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玄幻奇幻 > 青山 > 第218章 返京
    第2章返京</p>

    寅时,苏舟躺在床榻上,昏昏沉沉睡去。</p>

    满摸了摸她额头,低声道:“公子,她额头有点烧呢,有没有什么好办法?”</p>

    陈迹回应道:“没什么好办法,只能用帕子沾沾水给她降温了。”</p>

    满拿了白色的帕子重新湿水,覆在苏舟的额头上,她不动声色的把伸进苏舟发丝之间摸了摸,却没摸到余下的灯火铜钱。</p>

    她悻悻的坐回炭盆旁的板凳上,呆呆的看着炭盆里的火光忽明忽暗。</p>

    满原本还想趁着苏舟睡着的时候,再报复一下对方挟持自己的仇,可她想到对方毫无知觉,便觉得没意思了。</p>

    报仇,就得让仇人知道才解气呢。</p>

    陈迹坐在她并排的板凳上,乌云缩成一团窝在他的膝盖上,早早睡去。</p>

    今晚先是刺杀王将军,而后又面对密谍司搜捕,此刻已是难得宁静的好时光了。</p>

    满拿起铁钳子挑了挑炭盆,开口问道:“公子,我给您铺个地铺,您也休息一会儿吧?”</p>

    陈迹抱着乌云,平静道:“不用,我担心今晚再有人来搜查陈府,睡不着。”</p>

    满噢了一声,她眼珠子转了转:“公子,先前听兵马司的大哥,今晚刺杀王将军的是行官?”</p>

    陈迹嗯了一声。</p>

    满偷偷打量着他:“您想不想成为行官呀?”</p>

    陈迹目光微微晃动,漫不经心道:“听行官都很神秘很厉害,但我想成为行官也没会啊。”</p>

    满压低了声音:“有会的。”</p>

    陈迹转头看向她:“哦?”</p>

    满嘴巴朝床榻上的苏舟努了努:“公子,刺客不就在这里吗,她肯定是行官。咱们将她绑起来,逼她交出修行门径”</p>

    陈迹哑然。</p>

    这满年纪不大,却是真真的脸厚心黑,不讲武德!</p>

    想来也是,对方从便被卖给了人牙子,在人牙子那里吃口饭都要争抢。</p>

    待到来了陈府,虽在姨娘身边待了一阵子,可姨娘很快也走了,她便又成了无根浮萍。当三等丫鬟的日子想必很难熬吧,没人教她是非道理,她只能琢磨出一套自己的生存哲学。</p>

    崖壁上野蛮生长出来的野草,只能不停地把根系扎入石缝,夺取着有限的养分,这样才能活下去。</p>

    却听满继续蛊惑道:“听修行了行官门径,只要不受伤就能百病不侵、延年益寿,好处可多了。不仅如此,等您成了行官,腰杆挺直,这陈府里的人再也不敢欺负您。”</p>

    陈迹摇了摇头:“她是靖王的朋友,我也是靖王的朋友,虽然她行事有些极端,我却不能在此时趁人之危。”</p>

    满垂下脑袋:“好吧那以后再想其他办法给您搞个行官门径。”</p>

    陈迹不动声色问道:“你好像很了解行官?”</p>

    满有一瞬的慌乱:“啊?没有没有,我就是偶然去茶馆里听书先生讲故事,他们提到的嘛”</p>

    陈迹心中大致有两个猜测,第一个猜测是:自己那位生母陆氏将满买回来后,见她身世可怜便起了怜悯之心,再加上满人也灵,陆氏便将景朝那一支的曼荼罗密印传授给她,想要当做心腹来培养。</p>

    只是,陆氏传授满行官门径后不久,便因某些原因或死去、或逃离,并没有教太多其他东西。以至于满除了有个行官门径,其余的都像是门外汉。</p>

    第二个猜测是:满本就是景朝军情司的一员,行官门径也来自军情司传授,是自己那位舅舅安插在自己身边的人。对方现在所表现出来的生涩,也都是演的。</p>

    陈迹思虑再三,他认为第一个猜测的概率高,第二个猜测的概率低。</p>

    只不过,他并不需要行官门径,算上山君、剑种,还有内相所赐‘遮云’,陈迹身上已有三个修行门径。</p>

    正思索间陈迹被院外的一阵喧闹声拉回神来,他揽起膝盖上的乌云开门查看,却见梁氏身边的一等丫鬟冬至,正将群芳苑里的丫鬟全部喊醒。</p>

    陈迹看了看天色,天都还没亮,鸡也没打鸣。</p>

    他抱着乌云,站在铭泉苑门前好奇问道:“冬至姑娘,这是做什么?”</p>

    冬至行了个万福礼:“回禀三公子,老爷和夫人临时交代赶紧收拾家中财物,咱们天一亮便离开洛城。”</p>

    陈迹问道:“我们与张家一起进京吗?”</p>

    冬至笑着解释道:“回禀三公子,咱们陈家单独走,不与谁同行。对了,您也收拾收拾东西吧,马车已经停在府外了,老爷夫人在第一辆,大公子在第二辆,二公子在第三辆,您与满坐第四辆。”</p>

    罢,她不再理会陈迹,转身高声喊道:“都起来了,立秋你领人去烧水做饭,其余人随我去文运堂收拾东西。今天都给我做事仔细着点,文运堂里的物件但凡弄坏一个,把你们全卖了也赔不起!”</p>

