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皇权不下县</p>
西苑勤政堂,朱翊钧召集首辅李春芳、阁老兼吏部尚书张居正、光禄卿刘采议事。</p>
“石麓公,叔大先生,刘卿,现在中枢构已经稳定,分戎政府五军都督府,内阁吏、礼、户、刑、兵、工六部,太常、太府、太仆、鸿胪、光禄、大理六寺,以及都察、宣徽两院。</p>
孤想了想,只需再增设司农、都水两寺,专事兴农助牧和治水兴利,中枢改制就可以告一段落。”</p>
李春芳马上道:“殿下,现在六部其余五部职责清晰,兵部自兴戎政府五军都督府后,职权分裂,不知所措。”</p>
张居正和刘采忍不住转头看了他一眼。</p>
不愧是太子殿下第一位老师,曾经的“班主任”,满天下也只有他能在太子殿</p>
“兵部与戎政府互不干涉,又互相联系。现在兵籍、军官考功黜陟皆不归兵部管理,兵部要管的事也很多。</p>
国防军备大计,戎政府制定后,需要六部诸寺协调,兵部居中联络协调。还有二十六军和肃慎军负伤或期满退役,国家有优待法度,需要好生安置,此事也需要兵部协调地方州县。</p>
驿站、邮传、转运、仓储,这些都归兵部管理,事杂却件件重要,兵部职责不轻。”</p>
李春芳没有多话了,应道:“臣明白了。”</p>
朱翊钧继续往下:“中枢改制告一段落,该轮到地方了。</p>
地方官制改革,在京畿、山东、双辽、山西试点,有利有弊,总体来,利大于弊。那么新的地方官制也该正式定下。</p>
孤决定,大明分直隶、吉林、辽宁、山东、河南、山西、陕西、甘肃、四川、云南、贵州、湖北、湖南、江西、江苏、安徽、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安南二十一省,再分设顺天、应天两府。</p>
其中辽宁由辽东和辽西合并。吉林暂含建州、海西旧地。</p>
应天府、江苏和安徽由南直隶分拆而出。江苏治扬州江都,辖徐州、淮安、扬州、镇江、常州、苏州、松江七府。</p>
安徽治安庆怀庆,辖凤阳、庐州、安庆、滁州、宁国、徽州、池州七府。再置一中都留守司,专事凤阳皇陵守护。</p>
废除直隶州,地方暂设省、府、县三级,其余乡镇后续再议。”</p>
李春芳、张居正和刘采静静地听着。</p>
“各省分设布政、按察、兵备三司,专行政、司法和军事职权。设巡抚一员,专领地方监察权。</p>
其余布政司和府、县暂时按中枢六部分设六厅、局和科,主佐官一一清晰。</p>
布政司设布政使一员,左右副使各一员,长史一员,主管庶务。左右参议各三员,分领六厅。按察司设按察使一员,按察副使两员,按察佥事若干员,</p>
兵备司设兵备使一员、副使两员。</p>
各府设知府一员,同知两员,各司民政,长史一员,主管庶务。通判一员,判官若干,分守各府司法。府兵马都监一员,副都监若干员,分巡各府兵备。</p>
各县设知县一员,县丞两员,各司民政,主簿一员,主管庶务。县司理一员,检法官若干,分守各县司法。县尉一员,巡检、游徼若干,分巡各县兵备。”</p>
朱翊钧挥挥,祁言马上带着两位内侍,推着一扇屏风过来,上面挂着一幅大明疆域舆图。</p>
朱翊钧起身,站在舆图前,指着图给李春芳三人道。</p>
“孤决定在边境之地,设总督,总督诸边军务,</p>
其中设吉辽总督,驻辽阳,分海西、辽东、辽西三镇;设山西总督,驻大同,分宣府、大同、云中三镇;设陕甘总督,驻兰州,分陕西、宁夏、甘肃三镇;设云贵总督,驻昆明,分永昌、曲靖、安顺三镇;设两广总督,驻番禺,分南宁、桂林、南海、交趾四镇。</p>
海军置北海、东海、南海三水师和海军陆战营,以及定海、威海、靖海、广海、宁海、镇海等十六海防营。</p>
再置青龙、玄武、朱雀三水师,以为战略水师。其余宣徽院,与戎政府事宜,孤会与督理处商议。”</p>
朱翊钧完后,坐回到座椅,对李春芳和张居正道:“地方官制总则如此,其余细节,吏部、光禄寺多次商议,已有明细。尽快拟定,上内阁讨论,票拟批红,明诏天下。”</p>
“遵令旨!”</p>
“刘卿,现在地方官制全面改革,最大的问题就是吏员配置。经过一年多的补录,地方各府县的吏员,勉强够用。</p>
只不过这是权宜之计。</p>
这次补录,鱼龙混杂,不少劣吏也混入吏部名册中。地方吏治,败坏的根源有一半在这些奸猾胥吏身上。</p>
勾结地方豪右,巴结缙绅世家,架空堂官,欺凌百姓。西苑架阁库里,东厂、锦衣卫、商业调查科,以及其它渠道呈上来的事关案件,足足堆满了两大间房间。</p>
科试的进士清贵,派不上用场。地方的胥吏奸猾,瞒上欺下,租赋收不上来,田地人口被隐匿,税收被逃避,国用窘困,就是这么来的。</p>
整饬吏治,不能光由上而下,还要深入基层。基层是大明最薄弱的环节。”</p>
