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筠是个听劝的人,她顺着沐昂的话一想,发现她此时再入京,能做的也有限。</p>
她能做的,离京之前都做完了。</p>
再入京,也只能是静等,时不时的撩拨威胁一下王振等人罢了。</p>
但这种事,她不入京,二师兄和薛韶也能干。</p>
理智如此,但感情上,她还是很想回京见她爹。</p>
妙真知道她的纠结后道:“算一卦就是了。”</p>
她道:“左右都可之时就交由上天来决断。”</p>
妙真掏出三枚铜钱递给潘筠:“摇六爻吧。”</p>
潘筠接过铜钱:“交给上天?我很少干这样的事的。”</p>
话是这麽,她摇的速度一点也不慢,闭上眼睛祷告一番就丢下铜钱。</p>
妙真扫了一眼,将三枚铜钱排好,脸色沉凝:“坎卦,习坎,有孚,维心亨,行有尚。在六三,卦辞:来之坎,坎险且枕,入于坎窞,勿用。”</p>
妙真道:“这是凶卦。”</p>
潘筠根本不用她解读,卦一出来她就知道不好,却没想到这麽不好。</p>
所以她直接问道:“有破解之法吗?”</p>
妙真:“有,不入京即可。”</p>
潘筠:“了相当于没。”</p>
妙真将铜钱收起来,正要装进袋子里,想起什麽,抬头看向潘筠的脸。</p>
潘筠见她看得认真,就摸着自己的脸问:“我脸上有什麽?”</p>
“没什麽,”妙真蹙眉道:“师叔现在修为高了,我很难算到你的运势,但我记得第一次见时,我仔细看过你的面相。”</p>
“你运气不好,亲缘淡薄,与父母是分离之相,若强行在一处,于运势来更不好。”</p>
潘筠挑眉:“你是,我克我爹?”</p>
妙真摇头:“不是克,而是有的人就不适合常见,常见者会渐生口角,渐生心隙,从而有损运势。”</p>
潘筠喃喃:“你不是第一个这样的人,如果不是我克我爹,那就是我爹克我了!”</p>
妙真:</p>
潘筠越想越觉得有理:“难怪我跟我爹一分开我就能修炼了,而且还越练越好。”</p>
妙真连忙道:“师叔,我们是正经的道士,可不搞封建迷信,你与潘大人之间不是谁克谁的问题,而是运势使然,就不适合在一处。</p>
尤其是在您还年少之时,等您大了,这样的情况或许就好转了。”</p>
潘筠挥道:“大了谁还想跟他住一块啊?”</p>
她现在都不想,她就是纯担心她爹,而且也三年不见了,还怪想他的。</p>
潘筠皱着眉头思索起来:“不入京,那从云南离开之后我们去哪儿?”</p>
妙真:“学宫不是要开学了吗?而且今年的度牒入门考试在三月底,若赶得及,我们得回广信府考试吧?”</p>
潘筠重重地叹了一口气:“我这不是想找个好地方,能够更快的收到京城的消息吗?”</p>
她抬头四顾,惋惜道:“云南还是太偏了,即便有飞鸟送信,速度还是太慢了。”</p>
妙真也跟着吐槽一句:“速度还慢。”</p>
潘筠:“就是的。”</p>
妙真凑过来问:“师叔,我们什麽时候可以起程离开?”</p>
“快了,沐僖虽然根骨不行,但脑子还可以,加上又是大人了,有自律性,现在已经能抓到自己的意识了。”潘筠掐指指头算了算道:“最多七天,我就能让他控制住虫子。”</p>
实际上要更快,因为潘筠太有经验了。</p>
前世,她上学的时候,有的同学就是练不到精神力,老师们就会上,亲自用意识引导他们。</p>
作为学霸,她也会被请教,自然也上帮忙过。</p>
这对他们来,就跟拿着笔给人列数学公式解题一样。</p>
只不过,沐僖不够信任他,不肯放开意识,所以她花费了一天一夜的时间才抓着他的意识在周身走一遍,又带着他认识了一番泥丸宫。</p>
直到沐僖冷汗淋漓,一脸苍白才放过他。</p>
看着头疼欲裂的沐僖,潘筠很是看不上,道:“你别是骗我的,你真的看清自己的泥丸宫了?”</p>
沐僖头疼的点头:“看到了,虽然模糊,但的确看到了一片田海,我觉得那就是潘道长所的泥丸宫。”</p>
潘筠勉为其难的点头:“也没错,你就记住当时的感觉,下次修炼的时候,就这麽抓着自己的意识练。”</p>
