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其他类型 > 宋檀记事 > 91.村支书到访
    乌兰动作麻利,且无师自通时间管理大法。</p>

    在饭前将所有瓶子煮好消毒,保留余火,用篦子慢慢烘着。</p>

    一顿饭结束,瓶子干干燥燥,晶莹剔透的。</p>

    这是宋檀之前卖菜时顺带买回来的六角玻璃瓶,也不贵,批发下来是两块一个,一个五百毫升,装蜂蜜大差不差的一斤是够的。</p>

    大约乔乔这一份劳动成果格外喜人,一家四口齐上阵,宋三成抬着桶,乌兰在下边儿架着滤,滤下边则还有一层滤。</p>

    宋檀就负责拿干净的筷子拨弄拨弄,叫蜂蜜尽快过滤下去。</p>

    而乔乔则蹲在最下头,负责给蜂蜜装瓶。</p>

    家庭作坊流水线,显然初具规模。</p>

    就在这时,大门外突然响起一道声音:“宋檀在吗?”</p>

    这声音辨识度很高,宋檀中筷子都没停:“在呢,进来吧。”</p>

    果然,走进来的正是他们年轻的村支书——祝君。</p>

    祝君进了院子就惊喜起来:“隔得老远就闻到这蜂蜜味道了,真香啊!”</p>

    “乌婶,你家蜂蜜卖吗?匀我两瓶呗。”</p>

    乌兰下意识看向宋檀。</p>

    按他们本村的蜂蜜价格,一斤是五十到一百。可如今在檀檀里,那哪的准呢?</p>

    只见宋檀头也不抬:“不卖,有人定了。”</p>

    祝君“噗嗤”一声笑了起来:“没事,我存了不少钱,价格贵我也能接受,你先看吧。”</p>

    显然是很懂人家拒绝的套路。</p>

    宋檀其实还没想好,这会儿里的工作并不是很急,便抽出筷子来,找了个水杯往里头涮一涮,而后尝了尝。</p>

    然后又尝了尝。</p>

    “这个卖的便宜,一千一斤吧。”</p>

    祝君当时就捂住了胸口。</p>

    但她显然有两分家底,此刻略一犹豫:“那我特意过来了,给我倒杯蜂蜜水尝尝,不过分吧?”</p>

    “听咱家茶叶也很好,我能一起尝尝吗?”</p>

    宋檀微一挑眉,在乌兰和宋三城心痛的眼光中爽快答应:“行啊。”</p>

    人家也不见外,在院子里找了个靠背椅就坐下了。</p>

    乌兰刚好头的纱也能架住腾开,这会儿赶紧匆匆忙进屋找杯子去了:</p>

    “我给你倒,我给你倒。”</p>

    蜂蜜水得用温水兑,茶瓶里的水是晚上采茶回来烧的,这会儿还有点太烫了,先晾一会儿。</p>

    倒是茶水泡着正好。</p>

    院子宽阔,清风徐徐,使得这茶香悠悠散去,虽不如封闭室内那么振奋精神,可偏偏是这种清爽至极的感觉,叫祝君眼睛一亮——</p>

    “茶叶怎么卖的?也给我整两斤。”</p>

    乌兰当时就顿住了,心想怪道女儿这么爽快呢?一准是知道村支书有钱!</p>

    别这年轻还有两分家底啊!</p>

    至于是不是通过别的渠道弄来的钱,那乌兰不相信。</p>

    因为他们村儿真的太穷了,上一任支书唉,那简直不能讲。</p>

    这姑娘别看年轻,来了跑东跑西的,其实办成了好几件实事,大家心里挺喜欢她的。</p>

    客户要求嘛,宋檀自然不会放着钱不挣,这会儿点点头:“那行,晚上我妈请了几个婶婶来帮忙挑,你要是着急,夜里给你送过去。不着急的话明天来拿。”</p>

    想了想又问:“不要礼盒吧?”</p>

    修仙之人,看淡身外之物,她也不是不舍得钱,就是觉得没必要浪费。</p>

    祝君想了想:“就简单塑封一下,然后装茶叶盒子里就行。”</p>

    宋檀点点头。</p>

    “至于这蜂蜜呢,刚过滤的,你想要哪瓶?自己挑吧。”</p>

    祝君有点稀奇的看着那些剔透诱人的蜂蜜:“这是紫云英花蜜吗?”</p>

    “你们家蜜蜂够能干的呀,前两天才看到他们在采蜜,今天就摇上了。”</p>

    乔乔抬起头来:“我摇的。”</p>

    “哎哟,真乖。”</p>

    祝君笑眯眯的看着他,又从兜里摸出了几颗巧克力:“乔乔,上次你送我的口香糖挺好吃的,我也给你带了几个巧克力。”</p>

    乔乔好惊喜!</p>

    自从伙伴们都长大以后,他好久都没有收到过这种礼物啦!</p>

    这会儿要不是接蜜的大任还在身,恐怕屁颠屁颠就要跑过来了。</p>

    宋檀瞧着祝君这行事风格:这人间社交王者,走到哪吃不开呀?</p>

    她就问道:“过来是有什么事吗?”</p>

    总不至于是闲着溜达吧。</p>

    祝君沉吟一会儿:</p>

    “还真有。宋檀,你知道咱们国家现在在大力推行振兴乡村计划吧?”</p>

    宋檀点了点头:“听过,不过没有了解。”</p>

    她这的是真的,毕竟满打满算也才折腾一个月呢,自家的地都没折腾明白,根本来不及去了解那些具体的政策。</p>

    祝君又笑了起来:“了解过就行,我知道你看的肯定是大文件,没去看清楚。”</p>

    “我今晚来呢,就是特意给你讲讲。”</p>

    “这个乡村振兴计划呀,对你们家是大有好处的。”</p>

    “一来呢,如果你要开店的话,可以在咱们村部申请一下,做一个家庭农场。”</p>

    “这样就可以在上一键申办免税,增值税、土地使用税还有契税都不用交了。”</p>

    “还有咱们农业用电,也会补贴百分之六十。”</p>

    “二来呢,国家鼓励当地农民或返乡青年创业,你们这又占了一处。”</p>

    “再来,银行贷款也会对你们大开绿灯的。”</p>

    这话一,便见乌兰和宋三成齐齐摇头:“不行不行,贷款不行!咱就这样吧,挺好的。”</p>

    村里人对贷款这事避之不及,祝君也明白,这会儿也没强求,只是顺势转了个话题:</p>

    “那您家的地今年还够用吗?”</p>

    那咋不够用啊?这么多呢。</p>

    乌兰不太明白,但宋檀却是若有所思。</p>

    她回家的初衷其实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但就目前来,主食和蔬菜以及肉类饮品,未来是满足了部分。</p>

    可水果那还是一点影子都没有。</p>

    原因很简单,山不够多。</p>

    他们家山林其实挺紧凑的,茶园后山板栗林几乎就是全部了。</p>

    但后山是不打算大动的。</p>

    因为山上的树长得都好,年年冬天家里烤火也都少不得柴禾,如非必要,宋檀不想去动这些。</p>

    祝君也笑眯眯的附和:“是,咱们云桥村人少,地多山也多。”</p>

    不过这个多在无人种植的时候当然显得多,可一旦动起来了,想要规模化一点,那就捉襟见肘了。</p>

    喜欢宋檀记事请大家收藏:(宋檀记事笔趣阁更新速度全最快。</p>

    </p>

    喜欢宋檀记事请大家收藏:(宋檀记事笔趣阁更新速度全最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