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其他类型 > 朕就是万历帝 > 第524章 点金术?
    第524章点金术</p>

    众人转头一看,德平侯的独子,皇上的亲舅舅,马上拱道:“侯爷!”</p>

    “诸位,刚才听到这位仁兄起日本的事,在下一时好奇,就凑过来听听,冒昧冒昧。”</p>

    “侯爷客气了。”</p>

    聊日本事的那人自我介绍道:“侯爷,在下丰盛隆商行大掌柜,申稼良。”</p>

    “申先生好。”</p>

    李瑄知道,丰盛隆是大明头号大粮商。</p>

    有坊间传闻,九边一半的军粮,尤其是吉辽、滦河的边军军粮,有三分之二是丰盛隆供应。</p>

    “还请申先生,日本那边,到底又出什么事了”</p>

    “那是一帮贱骨头。以前我们不理它,水师每年两次巡航炮击。又各种封锁,切断海路。他们哭着喊着乞求跟我们大明议和。</p>

    好了,去年皇上开恩,愿意放下血海深仇跟他们议和。等他们使节团回去,又刮起了一股妖风。”</p>

    有位掌柜的问道:“什么妖风”</p>

    申稼良道:“日本国内有一伙人,觉得跟我们大明议和,是丢了份,是他们的羞辱。什么他们日本有神风护国,蒙古人都打不败他们,何况蒙古人下败将的汉人。”</p>

    有掌柜不乐意了:“嘿,这话我就不爱听了!蒙古人是我们的下败将!</p>

    太祖皇帝北驱鞑虏,光复神州。蒙古人被我们撵到漠北去了。摸鱼儿海一战,北元直接被打成了蒙古诸部。现在皇上神武,先灭了察哈尔部,收复蒙古左翼,虎视蒙古右翼。</p>

    用不了几年,蒙古人就要成为我大明的爪牙,怎么,那些东倭矮萝卜还不服气要不我们上奏皇上,请调集蒙古左右两翼兵马,让水师把他们送到日本岛上去。</p>

    他们不是嚷嚷着有神风护国吗不是嚷嚷着蒙古人都征服不了他们吗</p>

    我们就派蒙古人去,让蒙古人征服他们,让他们一尝夙愿!</p>

    军费我们踊跃捐助!”</p>

    “好!老周这个建议好!我们踊跃捐助!”</p>

    周围的掌柜和东家们齐声叫好。</p>

    李瑄看着群情激愤的众人,知道这帮东南商贾,多半与倭寇有血仇。</p>

    等他们情绪稍微稳定一些,李瑄继续问道:“申先生,还请继续。”</p>

    申稼良道:“好,我给侯爷和诸位继续。</p>

    这帮东倭矮子又蹦又跳,叫嚣着撕毁和约。有的跑到王宫和幕府衙门门口切腹自杀,有的半路上截杀赞同议和的大臣和领主下。</p>

    据这背后有日本地方领主在使坏,怂恿和收买一些流浪武士出来闹事,然后又煽动民意,有不少日本武士和领主,跳出来要尊王抑明,要重兴王道。</p>

    反正就是不想跟我们大明议和。”</p>

    “不想议和,那就好好收拾他们。这帮贱骨头,我看啊,主要是以前我们只是用水师炮击,没有派大军上岸,这些矮子就以为躲在岸上安全,就敢如此嚣张!”</p>

    “对,必须好好收拾。听鸿胪寺那边传出的消息,跟日本的议和全部终止,重新进入到对战状态。</p>

    右军都督府传出的消息,水师恢复一年两次的炮击。据参谋局制定了新的军略,要对日本进行更深入的打击,要彻底摧毁他们的经济命脉。</p>

    打仗的事,我也不是很懂。”</p>