沐僖生无可恋:“练意识都这麽痛苦吗?”</p>
“不,练精神意识是很舒服的一件事,今日你觉得痛苦,是因为需要人带着,等你掌握了炼神法,自己修炼的时候,会有飘飘然欲仙之感。”</p>
潘筠顿了顿后道:“如果你感觉到痛苦,那麽恭喜你,你的精神可能是长进了,要晋级,所以才会痛。”</p>
沐僖:“另一种可能呢?”</p>
“另一种可能你就别想了,”潘筠道:“以你现在的体质,要是另一种情况,那你会瞬时死亡,既然是立刻就死的事,多想无用。”</p>
沐僖愣住:“虽然多想无用,但我也想知道是什麽情况。”</p>
“走火入魔呗。</p>
沐僖:“有什麽办法可以避免?”</p>
潘筠:“不做愧事,不急进。”</p>
沐僖:“就这两样?”</p>
潘筠点头:“就这两样。”</p>
沐僖若有所思,见潘筠起身要离开,连忙问道:“我听璘儿也在练习此法,他的情况如何?”</p>
潘筠一脸复杂的看着他:“他可比你强太多了,两刻钟,他就抓住了自己的意识。”</p>
沐僖瞪大双眼:“这怎麽可能?”</p>
“有什麽不可能的?”潘筠没好气的道:“他信任我,领悟力也还行,资质也不错,带他走一次他就会了,哪里像你”</p>
潘筠痛苦的捂住肚子,虚弱的道:“不行,我要饿死了。”</p>
罢转身离开去吃饭。</p>
沐璘盘腿坐在院子里的石凳上,沐浴着月光,掌心向天,正在静心修炼。</p>
潘筠看了他一眼,没有打搅他,捂着肚子快步跑回院子里找吃的。</p>
客院有个厨房。</p>
</p>
自从知道潘筠可以救沐僖之后,沐府就对他们极好,食材给最好的,厨房里还配备了好几个厨师厨娘,一天十二个时辰准备着热水,就算没有饭菜,也会有点心。</p>
潘筠直接冲进厨房,拎起锅盖就找吃的。</p>
大锅盖一掀开,热气弥漫,锅里放着一个架子,架子上放着五盘菜。</p>
潘筠眼都直了,立即放下锅盖就把菜拿出来。</p>
在隔壁房间值守的丫鬟听见声音走过来,看见潘筠,立即上前帮忙:“潘道长,我给您端到饭厅。”</p>
潘筠打算蹲在厨房里吃的,看见丫鬟便挥:“不必麻烦,给我盛一盆饭就行。”</p>
潘筠把五个菜都放到灶台上,问道:“还有饭吧?”</p>
丫头愣了一下后连连点头:“有的,有的,王道长特意叮嘱过,潘道长晚上回来一定会饿的,所以让我们多煮了一些饭,一直放在灶上用炭热着呢。”</p>
饭还是热着的,潘筠很满意。</p>
她直接打了满满的一盆饭,抓了一双筷子就开吃。</p>
李文英晃荡过来时,她半个脑袋都埋进饭盆里了。</p>
他站在厨房门口静静地看了一会儿,见她终于抬头,把肉沫茄子拌进饭里一块儿吃,就不由的啧了一声,道:“你这样子,任谁看了都觉得沐府亏待你了,连饭都没让你吃饱。”</p>
正在给潘筠烧水喝的丫鬟一听,脸色一白,扑腾一声跪在地上,连连磕头:“是奴婢照顾不周,还请道长饶命,不要告诉管事。”</p>
潘筠就瞪了一眼李文英,一拿住饭盆和筷子,一把丫鬟拉起来:“别怕,我们不会告状的,他就是嘴贱,喜欢调侃我,跟你没关系。”</p>
丫鬟心定了一些,但还是胆怯的抬头飞快的看了李文英一眼。</p>
李文英尴尬的摸了摸鼻子,在潘筠的瞪视下点头道:“放心,我不会告状的。”</p>
潘筠和丫鬟道:“你烧水吧,我一会儿要喝。”</p>
丫鬟松了一口气,连连点头应下,又蹲到灶台前去烧火。</p>
潘筠吃了好几口饭,胃感觉活了过来,便不乐意站着了。</p>
把菜都放到厨房的案桌上,拖过一张凳子便坐着吃。</p>
李文英也拿过一张凳子坐在她对面,撑着下巴看她吃。</p>
“辰时出门,戌时过了才回来,都超六个时辰了,你怎麽比前两日救沐僖时还忙?”</p>
潘筠夹了一个鸡腿,用抓住腿就用嘴撕下一大块肉,含糊道:“我们要回去考度牒,可不得快点把人治好离开”</p>
李文英惊讶:“你要去考度牒?”</p>
丫鬟将烧开的水盛出,又冲了一点凉白开,温度正好后给潘筠端上来。</p>
