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其他类型 > 朕就是万历帝 > 第268章 内忧外患的大明
    第26章内忧外患的大明</p>

    高仪转头看向高拱。</p>

    高拱徐徐答道:“所以接下来就是整饬国朝的财税度支制度。此前我朝的财税度支,就是一笔糊涂账。收得稀里糊涂,得也是稀里糊涂。</p>

    官吏俸禄给得少,有些胥吏书办,干脆不给俸禄,或以徭役,或地方官自行处理。呵呵,如何自行处理还不是盘剥地方,向百姓们摊派。</p>

    上下其,落得的结果是朝廷收得一石米一两银子,层层盘剥摊派,百姓要负担十石米十两银子。国朝立朝两百年,是众所皆知的弊政,可是没人敢改。</p>

    为什么一改全得抓瞎。</p>

    太子殿下的意思,先整饬吏治,革新官制,斩断盘剥摊派的理由。朝廷所有的赋税度支清晰,收多少,清清楚楚;多少,明明白白。</p>

    老夫左思右想了两三个月,觉得这样有利于社稷,有益于百姓,也就赞同了。”</p>

    高仪冷笑几声道:“恐怕会有人,这是与民争利!”</p>

    “与民争利与哪个民争利!”高拱不客气地,“无非是地方某些世家豪强,一贯与胥吏勾结,把持纳赋收税,瞒上欺下,盘剥百姓。</p>

    如此一改,他们就没了敲骨吸髓的会,肯定会唆使豢养的士子官员们出声,什么与民争利!</p>

    呵呵,西苑那位,只会当他们犬吠虫叫!”</p>

    徐养正还是有些担心,“新郑公,他们会不会趁”</p>

    高拱眼睛一瞪,那把大胡子一抖一抖的,厉声道:“趁干什么”</p>

    徐养正被高拱的声音吓了一跳,再看他的模样,如发怒的老虎一般,吓得把后面的话全咽到肚子里去了。</p>

    高拱继续道:“他们要清君侧吗他们敢吗!</p>

    胡汝贞、谭子理等人整饬九边京营、南北直隶军务数年,戚元敬等人苦心训练出十几万新军。这些兵马被西苑用银子喂得饱饱的,正缺军功好封爵进官。</p>

    还有啊,开平、太原两处,这两年大兴工业,依然成为殿下所的第一、第二工业中心。老夫拿到的文书有载,这两处一年产钢铁十八亿斤。按照新的计量算法,合计八十万吨,是洪武年一年出铁的十倍,嘉靖朝一年出铁的八倍。</p>

