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其他类型 > 朕就是万历帝 > 第561章 考成法中央指导委员会
    第56章考成法中央指导委员会</p>

    张居正把潘晟四人的神情看在眼里,心里冷笑几声。</p>

    想瞎了你们的心!</p>

    皇上才十六岁,又没老糊涂,怎么可能留下这么大的漏洞让你们钻。</p>

    他端起茶杯,喝了一口,道:“四位,请继续看。”</p>

    哦,后面还有细则。</p>

    潘晟、王崇古、王国光、方逢时连忙低头,继续翻看。</p>

    后面是对朝议大会的规定。</p>

    皇上对朝议大会定义为:</p>

    按照国律规定,评议和决定大明关乎全局的重大军国事宜。</p>

    评议和审查内阁、戎政府、都察院和宣徽院年度预决算。</p>

    对内阁、都察院、戎政府提请的从二品或上将军以上文武官员的任免进行评议和决定</p>

    评议和决定简旨指定和资政局提请的其它军国大事</p>

    朝议大会评议之决定,内阁、戎政府、都察院、宣徽院等坚决遵循无误。</p>

    必要时,律政院需根据定策修改律法。</p>

    既然朝议大会如此神圣,如此重要,就不能让阿猫阿狗随意参加。</p>

    在文中,四人看到备注字,是皇上添注的注释。</p>

    在这些注释文字里,皇上痛斥了此前的朝议里,务虚之风盛行,不究问题根源,只责道德品行;党同伐异,肆意攻讦诸多种种,结果当议不议,当决不决。</p>

    原本是评议和解决问题的朝议,凭空制造出更多的问题。</p>

    故而在朝议大会规章里,皇上规定,只有被授予朝议大夫之人,才有资格参加朝议,进行军国大事评议和决定。</p>

    皇上还规定了评议流程,初议时一人一分钟,举发言</p>

    决定时举投票,少数服从多数,赞同的人数超过一半即可通过。</p>

    然后皇上有最后的否决权</p>

    皇上,原来你在这里等着我们啊!</p>

    潘晟四人面面相觑,我们没有眼看错,皇上还是那位皇上,只是他现在的段更上一层楼。</p>

    你们不是要朝议公推吗</p>

    朕给你们。</p>

    但是!</p>

    这朝议公推,必须在朕的控制之中。</p>

    现在关键是怎么才能成为朝议大夫</p>

    这个不会也要公推吧</p>

    四人继续往下看,发现皇上在条目里写到,因为是开先例,也不知道如何产生朝议大夫,暂定为皇上直接委任。</p>

    暂定这个词用得妙啊!</p>

    暂,可长可短,什么时候皇上了算了。</p>

    但是又给你留下念想,总是个暂字,会有改变的时候。</p>

    那到底什么时候</p>

    时成熟,皇上发话了就是时候。</p>

    不过皇上并没有完全糊弄人,他详细规定了朝议大夫的条件。</p>

    首先必须是从四品官阶以上官员。</p>

    能理解,以前朝议里喷得最凶、跳得最高的就是七品给事中和监察御史,这些科道官员多半是新中的进士,胸怀壮志,迫切想发出自己的声音。</p>

    更有甚者想踩着别人的脑袋上位的。</p>

    熬到了从四品官阶,多半都在宦海里浮沉,被官场现实毒打过,不再那么冲动,做事比较稳重。</p>

