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归来使者</p>
“二哥。”</p>
李正在李云旁边,寻了个椅子坐了下来,他看着桌子上的礼单,开口道:“我又没有蠢到这种地步。”</p>
他停顿了一下,继续道:“我的意思是,现在二哥这里缺钱,是不是可以用洛阳城里的官产,换一些钱财,充作军费。”</p>
李云这会儿,正在低头看着这些礼单,翻看了一会儿,他才微微摇头道:“洛阳城里的那些官产,可以想办法作价发卖出去,但不是你这个卖法,要规规矩矩来。”</p>
“张贴告示出去,让各方竞价,而且要明。”</p>
李云一脸严肃的道:“目前,朝廷不收钱,只收粮米,绢布这些实物,以这些实物出价。”</p>
“互相之间,按照市价折算价值。”</p>
李正想了想,点头道:“这样似乎更好,但是张贴告示出去,弄得满城皆知,城里的百姓会不会觉得,我们发卖了城里的财物,是变卖产业”</p>
“传出去,影响也不太好。”</p>
李云摇头道:“写明白,为了征讨贼军,筹措粮草。”</p>
“这种事情,没有什么好遮掩的,该是什么就是什么,不过要注意的是,该卖贵的东西不能卖得贱了,不然别人以为,咱们李家是干一锤子买卖的。”</p>
“这洛阳的买卖,咱们是要常做下去的。”</p>
“再有。”</p>
李云敲了敲桌子,叮嘱道:“该卖什么价格,尽量就卖什么价格,要是有人出价高的离谱,那这些人便不是奔着买东西来的,也就不用卖给他什么东西了。”</p>
“直接带着,去见杜谦姚仲,他们会知道怎么处理的。”</p>
李正点头,他看着李云,低声道:“二哥,买客里从咱们江南来的,是不是优待一些”</p>
“随你随你。”</p>
李云摆了摆,哑然道:“这种事,你们洛阳府自己做主,不必问我,凡事多看多学,有什么不懂的。”</p>
李云轻声笑道:“就去问卓光瑞,问杜姚二人,但是记住,不要去问许昂。”</p>
“你要真有什么做的不对的地方,他恐怕要给我这里递文书告你的状了,到时候公事公办,还不太好收场。”</p>
许昂,今年春天也到了洛阳,他到了洛阳,就意味着金陵朝廷的主体,基本上都已经到了洛阳。</p>
提起许昂,李正笑着道:“听闻,这位冷面先生,近来也心思活动了一些,前段时间,把身边伺候许久的侍女,收进了房里。”</p>
李云闻言,咳嗽了一声,按了按道:“不要,不要,只当做不知道,真要是到处,给他知道他,他不定要不好意思,把那女子又给冷落了。”</p>
到这里,李云感慨道:“已经这么好些年,他也该从当年的事情里走脱出来了,要不然再过些年岁,想成家也难成。”</p>
李正闻言,有些诧异,他笑着道:“看不出来,二哥很关心他啊。”</p>
“是个可怜人。”</p>
李云摇头道:“这些年,人家在我这里,也是尽心尽力,怎么也想让他稍微好过一些不是”</p>
“是这个道理。”</p>
李正又跟李云了一些洛阳府里的事情,然后他才想起了正经事,开口道:“二哥先前,洛阳府要有一些自己的人,大概有多少人,我准备从我军中,遴选一些过来。”</p>
“先用两个都尉营规模罢。”</p>
李云看着李正,缓缓道:“这些兵丁,不止是负责洛阳城里的治安,还有整个洛阳府的治安,两千人肯定是不够用的,具体多少人,估计要过一段时间,才能慢慢试出来。”</p>
如今,洛阳附近是有江东军驻兵的,而且规模很大,赵成所部的主要兵力,目前都在洛阳附近,有近十万人的规模。</p>
这样规模的兵力在,洛阳大的动乱肯定不会有的。</p>
先前,姚仲管理整个洛阳的时候,便是从驻军里,抽调了两个都尉营,临时借调给洛阳府,负责整个洛阳的治安。</p>
但是这种情况,毕竟不会是常态。</p>
洛阳附近的兵力,将来也不可能永远维持这个数目,以后稳定下来之后,洛阳周边的兵力加在一起,有个三四万人,就完全足够应对所有变故了。</p>
而地方治安,到最后,终归要收到地方官府的里。</p>
