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5章及格!</p>
孟海不仅仅是九司之中的诸司司正之一,他更是如今的京兆司司正,而且是天子身边近人。</p>
他的地位,基本上可以等同于是九司副总司。</p>
九司这几年,在征讨天下的过程中出力太大,再加上它神秘莫测,以至于现在,不管是军中的将领,还是地方上的官员,都要敬九司三分。</p>
再加上孟海这一次,拿着天子的诏令,他本人就是皇帝派到岭南来的钦差。</p>
他这一句话,陈玄自然无话可,毕恭毕敬低头,应了声是。</p>
孟海得以顺利节制岭南地方军。</p>
紧接着,岭南本地的九司,也被他直接接管,一场壮烈的岭南道清洗,就此拉开帷幕。</p>
九司本就消息灵通,孟海又从洛阳带来了一些自己的嫡系下属,全面接管岭南之后,只查了五六天时间,就查出来了一些端倪。</p>
到了第七天,孟海便亲率地方驻军,兵进泷州拿人,将地方豪族泷州陈氏,团团围住,整个陈府上下,几乎一个也没有来得及走脱,俱被一体擒拿。</p>
拿下陈氏之后,孟海只是略做修整,就准备再一次动作,一个三十来岁的贵公子,却从广州匆匆赶来了泷州,层层求见,一直到天黑时分,他才终于见到了孟海。</p>
见到孟海之后,这贵公子低着头,客客气气的行礼道:“言琮拜见上使。”</p>
孟海这会儿正在打量着来人,看了一会儿之后,他才想了起来,开口道:“你是旧周岭南节度使言济之子。”</p>
“是。”</p>
言琮深呼吸了一口气,低头苦笑道:“上使还记得在下一家”</p>
孟海看了看他,皱眉道:“你现在任什么官职”</p>
言琮低头道:“下官奉上命,现任广州刺史。”</p>
孟海闻言,闷哼了一声,开口道:“当初,你们岭南道派人,袭杀晋王爷,最后被晋王爷一体擒拿,送往金陵问罪,没想到陛下竟饶了你们家。”</p>
言琮低头苦笑道:“上使误会了,当初派人刺杀晋王的,非是我们言氏一家,而是旧周朝廷的皇城司,下官与家父,也是无可奈何。”</p>
“后来面见陛下,我父子已经统统交代了。”</p>
他低头道:“即便如此,我父也因此被陛下黜为庶人,只是因为我家熟悉岭南情形,因此派下官回到岭南,帮着朝廷官员,恢复岭南行政。”</p>
孟海看着他,想了想,问道:“言使君不在广州,怎么跑到泷州来了”</p>
“奉命而来。”</p>
言琮从袖子里,取出一份文书,两只递给孟海,低声道:“十日前,下官收到九司转送的陛下密诏,令下官前来相佐上使,请上使过目。”</p>
孟海两只接过文书看了看,只见的确是李云的命令。</p>
大概的意思是,岭南的事情不,担心孟海到了岭南之后,人生地不熟,把事情办坏了,因此派言琮这个岭南土著,来给孟海做个副。</p>
孟海看完了之后,遥对西北方向行了个礼,然后回头看向言琮,松了口气:“既然是陛下的诏命,往后言使君就跟在我身边,给我做个副使罢。”</p>
言琮低头,应了声是。</p>
他犹豫了一下,开口道:“上使,我到了泷州之后,听您已经把泷州陈氏给抓了”</p>
“是。”</p>
孟海眯了眯眼睛,缓缓道:“这一次岭南地方叛乱,与这些地方豪强脱不了干系,泷州陈氏盘踞地方多年了,所占田产不计其数,想必对于朝廷的新税不满。”</p>
“这一次岭南道的叛乱,背后就有他们的影子。”</p>
孟海沉声道:“不下狠,狠狠处理几家人,这些人就不会老实,往后地方之乱,也永远不会停歇。”</p>
言琮看了看孟海,微微摇头道:“上使,泷州陈氏是岭南三大家族之一,他们一旦出了事,另外两大家族马上就会得到消息,到时候他们很可能会武力抵抗朝廷。”</p>
“不定,会弄出更大的乱子。”</p>
孟海横眉道:“难道朝廷还怕他们不成”</p>
他怒声道:“大不了,再打一次岭南就是了!”</p>
言琮连忙摇头,开口道:“上使,下官不是这个意思。”</p>
“下官的意思是。”</p>
言琮看了看孟海,缓缓道:“高凉冯氏,泷州陈氏,以及钦州宁氏。”</p>
“岭南这三个家族,大约都跟这一次动乱脱不开干系,上使想要动,应当是对他们三家一起动,拿住了他们三家人,岭南其他势力便都不敢再乱来了。”</p>
“到时候,上使想怎么查,就怎么查。”</p>
