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其他类型 > 宋檀记事 > 377.爱好多样
    宋檀发言结束,就把澄清的话展示给辛君看——毕竟人家是来当正经家教的,可不能凭空毁人清白。</p>

    辛君:</p>

    澄不澄清的不重要,反正他暂时也不大可能为了女朋友扔掉这个饭碗。真饭碗。</p>

    可问题是——</p>

    “宋檀,你刚不是还打算请人来割稻子来挑选一下男朋友吗?怎么现在又要金屋藏娇啊?”</p>

    而且这都是什么虎狼之词!</p>

    锻炼身体就锻炼身体,讲什么核心柔韧的结合上下句都泛黄了!</p>

    宋檀想了想:“哦,那可能是我爱好多变——但是人有多种爱好不是很正常的吗?”</p>

    “什么爱好?”张燕平从旁经过,随口道:“爱好多种多样很正常啊!”</p>

    辛君气的瞪他——“我们在她喜欢的类型!你没听她的,她喜欢的多种多样!”</p>

    “这也正常啊!”络达人张燕平很不理解辛君的抓狂:“现在的姑娘,什么奶狗什么大叔什么霸道总裁人家都不做选择的,都要!”</p>

    宋檀火速鼓掌:“对!我就是这样的人!”</p>

    辛君:</p>

    </p>

    同学会因为要根据大家的时间和安排来协调,因此一时半会儿,吴倩倩要的西瓜还没法送。</p>

    而警局伙预定的50个西瓜,因为先前已经带了几个走,暂且还能撑上一两天,倒也不着急。</p>

    宋檀则看着上的预售单,琢磨着明天再去卖多少扭头就看李老头戴着草帽,慢悠悠晃荡过来了。</p>

    “檀檀啊,你给看看,最近几天的天气咋样?要是好的话,我今儿开始给地里排水,咱们就可以准备收割稻谷了。”</p>

    “啊哟!”宋檀激动起来——她的大米!</p>

    这就可以收割了?</p>

    本地人不怎么种双季稻,她这也是依仗着灵气大胆尝试呢。前段时间观察着长势还颇好,没想到一转眼就能收割了。</p>

    宋有德听到消息,也从房间里钻了出来,见到李老头就乐呵呵的:</p>

    “还是你会伺候稻子。我前天从那里走,看稻穗沉甸甸的,又饱满又大,都没舍得掐下来”</p>

    李老头更不好意思:“这的啥话?”</p>

    “咱种了一辈子稻子,啥时候种出来这样的又抗虫又没病害的!一株穗这么饱满结实!早些年谁家稻子种成这个样子,十里八乡都得来看的还是你们的稻种选的好,檀檀还在里面加些什么营养液之类的,我都搞不懂。”</p>

    怪不得现在随随便便种稻子都能亩产000多斤,科学还是不一样。</p>

    两人对视一眼,彼此均觉得对方很有水准。</p>

    宋三成也乐得合不拢嘴:</p>

    “多少年了,我就想家里这口饭的味道!感觉之后再买别的米都没有香味。”</p>

    宋有德瞪他一眼:“你那是脑子不清楚。咱原先种的啥米?滋味能有檀檀后来买的啥五常的好吗?”</p>

    他们原先种的就是普通的籼稻,超市里现如今两块钱一斤的那种,不晶莹剔透,也灰扑扑带点黄,口感也不怎么好。</p>

    就是产量高,抗病虫倒伏的能力强,成本也低,所以家家户户都种着。</p>

    若论口感,确实是差得远了。</p>

    宋三成却不服气:“稻子的品种是没人家的好,但是自己家打下来的,吃着总有股米香。那买的是晶莹剔透,我总觉得差点什么”</p>

    张燕平倒是点点头——他有跟粮商牵线搭桥过,多少了解一点:</p>

    “确实是这样的。因为现在的稻谷想要卖,就得有好包装,颜值要高,也要尽量保存的久。”</p>

    “所以咱们以前是打谷脱了壳就算完事,煮饭的时候得挑一挑里头的沙石和碎壳”</p>

    时候他最不耐烦做这个了。</p>

    “但现在的米要打磨抛光,当然就晶莹剔透了。”</p>

    不过最有营养的胚芽层已经被磨掉了,所以吃来全是淀粉。</p>

    这也是近几年减肥时,所有食谱都不推荐米饭做主食的原因。</p>

    不是因为大米不好没有营养,而是因为现在的加工方式,让它的营养没法保存。</p>

    除非是买那种短保质期的昂贵胚芽米,才会特意留着这些营养层。</p>

    啥胚芽不胚芽的,宋有德听不太懂,不过不妨碍他理解这个事情。此刻就叹了口气:</p>

    “反正现在能吃饱饭,吃饱了再讲啥营养味道的今年自家的米有营养,到时候就多吃一些。”</p>

    他倒是想得很开,只是这会儿又忍不住发愁:“但现在院子都占满了,两亩地的稻谷,可怎么晒?”</p>

    老头对于打稻的记忆,还停留在镰刀割稻时。</p>

    那时候割了稻谷需要挑回来,拉到晒场上去晒得干透,然后人力拉着沉甸甸圆墩墩的石碾一遍遍的碾压脱穗。</p>

    最后,再晾晒扬尘,然后才是舂米</p>

    总之,农忙一是播种,一是抢收,那真真是苦的眼泪都淌不出啊!</p>

    张燕平却是一愣:</p>

    “怎么晒?”</p>

    难道不是用那个收割在地里走个十几二十分钟,把稻谷收上来,秸秆打碎,剩下的谷粒随便堆在空地上晒就行了?</p>

    宋三成乐了起来。</p>

    “你们年轻人,就是不把钱当回事——咱们总共就两亩地,还是山区,你叫人家开收割来,他一亩地得多少钱才能够本?”</p>

    要是整个村子都收,或者是大平原地区,一亩地收割要价050,这个价格人人都能接受。</p>

    因为人家靠数量就能把钱挣回来。</p>

    可他就这两亩,哪怕是50一亩,人工、油费、再加器损耗够本吗?</p>

    还是大热天的,谁稀罕做这个生意?</p>

    可要是一亩地加钱,比如加到300——老天爷!那宋三成可不敢想。</p>

    国家调控粮价,粮食的价格是不能涨的,真要这么算,这两亩地辛苦一年是一分钱不挣,还得倒贴!</p>

    当然了,他们是没打算卖,可这笔经济账只要一算,谁都舍不得出这个钱。</p>

    张燕平茫然了——</p>

    “不然这么的热的天,咱们要人工去收割,得干到什么时候?”</p>

    所谓“望山跑死马”。两亩地,大家起来轻描淡写的,真要是干农活,腰弯下去就看不到头了</p>

    自己收割?</p>

    他打了个哆嗦,不敢想象。</p>

    喜欢宋檀记事请大家收藏:(宋檀记事笔趣阁更新速度全最快。</p>

    </p>

    喜欢宋檀记事请大家收藏:(宋檀记事笔趣阁更新速度全最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