潘筠喝了一口温水,顺了顺嗓子后道:“我去考度牒有什麽稀奇的?身为道士,谁不想考度牒?”</p>
李文英的指就不由的点了点膝盖:“你知道度牒有多难考吗?你有现成的捷径在此,为何不用?”</p>
潘筠知道他的捷径是沐昂,她抬起下巴,一脸骄傲:“别人考得,我自然也考得,度牒而已,我可以靠自己的本事考取。”</p>
李文英定定地看着她,片刻后笑了一下,颔首道:“有志气,很不错。”</p>
他身子往后一靠,正好靠在厨房门上,翘起二郎腿优哉游哉的道:“也好,今年去广信府考试,若能考中,便拿到了入试的资格,明年再复试,若无意外,后年便可去京城考度牒了。”</p>
潘筠筷子一顿,抬起头来,“若无意外?怎麽,度牒考试还能有意外?”</p>
李文英噗嗤噗嗤的笑,“你以为我们道录司考试是科举考试啊,三年一考很准时?”</p>
“你知道上次度牒考试和上上次相距了几年吗?”</p>
潘筠捏紧了筷子:“几年?”</p>
李文英伸出四根指:“四年。”</p>
潘筠松了一口气。</p>
李文英就冲她乐,“你知道,度牒考试相距时间最长的一次是几年吗?”</p>
潘筠新生不好的预感:“几年?”</p>
李文英:“七年,宣德年间,朝中曾有提案,僧道度牒每十年一开度。”</p>
潘筠目瞪口呆:“那,那要是超过了年龄去考,岂不是”</p>
“不错,若是十年一开度,开窍晚,或是第一次考不中的,第二次考都要打板子,而且我们运气还不错,宣宗皇帝崇尚道家,号长春真人,所以此事最后不了了之,不然,你我考度牒,最后都要打板子。”</p>
潘筠回神,立即道:“你要打板子,我可不一定,以我的才识,肯定一次过。”</p>
李文英就冲她乐。</p>
潘筠皱眉:“你乐什麽?”</p>
李文英乐道:“你觉得科举考试公平吗?”</p>
潘筠一脸严肃道:“当然公平了!”</p>
李文英轻哼一声,“行,就算它是公平的吧,那我告诉你,度牒考试与科举考试完全不一样,如果你认为科举考试是公平的,那度牒考试比它次一百倍,如果你认为科举考试是不公平的,它还是比科举次一百倍。”</p>
潘筠皱眉:“这是何意?若如此不公平,为何没有道士上报修改?”</p>
“为何要修改?”李文英道:“它看似不公平,却又是世间最公平的。”</p>
潘筠默默地看他:“能不能人话?”</p>
李文英道:“等你去考试就知道了,我敢断言,你一定落榜。”</p>
潘筠一脸不信:“我这麽厉害”</p>
“你只是修为厉害,可度牒考试,修为考微乎其微,微到可以忽略不计。”李文英道:“在我看来,你三个师侄都比你更有考上的资质。”</p>
潘筠低头吃饭,含糊道:“我回去就开始看书。”</p>
“临时抱佛脚,只怕晚了。”李文英对还守在灶台前的丫鬟挥:“水既烧好了,你就下去吧,一会儿我们自己把火灭了。”</p>
丫鬟便行礼退下。</p>
李文英看着丫鬟回屋,关上了门才扭头和潘筠道:“王振是皇帝跟前的大红人,朝廷中的事,他知道的很多吧?”</p>
潘筠已经半饱,慢慢放缓了吃饭的速度:“你想什麽,直便是。”</p>
“他这麽厉害的人,对我们修者,对我们这个世界依旧是知之甚少,知道为什麽吗?”</p>
潘筠:“信息壁垒?”</p>
这个词李文英是第一次听见,但他琢磨了一下,不由笑起来:“这个词倒是妙。”</p>
他点头道:“不错,正是信息壁垒,因为这世上可以修炼的人不多,国家要安定,就要安民心,所以我们这种人,我们的世界是不公开的。”</p>
“朝中的文武大臣,只有到了一定品级才会窥得一些,除他们外,就是一些有底蕴的世家丶士绅才知道些,像王振这样的人,皇帝不特意提起来,他什麽都不知道。”</p>
潘筠眨眨眼:“所以?”</p>
“所以你可不要犯错,进入学宫第一课,就是背道录司的僧道九十九规,其中两条,不得擅传功法,擅自在百姓面前显露法术神通,你可还记得?”本章完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