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耽美同人 > 我在大明长生久视 > 第56章 需要求变
    事情总有两面性,群臣的反击让朱厚熜忙脚乱,并逼迫其付出了不代价,可也成就了朱厚熜。

    这么一搞,张氏对文官集团彻底失望了。

    同时,事情搞这么大,对付代表外戚的张家兄弟俨然成了政治正确,哪怕六部九卿这个级别,也不敢轻易反水。

    尤其自己这个皇帝强保张家,更让他们愈发厌恶张太后。

    这在无形中,强势捆绑了皇帝、太后,统一战线。

    只因这种情况下,张氏只能依靠他这个‘儿子’!

    基于此,朱厚熜看似狼狈,却得到了最核心的利益。

    自今日起,群臣没办法以孝道名义拿张太后做挡箭牌,张太后亦无法再拿着外臣营造的‘鸡毛’,当令箭使!

    杜绝了内外合作的可能,让朱厚熜有种去掉了大枷轻松感。

    虽群臣还没用这张牌,可他日若节节败退之下,肯定会走这一步棋,如今断其后路,再往后就不用束束脚了

    朱厚熜有一次复盘之后,还是觉得从长期来看,自己不仅不亏,反而收获更大。

    当然了,经此一事也让他见识到了这群人的段,变得谨慎起来。

    “稳妥起见,朕还是不要冲锋了,不过,张璁当不会让朕失望”朱厚熜轻笑道,“泥菩萨还有三分火气呢,这般被排挤、打压,七次科举不中的张璁好不容易见到曙光,又怎会倒于黎明前?”

    朱厚熜呵呵道:“南直隶有太多不如意的官员了,相信不甘寂寞不在少数,张璁只是个引子”

    才三月中旬,

    交趾便热得厉害,朱厚照都要吐舌头了,索性厚着脸皮直接住进了汉王府。

    李浩、唐伯虎却是在年前就去了满剌加,忙着兼并事宜,如上次一样,还是由朱佑材牵头

    朱祁锦身体能进一步下滑,眼下还好,却也不支持李青再撒了。

    这次调养李青只能善始善终。

    中午,朱祁锦睡下,李青、朱厚照返回别院,吃着冰镇水果,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天儿。

    “别这么忧郁嘛,”朱厚照拍拍,叹道,“百余年下来,你见了那么多生死之事,难道还没习惯?”

    “倒也不是。”李青微微摇头,轻声道:“嘉靖三年了啊”

    “嘉靖三年怎么了?”朱厚照好奇。

    “杨廷和要致仕还乡了。”

    “那又如何?”

    李青捏了捏眉心,道:“随着杨廷和的离去,朝局的平衡便会被打破”

    “破了也没什么不好,不破不立嘛。”朱厚照笑道,“一潭死水的朝局难道就好了?并不是!大明发展迅猛,现有的模式早就落时了,是时候变一变了。”

    顿了顿,“我也是从少年时期过来的,少年天子正是冲劲儿最足的时候,少了杨廷和的制约,我反而觉得是好事!”

    “你倒看得挺开”李青摇头苦笑。

    “本来嘛,哪有那么多糟心事?不过自扰罢了。”朱厚照道,“你比我更清楚,大明必须求变,如若还沿用固有的模式发展,终会出大问题的。君臣斗争并不一定是坏事,也会让死气沉沉的政局焕发生,奉行中庸之道的人太多了,而大明的发展却一点也不中庸,朝廷被逼着求变,跟朝廷主动求变,这是两码事。”

    李青呵呵道:“你就那么有信心,政局会朝着好的方向变化?”

    “除非皇帝想亡了大明,除非官员不顾长期利益,不然,政局只能朝着更适合时代的方向发展。”朱厚照,

    “官员无论好坏,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想长期吃大明这碗饭,尤其是高官群体,因为这些人的子孙会受到恩荫,几乎都能顺利进入仕途,基于此,他们或勾连,或贪污或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但绝不会做损国不利己的事”

    李青微微颔首:“理儿是这么个理儿,可事关己身人都会变得短视,聪明人也会被降智,会屡出昏招,不想亡大明并不代表不会做亡大明之事,甚至多数时候,多数人,都是操着好心,办着坏事。”

    “这却是无法避免。”朱厚照深以为然,“不过,今大明国力太足了,有太多的纠错时间、空间,同样的,你的能力、时间也太足了,没必要为了还没发生的事忧虑。”

    李青笑笑道:“忧虑谈不上,我不太想跟嘉靖这个皇帝有瓜葛,这么多年下来,我早已习惯了操劳,单纯就是讨厌他。”

    “你见过他?”朱厚照问。

    “嗯,有一面之缘吧。”

    “他得罪你了?”

