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雨下了整整一天,乌磊也刚从洗衣里把洗干净的沙发套拽出来——</p>
别问为啥下雨天洗衣服,问就是平时干活太累了。好不容易碰上下雨,乔乔辛君张燕平已经丧心病狂的安排好了工作——刷刷洗洗拖地换四件套</p>
总之,一上午都没闲下来。</p>
乌磊感觉好心酸。</p>
“都住别墅了,家务活还要自己干,这住的是个什么别墅”</p>
碰巧辛君搂着崭新的床单经过,不由纳闷道:“可这别墅也不是我们的啊,咱们不是免费在这儿蹭住吗?”</p>
“哦,”他又反应过来:“我是正经包吃住待遇的。”</p>
乌磊:</p>
他、他也跟檀檀有血缘关系的!</p>
而楼下,七表爷站在廊下看着淅淅沥沥的雨幕,这会儿在院子中找到了一块地方:“刚好,下雨天可以省点功夫,到时候这一块儿也好刷洗。”</p>
“刷洗什么?”宋檀好奇的看了看。</p>
下雨天,除了姥爷一大早非要去爷爷那边研究编草席,其他人都闲着呢。竟是个难得惬意放松的好时。</p>
宋檀是想试试现在自己能不能把灵气化到水里,这才出来鼓捣了半天,扭头就见七表爷这样讲。</p>
七表爷瞅她一眼:“桃林下边挨着的那两块地里,种的还有高粱你忘了?”</p>
“这都七月了,我昨天晚上过去看看已经熟了,只是赶上下雨没来得及收割。”</p>
“啊!”</p>
宋檀是真忘了——毕竟高粱跟玉米一样,种的都不多,而且是乔乔一门心思种下的。</p>
“都熟了不赶紧收割,下雨会不会泡烂啊!”</p>
比如稻谷,赶上收割的时候下雨,不仅没法晾晒,甚至他们会直接在茎杆上直接再次发芽</p>
七表爷却摇摇头:“高粱扛起枪,不怕水汪汪这句话听过没有?这东西它不怕水不怕旱,放心吧。”</p>
“我是琢磨着现在也没人吃高粱,回头那片收割下来的都酿酒吧。”</p>
哎呀,在宋檀家干了几个月,也就只有来客的时候喝点酒,人生都失去乐趣了。</p>
“啊?”宋檀有点犹豫:“粗粮啊,不尝尝吗?”据营养成分高,口感香甜,她还没吃过呢。</p>
恰逢宋三成走出来抽根烟,听到这话大惊失色:</p>
“啥?!吃高粱?不吃不吃!”</p>
他深恶痛绝:“又苦又涩还难吞,还剌嗓子咱家大米不好吗?非得吃那个?”</p>
宋檀:???这么难吃?</p>
“那算了!”她果断摇头:“都酿酒吧!”</p>
起酒啊,宋三成虽然不嗜酒,但偶尔也是喝的。</p>
这会儿兴奋的就跟七表爷凑在一起:“这酿酒是啥样的呀?酱香的还是浓香的呀?酱香的我可喝不惯啊。”</p>
七表爷也高兴:“反正高粱多,咱都酿!”</p>
就是麻烦些。</p>
又问:“打稻谷脱的那稻壳都还有吗?”</p>
“有啊!”</p>
宋三成指一指仓库:“一堆呢。”</p>
稻草在后山堆了个草垛,稻壳是打算喂鸡鸭的,因此都用麻袋装好了。</p>
“那行。”七表爷琢磨了一下:</p>
“檀檀,那你回头得买个大的蒸锅、蒸馏器还有装酒的罐子和瓶子。”</p>
不然靠家里的大铁锅,蒸出来太麻烦了。</p>
宋檀迅速摸出了:“那要多大的?”</p>
啊这。</p>
七表爷也好些年没有酿酒了。</p>
如今乍一提起,虽然他自信上功夫没丢,可也难——</p>
因此,便保守道:“蒸锅不用太大,五十斤的就行。我估摸着你那两分地能有两三百斤的高粱,差不多能出一百斤酒——你就按照这个准备吧。”</p>
一百斤酒啊?</p>
宋檀忍不住琢磨起来:“你这要是卖,得多少钱一瓶呢?”</p>
这个白酒的市场她还不太了解啊。</p>
七表爷不由无语——这高粱还没打下来呢!</p>
他只好哼了一声:“最起码也得一个月以后才能知道口感了,你现在操心价钱太早了。还不如想想,板栗园的黄豆到时候用来干啥。”</p>
到时候收完高粱,下一个估计就是黄豆了。</p>
起黄豆,宋檀是真期待啊:</p>
“我先买个大的豆芽!”</p>
清炒豆芽,醋溜豆芽,酥肉炖豆芽!</p>
豆渣,豆浆,豆腐花,水豆腐,千张豆腐!</p>
炒黄豆,豆面,黄豆焖猪蹄儿——</p>
她盯着,眼神渐渐丧心病狂:</p>
“我是不是还得再买个磨盘”</p>
七表爷:</p>
人生三大苦,撑船打铁卖豆腐,你是真想不开呀。</p>
但</p>
“你给我看个磨盘,巴掌大的那种。我到时候研磨点调料颗粒,买的那些现成的要么太细,要么太粗,自己打家里那个粉碎打的也不够好。”</p>
宋檀嗯嗯点头,此刻总算觉得自己半年功夫没白费——不别的,家里她能吃的东西是越来越多啦!</p>
到时候大石磨回来,把乌磊哥拴在磨上让他抽空转两圈</p>
咳咳咳。</p>
不行,到底是亲戚,乌磊哥那点力气,拉磨纯粹糟蹋了她的黄豆。</p>
总之,得找个什么拉磨啊!</p>
她思来想去,渐渐把目光放到了后山——</p>
而此时,悄无声息抽完一支烟的宋三成看着这茫茫雨幕,突然又问道:</p>
“这场雨一下,稻田里的水都不用再放了——檀檀,秧苗现在长得啥样了?能种不?这个月又是收高粱,还得收黄豆,我估摸着你的桃也差不多了,这边还要栽稻——咱村里的人估计都不够了。”</p>
宋檀一愣:“春天帮忙在山上栽桃树还有那么多人呢?”</p>
宋三成摆摆:“往年七八九月份,他们出门打工的多,都得准备了。”</p>
这个时节去南边的电子厂啊玩具厂鞋厂什么的,要是碰上个加班多的,一个月能挣五六千呢。</p>
不过要是年龄大了,那就辛苦一些,收入少一些,可算下来也能挣个三四千块钱。</p>
干到过年回来,别的不,明年一年的米面粮油,人情礼物份子总是够了的吧?</p>
留在老家干活虽然好,可宋檀这边的活有一天没一天的,不保险啊。</p>
宋檀:</p>
她新包下的几百亩山头呢!</p>
留人,这波必须得留人了!</p>
当然了,不光得留这一群中老年,今年过年,确实得向祝支书的那样,拼命给家乡薅点年轻人了!</p>
喜欢宋檀记事请大家收藏:(宋檀记事笔趣阁更新速度全最快。</p>
</p>
喜欢宋檀记事请大家收藏:(宋檀记事笔趣阁更新速度全最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