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其他类型 > 剑走偏锋的大明 > 第260章 流言甚嚣尘上
    第260章流言甚嚣尘上</p>

    玄妙的试探就是,吃过饭以后,她和陈文恳谈了一番。</p>

    陈文回到卫所后当晚,宋北就拖着重伤的身体逃了出去。</p>

    不久后,宋北的尸首在海里被发现,也不知道他想怎么逃,结果淹死在海里,还被海水冲到岸边,最后被巡逻的士兵给拉了回去。</p>

    吴孝立的脸色很难看,质问看守宋北的士兵,“丹田被废,身上带了这么多伤的人你们都看不住,要你们有何用”</p>

    士兵们羞愧低头。</p>

    吴孝立怒道:“给我查,彻查到底,宋北到底是怎么逃出去的,逃走前见了什么人,可有留下什么东西。”</p>

    褚良应下。</p>

    陈文远远的看着,俘虏并不是他的士兵看守,所以这件事跟他无关。</p>

    吴孝立也知道和陈文无关,但他就是看他不顺眼,看见他就想发火,而且总忍不住怀疑,这事真的和陈文无关吗</p>

    但,陈文到底刚立了一个大功,而且,所有的战利品都被吴孝立接,他这时候再对陈文发火,必会激起士兵的反抗之心。</p>

    吴孝立有点胆子,但不多。</p>

    他还是怕军队哗营,今年以来,福建和浙江的逃兵已超双百。</p>

    而此时军中又收了一批更不稳定的海盗做军户</p>

    想到此处,吴孝立冲陈文招,道:“陈文,你是个能干的人,本将下,也就你有些指挥水师的天赋,所以我想把你派去东山岛的铜山守御千户所,那里直面倭寇及众海盗,有你在那里驻守,将来我这一条防线无忧矣。”</p>

