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其他类型 > 剑走偏锋的大明 > 第311章 倒卖
    第3章倒卖</p>

    师爷带驿丞下去,书房里一下只剩下潘筠和明仁了。</p>

    潘筠见明仁的脸色不是很好,便道:“明县令忙,贫道先告辞”</p>

    明仁似笑非笑,“岂敢让三清观师叔空离开山神庙庙会在即,潘庙祝此时来县城是有事”</p>

    潘筠立即哭穷道:“璁儿,今年去庙会的人多则三千不止,山神庙准备的福袋不够,所以要来采购,只是,一个福袋六斤六两,便是取最的三千数,那也是近两万斤粮食,更不要还有药材等物”</p>

    总之就一句话,庙会很钱,而她穷。</p>

    但明仁也不富裕,他刚薅了一把地主们的羊毛,把县内流浪的乞丐流民们安排起来,哪有钱给她</p>

    潘筠话锋一转道:“粮食和药材还能想想办法,大夫却难寻。”</p>

    “信众们冒着风雪来参加庙会,求的不过是健康平安,知道我们有义诊,肯定都要看一看的,只靠我大师兄几个”</p>

    明仁就明白了,道:“庙会那两日,我会让县里的大夫们过去。”</p>

    他顿了顿后道:“县里出钱,负责服他们,免费义诊。”</p>

    潘筠立刻起身道谢,顺便告个辞。</p>

    明仁就起身亲自送她出去,见她高高兴兴的要走,明仁就叫住她,“我一直以为你们出家人是不会参与俗尘事务的,要是王道长和王璁他们遇见苏大山,会给他钱,会给他符,却不会为了他来找我。”</p>

    明仁站在门口的阴影处,脸上神色晦暗不明,“这劳役一清点,县里怨恨我的人不会少,但本县是县令,做此事是职责所在,招此怨恨天经地义,你却不一样。”</p>

    “有心人想要打听此事缘由,很容易就能打听到,你不仅让自己卷入这件巨大的因果之中,也会给三清观带来麻烦,此时回想,你可后悔”</p>

    潘筠站在阳光里,闻言抬头回道:“我不后悔。”</p>

    她道:“黄符只能救得他一时,解决不了他的困境;钱或可以助他脱离苦海,但他离开,势必会出现另一个苏大山,这是我的因果;我不知道这县里还有多少个苏大山,但既然明县令有破釜沉舟的勇气,我一个穷道士又何惧做这个捅破窗户纸的人”</p>

