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响亮的耳光</p>
洛阳。</p>
天上的雪下了好几天,始终不大不,这天,甚至有隐隐放晴的态势,并不深厚的积雪已经开始略有些消融,再加上行人踩踏,道路已经变得泥泞不堪。</p>
这就导致,赵成的队伍行进速度,变得有些缓慢。</p>
不过即便如此,他还是远远的看到了洛阳城。</p>
此时,是腊月中旬,距离年关还有半月时间。</p>
也就是,他从剑南道一路赶回洛阳,一路上只了一个月多一些的时间。</p>
这个时间,如果是青壮行军,那没有什么问题,但是赵成押送着皇帝一家老,还有不少武周朝廷的官员,可以是一堆老弱病残,这个行军速度,这些人一定是吃了苦头的。</p>
其中,皇帝几个还的皇子皇女,都生了病,有一个只五六岁的皇子,还病的很严重,几乎到了生死边缘。</p>
而赵成虽然找了大夫治他,依旧每天不停的赶路。</p>
以至于这些皇室中人,都对赵成颇有一些意见,但是谁都不敢。</p>
大家都知道,这个赵将军跟武家有仇。</p>
就算是皇帝武元承本人,也是一个字都没有敢出来,生怕得罪了这个赵将军,自己一家性命难保。</p>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江东军军纪严明,哪怕是跟武家有血海深仇的赵成,也至少没有做出什么太出格的事情。</p>
至少,没有人去侵犯早已经做好自尽准备的裴皇后,这位皇后娘娘,也得以成功的活到了洛阳境内。</p>
此时,对于距离洛阳城,只有二三十里了,但是洛阳城里,并没有人出来迎接,眼见着已经到了中午,道路泥泞,今天多半是进不了城了。</p>
赵成骑在马上,远远的看着洛阳城,心里有些惴惴不安。</p>
他是统率千军万马的主将,在战场上,看着成千上万人厮杀,他眼睛都不眨一下,但是即便是他这样的主将,对于李云,也是发自内心的恐惧。</p>
这种恐惧,不止是单纯的来自于权位,来自于上下级关系。</p>
还有一部分,来自于李云本人。</p>
他赵成,当初是实打实的被李云给打过,而且打的落流水,甚至两个人交过,赵成被李云几个回合就撞翻在地。</p>
事实上,李云能在军中拥有绝对的权威,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江东军中的中高级将领,一多半被他打过。</p>
包括苏晟,当初在苏大将军麾下的时候,也是跟李云交过的。</p>
想到自己在剑南道的表现,以及这段时间经历的事情,赵成忍不住又深呼吸了一口气。</p>
他这一次回洛阳,是一定要去见上位的,上位到底会不会责罚自己,又会怎样责罚自己。</p>
这些,都是未知之数。</p>
赵将军出神了许久,正准备下令队伍加快速度的时候,忽然抬头,远远的看到官道尽头,来了一行数百人。</p>
他下意识拿起望远镜看了看,只见远方来了一队仪仗,一个一身紫袍,略有些发胖的胖子骑马在首位,带着一队仪仗,朝着己方缓步而来。</p>
赵成想了想,没有下令停止动作,而是挥了挥,命令队伍继续前进。</p>
过了盏茶功夫,相向而行的两支队伍,终于碰头,那一身紫袍的胖子,神色复杂的跳下了坐骑,远远的就对着赵成拱行礼:“赵将军。”</p>
“一路辛苦。”</p>
赵成跳下马,分辨了一会儿,才抱拳问道:“是楚王殿下”</p>
“是。”</p>
楚王武元佑叹了口气,开口道:“赵将军,我与礼部的官员,奉命迎接迎接我大兄一家进城。”</p>
到这里,他看了看赵成,继续道:“赵将军以及所部,还请在城外多住一宿,明天,大王会带着一众官员,出城迎接将军进城。”</p>
赵成领兵,一路长驱直入攻取剑南道,还押送了皇帝回来,自然是有大功的,这一点毋庸置疑。</p>
哪怕是李云,也没有办法否定这是一桩功劳。</p>
既然是大功,自然就要隆重一些,因此李云准备亲自出城迎接赵成,但是他却不准备亲自出城迎接武皇帝。</p>
所以,要分两拨进城。</p>
见赵成皱眉,武元佑明白了他心中所想,开口道:“赵将军,五日之后大王会在宫中召开朝会,到时候将军,可以在朝会之上献献俘”</p>