    陈文愣了一下后立即抱拳应下,眼睛晶亮,满脸激动,“大人看重末将,末将万死不辞,您放心,有末将在一日,便不让一个海盗从东山群岛侵内。”</p>

    “好,那本将就把东山交给你了。”吴孝立大方的道:“我知道你人一直不足,这次你就把新收编的海盗全都带上,将他们整编进去。”</p>

    陈文一脸为难,“大人,这些新收编的士兵桀骜不驯,又是海盗出身,把他们带到岛上怕是难以控制,不如从其他千户所里调四百人给我”</p>

    他低声道:“我这边一直人不足,空着好多名额”</p>

    吴孝立脸色一沉,道:“其他千户所任务也重,要是都把老兵、精兵给你挑走了,他们怎么守自己的防线”</p>

    陈文眉头紧皱,“但那些收编的脾气太硬,那又是在岛上,他们要是三天两头的闹事”</p>

    吴孝立想了想,皱眉道:“这样吧,你选几个他们的家人带上,留下一部分安置在陆上,两边为质,他们时常看到岛上的亲人,便想到留在陆上的亲人,就不会闹事了。”</p>

    陈文想了想后应下,算是接受了这个建议。</p>

    阿信等人就将大部分家人带到了岛上,因为海岛上的生活艰苦,所以带的都是年轻的。</p>

    宋大礼一边往船上搬东西,一边骂骂咧咧,“吃了我们千户所这么多年的空饷还不够,军功抢了,战利品抢了,现在就给我们一群收编的海盗”</p>

    “闭嘴,”陈文呵斥他道:“不许再阿信他们是海盗,既然收编了,那以后就是我们的兄弟。”</p>

    “兄弟心不齐,海盗没打来,我们就先死了。”</p>

    宋大礼只能憋回去,问道:“千户,东山离这里远着呢,补给全靠岸上给,他们要是补给不及时,那我们”</p>

    陈文目光深沉,道:“东山上也有军田,我们可以自己耕作。”</p>

    宋大礼烦躁道:“大部分岛体都是石头,能种的地不多,就是种,也是种豆子一类的东西,够吃吗”</p>

    陈文攥紧了拳头道:“不怕,我来想办法。”</p>

    脑海里却响起玄妙的话,“吴孝立此人心胸狭隘,贪婪成性,在他底下,你不会有任何晋升的会,你要想实现自己的抱负,就必须要从他的底下跳出去。”</p>

    玄妙道:“他克你!”</p>

    陈文捏紧了大拇指,心头闪过各种想法,最后不得不承认玄妙的,“你要想光明正大的脱离他,就得先不依靠他在军中站稳脚跟。”</p>

    “而他是你的上峰,他,代表的是朝廷,哪一天,你不需要朝廷的拨款也能养下一千户的兵船时,你才能更进一步。”</p>

    陈文那天晚上听到这番话时,差点就以为玄妙让他造反了。</p>

    却没想到她让他回去找宋北。</p>

    他去找人时,恰好听到褚良在审宋北,问宝藏藏匿的地点,以及海图。</p>

    他这才知道,她的目标和吴孝立的一样,都是宝藏。</p>

    宋北什么都没。</p>

    他是正确的,他只要开口,他就活不到第二天。</p>

    只有一直沉默,才可能保住一条性命。</p>

    然后陈文就让人把宋北带出军营,审不出来有用的信息之后就干脆利落的把人杀了。</p>

    玄妙既然来找他,那海图八成在她上。</p>

    而当初捉拿宋北的,本就是玄妙的师妹,那个叫潘三竹的道长。</p>

    陈文在等,等玄妙再来找他。玄妙也在等,等事情发酵。</p>

    </p>

    果然,陈文前脚带着船只离开,后脚宋北的死讯就传开,宝藏之甚嚣尘上。</p>

    连都出城回家的林盟主都转身回来,直接找了曹道纪一起来问潘筠,“三竹道长,你们当初拿住宋北时,可有从他身上搜出来什么东西”</p>

    “没有。”</p>

    林盟主皱眉。</p>

    潘筠见他似乎不信,立即道:“你不信,你问张宁和李济啊,他们当时就躲在林子里看得一清二楚,我抓住宋北以后,一剑就把他的衣裳全都划了,全身上下就剩一条布包裹着屁股。”</p>

    众人:</p>

    潘筠:“你们是不是怀疑他把宝藏图藏在了那块布里”</p>

    众人再次一噎,齐齐沉默。</p>

    潘筠一脸懊悔道:“我每每想起也很后悔,当时应该一剑把那块布也给挑了的,唉”</p>

    众人忍不住齐齐后退,就连林盟主都觉得两腿之间凉飕飕的。</p>

    他强笑了一声对陶季道:“陶兄,三竹道长年纪也不了,这男女之别还是要教的。”</p>

    陶季:“我们三清山丹道为主,我们会不教吗这不是我们的问题,是你们太在意男女之别了。”</p>

    林盟主:合着还是他们的错了</p>

    张宁和李济不知从哪里冒出来,声作证道:“盟主,当时三竹道长的确把把他们都剥光了,全身上下就剩一块布,没有从他们身上找出什么东西来。”</p>

    林盟主就皱眉,“东西难道是暗藏在被碎掉的衣服里,没有发现,或是不在宋北身上,在别人身上”</p>

    林盟主猛的反应过来,看向潘筠,“祝子逊呢”</p>

    潘筠就指着李济道:“你问他。”</p>

    李济一脸羞愧道:“盟主,当时林少侠和俞少侠昏迷刚醒来,我担心他们,就跑上去看,就一会儿的功夫,他就逃了。”</p>

    林盟主:</p>

    也对宝藏感兴趣,跑来询问\围观的侠士和道士们一起看向林盟主,这样看来,林盟主和武林盟好像更有嫌疑啊。</p>

    潘筠坦坦荡荡,表示她的一切行为都在大家的视线之中,可没有藏私。</p>

    潘筠:“除了两把横刀,我们连个战利品都没留下,唉,最吃亏的就是我们了。”</p>

    “宝藏图一定是在祝子逊身上,他跟随宋北多年,不可能什么都不知道。”</p>

    “不错,抓住祝子逊,就能知道这群海盗的宝藏藏在哪儿了。”</p>

    “他们背后还有人呢,那些海盗会不会提前去把宝藏取出来”</p>

    “奶奶的,那些东西可都是从我们大明抢走的,怎么能让他们弄走我要是有船,一定日日去海岛巡视,那些倭寇休想靠近那些海岛。”</p>

    “倒是一个办法,实在不行,还可以剿了他们,把人都杀了,看他们怎么还上岛拿宝藏。”</p>

    然后他们再把祝子逊抓走,不就知道宝藏的藏宝地点了吗</p>

    大家目光流转,都觉得这个主意不错。</p>

    于是,为了迫使大明水师出船惊扰海岛,不仅曹道纪积极的上书和皇帝汇报了泉州卫这件事,就连江湖盟的人都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把这个消息往朝廷里传。</p>

    于是,才入冬没多久,京城就被两件事炸了。</p>

    第一件,倭寇竟然能从大明走私官制横刀、火铳和火药;</p>

    第二件,倭寇留下的宝藏,据藏在一个海岛里,金银珠宝堆成了山。</p>

    皇帝很好奇第二件事,但第一件事更紧要。</p>

    他也想知道,“是谁,将火铳和火药卖给倭寇的”</p>

    百官沉默。</p>

    皇帝目光一一扫视底下的人,冷笑一声后道:“着御史台和锦衣卫严查此事,王文——”</p>

    都御史王文出列,低头道:“臣在。”</p>

    “此事你亲自去查,务必将此蠹虫查出,”皇帝顿了顿后道:“顺道把宝藏的事也查一查,外面流言蜚语满天飞,朕听,还有渔民为了找宝藏偷偷下海,想要游到海岛上去,简直胡闹!”</p>

    王文连忙应下,表示一定会彻查到底。</p>

    王文退下,锦衣卫指挥使马顺就给他安排好了要带着的锦衣卫,“王大人,这是锦衣卫千户王山,此次锦衣卫就由他带队。”</p>

    王文心中不满,这王山是王振的亲侄子,一点能力也没有,平时他倒是愿意和他称兄道弟,喝酒泡青楼,可这是出差,派一个能力不足的人去,岂不是给他拖后腿</p>

    但王文面上不露,笑着答应了下来。</p>

    马顺就凑到王文耳边声道:“王大人,翁父对这宝藏也好奇得很”</p>

    晚安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