江东军的,不可能永远这么伸。</p>
因为将来新朝的皇帝,不可能都跟跟李云一样,是江东军的创始之人。</p>
</p>
军方的权柄,或者活动范围,一定是要规范化。</p>
事实上,现在李云正在做的事情,就是建立一个相对合理的基础规则,让整个新朝能够顺畅的运行下去。</p>
这个事情听起来很难,但是江东朝廷已经正常运作了很多年,再加上李云脑子里有另一个世界的记忆,再加上这个世界的一些经验教训,真正做起来,并没有特别难。</p>
彻底掌控洛阳府,也是现在李云的目标之一,不然他也不会着急忙慌,把李正给喊到洛阳来。</p>
兄弟俩在书房里,聊了半个多时辰,李正才告辞离开,临走之前,他看了看李云,忽然道:“二哥,我以后不一定带兵打仗了,但是我底下那些兵,都是不错的,尤其是公孙将军。”</p>
他低声道:“公孙将军,是个极厉害的将军,还望二哥重用他。”</p>
李云哑然一笑:“这些事情,还用你来操心”</p>
“放心罢,别人怎么样不好,公孙皓我一定重用。”</p>
公孙皓,是个有些特殊的将领。</p>
如同献城投降的陈州刺史刘知远一样,作为第一个献城投降的文官,此时的刘知远已经被李云拔擢为山南东道观察使,走马上任去了。</p>
千金买马骨嘛。</p>
同样的道理,作为第一个降将,而且作为可以很好沟通平卢军的纽带,李云一定会重用公孙皓,哪怕是做给外界看,他也会这么去做。</p>
更何况,公孙皓的军事能力,的确不弱。</p>
“即将的西征,我准备让公孙皓,跟在赵成帐下,随军出征。”</p>
李云拍了拍李正的肩膀,笑着道:“你先前那些部下,我会妥善安排的,将来他们这些人攀爬到了高处,见了你,还得客客气气的叫你一声将军。”</p>
李正听了这句话,仿佛看到了将来的模样,他也有些高兴,对着李云抱了抱拳之后,大步离开了。</p>
李云望着他离开的背影,背着愣神了一会儿,这才负回到了自己的书房里。</p>
之后,李云便一直在处理政事,好容易到了傍晚时分,边的事情处理了七七八八,他站了起来,准备出去活动活动身子,刚走出书房,刘苏迎面走了过来,里端了一碗羹汤,她抬头看着李云,脸上露出笑容:“大王今天又一直忙到现在”</p>
李某人苦笑道:“每天各种各样的事情层出不穷,没有办法。”</p>
他正要拉着刘王妃的上几句话,不远处,有宫人一路跑过来,对着李云低头道:“大王,杜相公送来文书,杜通回来了,问您什么时候有空见一见”</p>
李云一怔,问道:“什么时候回来的”</p>
“是晌午。”</p>
李云揉了揉自己的眉心,点头道:“我知道了,你去回话,就一会儿,让他到王府来见我。”</p>
“是。”</p>
随着这个宫人退下,李云看了看刘苏,无奈道:“看,事情又来了。”</p>
前几年,九司慢慢铺开,越来越强大的时候,李云心里便有些好奇,有些皇帝为什么会被完全蒙在鼓里,全不知情。</p>
到现在,他已经算是一个实习中的皇帝,才终于明白了这个疑惑。</p>
因为,坐在这位置上,每天需要接收的信息太多了,除了一些特别重要的消息之外,其他的消息,根本不太可能全部一一看进眼里,即便看进去了,也不可能全部记在心里。</p>
只能摘选一部分消息阅读,处理。</p>
毕竟,皇帝也是个人。</p>
哪怕皇帝不是人,一天十二个时辰连天加夜的看,各方各面的消息也是看不完的。</p>
比如,杜通回洛阳的事情,李云就一点不知情。</p>
或者</p>
天色稍稍黑下来的时候,杜谦带着杜通一起,来到了王府书房里,二人规规矩矩的对着李云作揖行礼。</p>
李云抬,开口道:“这么晚了,不要多礼,坐,坐。”</p>
两兄弟道谢之后,各自找椅子坐了下来。</p>
李云看着杜通,问道:“这一趟西川,感觉如何”</p>
杜通微微低头,沉声道。</p>
“回王上,蜀中朝廷。”</p>
“已经命不久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