了一番,然后睁开眼睛,看了看面前的文书,开口道:“孟海。”</p>

    孟海连忙低头:“上位。”</p>

    “关中那些跟我联系过的官员,大族。”</p>

    “九司都派了人没有”</p>

    孟海低头,想了想,然后开口道:“一部分派了人,在他们家里。”</p>

    “好。”</p>

    李云轻声道:“多派一些人进京城,潜伏下来,最好能够照顾保全京城里的这些人,让他们在京城的动荡之中支撑下来。”</p>

    “支撑到韦全忠进京城,一旦韦全忠进京城,就通过九司给他们传消息,让他们”</p>

    “劝韦全忠称帝。”</p>

    </p>

    孟海一怔,然后抬头看着李云,李云笑呵呵的道:“用不着怀疑,按我的去做,然后再给杜受益去一封信,让他也发动发动自己的人脉。”</p>

    “哪怕劝不动韦全忠,至少也要让他心动。”孟海似懂非懂,对着李云欠身低头:“是,属下这就去安排。”</p>

    他顿了顿之后,开口道:“司正已经在赶来的路上了。”</p>

    李云抬头看了他一眼,轻轻点头,笑着道:“等他到了,让他来见我一面,这场战事”</p>

    “九司要发挥相当大的作用。”</p>

    从九司建成以来,就不止是一个情报构这么简单,李云把它定义为信息协调构。</p>

    这个功能,在后世的即时通讯时代,只需要几个终端就能够解决,而现在则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甚至还需要一些智力。</p>

    比如九司为了快速传递消息,在一些要紧的地方,设立了一个又一个的节点,用来中继消息。</p>

    还有一系列的暗号,标识等等。</p>

    烟火这种新玩意儿,如今也被九司广泛应用在消息传递上。</p>

    这样一来,哪怕江东军各个军队之间相隔数百里,一起行动的时候,也能够浑然一体。</p>

    孟海立刻低头:“是!”</p>

    罢,他低头退了下去,按照李云的吩咐忙活去了,而李某人则是继续坐在帅帐之中,注意力落在地图上,目光有些热切。</p>

    只要是男人,几乎都想过九五至尊的位置。</p>

    而现在,这个位置,距离李云已经相当之近,只一步之遥了!</p>

    他的目光,落在了位于河南道北边的河东道,深呼吸了一口气:“关键,就在太原的河东军了。”</p>

    此时,正面战斗力,江东军比起朔方军并不差,双方如果打起来,明显李云的耐力,韧性都更强,他可以凭借这些,慢慢将朔方军耗死。</p>

    前提是,其他大型势力不能下场。</p>

    而现在的情况,河东军的主事人只要不是傻子,那就必然会下场。</p>

    要不然,对不起河东李氏几代人积攒下来的家业,更对不起这场大争之世。</p>

    因此,这场中原之争的关键,就落在了太原的河东军身上,李云一直在盯着他们,看着他们什么时候下场,打算什么时候下场。</p>

    “只要我快一步吃下洛阳。”</p>

    李云喃喃自语:“便不怕了。”</p>

    以他的大后方深度,以及江东军的战斗力,只要占住洛阳,别人就绝难将他从中原撵走了。</p>

    这场有些仓促的洛阳之战,不知不觉间,已经成了决定未来几十年,最要紧的一场战事!</p>

    </p>

    关中。</p>

    皇帝陛下在一众官员,以及将士的卫护之下,匆忙逃出京城。</p>

    这一次,皇帝陛下甚至都不装了,文武官员,除了一些跟他比较亲近的,其他俱都没有带上。</p>

    反正皇帝陛下也很清楚,这些人暗地里,早已经给外面的敌人递了降书。</p>

    而且,还不是只给一家递了降书。</p>

    有些人,给李云送了投诚书,给韦全忠也送了!</p>

    这种情况下,皇帝当然不会选择带上他们。</p>

    反倒是武家宗室,这一次能带上的,他倒是都带上了,只不过这几年多次动乱,武家宗室的日子也不好过,此时已经人丁凋零,跟着他一起上路的,只两三百人。</p>

    皇帝陛下乘车离开京城,再回头看向这座生养他的城市,不觉已经泪流满面。</p>

    他心里清楚,此生此世,他恐怕都很难再回来了。</p>

    再回来,甚至可能是给人家捉回来的。</p>

    裴璜就跟他同乘,比起上一次进西川,这一次裴璜,已经成熟稳重很多了,他看着皇帝,低声道:“陛下,莫要太伤心了”</p>

    皇帝摇头,长长的叹息了一声:“朕累了。”</p>

    “这一路上所有事情,都由三郎全权负责罢。”</p>

    裴璜沉默,然后也叹息了一声。</p>

    “臣遵命。”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