孟海闻言,大皱眉头:“现在泷州陈氏的人已经拿了,再这些是不是太迟了”</p>
“不迟不迟。”</p>
言琮深呼吸了一口气,对着孟海笑了笑,开口道:“上使,我们言家从我祖父那一代,就是岭南五府经略使,我父被旧周封为岭南节度使,我们家跟当地地方家族很熟。”</p>
</p>
“现在,我弃暗投明,在新朝为官,只要我去见陈家人,跟他们我愿意从中做个和事佬,给他们搭桥。”</p>
“只要他们出点钱平事,就可以安然无恙。”</p>
言琮看着孟海,微微低头道:“只要我们要的钱足够多,他们就不会起疑心,到时候其他两家的叛乱,也就会戛然而止。”</p>
言琮顿了顿,继续道:“还有一点,上使现在带的人不够,还要继续调派援兵,我们三管齐下,一举擒拿这三个家族,至少需要万人左右。”</p>
孟海看着他,犹豫了一下,问道:“需要这么多人吗”</p>
言琮低声道:“这三大家族,世代盘踞岭南,当初朝廷攻伐岭南道的时候,若他们肯出人出钱出力,恐怕岭南道归服,还要晚上个两三年。”</p>
孟海认真思考了一番,开口道:“那好,那就这么办。”</p>
“言使君。”</p>
他看着言琮,缓缓道:“你留在泷州,安抚陈家,顺便安抚其他的两个家族,我出去一趟。”</p>
“再多调派一些兵力过来。”</p>
言琮毕恭毕敬低头,应了声是。</p>
孟海做事很干练,做了决定之后,只是跟言琮简单交代了几句,又把自己的腰牌给了言琮,然后就匆匆离开,去调派兵力去了。</p>
只留下言琮一个人站在原地,他低头看了看自己的双,眯了眯眼睛。</p>
“当初袖旁观。”</p>
言使君抬头望天,声音平静。</p>
“如今报应来了。”</p>
完这句话之后,他拿着孟海给他的腰牌,很顺利的来到了陈家,顺利的见到了陈家家主。</p>
言使君此时,面色已经清冷了起来,他看着眼前的中年人,然后用岭南话笑着道:“陈叔,还认得我否”</p>
陈家家主这会儿,已经受了不少罪,听到了言琮的声音之后,先是抬头看了看他,随即有些震惊:“言言”</p>
言琮背着,对着他笑了笑。</p>
“陈叔,我是来搭救你的。”</p>
陈家主大喜过望,正要话,就听得言琮继续道:“不过很贵。”</p>
陈家主脸上的笑容僵住了,他沉默了一会儿之后,长叹了一口气道:“老夫也猜出来了,这般大张旗鼓,无非就是求财。”</p>
他低头道:“不管多少,老夫都认了。”</p>
“三成。”</p>
言琮笑着道。</p>
陈家主咬了咬牙,点头道:“老夫认了。”</p>
言使君背着,继续道:“看在过往交情的份上,我给陈叔留三成。”</p>
陈家主愣在原地,脸色一下子灰败了下来。</p>
</p>
章武元年十一月。</p>
在围歼朔方军整整一个月之后,苏大将军终于在关中道北部大破朔方军,尽诛朔方军主力,韦氏父子只带了数百亲信,连家人妻妾都顾不上,直接弃营而逃,逃往深山。</p>
关中差不多六万朔方军主力,此时直接被打的分崩离析,除万余人直接弃械投降被俘之外,其余朔方军,全部被剿灭在了战场上。</p>
鲜血,几乎染红了大地。</p>
这也是新唐,或者江东势力开辟以来,打的最狠的一仗,如果算上河东军的伤亡,以及民夫的消耗,直接死在这场战事之中的人,恐怕要近十万人!</p>
近二十年计算,这也是规模最大,烈度最高的一场大战。</p>
而在韦全忠父子溃逃之后,这场战事也终于告一段落,苏晟一边亲自带人追击韦氏父子,一边派人急忙往长安报捷。</p>
消息送到长安城的时候,李皇帝正在与杜相公一起,翻看着关中道官员的名册,听闻前线大捷的消息之后,李云只是看了一眼来报信的杨喜,然后又看了看一旁的杜谦,笑了笑。</p>
“今日真是好日子,方才岭南道传来消息,如今苏大将军那里,又来了捷报。”</p>
杜谦起身,对着李云躬身行礼,毕恭毕敬道:“恭喜陛下,到如今,终于四海一统,天下归一了。”</p>
李皇帝站了起来,摆道:“受益兄不必这种话,且不幽燕一地还如鲠在喉,谈不上一统,而且”</p>
李云淡淡的道:“我心中的疆域,远不止武周那么大。”</p>
着,他背着,看向半天空,声音平静。</p>
“咱们现在,只能算是将将及格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