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旺家刚才关于包山的提议,人家没钱,分明意思是低于市场价或者干脆意思两个钱得了。</p>
宋檀承他的情。</p>
他刚刚的把自家的山地包给宋檀,指的就是他家屋子下方这一片坡地,恰恰好是连着后山这片荒地的。</p>
大约二十亩,属于这个碗型山脉里头的又六分之一,山林当然不比田地,可张旺家能干,这片山地里种的全是葛根,也能挣钱。</p>
葛根一开始并不是有意种的。</p>
只是这山林长了不少的葛藤,张婶子心思巧,有一年冬天挖了一两百斤回去,晒出了十多斤葛粉,除了给孩子们的,剩下也挣了千八百块钱。</p>
第二年他们两口子便有意将这块地收拾出来,还多埋了些肥料,让这些野生葛根迅速的生根蔓延。</p>
如今每年入冬,夫妻俩靠这个都能赚个万把块。</p>
万把块,听起来也不是很多,但胜在没成本啊!只需要出力气就行了。</p>
这山上想要挣钱,前期非得多投入不可,那对于村里人来就不合算了。</p>
于是两人又套种了些豆子西瓜花生什么的,收成实在一般,但靠着这些,再收入个两三千块钱也不成问题的。</p>
因此老两口就没有再出门打工,而是安安心心地收拾着家里的田地。</p>
如今四月初,葛藤绿叶萌发,不是挖葛根的好时节,要入冬了才合适。</p>
而且现在挖葛根,收拾山林,又赶不上好农时。因此,两人谁都没提现在包山的事儿。</p>
但是因为这份思量,宋檀给建议也给了诚心:</p>
“张伯,钱这东西你光带走还是不行。要我呀,这个钱你先死死拿在里头,儿女什么都别给。”</p>
“感觉到时候了,就直接捐出去,捐款是不能追回的。是行善积德,咱来世有福报呢。”</p>
来世不来来世的,宋檀是修的仙又不是修的幽冥道,如今这里灵气稀薄到可怜,那她自然是不准。</p>
但对于张旺家来,心灵寄托比什么都强!</p>
此刻他果然反应过来:“对对对!我都用你婶儿的名义捐出去,我给她积福!下辈子叫她过好日子!”</p>
他的神色是肉眼可见的赞赏:</p>
“还是你们年轻人有文化,懂得多。”</p>
转头又想起一重忧虑来:“那万一我出了意外咋办呢?”</p>
这谁的准呢?</p>
若是查出来有病,有空能安排后事也就罢了。可如果遇上个天灾人祸的,比如平地摔一跤,或者怎么着的</p>
都想的这么细致了,想来张旺家是真的认认真真透透彻彻的思考过了。</p>
又想想人家还专门去镇上问断绝关系的政策</p>
宋檀也认真的回答:“那抽空我带您去市里头,咱们约个律师写个遗嘱。紧接着呢,再花个几百块钱去做个公证。”</p>
“到时候,您身后的事儿怎么安排,这笔钱怎么安排,国家法律面前,亲生儿女也追不回来。”</p>
张旺家还是头一回听得这么细致,此刻只一脸的安心:“好好好,就这么办!”</p>
想了想又道:“你放心,到时候我托律师再写一份那个什么,就是我给你干活的时候要是咋了,谁也不准来讹钱!”</p>
眼瞧着对方的腰背都挺直许多,这会儿精神抖擞的回家去了。</p>
宋檀叹息一声,看了看已经快收拾出模样来的荒山,也长出一口气——</p>
家里的事真的太多了,如今有人能来干活,仿佛一下子就卸下不少担子了。</p>
倒是宋三成有些犹豫:“檀檀啊,你不是跟你李爷爷商量着不给他工资,叫他给咱看稻田吗?”</p>
“这边儿你张伯这里又给了两千,是不是得嘱咐一声,让他藏着别出去?”</p>
宋檀笑了起来:“不用,爸。”</p>
人家张旺家的本意就是要出这口气,叫他藏着,那他这份工作有什么意义呀?还不如出门打工呢。</p>
“咱这么多活,总得找些靠谱的人来做吧,先把工资的话放出去,也省得人家开口,要的多不合适,还伤了情面。”</p>
在村里干活,别看这些短工一天一两百的,可真要论长期稳定的开工资,两千块钱也就差不多了。</p>
毕竟农活是有了就干,没有也可以拖拖的。所以这么些年过去了,除了规模性的农业计划,也没听谁干农活还雇个长期工的。</p>
这就又导致了,愿意吃苦的人嫌工资低,不嫌工资低的也不一定爱干活。而开高工资,农民家里头又实在给不起。</p>
宋三成抽了口烟:“我晓得这个理,就是怕你李爷爷那头听着不舒坦”</p>
不患寡而患不均啊!</p>
宋檀摇头:“我李爷爷有子孙孝顺呢。再了,他是不干力气活的,就是搭把掌个眼,没事来溜达两圈。”</p>
“你这工作我开两千的工资,那村里的其他老头老太还不得抢疯了?所以我们早前就商量好了,他要乐意呢,咱不提钱,就是米面粮油的帮忙送,比他一个人买着方便。”</p>
“年底咱家的猪肉再割二十斤,这就算行了。”</p>
“要是不乐意,一声也行。”</p>
宋三成松了口气:“我晓得你清楚了就好。”</p>
转头又得意起来:“看我闺女如今做事,有条有理的,不愧是我闺女!”</p>
宋檀:</p>
这可真是亲爹,你闺女从大学象牙塔,再到社会也就干了两年不到,如今脑子这么清醒,你不想想是为啥呀?</p>
不过她也乐得家长放心,这会儿又问道:</p>
“爸,明天一过,我看门口的田地都能翻差不多了,到时候水塘放水,底下两块稻田要准备起来了。”</p>
“然后菜种该撒的撒,菜苗该移咱也得移了,这后山全靠你一人照应着了。”</p>
宋三成瞧她一眼:“我还能干不成吗?本来就我一个人照应着的。”</p>
“再了,你张伯那人,明儿一准过来!”</p>
“哦,对了,”他又想起来一件事。</p>
“你大伯打电话,明儿大家回老家来上坟。咱家人多,你晚上别忘了跟你奶奶一声,明天上午别采茶了,帮忙搭把做顿饭吧。”</p>
喜欢宋檀记事请大家收藏:(宋檀记事笔趣阁更新速度全最快。</p>
</p>
喜欢宋檀记事请大家收藏:(宋檀记事笔趣阁更新速度全最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