    </p>

    </p>

    </p>

    卯时,鸡鸣。</p>

    陈府中莺莺燕燕的丫鬟们往返穿梭,将府中要带走的物件一个个登记造册,搬上翠云巷外的马车、牛车。</p>

    张府的门紧紧闭着,静悄悄的似乎并不急于离开洛城。</p>

    清晨的薄雾里,陈迹与满一起抬着一只大木箱穿过陈府,塞进马车。有厮上前帮忙也被他婉言谢绝。</p>

    冬至看到这一幕,赶忙阻拦:“三公子,这箱子放在后面的牛车上就好,不必放在马车里占地方。牛车上都装了油布棚子,不用害怕下雪、淋雨。”</p>

    陈迹从马车里钻出来,拍了拍掌心的灰尘,笑着解释道:“好不容易攒下的家当,放在身边安心些。”</p>

    冬至转身回府,收拢了笑脸声嘀咕道:“呵,没见过世面,不知道的还以为里面攒了多少宝贝呢。”</p>

    早饭之后,陈家人纷纷钻进马车,宛如逃难似的仓促启程。他们没再留恋陈礼钦与梁氏甚至没再多看陈府一眼,倒是丫鬟们哭成一团。</p>

    陈府的丫鬟有人要一同返京,有人则留下看顾洛城家业,就此分别。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洛城与京城的距离,便是一辈子。</p>

    陈迹的马车前,立秋一边用帕子擦着眼泪,一边叮嘱满:“回了陈家大宅可别再傻乎乎的跟人犯犟了,收一收你那臭脾气,有时候能忍则忍。”</p>

    满也红了眼眶:“嗯,我知道的立秋姐,但我忍不住。”</p>

    立秋被她气笑了,拿指点了点她的脑门:“蹄子总是听不进我的话,总有你吃亏的时候,到时候人家再给你降成三等丫鬟,没了我,看你怎么办。”</p>

    满蹲在马夫坐着的位置,眼泪吧嗒吧嗒往下掉:“立秋姐,你在洛城也好好的啊,明年到了年龄,早点寻个好人家嫁了吧,嫁人之后一定要给我写封信”</p>

    立秋一边哭一边问道:“怎么,你还要给我添点嫁妆?”</p>

    满摇摇头,一边擦眼泪一边道:“那不是,我就祝贺一下。”</p>

    立秋哭笑不得:“白疼你了!”</p>

    第一辆马车中,传来陈礼钦平静的声音:“还要哭到什么时候?启程。”</p>

    他身边的厮赶忙挥舞胳膊:“出发了出发了。”</p>

    车夫斜坐在马车一侧,扬鞭一抽,马车缓缓开动。</p>

    立秋往前追了两步,将肩上的布包袱塞进满怀里:“去了京城,就别惦记着洛城的人和事了,好好过日子!”</p>

    “我知道啦!”</p>

    车子摇摇晃晃之中,满扒着车子回头看去,她看着越来越远的陈府门楣,还有站在原地的丫鬟们,眼泪止不住的流。</p>

    许久之后,她钻回车里,怔怔的坐下:“公子,咱们就这么走啦?”</p>

    陈迹和木箱子挤在一起,怀中抱着乌云:“立秋对你很好?”</p>

    窗外的光亮穿过帘子的缝隙,轻轻的撒在满脸庞上:“在这深宅大院里怎么才算是好呢?公子要是救命之恩那种‘好’,那肯定是没有的。只是我有时被王贵刁难,明明到了该吃饭的时间,他却突然让我去打水、扫地,等干完活回去,锅里就只剩下咬不动的锅巴了。这种时候,立秋姐会偷偷给我留碗饭,这就算是很好很好了。”</p>

    陈迹嗯了一声:“看看她给你送了些什么东西。”</p>

    满拆开包袱,却见包袱里塞着东市刘记做的澡豆、南笙记的胭脂膏、东谪老字号的石黛笔</p>

    陈迹下意识捂上乌云的耳朵,下一刻,满坐在车里嚎啕大哭,像个没长大的孩子。</p>

    此时,一阵喧哗声打断哭声。</p>

    一名丫鬟冲出陈府,哭喊着追上马车,在陈问孝的马车旁亦步亦趋:“二公子,您不带上我吗?您过要带我一起进京的啊,我怀过您的骨肉!”</p>

    陈问孝慌张吩咐厮:“还愣着做什么,将她拉走啊!”</p>

    厮将丫鬟拉走,渐渐消失在背后冰凉的薄雾里。</p>

    陈家马车合计八辆,拉着财货细软的牛车二十二辆,带走丫鬟十八名,厮家丁四十余名,王贵便坐在最末尾的牛车上一言不发,如今他没了管家的身份,便是连马车都坐不上。</p>

    走了约莫半个时辰,车队来到北城门前。</p>

    却听有人忽然在车外高喊:“陈大人!哈哈哈,陈大人要走为何不与我通个气呢,让我在此好等!”</p>

    陈礼钦听见熟悉的声音,心中顿叫不好。</p>

    他掀开窗帘看去,却见张拙、张拙发妻徐氏、张夏、张铮正坐在城门前的一处茶馆里吃着豆腐脑与金灿灿的油条。</p>

    城关下,张家上百辆车驾排成长长的队伍,无比壮观。不仅有成群的丫鬟与厮,甚至还请了洛城梁氏镖局的人马护送。</p>

    张拙擦了擦嘴走出茶馆,乐呵呵笑道:“陈大人,张某在此等候多时了,一起返京啊!”</p>

    (本章完)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