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其他类型 > 朕就是万历帝 > 第338章 不合时宜的祖制
    第33章不合时宜的祖制</p>

    王遴在书房来回地转,就像一头拉磨的驴。</p>

    张四维在旁边看得心烦。</p>

    “继津兄,不要转了,转得我头晕。”</p>

    “凤磐兄,难道我们就眼睁睁地看着予德兄一家老,被在菜市口问斩”</p>

    我不会眼睁睁的,我会闭一会眼睛的。</p>

    但张四维不敢出口,他知道此话一,在狂暴边缘的王遴会扑上来活活咬死自己。</p>

    看着王遴发红的眼睛,张四维觉得自己不句话好像混不过去,迟疑一会答道。</p>

    “要不我们去菜市口送余昌德一程”</p>

    王遴定住脚步,浑身发抖,足足盯了张四维三四分钟,最后瘫坐在椅子上,脸上流着泪水道:“凤磐兄,这不是儿戏!再这样下去,圣教将不复存在,也再无我等容身之处。”</p>

    张四维默然不语。</p>

    圣教在不在我管不着,但肯定会有我这样人的容身之处。</p>

    他看着王遴痛心疾首的样子,忍不住问道:“证据确凿,你还是不相信余昌德犯的那些事”</p>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他们眼通天,什么证据伪造不得,三木之下,什么证词求不得!</p>

    予德公如此高洁之人,怎么可能会为了那些阿堵物,做出如此丧心病狂之事!”</p>

    张四维觉得王遴有些魔怔了。</p>

    余昌德他老早就觉得有问题,他家境一般,居然过得比自己还要优渥,大宅子住宅,娇妻美妾伺候着,食不厌精脍不厌细。</p>

    我家里是巨商出身,家有万亩良田,几十家商铺,才支撑得这样的好日子。余昌德中试之前家里是个破落户,怎么就陡然而富的</p>

    明眼人都知道,肯定如徐元辅一般,玩了些段。</p>

    只是人家徐元辅玩得高明,钱财田地到,还万法不沾。</p>

    余昌德就不行,正路他不会走,赚不到钱财就铤而走险,利用自己里的权柄和名声,玩起以权谋私、徇私舞弊。</p>

    看着愤愤不平的王遴,张四维突然想起最近流行的一句话,“你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p>

    “继津兄,难不成你还要出去救余昌德他都被刑部、大理院和都察院三司会审,定罪了。</p>

    他身为主犯,还有身为从犯的三子、管事、门生故吏一百六十余口,悉数弃市。继津啊,余昌德之案,是国朝少有的科试舞弊大案,通天大案,你我怎么去救救得了吗”</p>

    张四维语重深长地道:“继津兄,大家都不容易,犯不着为了一个将死之人,把自己也搭进去,不值得!”</p>

    王遴神情萎靡,嘴里念念有词:“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啊!”</p>

    张四维嘴巴撇了撇,还天日昭昭,要是换做二祖皇帝,株连九族,你我都难逃干系。</p>

    历朝历代只有株连九族,我大明朝可是有株连十族的,老王,悠着点!</p>

    张四维今天来,就是要拉住王遴,生怕这位密友一时冲动,跑去为余昌德鸣冤。这已经是铁案了,天下人认同,士林无不愤慨的铁案,你去凑什么热闹。</p>

    居然拿廪生、秀才、举人等功名以及国子监监生名额去换取钱财,这让多少科试艰难的文人士子们咬牙切齿!</p>

    难怪我们科试不顺,原来都是你们这些贪官在这些卖功名!</p>

    必须严惩以正国法!</p>

    真要是跟余昌德案沾惹上了,你王遴身败名裂不要紧,千万不要牵连了我,我俩私下做的那些事,要是被扯出来,全都得死!</p>

    不过张四维是了解王遴,看到他这个样子,知道他不会以身犯险。</p>

    呵呵!!</p>

    我早就看透你了!</p>

    当年杨继盛被杀,你一马当先跑去收敛他的尸骨,然后四处传扬,自己多么忠义高洁。杨继盛又不是谋逆等十恶不赦之徒,朝廷不禁收敛尸骨,你跑去抢先下,却让杨公家眷一脸诧异。</p>

