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其他类型 > 剑走偏锋的大明 > 第351章 都一样(补更)
    第35章都一样(补更)</p>

    潘筠捂着脑袋委屈道:“我,我又不是去闯皇宫,我就是去找证据翻案,顺便见个皇帝”</p>

    “你提到皇帝的时候能不能不咬牙切齿”王费隐道:“显得一点也不忠君爱国。”</p>

    潘筠就努力扯开笑容,“我是去跟皇帝做朋友,获得圣意的。”</p>

    王费隐:“把杀气收一收再这话。”</p>

    潘筠笑脸哐的一下垮下,问道:“枉顾律法和正义,凭私心来治国,这个皇帝不能换吗”</p>

    王费隐转身道:“能不能换我不知道,但我知道,你一旦开始动,会有很多无辜之人死去,心里想不通就修炼,多炼炼,或许你修为到了一定程度,更接近天道了,祂会告诉你的。”</p>

    “师父也是神,祂不知道吗”</p>

    王费隐脚步微顿,偏头道:“祂只是山神。”</p>

    潘筠看着王费隐离开,看向王璁四人,“你们觉得呢”</p>

    王璁:“师叔你要是想翻案,我倒是可以替你先去京城找人,潘大人既然担心锦衣卫会对那几家的后人动,那我们先把他们藏起来,保护起来就好了。”</p>

    妙真道:“我明年就去考应试单,第三年就去考度牒,等我考中度牒就可以出入宫廷,到时候我去打探皇帝的消息,想办法为师叔你和皇帝牵线。”</p>

    她道:“他既然是昏君,那做谁的昏君不是昏君呢以师叔你的伶牙俐齿,我相信不会比王振差的。”</p>

    潘筠:“我谢谢你啊。”</p>

    不过到考度牒,她可以自己去。</p>

    潘筠拿定主意,这才去拆她两个哥哥的信。</p>

    潘岳和潘钰的都是他们在军中的事,多是报喜不报忧,最多是抱怨父亲潘洪给他们布置了很多课业,在军中训练之余也要读书,很累。</p>

    潘筠看得津津有味,心里倒平复不少,他们在边关过得还行,等从学宫毕业,她就去京城找杨家和张家的后人。</p>

    张家的主母贺氏和杨家的主母岳氏已经被处斩,但她们的儿女没有被问罪,只是不知是否还在京城中。</p>

    这么一想,潘筠将潘洪信中两家的地址抄下来递给王璁,“你去京城就替我打听一下两家人。”</p>

    王璁收起纸条,跃跃欲试,恨不得明天就去京城。</p>

    结果他才起了心事,王费隐阴灵一般的在门口闪现,幽幽的道:“你们还在干嘛,今晚还吃不吃晚饭了”</p>

    大家立即一哄而散,跑去厨房干活。</p>

    王费隐哼哼,见潘筠抱着木柴因为要躲避缠绕在脚边的黑猫差点摔跤,就又哼哼两声,就这样,还想换皇帝呢</p>

    因为团聚,人多,所以今晚道观的晚饭吃得特别早。</p>

    申时才过一点,饭菜就摆上了饭桌,特别的丰盛。</p>

    王费隐终于脸上见笑,拿起筷子道:“除了老二和清俊,我们三清观余下的人都聚齐了,也算团圆,来,吃个团圆酒。”</p>

    其实是陶季用剩饭酿的甜酒,升阳补气血的。</p>

    甜丝丝的,谁都能吃。</p>

    甜酒温热之后就更甜了。</p>

    潘筠一喝喝一大口,觉得很好喝,就用勺子把里面的米粒全吃,再喝一大口。</p>

    妙和也吃得头抬不起来。</p>

    潘筠喝完,啪的一声放下碗,豪迈的道:“再来一碗!”</p>

    陶季:“没了。”</p>

    潘筠:“这做的也太少了,妙和,下次煮饭多煮一点,剩饭就做成甜酒。”</p>

    妙和一口应下。</p>

    王费隐就哼哼,“就你这爱享福的命,还想换天呢,真去做了,苦不死你。”</p>

    潘筠嘴硬,“我那是为了百姓!”</p>

    潘筠吃着大鱼大肉,扭头朝厨房外面看了一眼,道:“也不知道我父兄有没有肉吃。”</p>

    王费隐:“大同羊肉便宜,他们吃的比我们还好。”</p>

    “到这里,我也想吃羊肉了,”王璁道:“明日我去集市上买点回来祭灶吧。”</p>

    王费隐:“买吧,买吧”</p>

    其实,潘家父子的生活没有信上的那么好。</p>

    境况再好转,他们也是充军的罪犯。</p>

    潘洪即便做了保长,他只要不是前保长那样的人,他的生活就不会好过。</p>

    作为保长,他只是有安排分配下来的任务的权利。</p>

    前保长是把自己及其家人该做的事推到了其他人名下,但潘洪为人正直,做不来这事。</p>

    他甚至主动承担了较重的一些活计。</p>

    上面安排下来的任务,一保若完不成,他要么自己主动站出来承担责任,要么找个背锅的人。</p>

    前者,他可能就失去保长这个职务,后者,背锅的人可能会被当做炮灰赶到前线去。</p>

