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这种义愤填膺的心情,大舅妈找到了张旺家:“张师傅,张师傅”</p>
张旺家在养牛养羊这里很有心得(学了很多),大舅大舅妈来时有点不好意思,就干脆这么叫了。</p>
如今张旺家被叫过来,还热情满满:“想问啥?”</p>
想问的多着呢但不是现在!大舅妈斟酌着语言:“那个那个张师傅啊,你最近跟你孩子们还有联系没啊”</p>
张旺家脸色瞬间紧绷:“我没孩子!”</p>
“是是是我晓得!”大舅妈也不下去了,此刻一咬牙干脆实话实:“那个,我镇上的亲戚你的儿女听你不行了,都在往这里赶——哦,还打听了,是你大儿子透露的。”</p>
张旺家登时脸色铁青,整个人一个踉跄!被大舅妈好险扶住了,还赶紧喊着人:</p>
“乌磊!乌磊!过来扶着!你爸呢?叫你爸骑三轮车过来,我们去檀檀家——你你你,你别动,你看着牛羊!”</p>
乌磊茫然的站在那里,总觉得好像发生了什么大事,但却完全参与不进去</p>
而这会儿,大舅也听到动静赶紧骑车过来,张旺家猛喘一口气,此刻不用人扶就坐进三轮车,然后一把着栏杆,一边恨恨道:</p>
“王八羔子!”</p>
咬牙切齿,字字血泪,听得大舅妈眼睛一酸,赶紧也跟着上去了。</p>
</p>
而这边,乌兰在院子里转悠着,冷风吹了半天也下不去火。宋三成也难得抽着烟,蹲在廊下问道:“咋办?叫祝支书来一趟吧。”</p>
只有宋檀老神在在:“放心吧,我感觉张伯挺明白的,他之前还让我带去市区做公证了呢!”</p>
“啥公证?”乌兰摇头:“当时是当时,可这当爹妈的心啊,那一辈子都是贴着儿女的!等下儿子孙子一大群,抱着他腿嗷嗷哭,你看他难不难?”</p>
她撇了宋三成一眼:“男人啊,他根子上就想要儿子。当初乔乔出生了,他美滋滋的:我也有儿子了!”</p>
哼!</p>
乌兰一生要强,这事儿不大,但她能记一辈子。</p>
宋三成讪讪地:“我那我是高兴,可檀檀出生我也高兴呢!那不一样嘛!”</p>
“再了,檀檀的名儿还是我花钱请道士仙儿取的五斤苹果两包糖还有50块钱!那会儿不少了!”</p>
轮到乔乔,就、就那么一取呗!</p>
一个檀木一个乔木,后来发现乔乔出了问题,宋三成后悔好多次,怎么不给孩子取个好名儿呢?</p>
但那会儿再取,人家算来算去都觉得本名最好</p>
眼看着张旺家的事儿还没解决,自家爸妈先闹腾起来了,乔乔还在旁边拱火:</p>
“为什么姐姐的名字花钱我不花钱啊?你们是不是没砍价啊?”</p>
而宋三成左右支绌,一边回答:“你姐时候身体弱,老生病”</p>
一边还要:“你看你,我就一句话你就歪曲,我就不是那重男轻女的人”</p>
宋檀叹口气。</p>
老实她也头一回听这事儿,不过这个话题那是掰扯不明白的,她干脆跳过:</p>
“我觉得张伯应该不会心软——他现在没有后顾之忧,要孩子干啥用?”</p>
宋三成顿了顿,想起前两天看的新闻,也举例子:“人的思想不能这么琢磨,你就那四五十岁的人愿意嫁给七八十的老头老头心里不知道是钱是情吗?”</p>
但人家该结婚也结啊。反正死了之后房子他也用不着,还不如找个能把自己照顾舒坦的。</p>
男人在这上面,理智冷静的跟女人不一样。</p>
张旺家就算没有后顾之忧,可他有钱,或者软话松松,吊着那群儿女来照顾自己呢?到底是自己儿女,死了钱分分房子地分分</p>
也行。</p>
事儿要这么干还挺有头脑,就是对于他们这些人来看吧</p>
“怪憋屈的。”</p>
有道理,但宋檀还是不担心,此刻就笑起来:“那你们等着看吧。”</p>
</p>
三轮车果然很快就到了。</p>
巧了,祝支书也到了,顺带跟宋檀道:“我去找田甜商量事儿,顺带看了一下大棚,照顾的真好啊!”</p>
两口子力气活做不了,可草莓伺候的精细极了,恨不得一颗颗单独照顾着。</p>
“宋教授给的那个多少水多少肥还有光照时间,人家上全定了闹钟,一丝不苟的。”</p>
就这么伺候着,因为是拿来繁育种苗的,大棚里那些定植的草莓果子确实少一些,但匍匐茎生长速度很快,已经开始扒地了。</p>
“那是。”宋檀也得意:“三个人工资加起来6500呢。田甜等做完直播就入职,再请人家你得给我掏钱了,这叫借调。”</p>
祝支书瞅她一眼,心人家本来在市区卖衣服,年底提成工资奖金加一起,一个月能万把一万多呢!回来挣你这3500,图的不就是她爹妈那个工资吗?</p>
“怎么这么呢!”</p>
宋檀好无辜:“那不是还有我画的大饼吗?”当然了,大饼是能吃的,就是图长远还是图现在,就看田甜的魄力了。</p>
实话,做销售,无论何时都不缺工作,钱也挣得多。换做别人,给她这个饼她也不会接。</p>
但宋檀只觉得,可惜了。</p>
田甜是个有野心又敢想敢做的人,现在拉一把,人家真的能做出事业来的。</p>
不过今天的重点显然不是田甜,而是张旺家。</p>
祝支书就顺带问了另一个话题:“你跟家里人商量没?”</p>
之前宋檀找她,是给村里孤寡老人透个话:等他们走了,她来帮忙筹办后事,让她这村里干部来做个见证,一定能做道场法事,办得体体面面</p>
宋檀也是从乔乔的张旺家的反应得来的想法——</p>
村里老人,一辈子就图个这。谁的后事做的好,真真是顶重要的!</p>
现在政府是不会看着他们没人管,但政府金钱有限,是要做实事的,不是用来办这些的。</p>
而她做这个就有私心了:办一场白事,连宴席带道场等,顶天了三五万块钱。</p>
三五万对如今的她来不算什么,可老人们有这个承诺,回头有事儿了,他们是真敢出头,还能动</p>
宋檀声道:“我跟唐老师商量的。”</p>
老太太人精一样,在农村待的不多,可听过的那真是太多了!</p>
喜欢宋檀记事请大家收藏:(宋檀记事笔趣阁更新速度全最快。</p>
</p>
喜欢宋檀记事请大家收藏:(宋檀记事笔趣阁更新速度全最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