    其次皇上规定,朝议大夫按部门分配,六部每部三位,诸寺每寺两位,都察院八位,律政院和宣徽院各三位。</p>

    戎政府合计二十六位</p>

    暂定朝议大夫名额总数为八十位。</p>

    皇上还体贴地提出,朝议时,朝议大夫可能外派、生病等各种原因,无法参加朝议。因此规定参加朝议大会的朝议大夫,必须超过被委任的朝议大夫总数的五分之三。</p>

    看完后,潘晟、王崇古、王国光和方逢时四人陷入了沉默。</p>

    过了一会,王国光开口道:“皇上是步步为营,到现在我们才明白当初皇上分设资政局和内阁的用意。”</p>

    潘晟点点头:“文武分制,内阁为政相,戎政府为戎相,资政局和朝议会是套在他们头上的辔头。</p>

    以前我们以为是四驾马车,其实都错了了,皇上一直都是文武分制,其余的都是拉住它俩的辔头。”</p>

    王崇古缓缓道:“水濂公,学生倒认为是三驾马车。”</p>

    “三驾马车”</p>

    “御史中丞赵公入资政局,大理寺和按察使司划归都察院管辖。</p>

    现在中枢是内阁独大,戎政府和都察院左右钳制。地方上,布政司归内阁,按察使司归都察院,兵备使司归戎政府。</p>

    从中枢到地方,就是三驾马车。只是内阁和布政司,跑在前面,是头马。”</p>

    王崇古的让众人点头,一直默然不语的张居正也缓缓点了点头,认可这个法。</p>

    “皇上先是收了权,然后分权。老夫得分权是把中枢地方的权柄细分详尽,职责清晰。分好了权,再放权。”</p>

    张居正道,“皇上用心良苦,一番设计下来,内阁、戎政府、都察院,就连地方三司,都觉得自己的权柄加重。</p>

    只不过把三张一百圆面额的汇票,换成了三十张十圆面额的汇票,再分给大家,看上去每人十张,里汇票数目都多了。</p>

    可实际呢”</p>

    王国光呵呵一笑,“钱的总数其实是一样的。但大家偏偏都很高兴,都觉得自己大赚了一笔。</p>

    皇上的段,高明啊!”</p>

    刚才低着头话的方逢时突然抬起头,道:“太岳公、水濂公、鉴川公、疏庵公,以后朝议大夫是关键之关键。谁笼络的朝议大夫多,在朝议中会占极大优势。”</p>

    张居正、潘晟、王崇古、王国光都转头看着他。</p>

    是啊,朝议大会可以决定重大国策,引导大明朝政走向,更可以决定内阁、戎政府、都察院主官人选。</p>

    王国光性子直,忍不住道:“当年世宗皇帝以大礼仪为契,肃正朝纲;想不到皇上现在以朝议大夫为纲目,整饬朝纲。”</p>

    </p>

    张居正摇了摇头,“疏庵兄,没有那么简单。按照皇上此前的法,他这是朝议搭台,让朝中的文武百官上台唱戏,各显神通。</p>

    他在戏台旁边给我们敲锣打鼓。鼓点敲得急,我们就唱得快。鼓点敲得慢,我们就唱得慢。”</p>

    方逢时附和道:“皇上要是觉得台上戏唱得不好,他可以悄悄把朝议大夫换掉几个,四两拨千斤,台上的戏文不知不觉中就换了个新唱法。”</p>

    王崇古摇了摇头,“皇上确实尽得世宗皇帝的真传,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些前所未有有的定制,皇上是怎么想出来的。</p>