    “那倒没有。”

    朱厚照奇怪道:“那你为何讨厌他?”

    “大概是八字不合吧。”李青不愿多,转而道,“朱祁锦撑过今年绝无问题,李浩他们估摸着也快回来了,到时你若想回家,可与他们一起。”

    朱厚照想了想,道:“他大概能撑到啥时候?”

    “我又不是阎王,哪能精确时间?”李青没好气道。

    “那就到时候再吧,若他时间还长我就回去,若到时候”朱厚照叹道,“时日无多的情况下,我就陪他走完最后一程。”

    李青缓缓点头:“还挺讲义气。”

    “一直就是好不好?”朱厚照哼道,“我对你不一样够意思,就是你老是气我。”

    “我气你?”李青瞪眼,“谁气谁?”

    “你看你看,又想动是不?”朱厚照连忙起身后退,骂骂咧咧道,“哎呀,我真是服了”

    “不贫了,你睡会儿吧,醒了去陪陪朱祁锦,他挺喜欢跟你唠嗑。”李青挥挥,起身拿起一本医书,在竹子编制的躺椅坐了,无聊翻阅

    没一会儿,朱厚照的呼噜声便震天响。

    李青好笑摇头,却是十分艳羡,自语道:“年轻人就是好啊”

    ‘铛铛铛’

    敲门声响起,继而传来婢女声音,轻轻道:“先生可是睡下了?”

    李青起身来到门口,轻轻打开门,身子挤了出去,又轻轻关上,这才道:

    “可是王爷?”

    “不不,”婢女连连摇,解释道,“有人找您。”

    “谁”李青问,“在哪儿?”

    “管家人去了先生的宅院。”女婢,接着,又补充道,“是位妇人,之前与先生来过。”

    李青愣了下,随即明悟。

    “我知道了。”

    “你怎么也跑来了?”李青来到前院客堂,果然是李雪儿。

    “杨廷和辞官还乡了。”李雪儿道,“信是正月来的,人是二月走的。”

    李青微微怔了怔,问道:“朝廷可有大动作?”

    “大动作没听,不过却是有一条新国策。”李雪儿道,“皇上颁布了一道诏书,以后外戚非军功不得世袭爵位。”

    闻言,李青微微皱起眉头,少顷,又舒展开来,“这倒不是坏事,还有吗?”

    “别的就没什么了。”李雪儿想了想,补充,“君臣闹腾了一次,不过很快又和解了。”

    “看来,皇帝还是比较克制的”李青颔首。

    李雪儿蹙眉道:“情势对皇帝可是有些不利呢。”

    李青轻笑道:“你从哪里看出情势对皇帝不利的?”

    “外戚最起码是忠于皇帝的,而外戚的存在则会影响群臣利益。”李雪儿分析,表情自得。

    自上次被大侄子打击,回金陵后她便发奋图强,苦读历朝史书,如今自觉了解政治了。

    李青却是好笑摇头:“若我没猜错的话,此番针对外戚的政策,起因是张太后娘家吧?”

    “你这都知道?”

    “明显啊,皇帝有着极强目的,为的就是稳住张太后。”

    “那他还从张家切入呃,皇帝确实没动张家”李雪儿迟疑了下,仍是坚持自己的看法,“外戚不可世袭,总归不利于皇帝。”

    “从政治平衡来看的确如此,可从长远来看并非如此,且也符合皇帝当下的利益。”李青笑道,“总体来弊大于利,每个皇帝上任都会有外戚产生,随着时间推移,外戚只会越来越多过多,这些啥事儿不干,可劲儿薅朝廷羊毛,鱼肉乡里的外戚,杀一杀其气焰算是件大好事。”

    顿了顿,“还有别的吗?”

    “别的倒没有了。”李雪儿摇摇头,好奇道,“那这次君臣谁吃亏了?”

    “群臣大赚,但皇帝也没亏。”李青含笑。

    李雪儿讷讷道:“这就是老大老二干仗,把老三干没了。”

    李青忍俊不禁,点头道:“形象的比喻。”

    “好吧。”李雪儿苦笑,“政治什么的真麻烦,看来我是没那个天赋了。”

    “你一女娃,谁让你有天赋了?”李青好气又好笑,“蒸汽可有了进展?”

    “冶铁有了长足的进步,不过,还要再等等才能具体作用到蒸汽上,用你的话”李雪儿回忆了下,道:“这叫做产业链升级带动科研进步!”

    “别的没学会,这新鲜词儿倒学得挺快”李青吐槽了句,走到椅前坐了,“到时候蒸汽能突破到啥程度?”

    “大概,也许能安在船上!”李雪儿。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