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羽烟没正面回答李闲。</p>
她在想了想后,还是道:“没什么,我的意思是,若是你此番处理完麻烦,平安归来之后,你可愿意与我完婚?”</p>
她的声音越来越,到最后几个字,几近蚊吟。</p>
李闲整个人呆立当场。</p>
片刻后,狂喜之色溢满眼底,李闲激动得声音都有些颤抖了:“不是吧,真的假的?那我肯定百分之百愿意啊!”</p>
宫羽烟见状,脸上一阵白一阵红,她实在受不了李闲这副失态的模样,当下轻喝一声:“青苇,带他走,也不嫌丢人”</p>
“是”</p>
暗处,青苇应了一声,身形一闪,如同鬼魅般出现在李闲身旁。</p>
二话不,直接带着李闲离开了这尴尬之地。</p>
一路上,李闲仿若置身云端,兴奋之情溢于言表,根本按捺不住。</p>
青苇瞧在眼里,忍不住泼冷水道:“你可别高兴得太早,是你作为男子,入赘到陛下家,而不是陛下嫁给你,这身份差别,你可得拎清了。”</p>
李闲挑了挑眉,倒是满不在乎的道:“那又怎样?夫人是女帝,自然不能下嫁于我,这要是传出去,岂不是乱了身份?你放心好了,我才不在乎这些虚头巴脑所的东西。”</p>
他是真的不在意这些世俗规矩。</p>
青苇闻言,不禁一愣,她着实没想到李闲会是这般反应。</p>
在她的认知里,男子大多极为看重身份地位,尤其是在这婚姻大事上,更是如此。</p>
可李闲却全然不同,他似乎真的将这些身外之物视如敝履。</p>
见李闲的反应,青苇也不好再什么,只得默默闭上了嘴。</p>
等青苇回宫,将李闲的话原封不动地转述给宫羽烟时,宫羽烟亦是满脸诧异,似乎有些不敢相信的问道:“他真是这么直接的?”</p>
青苇点头,心中同样满是疑惑,忍不住自言自语道:“他好像完全不在乎这些,真是个怪人。按理,经过这段时间的相处,我觉得他自尊心极强,在这种关乎颜面的大事上,怎么能如此洒脱?这可真让人捉摸不透。”</p>
宫羽烟微微点头,陷入了沉思。</p>
其实,她提出成婚之事,并非一时冲动。</p>
一来,女儿都这么大了,总不能一直让孩子生活在一个不完整的家庭里。</p>
二来,李闲的才华、能力,她都看在眼里,在她心中,李闲已然是所有男子中最出类拔萃的那一个,就连她自己,在李闲面前,都时常觉得有些自惭形秽。</p>
如此优秀的男子,她又怎忍心一直用这种不清不楚的关系拖着人家?</p>
思来想去,她觉得挑一个合适的时,将李闲‘娶’进家门,或许才是当下最好的结局了</p>
</p>
这边,李闲回到李府,刚一进门,就瞧见了头戴斗篷、一身劲装的柳晴雪。</p>
看到柳晴雪,他微微挑眉,开口问道:“决定了?”</p>
</p>
柳晴雪取下斗篷,轻轻点头道:“我可以改名,去你商会找个活干,也不用给我发工资,只要有个住的地方,能有口饭吃就行”</p>
李闲却摇了摇头,神色认真的道:“不用去商会了,正好你来了,过两天跟我去边境吧。”</p>
罢,他见柳晴雪一脸茫然,便将这些天发生的诸多事情,以及自己即将奔赴的目的地和目的,都大致解释了一遍。</p>
柳晴雪静静地听着,起初眼中满是疑惑,随着李闲的讲述,她的神色渐渐变得凝重,直到最后,她才缓缓点头,道:“那更好”</p>
她心中清楚,外面虽然危险,可留在这儿,她始终背负着劫狱杀人的罪孽,内心愧疚难安。</p>
其实杀了那些衙役后,她的心里就一直充满了自责。</p>
毕竟,那些衙役不过是奉命看守牢狱,职责所在,自己劫狱,他们岂能坐视不管?</p>
可如今,事情已然发生,再也无法挽回。</p>
“今晚我安排你跟你父亲见一面吧,这次出去可是打仗去了,此去会发生什么事,谁也不准。后天就要启程,夏天出发,等再回来,可能就冬天了,而且不定冬天都回不来,世事难料啊”</p>
李闲仰头望着天空,声音中透着一丝无奈。</p>
不过一想到回来以后,就要跟老婆结婚了,还是很兴奋。</p>
柳晴雪刚想拒绝,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p>
最终,她还是轻轻点了点头。</p>
她确实太久太久没有见到父亲了。</p>
</p>
</p>
时光匆匆,两日转瞬即逝。</p>
这一天上午,李闲收拾好此行外出所需的行囊,在春花秋月悉心打扮下,穿了一身新衣衫,又弄了一个好看的头发,最后才在两个丫鬟泪眼汪汪的表情下,离开了李府,而后精神抖擞地来到了皇城下方。</p>
春花和秋月那两丫鬟自然舍不得李闲离去,毕竟她们不能跟着去,那边战乱,总归是有不少危险,所以作为少女的春花秋月,肯定得留在家里。</p>
不过后续,她们就会去皇城陪着怡怡了,倒也不算太孤独。</p>
李闲此行打算带走的三千士兵已然整装待发,个个装备精良。</p>
一眼望去,便能看出这些士兵的身体素质在众多禁军之中堪称翘楚,十分硬朗,哪怕比不上记忆中那些士兵的体型身段,却也让李闲很满意了。</p>
其中,不乏以一敌三,甚至是以一敌五的武者高。</p>
细细算来,这三千人里,武者的比例大约占据了三百人,也就是十分之一的概率。</p>
别看这比例不算高,可在如今的乾国里,能凑齐这三百武者,亦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实属不易。</p>
这已经是乾国能给予李闲的顶配兵力了。</p>
再看每一个士兵,皆是身着完整的甲胄,腰间别着李闲亲自改良的弩箭,弩身泛着冷光,威力不凡,胯下则是一匹匹上好的骏马。</p>
李闲更愿意,将这三千士兵,称之为三千铁骑兵!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