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猕猴桃啊?”</p>
乌兰就问:“是不是山里那种野杨桃?还没个乒乓球大呢,吃的时候还得捂,可麻烦了。”</p>
“而且这东西不熟的时候就不熟,随便怎么磕碰都硬邦邦的,熟了两天不吃就得烂了。”</p>
市面上的猕猴桃她也吃过的,就是那什么奇异果没吃过,只是大概了解,应该长得大差不差的。</p>
张燕平想解释那不是一种东西,现在的果子到就是甜的。</p>
不过他是卖水果的,也不是种水果的,这样的具体怎么个采收,他也搞不明白,干脆又撂到一边去了。</p>
“那石榴吧,石榴倒是可以,耐放。成熟季节那些好石榴一斤也能卖到二十块。”</p>
乌兰点了点头:“石榴行,石榴开花的时候红红火火的,多好看呢!就是到时候卖果苗的给咱们指导不?”</p>
“咱家门口的石榴长得歪瓜裂枣的,也不好吃,他得教教咱才行。</p>
张燕平想了想:“不然种桃也可以,我朋友圈里今年的高端湖景桃,要四十多一斤呢!”</p>
“就是这东西软烂,咱们往外运的时候,得多心。”</p>
但他越越眉飞色舞:“檀檀啊,等你的家庭农场什么资格什么证的下来了之后,这边店开起来,我给你当客服吧!”</p>
“包准所有受损的订单都给你处理的妥妥帖帖的。”</p>
只要不用下地干活,他可以去上跟人家对线三天三夜!</p>
做知心姐姐也可以。</p>
“四五十一斤?这桃还能卖这么贵啊?”</p>
乌兰来又有点感慨了:</p>
“村里都没几棵桃树了。你们时候那池塘边有两棵毛桃树,果子青青的,六七月份才成熟,个头又。吃一口甜滋滋的,带点酸,带点点苦,核还是红色的,别提多有滋味了。”</p>
后来修池塘的时候那两棵毛桃树被砍了,这十里八乡,也没听谁家再种了。</p>
顶多剩两棵五月桃,没人照管,吃起来没滋没味儿的。</p>
乌兰越越感慨:“现在日子好了,吃东西还没以前有滋味了。我去年上街买的桃,两块钱一斤,真就那样,现在都不爱吃了。”</p>
这一番形容,让干了半天活儿本来就累的张燕平瞬间口舌生津了。</p>
他想了想,还真有了点想法:</p>
“姨,你要跟桃桃有点像的桃,我还真知道一种。”</p>
他翻出图片:“你看,成熟了也是青的,顶多尾端带点红。吃起来脆甜脆甜的,不酸也不苦,但就是有那股子桃味儿。”</p>
“耐储存,耐运输,放冰箱可以保存个把月呢。”</p>
他递过来,只见拳头大一个青色的桃子,只在尾端带了些点点的红色,而桃子上头则有一个弯钩一般的尖尖嘴。</p>
“鹰嘴桃。”</p>
“这个去年在上销售,好像是十块钱一斤,都有时候那毛桃的味道。”</p>
“种桃树,姨你们总会吧?到时候再听专业人士指导,肯定差不到哪儿去。”</p>
恰逢宋三成也从外头回来,这会儿听见什么桃,下意识问道:“后山要种桃树啊?”</p>
“那行,桃树咱们这儿都会种,错不了。就是不知道好不好卖现在年轻人不都流行吃啥大樱桃,什么蓝莓草莓的吗?”</p>
张燕平心:就您家东西这口味儿,这还愁卖吗?</p>
总之,他一脸期待的瞧过去:</p>
“檀檀,种地是个大事,买树苗万把块钱也不能稀里糊涂的砸出去。不如我今天下午就好好查一番资料吧,咱们来个万无一失!”</p>
宋檀也温柔的笑起来:“燕平哥,种地哪有万无一失的,只能咱们多学多听多看,认真实践——不过你的一番好意也不能辜负这样吧,下午你照常干活,晚上回来再查资料吧,总不能平白占用燕平哥你的改造时间呀。”</p>
张燕平:</p>
他沧桑的扔下中的耙子,而后将自己的领口往下一拉:“檀檀,这可是四月的天,我还戴着草帽呢!你就瞧瞧,就这两天的折磨,我的肤色对比都成啥样了?”</p>
其实真没太大反差,就下了两天地,能晒出什么样啊?就一点点的冲突撞色而已。</p>
乔乔得意的笑起来:“哥哥你晒黑啦,乔乔不怕晒哦。”</p>
那是,这傻子再怎么晒,顶多皮肤发红蜕皮,他就是不黑,那能有什么办法呢?</p>
张燕平孤立无援,眼看着大部队都回来了,也只好哀怨的洗准备吃饭了。</p>
十一个人热热闹闹的一张桌子,大伙儿就着最中央一大盆的紫云英炒肉,吃的头都不抬。</p>
旁边乌兰倒是没有抠门儿,炖排骨炖肉的都安排上了。可就这两天大伙吃饭的状况看,那一盆紫云英不吃完之前,剩下的是没人动的。</p>
宋三成殷勤的一人递了瓶啤酒,村里的男人干活少有不喝两杯的,他也给自己来了一瓶,而后道:</p>
“板栗啊,下午有事我得出去一趟,先不去山里了,有事你先支应着。”</p>
叫板栗的男人姓周,是炒茶叶的周毛柱的本家兄弟,如今也是有四五十的年纪了。</p>
闻言点头:“行。就是收拾个山嘛,能有啥事儿。你该忙你的去。”</p>
完又随口问道:“干啥去啊?”</p>
宋三成叹了口气。</p>
“就咱们后山上坡拐角,挨着隔壁大桥村那一家,你们知道不?跟我家以前走过礼。上午那会儿听他家里打电话,是老太太人没了。”</p>
村里人嘛,十里八乡都沾亲带故的,他这么一,桌上的人就都反应过来:</p>
“哎哟,那家!那家不是那谁男的叫张旺家吧?我记得好像有点跛脚。”</p>
“是呢。”</p>
旁边就有人接话:“就一点点儿,不影响干活,可麻利了。这不,供了两个儿子,一个女儿,他女儿好像嫁到镇上了,儿子都在市里头。”</p>
都是差不多年龄的,起生老病死这个话题也有点伤感。忍不住又好奇道:</p>
“不过我记得两口子身体都挺好的呀,怎么就突然没就没了?”</p>
宋三成也纳闷儿呢:“前两天倒是听张嫂子不心摔了一跤,是腿摔断了还是怎么着。”</p>
“我琢磨着抽空还得去镇上医院看一眼呢,这突然间这个消息,我也不清楚咋回事。”</p>
喜欢宋檀记事请大家收藏:(宋檀记事笔趣阁更新速度全最快。</p>
</p>
喜欢宋檀记事请大家收藏:(宋檀记事笔趣阁更新速度全最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