    太岳公,你当皇上的老师,知道原委吗”“我知道什么我什么都不知道。”</p>

    张居正摇了摇头。</p>

    “前两日老夫去西苑,向皇上禀告,准备就考成法一事,内阁准备一个考成法督办组。</p>

    你们猜皇上怎么”</p>

    “皇上怎么”</p>

    “皇上,张师傅,你这个名字不响亮,镇不住人啊,朕给你取个名字。我好啊,皇上赐名,臣感激不尽。</p>

    果然,皇上赐下一个十分响亮,一听就威风八面的名字。”</p>

    众人越发好奇了,催促着:“太岳公,皇上到底赐下什么名字”</p>

    “大明考成法中央指导委员会。”</p>

    潘晟四人愣住了。</p>

    这名字真是又高又硬啊!</p>

    潘晟分解道:“中央,中枢之意,好理解。指导,指道以明之,有指示教导之意。一个词就点出它的职责。</p>

    委员,委派之专员。委员会,有意思。</p>

    且字数这么多,一口气念下来确实给人一种了不起的感觉。</p>

    大明考成法中央指导委员会,呵呵,有意思。”</p>

    王崇古在旁边笑着道:“皇上喜欢发明新词,世宗皇帝喜欢定新制,果然是祖孙俩啊。</p>

    太岳公,你这个钦定的大明考成法中央指导委员会,怎么个章法”</p>

    张居正脸上浮现出苦笑之色、</p>

    “本官指导别人之前,先受了皇上的指导。</p>

    皇上指导我,叫我自任委员会主任委员,任命方金湖、张凤磐为副主任,任命吕和卿、曾三省等五人为委员,曾三省兼委员会长史”</p>

    潘晟四人听得啼笑皆非。</p>

    皇上真给你安排得明明白白啊!</p>

    张居正继续道:“皇上这个指导委员会是组织、指导、管理和协调内阁六部诸寺,各布政司的考成工作。</p>

    检查了解中枢和地方各部门执行考成法的情况,根据检查情况向内阁提出各部门执行报告,提请奖惩。</p>

    研究执行考成法时出现的各种情况,及时向内阁、资政局和司礼监反馈,以便做出合适的调整。</p>

    委员会长史领导委员会办公室,负责委员会日常工作,文字往来”</p>

    潘晟四人听得目瞪口呆。</p>

    这是皇上指导的详情</p>

    他们清楚,肯定不是张居正在为自己的学生粉饰,因为张居正,包括在座的所有人都不出这样的字词来。</p>

    它听上去很新颖,但是作为官场老,在座的各个都听得懂,一下子就明白意思,然后感叹,这用字真他娘的精准啊。</p>

    皇上是怎么琢磨出来的</p>

    身在西苑的朱翊钧要是知道众人的想法,肯定会道,你真当我十几年的资深公务员,是白资深的</p>

    张居正完后,捋着胡须道:“皇上的指导,还不止如此。</p>

    皇上指导老夫叫指导委员会与太常寺配合,最好请太常卿蔡华秋到指导委员会兼任副主任委员一职。</p>

    皇上,全面推行考成法,首先要做动员。”</p>

    “动员什么动员”</p>

    “就是开会!</p>

    合适的时候,以指导委员会的分级召开会议。蔡太常在开会方面,是相当有经验。</p>

    先召开右侍郎和右少卿以上官员开会。接着召开各司郎中、副郎中官员开会。再往下就是召开员外郎、主事开会。</p>

    然后督促各部各寺分别召开各自的考法执行动员大会,指导委员会委员轮流去出席,一是当场讲话动员,二是督查”</p>

    听到这里,潘晟忍不住道:“如此层层开会完后,自然会形成一种势,泰山压顶之势。再愚钝的人都知道各部诸寺执行考成法,是势在必行,不敢心存侥幸。</p>

    如此一来,上下真得如皇上所言的,被动员起来。”</p>

    张居正点点头:“对,其实就是重复重复再重复,不停地在六部诸寺官员耳朵里念叨,自然而然,这些官吏就知道其中利害了。</p>

    皇上指导老夫,其次要公平公正下的奖罚分明。</p>

    做得好的狠狠奖,大张旗鼓地奖;做得不好的狠狠罚,也要大张旗鼓地罚。</p>

    皇上的新法听上去很有章法,条理清楚,老夫要遵行,看看效果。”</p>

    潘晟四人互视一眼,知道考成法从隆庆三年下半年开始,到现在推行了近十个月,成效只能不温不火。</p>

    张居正下狠罢黜了近千名大官吏,只是让中枢上下为之一凛,离顺利推行还差段距离。</p>

    众人能理解,考成法是要扭转数万大京官们,上百年养成的陋习,谈何容易。</p>

    但是张居正心急啊,他必须要取得成绩,才能让自己的内阁总理之位,坐得服众。</p>

    这时,有书吏在门口禀告:“元辅,吏部吕侍郎前来禀告,他准备好了,等着元辅和方尚书。”</p>

    “知道了,老夫马上出去。”</p>

    潘晟好奇地问道:“太岳公,何事”</p>

    “大明考成法中央指导委员会今天第一次视察,老夫、方金湖,还有吕和卿。”张居正拱道,“诸位,今天就议到这里。”</p>

    众人散去,潘晟拉着王崇古和王国光去一趟都察院,有事找赵贞吉。</p>

    坐在马车上,王国光坐立不安,被王崇古看出来了。</p>

    “疏庵,怎么了”</p>

    “鉴川公,我心神不宁,总觉得要出事啊。”</p>

    坐在对面的潘晟呵呵一笑,“疏庵,该不会是去拜见赵中丞,你心里发虚吧。”</p>

    王国光摇了摇头:“我行得正坐得端,发什么虚。我只是心里慌得很,觉得要出事,可是又不知道哪里出事,会出什么事。</p>

    唉,苦恼啊!”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