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其他类型 > 宋檀记事 > 840.到底谁奸商
    卖鱼饵?</p>

    张燕平狐疑地看着泥鳅哥,又扭头瞅着七表爷:“咱那饵料里头放蚯蚓了?”</p>

    “呸呸呸!”七表爷决不允许有人这么侮辱他的艺!就算只简单配个打窝的料子,那也是豆子米粒儿搭配着来的,怎么可能放蚯蚓?</p>

    这不是荤素乱来吗?</p>

    那这张燕平就想不通了:“你没放蚯蚓,里头有啥能当鱼饵的?”</p>

    莫不是他不懂钓鱼,常识错漏?</p>

    泥鳅哥挺得意的看他一眼——像是骄傲,又像是瞧不起:“你你,你还是名牌大学生呢,格局就不能放开一点?”</p>

    “非得是蚯蚓才能钓鱼吗?你那高粱串一串,不也能行吗?”</p>

    张燕平:</p>

    七表爷:</p>

    这下子,会钓的不会钓的都沉默了。</p>

    就连宋檀也挺稀奇:“怎么?你们串高粱了?”</p>

    高粱才多大点啊就算蒸酒都给蒸软绵了,那不也还是那么大一丁点吗?还是素的。</p>

    这也值当串鱼钩上?</p>

    钓鱼佬,当真深不可测。</p>

    “嗯呢!”泥鳅哥得意至极:“这还是我发现的!”</p>

    他到这里有点羞涩:“我一开始是那什么,我先声明啊,我不是馋嘴,我就是好奇!那个谨慎你懂吧?”</p>

    宋檀“嗯嗯啊啊”点头:“对,你馋嘴啊不,谨慎。谨慎,加好奇。”</p>

    泥鳅哥顿了顿想声明一下,最后又算了:“总之呢,就是这么个心态,我先尝了米粒儿。”</p>

    那米粒儿是七表爷从山上食堂抓的一把,能尝出好来才怪呢。</p>

    还别,泥鳅哥真尝出来一点了:“可能是跟醪糟泡一起了,咬起来有点儿韧劲儿,还挺好的。然后我把玉米米啥的都尝了尝”</p>

    听到玉米,宋檀不由看了七表爷一眼。</p>

    除了自家种的玉米,家里只有一处会用得着干玉米粒——那就是猪圈边上。</p>

    七表爷还挺不拘一格的。</p>

    总之呢,泥鳅哥得出结论:“就只有高粱味儿最好!最正!我自己都没忍住,一连吃了——我的意思是,我突发奇想灵一动就串了三个在鱼钩上!”</p>

    “你猜怎么着?”他问着问题,双眼熠熠:“看我朋友圈没?十分钟不到一条大鱼!!!”</p>

    “你看看我朋友圈,你看看就知道了,都是靠这高粱!”</p>

    “我跟兄弟们试过了,三颗效果最好,十分钟准有大鱼!”</p>

    “两颗还凑合,但可能是味儿没那么诱人,呸,诱鱼!总之得十几二十分钟才有鱼。”</p>

    “一颗最省,半时随出鱼,有大有!”</p>

    他还挺严谨的,最后:“当然了我们是在一个鱼贼精贼少的野塘钓的,你要放在那种家庭渔场啊河里之类的地方,估计作用更大!”</p>

    宋檀听呆了,此刻打量这个浓眉大眼的伙儿:心想你也像是我们老宋家的人啊!</p>

    张燕平琢磨一下,就这么卖醪糟里的高粱倒也不是不行,可问题是一次卖几粒儿啊?会不会显得价格太高太寒碜啦?</p>

    他不死心地问:“那打窝是一点不成吗?”</p>

    泥鳅哥犹豫一下:“成倒是成,就是打窝一下,周围的鱼跟泛滥似的全来了,但是!普通的饵它不吃啊!”</p>

    “除非下子——可你们,咱是正儿八经钓鱼的,下算什么本事啊?也太没意思了。”</p>

    他完,又诚恳的看着张燕平和宋檀:“那什么?这试的还可以吧?还可以的话,鱼饵那什么,再卖我一点呗!”</p>

    “你看,这都是兄弟们集思广益得来的,我这鱼饵也不是自己一个人”</p>

    他没完剩下的话,就黑黢黢的脸上全是诚恳,对比着张燕平那副凶神恶煞的样子,好像惨遭压迫。</p>

    那可不是被压迫吗?马上就要出大钱了!</p>

    但张燕平想了想,决定先去看看库存,毕竟宋檀了,有些是预备过年给猪吃的,不能动。</p>

    因此他颇善良的放过眼前的新鲜韭菜,下一茬儿再割吧。</p>

    “那等我们商量商量,有货了再跟你吧。”</p>

    泥鳅哥就这么被打发了。</p>

    而张燕平搓开冰柜看了看——呀!醪糟还有好几百斤啊!</p>

    “辛君,你觉得怎么定价合适?”</p>

    宋檀如今甩掌柜,定价这事儿她几乎不参与,因为张燕平下比她狠多了</p>

    比如此刻,他就提议:“要不来个试用装,9颗999元?”</p>

    他甚至还有完整计算公式:“你看,一颗高粱半时钓条鱼,9颗能持续一整天的快乐和收获——钓鱼嘛,花钱买快乐不值得吗?”</p>

    这番定价模式,就连宋檀都哑口无言。</p>

    但是辛君无奈:“嘴上开玩笑做资本家,但你不能真当资本家啊!”</p>

    “9颗99会被人骂的,再了,也没必要挣这个钱——宋檀,要不要订一些包装盒,然后9颗就399元包邮,每天限量?”</p>

    他看了看后台:“现在店里卖的东西还是太少了,每个月的销售尽量维持住吧,这样有利于店铺稳定,顾客粘性培养。”</p>

    言下之意,这些就不图赚钱什么的。</p>

    宋檀想了想:确实,高粱一粒儿粒儿的数也确实挺费时间的,纯粹就是个人工钱吧。</p>

    张燕平看了看辛君,又看看宋檀,虽然他承认自己是个奸商,可你们俩一副“这压根儿不赚钱”的体贴模样</p>

    这不是比奸商还奸商吗?</p>

    倒是乌兰又高兴起来:“又要人干活了?那回头跟你爷爷,让他再带那帮老头老太太干。”</p>

    张燕平诧异:“这高粱眼神不好容易数错吧?”</p>

    乌兰看他一眼:“你懂啥?他们最近琢磨着编花样,还托咱们祝支书在上买老花镜呢!一副29还是39的,有钱,舍得!”</p>

    “戴上眼镜了,这活儿也就是个细致功夫,咱们也不要多赶时间,他们也不费精神,慢慢做不就行了?”</p>

    “确实。”宋檀想了想拎了一兜分装的醪糟出来:“每天包装一兜就行了,包好了咱们就上架工钱的话”</p>

    她看向乌兰。</p>

    乌兰琢磨起来:“这么一兜儿,他们有五六个人,先按两个时算吧——20块钱一个人,包午饭,问他们干不干?”</p>

    喜欢宋檀记事请大家收藏:(宋檀记事笔趣阁更新速度全最快。</p>

    </p>

    喜欢宋檀记事请大家收藏:(宋檀记事笔趣阁更新速度全最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