    “诸多怨恨,我都受得起,我只怕卷入无辜之人的因果之中。”潘筠道:“只有查明真相,让一切回归秩序,才能平复这些因果。”</p>

    明仁定定的看着她,而后一脚踏出门下的阴影,站在阳光下与她对视:“你觉得百姓如今承受的劳役是正常的秩序吗”</p>

    “不正常,”潘筠没好气的道:“但你可以打破,调整吗”</p>

    明仁:“不能。”</p>

    “等明县令哪天当上了首辅阁老再来问我这个问题吧,”潘筠道:“现在我们做的都是力所能及的事,也是县令您的分内之事。”</p>

    明仁朗笑出声,“你的不错,的确是本县的分内之事,也是本县力所能及的事。”</p>

    清查的决心立刻就坚定了下来。</p>

    潘筠离开县衙往主街走去,妙真和妙和正拢站在一边看人往牛车上搬粮食。</p>

    这些人都是粮铺临时雇来的短工,不远处街边还站着不少人,正羡慕的看着他们。</p>

    潘筠才上前,妙真就道:“十五石米,因为我们买得多,算三两六钱。”</p>

    潘筠就从袖子里摸出一块银锭和一块银角子给她。</p>

    妙真拿去结账。</p>

    结完账出来问道:“去看孙婆婆他们吗”</p>

    潘筠摇头,“我问过明县令了,他们房子已经建得差不多了,人已经去上学,这个时候正在学堂里读书呢,我们就不去打搅他们了。”</p>

    掌柜等他们完话才笑着凑上来,“道长,这粮食都是给庙里用的”</p>

    潘筠点头。</p>

    掌柜就压低声音问道:“我都听了,就是县里都有不少人议论着要去参加庙会呢,道长,这点米怕是不够用吧”</p>

    潘筠笑眯眯的道:“红火总是好事。”</p>

    “是好事,是好事,可费也多不是道长是打算去州里买粮食”</p>

    潘筠就快速的扫了妙真一眼,见她眨眨眼,便知道她肯定是讲价的时候露的口风。</p>

    虽然她没有去州里买粮食的打算,但要是能让掌柜便宜一些,也不是不可以。</p>

    于是潘筠点头。</p>

    掌柜就道:“这一去一回,既费时间又费脚力,何苦呢”</p>

    “道长想要便宜点的米,我这也不是没有。”</p>

    潘筠:“你能便宜多少我要的白米多,其他红米、赤豆等各色粮食要的少些。”</p>

    掌柜:“好,好,一石白米,我可以给你二百四十文。”</p>

    </p>

    潘筠惊讶不已,怀疑的看向他,“和现在我们挑的品质一样”</p>

    掌柜顿了一下后道:“道长,一分价钱一分货,给外头那些贫民的东西,实不必那么好”</p>

    潘筠:“山神庙给信众的福袋都掺劣质品,我这是给山神做功德,还是给山神招孽啊”?掌柜:</p>

    潘筠道:“您别再劝我了,我要是答应了,这里面也有您的一份因果,到时候山神要是降下罪罚,也有您的一份。”</p>

    掌柜吓了一跳,不由的后退两步,离潘筠远了点,“你你你,道长,你可别吓人。”</p>

    潘筠没好气的道:“你看我像是吓你的吗三清山山神无处不在。”</p>

    在巨大的利益面前,掌柜不信怪力乱神,可潘筠那么坚定,他就又忍不住信了一点。</p>

    潘筠问:“二百四十文一石米,和现在的品质一样”</p>

    掌柜咬咬牙道:“二百四十文不行,至少得二百九十文。”</p>

    潘筠就扭头问妙真,“今天白银和铜钱的兑换价是多少”</p>

    妙真:“来前我去钱庄问过了,今日是一千二百文。”</p>

    潘筠回头盯着掌柜看,“今日三两六钱十五石米,核算下来是二百八十八文一石,掌柜,你心不诚啊,我正儿八经的和你谈生意,结果你给的价钱还没有今日零购的合算。”</p>

    掌柜一脸尴尬,他没想到潘筠算得这么快,连个算盘都没有也能算得这么细,反正他是算不出来的</p>

    见潘筠不太高兴,抬脚就走,掌柜生怕失去她这个重要客户,更怕她出去乱,将此事宣扬出去会坏了粮铺的名声,因此他连忙追上去,拦住人道:“道长,我再让一步,二百八十文一石米如何”</p>

    潘筠冲他哼了一声,绕过他就走。</p>

    掌柜跟在她身后道:“道长,道长,你是知道的,我们粮铺现在零卖是三百文一石米,现在是冬天,粮价还会往上涨的,而且看今年天气,明年会涨得更凶,这个价钱已经是很优惠的了”</p>

    潘筠沉着脸道:“我买粮食是为了做功德,量多,我可不敢从你这儿买了。”</p>

    掌柜的咬咬牙,“二百六十文,不能再少了,一样的品质,我绝对不会糊弄道长。”</p>

    潘筠停下脚步,回头道:“成交!”</p>

    掌柜的心就痛到不能呼吸,在潘筠越过他走进店铺后就忍不住狠狠给了自己两巴掌,“叫你嘴快,叫你嘴快,二百七十文也是可以的”</p>

    但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他是没办法收回的,除非反悔。</p>

    可作为商人,可以鼓动客人买劣质品,却不能不守诚信,所以掌柜只能咬牙认了。</p>

    他连忙跟在潘筠身后进店,扯开笑容问道:“道长,你们还要买多少米我好叫人去舂。”</p>

    粮铺里更多的是谷子、麦子等,米和面是需要脱壳的。</p>

    潘筠这一趟就把粮铺大半的米给买去了。</p>

    潘筠垂眸思索片刻后道:“我还要两百石米。”</p>

    掌柜心里的伤口一下被抚平了,他笑道:“道长大气,我这就去给道长算账。”</p>

    掌柜噼里啪啦的去打算盘,片刻后道:“二百六十文一石米,那就是五万两千铜板,道长,您得给点定金,我好叫人去舂米。”</p>

    潘筠道:“可以,将合同定下来,合算银四十三两三钱。”</p>

    掌柜的一愣,连忙低头打了一下算盘,片刻后纠结道:“照今日的银价的确是这么多,但临近过年道长,我们还是用铜钱来结算吧,或是,照尾款结算那日的银价来算”</p>

    潘筠蹙眉,还是点头,“行,就按照尾款结算那日的银价来算。”</p>

    潘筠先给了他五两的定金,双方订立合同。</p>

    因为车上拉了十五石的米,三人就没有带着车去逛街,而是托付给粮铺看管之后就去羊汤店喝羊汤泡馍。</p>

    对面就是钱庄。</p>

    潘筠一边吃一边盯着钱庄看。</p>

    妙真:“师叔,你是不是想倒卖白银”</p>

    妙和吃得呼呼的,头都快要埋进碗里了,闻言抬起头来一脸懵,“白银还能倒卖”</p>

    妙真瞥了她一眼后道:“当然可以了,今日银价是一千二百文,我们要是今天兑出四十三两的铜钱,那就是五万一千六百文,三天之后我们来取粮食,银价要是跌回往常的一千零五十文一两,那我们只需四万五千一百五十文,多余的六千四百五十文就是我们赚的。”</p>

    妙和一脸迷茫的看着她,有听没有懂,但不妨碍她夸奖妙真,“妙真,你算术真好。”</p>

    妙真:“我主修命理天文,算术好不是理所应当的吗”</p>

    妙和就扭头问潘筠,“师叔,那我们是要倒卖白银吗”</p>

    潘筠将馍泡在羊汤里给潘黑吃,“你们声音再大一点,对面的钱庄就全听到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