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天子的决心</p>
长久以来,李云一直有一种感觉,那就是天下事,他多数都是知道的。</p>
尤其是九司日渐壮大之后,只要他想知道的事情,就基本上都能知道。</p>
九司探听不到,他也会有别的渠道能够知道。</p>
但是这一次,刘博的几句话,的确有些冲击到他的认知,原来身在这个位置上,真的会有一些事情,朝廷上下的人,会上下一心的瞒着他。</p>
尽管这种隐瞒的初衷,也是因为他自己本身的权势,但是即便如此,也让李云对于自己现在的身份,所处的位置,有了一些新的认知。</p>
李某人深呼吸了一口气,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伸拍了拍桌子,黑着脸道:“真是他娘的各有各的心思!”</p>
刘博很了解李云,也猜到了李云现有的反应,他站了起来,将茶盏放在一边,对着李云笑着道:“二哥不用为这种事情生气,各人当然会有各人的心思。”</p>
“那些新投过来的人,不敢得罪缉盗队的旧人,咱们江东那些不怕缉盗队的几个老人,也不愿意让二哥声名受损。”</p>
“所以,就都装作不知道。”</p>
李云坐回了自己的位置上,沉默了许久,最终才叹了口气道:“不是你,我真就一丁点都不知道,从前我做吴王的时候,还不太懂为什么朝廷里的皇帝有皇城司,还会被人哄的团团转,现在多少明白一些了。”</p>
刘博看着李云,问道:“二哥莫要生气,至少如今来,除了缉盗队以外,其他事情,还没有发现有谁敢瞒着二哥。”</p>
李云低头喝了口茶水,开口道:“你把那些犯错的缉盗队名单留下,我来处理他们。”</p>
刘博犹豫了一下,问道:“二哥,我多嘴问一句,你打算怎么处理他们”</p>
李云抬头看着刘博,皱眉道:“你的意思呢”</p>
“暗罚。”</p>
刘博显然已经心里有数了,他压低声音道:“缉盗队,是原来江东军的根基,骨架,如今更是王师各个军中的将领,不管他们做了什么,他们都是对二哥最忠心耿耿的一批人。”</p>
“而且,至少到目前为止,缉盗队九十多个人,至少有七十多个,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也就是,这批人依旧可用。”</p>
李云眯了眯眼睛,抬头看了看刘博:“那处理几个,杀鸡儆猴,岂不是更好”</p>
“难道处理几个,剩下那七十多个,便不再忠心了”</p>
“我以为不妥。”</p>
刘博低头道:“二哥,这件事,我已经考虑了很久了。”</p>
“重罚一部分人,甚至把他们杀了,并不会影响剩下的人对二哥的忠心,但是却会暴露出二哥这些嫡系的弱点。”</p>
“会告诉朝廷里的其他人,缉盗队出身的这些人,并不是百毒不侵。”</p>
刘博低声道:“那么,就会有其他人,对他们群起而攻之,齐心协力,弹劾二哥的这些旧部。”</p>
“一丁点错,也会被无限放大。”</p>
“缉盗队那些人,基本上都是山贼出身,如今经过多年战事还在的,多是靠着忠义二字,他们不会如何如何警惕,那些文官想要对他们做局,轻而易举。”</p>
“时间一长,缉盗队也就不复存在了。”</p>
到这里,刘博看着李云,继续道:“我知道,二哥的威望足够,不管是哪一批人,在二哥这里都翻腾不出什么浪,但是我这几天想了,缉盗队这个群体,对于新唐的将来,总体是有力的。”</p>
“我觉得,二哥应当在整体上,护住他们。”</p>
“不让他们做大,作恶的同时,把他们这一批人保存下来。”</p>
刘博看着李云,低声道:“将来,可以留给后来人。”</p>
这些年,刘博也曾经读过不少书。</p>
王朝初年,君权一定是无限庞大的,但是越往后越不行,因为臣权会夺走一部分君权,而且是一大部分。</p>
