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其他类型 > 朕就是万历帝 > 第497章 天降异象,谁是奸臣?
    第49章天降异象,谁是奸臣</p>

    葛守礼从管事里接过一本册子,一张揭帖,看完后,脸黑得跟锅底一样。</p>

    “这是你在街面上收到的”</p>

    “是的老爷。现在街面上时常有人发散发这些册子和揭帖,还有书人在茶馆酒楼里这册子和揭帖上的东西。”</p>

    “京城里的百姓最爱听这些事。一群短袍黔首,饭都吃不饱,却操心着朝堂大事。这些事跟他们有什么关系</p>

    还有这些册子和揭帖,你在那里收到的”</p>

    “老爷,在北城教忠坊横梁巷进崇文门北街的路口。”</p>

    “那里!”葛守礼捋着胡子想了一会,“那里有一条书市街,整条街都是书店,国子监和几所学院的学子们,都爱去那里买书。</p>

    这些家伙,算得倒是蛮精明的。”</p>

    翻了翻那本册子和揭帖,葛守礼眉头一皱,“这册子和揭帖,印得很一般啊。”</p>

    “老爷,前些年你和好友刊印过两本文集,是的去操办的,也认识了几位印书和卖书的朋友。</p>

    他们跟的讲,满大明印书最精良的一在司礼监,一在苏州,稍略一点的在杭州。这两年,印书最精良的地方,谁也料想不到。老爷你也肯定猜不到。”</p>

    “哪里”</p>

    “是钦天监。”</p>

    葛守礼大吃一惊:“啊,印黄历的钦天监”</p>

    管事点头应道:“是的。”</p>

    “那帮看天象,算天历,怎么成了印刷最精良的地方”</p>

    “老爷你有所不知。少府监太监杨公公还在东南时,就跟钦天监达成什么战略合作伙伴,然后招募了一群艺精湛的工匠,搞什么器。</p>

    上海织布,纺纱,都是钦天监帮着改良的,赚了不少钱,也给钦天监分了不少,那些人做起来就更加积极了。</p>

    等到杨公公回京总领少府监,跟钦天监合作得更加密切,听滦州钢铁公司、开平煤业公司、太原钢铁公司的许多器,都是他们给改良和制造出来的,跟着赚了不少钱,于是广揽天下精通器的能工巧匠,加上钦天监的那些先生能掐会算,各色器造得是风生水起。</p>