    “就应该这样。看着吧,我看等朝鲜和土默特那边完了事,朝廷就能腾出收拾那帮日本孙子。”</p>

    “应该是,反正他们一个岛悬在外面,跑又跑不掉,想再来祸害我们又跑不过来。一锅臭肉,就算烂,它也是烂在我们的锅里。”</p>

    “对了,申兄,你们跟日本做生意,受影响吗”</p>

    “受个屁的影响!我们就占了平户、博多两港,还有界港外面的淡路岛,有水师进驻,还有陆战营,我们就在这几处跟日本商人做生意。日本商人再跟各地的领主做生意。</p>

    日本商人坐我们船,运货往来于日本各地和我们的地盘,水师武装商船在巡检的同时,还能多赚一运费钱呢!”</p>

    众人轻声笑了几声。</p>

    申稼良继续道:“他们撕毁了和约后,我们马上把所有货品涨价,少则涨一半,多则涨三四倍,爱买不买。”</p>

    有东家问道:“申掌柜,我们大明的货品在日本不愁卖,那他们有什么东西能贩回来总不能拿他们地里刨出来的银子来换吗</p>

    那也太便宜他们了。”</p>

    申稼良嘿嘿一笑:“怎么会便宜他们。银子是值钱,可光有银子不行。按照少府监的指令,跟日本那边做生意是有配额的。</p>

    只收一半的银子,其余拿货品来换。”</p>

    “日本能有什么货品”</p>

    申稼良左右看了看,轻声道:“日本出口给我们的货品第一大项,是稻米。朝鲜东征军的军粮一半是从日本收购运过去的。</p>

    接到最新指示,我们今年、明年还得加大收购数量。朝鲜平息叛乱,恢复民生需要不少粮食。”</p>

    李瑄好奇地问道:“申先生,我听日本虽然产米,但出产并不多,自己吃都不够,还能大量出口”</p>

    “侯爷,你有所不知。他们先是不肯的,那就想法子让他们肯。比如关东有个地方,屁大的地方有七八个领主,实力差不多。</p>

    有两个领主有些远见,死活不肯卖粮食,囤在仓库里。另外有两个领主,通过日本商人,卖掉了大部分粮食,换了我们淘汰下来的兵甲。</p>

    然后迅速攻灭了附近的领主。那两家囤粮的领主被攻破,仓库的粮食全便宜了别人。”</p>

    好家伙,囤兵甲的不需要囤粮,别人家就是自己的粮仓!</p>

    申稼良道:“这种事情发生多了,很多领主也没办法,只好卖掉大部分粮食换兵甲。这两年,日本各地越来越乱,饥荒也越来越严重。”</p>

    有掌柜好奇地问道:“日本倭刀也是很有名的,怎么还要找我们买兵甲我们的兵甲卖给他们后,以后拿来打我们怎么办”</p>

    李瑄瞥了一眼,主动地答道:“日本倭刀锻造精良,非常锋利,确实没错。可是兵器这玩意,就是消耗品,就跟柴火一样。</p>

    倭刀是不错,可是很脆。再好的刀,上了战场,一两仗下来就得断。所以倭寇多爱身带好几把刀。</p>

    </p>

    而且兵甲不要多么精良,能坚持打一两仗,能砍死人就行。最重要的是量大管够。以前边军糜烂,总是打不过北虏,为什么看看他们以前的兵甲就清楚。</p>

    嘉靖四十一年的边军,还在用正德和成化年间的刀枪。刀身来回地磨,巴掌宽的刀身,硬是磨成拇指宽。</p>

    拿着这样的刀枪,怎么打胜仗”</p>

    “侯爷这话得非常有道理。我有亲戚在边军当参将,亲身体会啊。以前边军想换新兵甲,还得掏银子出来贿赂军器监的内使和官吏。提着脑袋替朝廷守边关,还要自己掏钱买兵甲,你们,这叫什么事</p>

