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非常苦恼的张居正</p>
张居正在济宁州接到督办处发来的朱翊钧“密复”,关于他上奏山东马政改制奏章的不公开回复。</p>
他刚从曲阜孔府祭拜完至圣先师。</p>
这是到山东就任的地方官员的惯例。</p>
巡抚、布政使、按察使、巡按,按例都要先去曲阜孔府祭拜,就跟到任一方,需要拜码头一般。</p>
祭拜礼仪结束,婉拒了衍圣公孔尚贤的挽留,出了曲阜,转来了济宁州。</p>
张居正对至圣先师没意见,还保留着无比地崇敬,但是对于他的后人,顶着衍圣公招牌,横行山东乡里的孔府,却没有什么好感。</p>
济宁州是运河要津,张居正巡抚职责里,还有管河道的一条,指的就是运河在山东的河道。</p>
山东段运河,河水来自卫河、汶水、菏水等河水,担心的是水量不够,不用像徐州以南河段,年年担心被黄河泥沙沉积河床,又担心抢运河河道,从江都入长江的淮河水太多了,会泛滥成灾。</p>
只需要看住每年的雨季,黄河不要泛滥决堤,从故道夺道奔流过来,那才是大祸事。</p>
不过国朝立国以来,对黄河治理还是费了一番苦心,那样的事情,暂时不用担心。</p>
坐在济宁州州衙后院书房里,张居正就着烛光,看着朱翊钧的密复。</p>
朱翊钧在信里开头,同意了张居正的山东马政改制。</p>
这让他不由地长舒一口气。</p>
皇上现在不管事,太子管不了事,要是没有太孙的支持,张居正知道自己什么事都做不了。</p>
不过朱翊钧在信里也毫不避讳地把大家合议的,对张居正马政改制的隐患一一写出来。</p>
首先就是马政折银,今年可以强按着那些侵占马场田地,私分人口的世家豪强们,折银子交钱。</p>
明年后年呢</p>
这些世家豪强肯定会把这笔账转到普通百姓们头上去。</p>
其次,马政折银,除了大部分摊在世家豪强头上,还有一部分要摊在马户头上,他们是被留在名册上装样子充门面的。</p>
现在要他们交银子,他们只是普通百姓,种地织布,里也仅有粮食麻等农产品,要想换成银子,怎么换是不是还要受商贾和世家的盘剥</p>
依此类推,类似的一条鞭法,把许多徭役杂捐全部换成银子,普通农户的银子从哪里来,必须考虑这个问题。</p>
看完密复里这些条目,张居正也陷入了沉思。</p>
这些对马政改制的担忧,都很犀利。</p>
太孙殿下他们也知道自己的一些想法,在革新除弊中,倾向于一条鞭法,也就是用折银子,化繁为简,推动改制。</p>
所以太孙殿下指出非常核心的一点,普通农户的银子从哪里来</p>
是啊,他们连换取一点铜钱都不容易,换取银子,恐怕会更困难。</p>
如果这一点解决不好,极有可能会像前宋王安石变法里的青苗法。</p>
原本是想帮助农户渡过灾年以及青黄不接时期的良法,结果没有考虑隐患和漏洞,变成了祸害农户百姓最烈的恶法。</p>
此时,张居正开始深刻理解,朱翊钧时常强调的,民生国计。</p>
民生,朝廷不仅要让百姓们吃饱饭,穿暖衣,还尽可能创造出让他们获得财富的会。</p>
百姓们里得有钱了,才能推动国计化繁为简的改革。</p>
否则的话,百姓里没有钱,缴纳赋税只能折现物。</p>
张居正有去太仓库看过,里面除了粮食、丝绸布之外,简直就是杂货铺。</p>
蜡烛、灯笼、雨伞、香、木盆、鱼干、肉脯、菜干、胡椒、椒、香木、桂皮走一圈,你会发现自己不是在太仓库里,而是走在南城集市里。</p>
没办法,地方百姓没钱,除了用粮食布丝茧缴纳正常田赋之外,其余的杂税摊派,只能用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来抵。</p>
官府拿到这些东西,一般情况下是变卖。</p>
只是这些东西,集中在通州,脱甩卖,不仅卖不起价,还根本卖不出去。</p>
有时候仓库里积压的太多了,户部就想歪主意,把这些乱七八糟的杂物折价当俸禄发给在京官员。</p>
背着几斗米,扛着雨伞,顶着木盆,提着鱼干回家。</p>
品阶越低的官员,折的东西越多,怨声载道。曾经做过低级京官的李贽是深有体会,深恶痛绝。</p>
因为这样的破规矩,穷得他连儿子女儿都饿死了。</p>
啪!</p>