看到朱翊钧如此郑重其事地强调,再看到他眼睛里透出的精光,李春芳、张居正、刘采三人心里不由一咯噔。</p>
太子殿下不会又要出什么幺蛾子吧。</p>
“自嘉靖四十一年,汝贞公主持东南剿倭开始,大明将士浴血奋战,平北虏,定南蛮,除西夷,四海靖平。?不知不觉中,十几万将士为大明效力了数年,短的有五年,长的有十年。他们为大明流血流汗,也该到了安享太平的时候了。”</p>
李春芳三人越听越不对劲。</p>
“孤决定,为国出力的大明陆海军将士们,朝廷不能亏待他们。征战满五年,可申请退役,加上其它因伤因病退役者,兵部主持安置,分置异地,赐田地宅舍,落户各处。</p>
</p>
他们都是有功之士,安置各乡后也要为大明安宁出一份力,按军衔以及授勋,可分授都监、县尉、巡检和游徼,充实基层。</p>
巡检在城镇,游徼在乡村,一边为朝廷训练青壮乡兵,一边巡查各处,督捕盗贼。”</p>
太子这是图穷匕见啊!</p>
李春芳、张居正和刘采终于明白朱翊钧打得什么主意。</p>
以前地方是世家豪右们的地盘,皇权不下县。</p>
缙绅、豪族、世家,纠缠在一起,豢养秀才、地痞为爪牙,以地保里正为耳目,包税揽租,架空官府,把持地方。</p>
知县上任,必须讨好这些人,否则的话是非不断,赋税不足,治政考核不及格,前程堪忧。</p>
更有甚者,几封八行书信寄到省城和京师,叫你吃一顿御史弹劾,轻者罢官,重者流放。</p>
为什么国朝从洪武年后,就没有再进行过全国性的田地和人口大普查</p>
就是有这些人把持着地方。</p>
为了包税揽租,要挟官府,这些人肯定不愿意让朝廷普查实际田地和人口。</p>
你都查清楚了,我们还怎么上下其,逃税免租啊</p>
现在太子殿下步步为营,准备进行洪武年之后的第二次全国性田地和人口普查,为此他下严厉打击宗室、孔家以及数千地方世家豪族。</p>
从现在看来,大家还是都把太子殿下的治国方略想简单了。</p>
全国性田地和人口清查只是第一步,殿下不仅仅要查清楚大明家底,还要彻底掌握这些家底。</p>
依仗的就是跟随太子殿下南征北战,浴血奋战,倍受犒赏厚待的数万士兵和低级军官们。</p>
这些人会被一省一府一县的安置,担任府都监、副都监、县尉和巡检游徼,统领乡兵,督捕盗贼,维护地方治安。</p>
掌握了地方“兵权”,以后朝廷再下派清查工作组,如果还有豪族世家指使地痞无赖阻拦,你猜这些县尉、巡检和游徼会不会把你们当盗贼给剿了</p>
不停地向外征战,抢夺土地资源,练出精兵,掌握兵权,震慑各方势力。</p>
完事后还通过安置这些退役官兵,进一步掌握地方实权。</p>
皇权不下县</p>
你问问这些散居各地、备受皇恩的老兵们答不答应</p>
在各地乡镇,他们代表的就是皇权!</p>
深谋远虑。</p>
李春芳、张居正和刘采心里惊叹着,却不敢反驳。</p>
三人知道,这是太子殿下坚定不移推行的方略,是他的底线,任何人不能阻拦破坏。否则的话,什么老师、班主任,照样翻脸。</p>
老朱家有翻脸比翻书还要快的优良传统。</p>
朱翊钧把他的地方官制新政讲述完后,转头看向刘采:“刘卿,今年的吏员招录考试下月要进行。按照计划,分省进行。</p>
这次是新政以来第一次正式招录考试,除了数万宗室子弟,还有各地数十万秀才举人报名参加。</p>
这次考试以光禄寺为主,礼部、吏部和各地布政司协助,都察院监督。刘卿,准备工作做好吗”</p>
“启禀殿下,光禄寺已经协调吏部和布政司,确定报名名单,确认报名资格。协调礼部,确定各省录试主考官、副考官人选,早在夏初就派至各省,主持考试。一切戒规纪律如乡试。</p>
考试大纲今春已经颂发天下,考题在夏四月已经按照大纲出了三十套,随每五套一组,分成十三组,由锦衣卫镇抚司和警卫军押送至各省省城。</p>
八月二十六日正式开考时,主考官随抽出一套考题,公布给考生,正式开考</p>
都察院也组成了四十六个巡视组,微服交叉分巡十三省,监督考试”</p>
朱翊钧满意地点点头。</p>
再严密的考试也会有作弊,自己要做的就是督促。</p>
关键是提高惩罚力度。</p>
难度加大、后果严重,“作弊成本”就翻倍了,让那些心怀不轨者知难而退。</p>
任何犯罪预防,除了提高道德、唤起良心之外,更重要的是让民众知道犯罪的后果,需要承担的责任。</p>
不要全寄希望于良心发现,而是要让他们畏惧而不犯!</p>
听完刘采的禀告后,朱翊钧又转向张居正。</p>
“太岳先生,你前些日子拟定了一份官吏考成法,孤觉得不错,今日就在这里给石麓公和刘卿一,我们先初议,议一议利弊,再上内阁复议和太极殿大议。”</p>
官吏考成法</p>
听这名字就顿感不妙,李春芳和刘采转头看向张居正。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