    前些日子造出新式印书,印书之快,是雕的百倍,而且更加精良。据荣藩永定郡王出了大力,被皇上赐名为永定印刷。</p>

    老爷,这本黄历就是钦天监印刷所用永定印刷印出来的,你看看,多清楚,多漂亮啊。”</p>

    葛守礼转头看了这墙上挂的黄历,密密麻麻,三百六十五天都印在一张硬纸上,每日一格,除了天干地支,还注明忌宜事项。</p>

    大的字如茶盏大,的字跟芝麻一般,却能看得清清楚楚。</p>

    以前完全没注意啊!</p>

    葛守礼又看看里的册子,玛德,鬼知道它是怎么印的,简直就是一坨大便。</p>

    管事的补充道:“老爷,这册子和揭帖一看就是私印制的,刻和印制的艺极差,一顶多二三十两银子,街边卖得最差的翻书,都比它印得好。”</p>

    葛守礼眯着眼睛,幽幽地道:“老夫不管它印得如何,关键是它上面的内容,全是诛心之语。</p>

    新皇刚承大宝,有人就迫不及待地跳出来了。”</p>

    管事呵呵一笑:“老爷,我们万历皇爷的位置,做得比成祖皇帝还要稳当,谁敢在这当口炸毛啊简直就是打着灯笼上茅厕,找屎(死)。”</p>

    葛守礼瞪了他一眼,呵斥道:“你懂什么当年世庙皇帝即位,一场大礼仪之争,牵连了多少名臣,朝堂上下,天翻地覆。”</p>

    “老爷,这些事的们也不懂。的们只知道,这几年大家的日子都好过了些,没有像以前,被压得喘不过气来。</p>

    别的不,京师街面上的乞丐都几乎绝迹了。青壮赖皮的,是都被送去滦州开平做工。年老体弱的都被送去养济所。</p>

    前些年,那些清流御史们天天盯着统筹处和输捐局骂,可人家真真实实修桥铺路,修公学医馆,开养济所育婴堂。</p>

    这些实实在在的东西,百姓们都看在眼里。这册子揭帖上的天降异象,警示苍生,的是皇上此前的乱政,简直就是胡八道。</p>

    这些异象啊,确实是警示,可警示是朝堂上还藏着奸贼。这些人是朝中藏在暗处的老鼠毒蛇,表面上道貌岸然,实际上男盗女娼。明面上正人君子,暗地里硕鼠蠹虫”</p>

    葛守礼一惊,连忙问道:“你这话从哪里听来的”</p>

    “京城里茶馆酒楼,书人、唱曲的,还有几大戏班出了几目新剧,都是的那些斯文败类。虽然没有指名道姓,但大家一听就知道是谁。</p>

    还有商报、闻风报、字画报,都在刊登某些大儒名士的丑闻,这些人窃据高位,浪得虚名</p>

    上天看不过眼,降下异象,就是警示我们皇上,不要上这些人的当,被他们给蒙蔽了。”</p>

    葛守礼腾地站了起来,“那些商报、闻风报、字画报,你还有吗”</p>

    商报刊登全是工商之事,士林儒生们觉得它铜臭气息太浓。</p>

    闻风报刊登的全是高门大户、大街巷的风流韵事,家长里短,和尚道士争尼姑,全是百姓们爱看的段子。太俗!</p>

    字画报就更加不得了,不仅有文字,还有图有真相。那插图栩栩如生,崔莺莺私会张生,还有最近市井流行的精品梅词话,它不仅全文刊登,还延请名画师名刻匠,精心做插画,再精心雕,全是名场面。</p>

    一出来就洛阳纸贵!无数人纷纷抢购。</p>

    尤其是许多名士大儒,一边大声痛骂它无耻下贱,一边叫下人彻夜排队,抢购此书。</p>

    可惜,由于插画雕刻费时,半月一期,还被人天天催更。</p>

    管事答道:“有。”</p>

    “快,统统拿来。”</p>

    管事迟疑一下,转身出去,回自己住所把那几份报纸拿来,递给了葛守礼。</p>

    </p>

    葛守礼匆匆扫了一眼,全部卷在一起,对管事道:“暂且借给老爷一用。去,备好马车,老爷要出门。”</p>

    管事应了一声,连忙去备车。</p>

    扶着葛守礼上马车时,管事忍不住了一句:“老爷,其它的报纸度好,字画报的买得非常不易,劳烦你务必要还给我。”?葛守礼没好气地应了一声,钻进车厢里,大声道:“去高阁部府上。”</p>