    所以潘洪对上面安排下来的任务不敢怠慢。</p>

    </p>

    全保的人一起努力,没事可做,可以放假回家的潘岳和潘钰也跟着推板车去转运青储,前面则是低头背着一大捆青储,艰难在雪地里走的保民。</p>

    最后一批青储被存到仓库里,其他人纷纷和潘家父子告别,缩着脑袋,拎着绳子离开。潘洪则是要等仓库清点完毕,签字画押后才走。</p>

    父子三个推着车,冒着风雪往家走。</p>

    今年大同的雪也特别的大,特别的厚,此时路上的积雪就到腿了,板车也走得很艰难。</p>

    潘钰:“早知如此,还不如丢下板车,直接背呢。”</p>

    潘洪笑吟吟的道:“别抱怨,要不是这车,这一趟未必能扛得完。”</p>

    潘岳问,“父亲,接下来你们还要做什么”</p>

    潘洪道:“喂马,打扫马厩,都是一些散活了。”</p>

    潘岳喃喃:“今年就算过完了,又是一年过去,不知道妹长高了没有。”</p>

    潘钰:“不知道她头发有没有好一点,是不是还和之前一样稀稀落落,枯黄细软。”</p>

    潘洪:“不得嘲笑你妹妹。”</p>

    潘钰嘀咕,“我哪嘲笑她了,我分明是心疼”</p>

    路上一个人也没有,父子三个话声音又,所以并不怕被人听去。</p>

    也只有此时,他们才敢声的提起妹妹。</p>

    正话,一声呜呜的军号声响起,潘岳和潘钰吓一跳,立刻丢下板车就往营地跑。</p>

    他们父子三人本就在军营附近,很快就有令兵跑出来传令,“二营、三营立即回营集合,有敌袭——”</p>

    潘岳和潘钰跑得更快了,潘岳一边跑一边回头冲潘洪喊,“爹,你快回去——”</p>

    潘洪追了两步,高声道:“你们心些啊。”</p>

    有一队队士兵跑出来,朝流放村跑去,看到潘洪,立刻喝道:“你是充军的罪官”</p>

    跑到一半的潘岳停下脚步,回头冲他们大喊道:“兄弟,那是家父,我们兄弟俩都上战场了!”</p>

    潘洪知道他们想拉他去做什么,连连点头,“对,我家三人,俩人已上战场。”</p>

    士兵这才放过他,朝流放村去。</p>

    他们需要挑选一些人跟着去,有需要的话要作为诱饵,或炮灰走在前面。</p>

    潘洪咬了咬牙,丢下中的板车,拔腿去追那些士兵。</p>

    他得把保里人管控好,要是抽到他们保了,也得挑选更能存活的出去,以保住更多的人。</p>

    潘岳和潘钰跑回到营地,将士们也才刚到。</p>

    他们套上甲衣,戴上帽子,拿上枪就跟着总旗往外跑。</p>

    潘岳跑在总旗身边,声问道:“总旗,出啥事了,有人扣边”</p>

    总旗脸色发臭,“不是扣边,是来进献贡品的那些鞑子,出去后没多远就把一个镇给劫了,带走了三十多个女人,千户气不过,让我们去把人给抢回来。”</p>

    潘岳脸色也一沉,“他们不是使臣吗怎么还抢掠”</p>

    总旗冷笑一声道:“什么使臣,不过是假借进贡之名来讨食的乞丐罢了,这样的事也不是第一次发生了。”</p>

    “今年他们来进贡的使团人数多,足有近千人,陛下两次下旨阻止,才放了二十多个进京,剩下的留在大同等候。”</p>

    “没想到他们的使臣前脚到,他们后脚走,竟然直接就抢掠,”总旗道:“今日是腊月二十三,年,镇上有很多人赶集。”</p>

    潘岳喃喃:“我们家都是二十四过的年”</p>

    想到年竟遭人劫掠,与家人生离死别,潘岳脸色就很难看,问道:“可有伤亡”</p>

    总旗脸色更臭,“还没统计出来,不过他们估计是怕惹怒我们,据回来的探子,死的人不是很多,大概七八个吧。”</p>

    潘岳:“但对死的人家来,无异于家破人亡。”</p>

    总旗脸色沉凝,大声呼喝起来,“跑起来,全给我跑起来,你们是没吃饭吗”</p>

    秦百户已经骑马在等,他挑选了一队骑术比较好的人,潘钰也在其中。</p>

    秦百户晃了一圈,也点了潘岳,“你脑子好,跟我们一起去追人。”</p>

    潘岳应下,也立刻上前接过一包干粮后翻身上马。</p>

    他们的任务和其他人不一样。</p>

    他们是直接快马去追鞑子,追上以后不打,而是想办法阻挠他们继续前行,等待后援部队赶来之后再动。</p>

    所以,他们得找准方向去追。</p>

    潘岳问:“这群鞑子从哪里来的”</p>

    秦百户:“瓦剌。”</p>

    潘岳:“瓦剌和鞑靼的关系不是不好吗,也叫鞑子吗”</p>

    总旗:“管他呢,都长得一样,在北边的这些,只要是和我们动的都叫鞑子。”</p>

    潘岳:倒也没问题。</p>

    晚安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