    你真要是忠义高洁之士,就跟着杨公一起上疏,死谏先皇嘉靖帝,弹劾严嵩一党啊!</p>

    王遴慢慢恢复了平静,阴沉着脸道:“国子监被李贽接管了,你知道吗”</p>

    </p>

    “知道,西苑明诏,把余昌德连同国子监臭骂了一通,原为国之学府,为朝廷陪优才之所,却是藏污纳垢、蝇营狗苟之地。然后叫李贽以太常卿身份兼国子监祭酒,接管国子监,并行改造,务必让其焕然一新。”</p>

    王遴问道:“新章程出来了吗”</p>

    “出来了。国子监分四门,国学、律学、算学和物学。”</p>

    “不伦不类,国学可是圣教儒学”</p>

    “对。”</p>

    “西苑这是打一棒又给个甜枣啊,暗地里褫夺了圣学独尊的地位,明面上把它奉为国学,国之大学!呵呵。</p>

    律学、算学,这样的浑浊杂学也堂而皇之地让进入到国子监,真是荒谬!这物学又是什么玩意”</p>

    “格物之学。”</p>

    “格物之学真是阳明心学的孝子贤孙啊!连格物之学都被他们趁搬到国子监去了,堂而皇之成了显学!</p>

    那下一步,李贽那些离经叛道的学,是不是也要堂而皇之地进到国子监,成为显学!”</p>

    张四维看了他一眼,这还用吗</p>

    西苑打得什么主意,路人皆知!</p>

    李贽的新学一直蛰伏着,心翼翼地慢慢扩大影响。通过禁缠足一事打响了头一炮,结果余昌德恼羞成怒,不依不饶。</p>

    结果不仅把自己折进去,还给了西苑一个绝佳的借口,趁让李贽接管国子监。</p>

    李贽成了国子监祭酒,新学可不就是显学了!</p>

    当初禁缠足论战中,余昌德虽然叫嚣得比较大声,但真的只属于其中一股之一。西苑拿他出来祭旗,除了杀鸡儆猴,想必也看上他掌握的国子监。</p>

    哎,我们还能什么呢</p>

    张四维又透露了一个信息,“光禄寺和吏部又出了新条例。”</p>

    “什么新条例”</p>

    “招录吏员的条例,是三年补录期满后,新吏员优先从国子监招录。现在国子监以此为名,准备派员去各布政司,直接招录监生,学习两年后,招录为吏员,分拣各地。”</p>

    三年补录是把现在各州县那些以前是白身的胥吏们,考试一番,全部补录为未入流或从正九品吏员。</p>

    按照光禄寺的定额,这些补录的吏员,只占各级官吏很一部分,还需要“增额优化”,后续的招录开始定为各布政司主持,援乡试例举行。</p>

    但是余昌德挺身而出,乡试名声搞臭,西苑抓住会把礼部、翰林院叫去,好好骂了一顿,趁势宣布,乡试会试不再由礼部一把持,阅卷考官也只从翰林院选人。</p>

    必须改规矩!</p>

    怎么改</p>

    还不知道,只是知道先从吏员招录开始。</p>

    “国子监监生优先招录为吏员”王遴摸着下巴,很快从脑海里想到此前的案例,“太祖皇帝初创国朝时,就广招国子监,然后以国子监监生分拣各地为县丞知县,进而清丈田地、登记户籍,造鱼鳞黄册。天下田地人丁,尽在朝廷掌控之中。”</p>

    王遴和张四维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里的惶然。</p>

    地方豪右世家,最怕的就是朝廷清楚地方田地和人口的底细。</p>

    朝廷知道了这些数据,豪右世家就没法隐匿赋税和人口了,就被皇帝和朝廷拿捏了。</p>

    朝廷官员里,大部分背后都站着豪右世家,或者干脆就是其中一员,肯定不希望被朝廷清楚底细。</p>

    可是维持国家运作的庞大开支,都来自于赋税,他们逃避赋税,缺额最后被转嫁给普通百姓,他们才懒得管呢!</p>

    再苦也是苦百姓,与我们何干!</p>

    只有部分官员,确实心系社稷百姓,支持搞清楚这些底细,好按册纳粮缴税,减轻百姓们的负担。</p>

    王遴愤然道:“此乃暴政,与民争利的苛政!吾等必须上谏阻止。”</p>

    张四维幽幽地道:“继津,可这是祖制啊!”</p>

    王遴愣了一下,依旧大义凛然地道:“这样不合时宜的祖制,不能沿袭。”</p>

    张四维也懒得再了,起另一件事。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