    现在滦州和太原煤铁大兴,锻造出来的兵甲又好又便宜,更不用还要自己掏银子换兵甲。一年六套刀枪,废了就回收上去。</p>

    你要是没按时用废,明你平日操练不够,要挨骂的。</p>

    你们,这样练出的边军,再加上粮饷发得足足的,不要蒙古人,天兵神将敢下凡,也能把他们打瘸了腿。”</p>

    联盛祥的掌柜周慕贤,四十岁出头,长得跟猫头鹰似的,一双眼睛显得格外精明。旁人一完,他连连点点头:“啊,对对对!”</p>

    申稼良继续道:“除了银子和粮食,日本还出口丝绸、蜡烛、生漆、硫磺等货品到我大明,但产量都不高,跟我们出口的货品来比,差得远。</p>

    所以他们出口最多的另一项,就是女人。”</p>

    “女人”</p>

    “对。日本领主攻破其它领主的城寨,占了地盘,把抢掠来的女人,从七八岁到二十多岁,全部通过日本商人卖给我们。</p>

    大概估算,这几年进到我大明的日本女人少有五万。”</p>

    “这么多”</p>

    “是啊。这两年朝鲜民乱,日本纷战,都是水深火热,然后新罗婢、东倭女在东南蔚然兴起,价格极其便宜。但凡家里赚了点钱百姓,都想着买个新罗婢或东倭女。”</p>

    众人啧啧称奇,也有读过书的人道:“此前新罗婢、东倭女盛行,还是强唐之时,看来我大明有治隆汉唐之势。”</p>

    周慕贤连连点头:“啊,对对对!”</p>

    那边有人扬声道:“诸位,请往这边聚一聚,我们请杨公公给大家几句话。”</p>

    申稼良和周慕贤等人眼睛一亮,杨财神开金口,这是要发大财啊!</p>

    哗啦啦,一堆人马上围了过去。</p>

    杨金水看了一圈众人清了清嗓子朗声道:“诸位都是自己人,杨某也就有话直,敞开了。</p>

    今日召集大家在一起,就是商议筹办大明工商业联合会的事宜。这是大事,事关大家未来的大事。但也只是第一步而已。”</p>

    “诸位热心工商联,除了报团取暖之外,其实大家心里最关心的就是保住眼下的富贵,传至子孙后代,对不对”</p>

    众人出现短暂的沉寂,周慕贤抢先开口:“啊,对对对!”</p>

    申稼良等人也跟着附和,众人也纷纷出声应和。</p>

    “那如何保住富贵”杨金水笑眯眯地问道,“大家都是商海厮杀出来的,见得多也听得多,什么遵纪守法、公忠报国的话,咱家也就不了。”</p>

    众人一阵轻笑。</p>

    “那有什么法子”</p>

    众人不由自主地看向宋应卿。</p>

    杨金水添了一把火,“太后有旨意给到司礼监,按例贵妃之父当授官。司礼监请得皇上旨意,当封伯。”</p>

    众人发出哗的惊叹声,面面相觑中带着无比的欣喜,还有若有所思。</p>

    “可是宋公能有几位你们总不能把女儿、妹妹都送进宫去吧皇上是不收的!”杨金水的话给众人泼了一盆冷水,“那大家到底怎么保住富贵”</p>

    申稼良开口道:“跟他们学!”</p>

    杨金水马上问道:“跟他们学跟谁怎么学”</p>

    “江南世家,学他们助学育人,多多培养出人才来。”</p>

    申稼良的话大家都听懂了。</p>

    换成听得懂的人话就是大家学江南世家,办书院、捧名士,然后培养出一批又一批中科试的进士举人,推他们入仕途,结成一党,同进共退,占据大明文官的半壁江山。</p>

    庙堂有大大的官员上下勾连,江湖有名士大儒左右声援,所以江南世家能够富贵延绵数百上千年,就算换了天子也不怕。</p>

    “申掌柜得对。”杨金水又道,“大家都是做生意的高人,知道亦步亦趋,跟在别人屁股后面,顶多只能捞点残羹剩汁尝一尝。”</p>

    他的语气变得意味深长,“人家读四书五经,治圣贤经义,世代相传,数百上千年了,我们就算想学他们,拼得过人家吗”</p>

    周慕贤马上应道:“肯定拼不过,人家底蕴多深厚,我们等于白丁,怎么拼”</p>

    申稼良代表在场的掌柜们问道:“杨公公,那你怎么办”</p>

    “诸位都是靠嘉靖年间开海商,赚到了第一笔钱,按照皇上的法,是挣到了第一桶金。但是后来实业大兴,靠得什么”</p>

    众人面面相觑,这个就有点多了啊。</p>

    杨金水看出大家的心思,笑着道:“咱家也知道有点多,但我们最重要的,最至关重要的。”</p>

    “皇上的眷顾!”</p>

    “杨公公的指引。”</p>

    “人才!”</p>

    “敢于冒险的勇气!”</p>

    “身处东南,通江达海。”</p>

    众纷纭。</p>

    杨金水这时开口道:“诸位,最重要的是皇上教给我们的点金术啊!”</p>

    点金术</p>

    什么意思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