烛一闪,爆了一下。</p>
把冥思苦想的张居正拉了出来。</p>
怎么办</p>
</p>
民生解决不了,国计改革只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p>
可是让百姓们多挣到现钱,谈何容易啊!</p>
何况这又跟儒家崇尚、太祖定制的农经济,完全违背。农经济是张居正从朱翊钧嘴里听到的新名词。</p>
大概意思是农经济精耕细作、男耕女织、自给自足,完全把一个个家庭封闭在一个个框里。如果在这个框里,让他们只需要承担粮食、麻等简单的租赋,完全没有问题。</p>
可是沉重的徭役、杂捐和摊派,不断榨取着普通农户们的劳动力,严重影响他们的耕种劳作。</p>
如果以银子把这些徭役、杂捐和摊派全部折算,由官府出钱去雇佣或购买,就能把百姓们从繁重的徭役和摊派中解救出来。</p>
看上去是好事,可是老百姓从哪里弄银子去</p>
张居正发现自己被堵在一条死胡同里,前有前不进,退又退不得。</p>
怀着心事的张居正巡视了一段运河,肉眼可见地发现漕运积弊重重,挟带走私、贪污腐败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p>
可是从官员胥吏到漕工船夫,都有点无所忌惮。</p>
漕运是维系京师和九边的命脉,不能出一点岔子。</p>
朝廷和河道衙门得哄着他们,要不然他们一撂挑子,朝廷雷霆大怒,顶雷的就是河道衙门和山东各级官府的人。</p>
这些败类蛀虫!</p>
大明这艘大船,真得是处处漏水,摇摇欲坠。</p>
张居正心里更加烦躁。</p>
懒得再多看,打着巡视海防的理由,调头向东,直奔胶州。</p>
胶州是隶属莱州的直隶州,海军局和海运社看中的是鳌山卫浮山前所</p>
张居正赶到时,这里一片繁忙。</p>
他站在一处山上,青岛港口全境一目了然。</p>
两人上前,一位穿着绿袍官服,戴着乌纱帽。</p>
一位穿着襕衫扎腰带,戴着笠帽。</p>
“下官李兴拜见抚台。”</p>
“草民张恺,拜见抚台。”</p>
张居正转过头来,捋着胡须点点头,“你二位,是海军局和海运社在这里的管事”</p>
“是的抚台。下官李兴,此前在工部任职,专事营造水寨水闸,去年被调去海军局营造科,年底被派遣到这里,专事青岛水寨的营造。”</p>
“回抚台的话,的张恺,是顺丰海运社的管事。这次统筹局东南办杨公公出面协调,召集我们顺丰海运社,惠通海运社和大盛海运社,合股营建青岛港口。的被指派为管事。”</p>
张居正记在了心里,继续问道:“青岛港,以后是北海商路的重要港口”</p>
“是的抚台,根据海军局的规划,长江以北目前只设四个甲级港口,海州、青岛、登州和大沽。</p>
甲级港主要民用商用,再配以一处旃蒙水寨即可。”</p>
“那威海港呢”</p>
“威海港属于阏逢军港,不与民商共用,只是在附近设一乙级港口。”</p>
“哦,北路港口还有其它吗”</p>
“回抚台的话,乙和丙级港还有黄河入海附近的云梯港,莱州掖县的东良港,京畿乐亭的葫芦港,山海卫的榆关港,宁远中左所的塔山港,辽河入海的营口港,金州附近的金州港。丁级港就更多了,全为渔港和临时避风处。”</p>
张居正眼角一跳,辽东设了这么多港口</p>
太孙殿下东攻西和的战略部署,以及对东北念念不忘的想法,张居正是知道的。</p>
这是在布局啊</p>
张居正不能出来。</p>
他举目看着港口里密密麻麻,如蚂蚁一般忙碌的百姓,心头一动:“这些民夫是从哪里来的”</p>
“回抚台的话,都是从附近招募来的,一天管三顿,给钱三十到七十文不等。李营造那边跟我们这边,一样的工钱和待遇。”张恺答道。</p>
张居正心头一动,悟到了一些,捋着胡须缓缓道:“全是雇佣的”</p>
“是的。”</p>
“你们还真是有钱啊。”</p>
“回抚台的话,我们这是叫成本投入,为的是后面赚更多的钱。”</p>
张居正转过头来,盯着张恺,看得他有点发毛。</p>
“张管事,伱再给本抚,你们是怎么先投入再赚钱的。”</p>
张恺定下心了,“是。待草民给抚台细细来”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