献俘两个稀松平常的字,此时在武元佑起来,有些格外烫嘴。</p>
因为他口中的俘虏,正是被俘的二百多个武氏皇族。</p>
听到这句话,赵成松了口气,对着武元佑抱拳道:“如此,楚王请罢。”</p>
他侧过身子,让开了一条道。</p>
武元佑两只拢在身前的袖子里,默默走向皇帝所在的马车。</p>
在他身后,新朝的礼部尚书陶文渊,默默的跟在楚王身后,同时一众仪仗,也吹吹打打,迈步跟上。</p>
</p>
楚王殿下很快走到了皇帝车驾前,他抬头看了看眼前的马车,深呼吸了一口气,大声道:“大兄,弟奉命,迎大兄进城。”</p>
马车车帘被缓缓掀开。</p>
这辆马车里,坐着皇帝武元承以及裴皇后,还有二人年仅十一岁的幼年嫡子。</p>
两个人,一共生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已经十七八岁,正在后面的马车里,这个儿子,被夫妻二人带在身边。</p>
皇帝陛下看了看外面拱抱拳的亲兄弟,一时间半晌无语。</p>
他袖子底下的拳头攥紧,一句话也不出来。</p>
武元佑见状,微微摇头,然后装作不经意回头,看了一眼身后跟着的礼部尚书陶文渊。</p>
后者,正两只拢在身前,默默的看着这辆马车。</p>
武皇帝依旧没有反应过来,但是裴皇后却已经看出来了一些形势,这位皇后娘娘清了清嗓子,开口道:“辛苦二叔了。”</p>
“我们进城罢。”</p>
“是。”</p>
武元佑松了口气,应了声是之后,回头看向陶文渊,拱道:“陶尚书,咱们动身进城罢。”</p>
陶文渊点了点头,开口笑道:“殿下做主就是。”</p>
楚王殿下先是回头下令进城,然后对着陶文渊叹了口气道:“陶尚书,我们兄弟好些年没有见了,我想同大兄同乘,与大兄话。”</p>
“也好好劝一劝他,配合王上大事。”</p>
“陶尚书觉得可好”</p>
陶文渊微微皱眉。</p>
楚王殿下低声道:“先生也是大周旧人。”</p>
陶尚书这才叹了口气,开口道:“殿下自便就是,没有人问,老夫就不会。”</p>
“多谢先生。”</p>
他深呼吸了一口气,大步上前,迈步上了皇帝的马车。</p>
随着他一声令下,队伍缓缓朝着洛阳城行进。</p>
马车里,楚王殿下坐在一家三口对面,他先是看了看自己的兄长,见后者低着头不敢直视自己,又看向脸色有些苍白的皇子,沉默了一会儿之后,开口道:“这是延光罢”</p>
裴皇后默默点头,叹息道:“是延光。”</p>
楚王殿下看着脸色苍白的皇子武延光,问道:“他这是怎么了”</p>
“病了。”</p>
裴皇后轻轻咬牙,开口道:“还没进中原就病了,那个姓赵的将军不愿意停下来给他瞧病,也不愿意给他放在路上,只每天派人过来给喂药,这一路颠簸辛苦。”</p>
“一直也不见好。”</p>
楚王殿下看着脸色苍白的皇子,心情复杂。</p>
他上一次见到武延光。还是在京城里,那个时候,这孩儿才刚会话,磕磕巴巴的叫了他一声二叔。</p>
如今再见,已经成了这样。</p>
“等会”</p>
楚王殿下深呼吸了一口气,开口道:“等会进了城,我想法子给这孩子,带到我家里去,然后请大夫来,给他看病。”</p>
“给他看病有什么用”</p>
一直没有话的武皇帝,突然抬起头,怒视了一眼自己的兄弟,咬牙切齿:“瞧好了病,就不用给杀头了吗!”</p>
武元佑毫不相让,怒目而视,努力压低声音:“声!”</p>
皇帝陛下的情绪似乎是有些崩溃了,他恶狠狠的看向武元佑,怒声道:“你怕他们,朕却不怕他们!”</p>
“闭嘴!”</p>
楚王殿下有些愤怒了,他一把拽住自家兄长的衣袖,压低声音,低喝道:“听好了!从现在开始,我什么,你们一家就做什么,我不能保证你们一家一定安然无恙,但是听我的话,至少活下来的几率大一些!”</p>
裴皇后默默叹气,正要点头,只听武皇帝对自己的兄弟怒目而视:“让他们来杀就是,让他们来杀就是!”</p>
胖胖的楚王殿下抬起,毫不犹豫给了自己兄长一个响亮的嘴巴。</p>
他的目光凶狠,仿佛要择人而噬。</p>
“你这么有骨气!”</p>
“怎么不死在关中”</p>
“怎么不死在剑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