    到了高拱府上,通报了一声,很快有管事出来迎接。</p>

    “葛老爷,我家老爷在书房等着你。”</p>

    “肃卿有客人”</p>

    “翰林院张学士来了一会。”</p>

    “凤磐也来了。”</p>

    葛守礼急匆匆地走进书房里,看到高拱一身素色道袍,头戴四方巾,坐在上首。</p>

    张四维一身素色衫袍,头戴藏青色毡帽,起身拱道:“与川公。</p>

    “肃清,凤磐。”</p>

    “与立,快请坐。”高拱招呼着,“上茶。”</p>

    葛守礼迫不及待地把册子、揭帖和那几份报纸摆了出来。</p>

    “肃卿、凤磐,你们看。”</p>

    高拱和张四维瞥了一眼,神情如常。</p>

    “你们都知道”</p>

    高拱没有答话,张四维开着玩笑地道:“字画报是一份难求啊,想不到与川公还有这份雅兴。”</p>

    葛守礼摆了摆,“是我府上管事买的。老夫这些日子忙得脚不着地,哪有闲工夫看这些。”</p>

    高拱和张四维对视一眼,确实如此。</p>

    先是太子大婚,接着是隆庆帝驾崩,操办国丧,然后又是新皇登基大典。主力军是礼部,葛守礼身为礼部尚书,是满朝上下最忙的一位。</p>

    他确实没空看着些报纸,也是最后一批才知道最近暗地里斗得不可开交的“舆论战”。</p>

    “肃卿、凤磐,你们既然知道此事,你们到底怎么想的”</p>

    高拱没有出声,看了看张四维。</p>

    这种舆论战,是张四维的拿好戏,而且他八面玲珑,哪里都有人脉,就连张居正那里都能得上话。</p>

    张四维道:“此事自地震过后没几天就暗潮涌动,为首者是王继津等人。他积极奔走,笼络了一群人,准备以天降异象,警示苍生为由,造成舆论,逼迫皇上下罪己书。”</p>

    到这里,张四维长叹一口气,“此言论一出,满朝无不惊悚,胡宗宪、李春芳、张居正等人惶惶不安,唯独皇上不以为然</p>

    遥想当年,世庙先皇遇到日月有霾,都要做一场法事,祭祀苍天。遇到地震、白虹贯日,更是惊得连下赦免诏书,以求上苍原谅。</p>

    唯独皇上,却不屑言道,上苍管天上,他为天子管地上,各管各的。他下他的雨,我骂他的娘!我俩扯平!</p>

    如此不畏天地之威,恐怕也只有太祖皇帝可比之。”</p>

    葛守礼想了想,回想皇上还是世子太孙和太子时种种事迹,不由长叹一口气:“哎,皇上还真是这样的性子!”</p>

    高拱幽幽地道:“前宋王安石有云,‘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我们皇上也是这样的性子。”</p>

    张四维一拍大腿,继续道:“没错了。皇上如此态度,王继津等人看吓不住皇上,只好另想他法,于是把天降异象,警示应在了李首辅、胡汝贞和张叔大身上。</p>

    不仅刊行这些册子和揭帖,还煽动地方官员,连同名士大儒,一并上疏,以天降异象,应在奸臣之名,弹劾他们三人。</p>

    只是太常寺不甘示弱,辖下报纸还有宣教局,指使书人、唱曲演戏的,纷纷掺和其中,针锋相对幕后主使者真是蔡华秋。</p>

    从目前形势看来,太常寺攻势极得章法,又样百出,里的牌是一张接着一张,打得王继津那边有些招架不住。</p>

    幸好天人感应之深入人心,愚民百姓,秀才生员信之甚多,觉得天降异象,当应在当权者身上,不是君就是权臣。这才勉强打个平。”</p>

    葛守礼点点头。</p>

    敬畏天地,是当下所有人的通病。不是所有人都有勇气对天地异象,丝毫不挂在心上。</p>

    普通百姓,连字都不认识几个,如何知道天地的道理</p>

    读书人读的都是四书五经,思维都是“哲学思维”,毫无一点“科学思维”,你拿个望远镜、显微镜给他们看,他们觉得完全不可思议。</p>

    对于他们不能理解的,直接把它归于鬼神或者奇技淫巧,跟所有他们不能掌控的一切东西一样,下意识地加以排斥!</p>

    正是这个原因,王遴才自信满满。只是万万没有想到,蔡茂春这个家伙,一番闹腾后,大家觉得天降异象,跟皇上没关系。</p>

    皇上还是圣君明君,异象应在朝中有奸臣,只是谁是奸臣,就有得扯了。</p>

    各各的,搅得天昏地暗。</p>

    葛守礼从高拱脸上的神情看出异常,他眉头一挑,毫不客气地问道:“肃卿,你到底是怎么想的”</p>

    高拱推脱道:“什么怎么想的”</p>

    葛守礼没有放过他,不客气地逼问道:“就是这件事,天降异象,朝有奸臣,你觉得谁是奸臣或者,你站在哪一边”</p>

    张四维也忍不住把目光投向高拱。</p>

    书房里一片寂静。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