一旦某一任皇帝松了口,丢掉了一部分权柄,后世皇帝再想要拿回去,那就是千难万难。</p>
动不动就是四个字,祖宗成法。</p>
而刘博是天然的“皇派”,他永远站在李云的角度考虑,他想要保全缉盗队,目的是为了将来的皇权,能够持续强势。</p>
李云闻言,瞥了他一眼,笑骂道:“老子才三十岁,你他娘的就给老子想后事了。”</p>
“要是在别的皇帝面前这种话,非杀你的头不行。”</p>
</p>
刘博笑着道:“在别的皇帝面前,也没有我话的份。”</p>
李云瞥了他一眼,略微思考了一番:“你子想法太多,不过你的话,我会认真考虑了,但是不管怎么,也不管是不是缉盗队,这个作恶的苗头不能开。”</p>
着,他伸出来:“名单给我。”</p>
“我来处理。”</p>
李某人眯了眯眼睛,冷笑道:“这种事该处理就他娘的要处理,至于你担心的事情。”</p>
“老子又不是死了。”</p>
李云闷哼了一声:“我自家的家底,我当然会好好的保全。”</p>
英国公叹了口气,从袖子里掏出一份已经准备好的名单,交到李云里,他犹豫了一下,苦笑道:“陛下处理这些人的时候,也不要是臣告发的他们,臣也怕得罪人。”</p>
李云瞥了他一眼,笑骂道:“知道了,知道了。”</p>
“你们都怕得罪人。”</p>
李某人低哼了一声:“我却不怎么怕,这个时候正是得罪人的时候,要是不舍得得罪人。”</p>
他敲了敲桌子:“我怕这新唐二世而亡了。”</p>
历史上,很多王朝不够长命,为后一个王朝做嫁衣,本质上还是因为变革的不够彻底,没有能在前朝的尸体上开出新的朵。</p>
而对于李云来,他完全有足够的魄力,要造出一个崭新的时代。</p>
他这一朝,可能不一定能迎来王朝极盛时,但是他一定会为极盛,奠定扎实的基础。</p>
甚至,在他这一朝,就要迎来盛世。</p>
而在迎来盛世之前,一些目前能看得见的病根,他都要清理干净。</p>
这些病根,不止来自于缉盗队,还有文官群体,还有几百年几千年的世家贵族,还有此时从旧周继承的制度上的弊病。</p>
都需要统统敲碎,从头再来。</p>
英国公起身,对着李云深深低头,沉声道:“陛下英明神武,臣就不多了,臣三日之后,就要离开洛阳。”</p>
“九司一切事情。”</p>
刘博低声道:“陛下可以寻孟海询问。”</p>
李云“嗯”了一声,拍了拍刘博的肩膀:“到时候,我亲自送你。”</p>
</p>
次日上午,依旧是在这甘露殿里,户部尚书杜和奉命见驾,他大步走进甘露殿里,对着李云低头行礼道:“臣杜和,拜见陛下。”</p>
李云抬起头,看了看他,然后又低下头:“杜尚书起身罢。”</p>
杜和道了声谢,然后垂站在李云面前待命,李云这才放下了中的朱笔,他抬头看了看杜和,开口道:“请杜尚书过来,主要是这么几件事。”</p>
“第一件事,就是清丈全国土地。”</p>
杜和连忙低头:“陛下,这事臣等一直在做,不过人不够,地方衙门不健全,恐怕两三年内都没办法建功。”</p>
“人不够,就户部派人下去做,地方的驻军可以配合你们,明年这个时候,朕要看到一个大致的数目。”</p>
“还有,户部要与地方官府一起,组织开垦耕地。”</p>
“把一些废弃的田地,还有可以开垦的土地开垦出来,这个事情,让农事院的人主要负责,通知地方。”</p>
“谁开垦出来的土地就归谁,地方衙门,要配合开具田契,不得刁难。”</p>
杜和低头应是。</p>
李云看着杜和,继续道:“尤其是世家大族的田产,要一一统计出来,上报朝廷,不得有任何隐瞒,然后”</p>
皇帝陛下声音平静。</p>
“召集户部相应官员,我们”</p>
“议定新的税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