    火铳一月可出一万支,火炮一月可出一百门,出产数量还在持续攀升。</p>

    打仗,除了打钱粮,就是打兵甲火器。光这两处一年造得兵甲火器,足以荡平天下,谁敢清君侧”</p>

    高仪长叹一口气,低着头没有出声。</p>

    徐养正一脸的不敢置信。</p>

    但心里开始明白,为什么太子殿下居住西苑,实掌国政,把紫禁城里的皇上变成了“虚君”。</p>

    如此前所未有的违制举动,满朝勋贵大臣们都看在眼里,却默不作声。</p>

    原来他们是哑巴吃馄饨,心里有数。</p>

    有兵有钱,还有如山如海的兵甲火器,西苑的那位名为太子,实为大明真天子。</p>

    看到徐养正完全悟了,高拱转头对高仪道:“现在老夫担忧的是,蔡春台跪徐府一事,太子会如何处置”</p>

    高仪也缓缓点头:“此事确实要拿捏适当。我们拭目以待,看殿下如何妥善处置此事。”</p>

    ——</p>

    西苑勤政堂,朱翊钧盯着潘应龙,一字一顿地问道:“那你,你到底明白了什么”</p>

    潘应龙抬起头答道:“草民明白,现在还不是对付徐家,对江南世家动的时候。”</p>

    杨金水脸上的肉忍不住抽动了几下。</p>

    潘啊,你胆子可真大,这样的话也敢直。</p>

    不过伱子也够聪慧,这么快就摸清楚了殿下脉搏,越是直言越没事。藏藏掖掖,反倒会坏事。</p>

    朱翊钧看着潘应龙,双笼在袖子里,脸上不喜不悲,“为何”</p>

    潘应龙喉结忍不住上下动了几下,他没有想到朱翊钧年少,却异常沉得住气,心智深沉超出他的想象。</p>

    </p>

    自己得如此露骨,他却一点异色都没有。</p>

    但当务之急是回答殿下的问题。“草民原本把徐府与江南世家割裂开,把江南世家与天下士子儒生割裂开。听殿下一番教诲,其实他们是打断骨头连着筋。</p>

    推倒徐府,只需殿下一纸令旨。但是药材还是那些药材,熬出来的药汤还是那道药汤,与社稷万民无益。”</p>

    有意思,这位潘应龙是自己遇到的第一位,如此深入思考的人。他甚至比李贽,想得更深入彻底。</p>

    没错,现在还不是动徐阶和徐府的时候。</p>

    因为儒家思想还没有被自己改造好,砸烂旧的,没有新的填补,大明会更乱。</p>

    李贽一直在这方面努力,他还邀请了好友耿定理等一批志同道合之人,在阳明心学的基础上,大力宣扬“君尊民本、大兴工商、重视军备”以及“道法自然、探索万物规律,反对理学空谈和假道学、宣扬功利主义”的新学。</p>

    这些新学思想,有些是李贽自己在阳明心学基础上发展出来的,有的是受自己影响发展出来的。</p>

    为什么不直接废除儒学</p>

    两千多年影响,自己能一朝改变</p>

    废除儒学,用什么去替代它</p>

    这可是一整套可以自圆其,影响了中国上千年,深入到每一个人骨子里的哲学思想,到二十一世纪都还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和亚洲许多人,自己猛地一推,就能把它推翻</p>

    再了,推倒它,新的替代品呢</p>

    新的替代品必须也是一整套可以自圆其的哲学思想,自己还没这个本事创造出来。</p>

    不如在儒学基础进行大改造,反正它两千多年来一直在改造之中,自己掌握好最终解释权就好了。</p>

    只有等新学培养出一批人才,新兴的工商阶级有了足够的代言人,自己有了共同利益的基本盘,才能对徐阶和徐家动,进而对他代表的江南世家和大地主阶级动。</p>

    历史上的满清为什么敢搞摊丁入亩,敢搞官绅一体纳粮</p>

    因为人家有一个基本盘,满蒙八旗,不是中原和江南世家和地主阶级。</p>

    你敢推诿抵赖,直接抄家;你敢煽动百姓反抗直接屠了你。几招狠的下来,那些在大明隐匿田地、逃避赋税的地主世家们,一个比一个跪得快。</p>

    当然了,自己就算对大地主阶级动,也不会一棍子打死,只是削弱他们,让势力较弱的新兴工商阶级,能够与他们抗衡,达到制衡的目的。</p>

    潘应龙应该没有理解得那么深,至少不会明白新兴工商阶级和保守地主阶级的区别,但是他能琢磨出自己要用一股新的力量,去抗衡传统守旧的力量,不再让他们一家独大,已经非常难得了。</p>

    更重要的是,徐阶和徐府还有利用价值。</p>

    朱翊钧挥挥,“起来话。”</p>

    杨金水在旁边连忙给潘应龙递眼色,子,太子的第一道题考试,你合格,赶紧起来,准备应试第二道考题。</p>

    “谢殿下!”潘应龙起身后心坐在椅子上。</p>

    朱翊钧不缓不急地又开口:“潘应龙,杨金水向孤举荐你时,你是大明王景略王猛。可我大明入主神州两百年,四海宴清,还需要王猛吗”</p>

    这道题好像不是送分题,是要命题啊!</p>

    太子殿下的考试,题目好难啊。</p>

    潘应龙嘴角抽了几下,心里紧张地转了几息,猛地下定决心答道:“殿下,当然需要!”</p>

    “为何”朱翊钧还是那么简单的一句问话。</p>

    潘应龙马上答道:“殿下,大明现在看着太平安宁,实际上内忧外患,其实与苻氏后秦相差不远。”</p>

    朱翊钧盯着潘应龙,语气很不客气,“你是危言耸听吗”</p>

    潘应龙彻底豁出去了,“殿下,草民不是危言耸听。殿下聪慧睿智,远见卓识,对大明现状洞若观火,肯定知道大明内忧外患,危重重之时,需要殿下这样应天顺命的君上,也需要如王猛一样锐意进取的臣子。”</p>

    朱翊钧站在窗前,看着窗外,悠悠地道:“北虏东倭,南蛮西夷,群狼环伺,此是大明外患。兵备废弛、田地兼并、财税枯竭、官吏贪腐、天灾人祸,此是大明内忧。</p>

    内忧外患!能看到大明内忧外患的,都是有识之士。能大声出来的,都是勇士。”</p>

    他转过头来,看着潘应龙,“潘应龙,你觉得如何消除大明的内忧外患”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