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耽美同人 > 我在大明长生久视 > 第413章 奋发图强
    “皇上,皇上您怎么了?”</p>

    乾清宫,黄锦急得不行。</p>

    朱厚熜却是怔怔出神,口中喃喃,“晚了,晚了啊”</p>

    无论黄锦怎么问,朱厚熜始终就这一句。</p>

    不得已,只好叫来陆炳。</p>

    然,黄大胖子解决不了的问题,陆指挥使一样白搭。</p>

    三剑客两个心急如焚,原地打转,一个生无可恋,万念俱灰</p>

    这一幕莫名有些好笑,只可惜李青没看到。</p>

    许久</p>

    就在黄锦陆炳寻思着要不要找太医时,朱厚熜总算‘活’了过来。</p>

    “李青在哪儿?”</p>

    黄锦忙回道:“冯保去永青侯府宣皇上追封永青侯的恩旨时,打听了他的动向,这会儿在交趾呢。”</p>

    “怎么才?”</p>

    “冯保才回来两日,奴婢想着人都走了,出来没什么意义,还会让皇上烦心,就请皇上责罚。”</p>

    见状,陆炳忙道:“皇上,不若微臣去一趟交趾,去请永青侯回来。”</p>

    朱厚熜怔然少顷,苦笑摇头:“算了,这么不开窍的货,他又能如何?算了,谁也靠不住,还是得靠自己”</p>

    黄锦陆炳对视一眼,都有些不明所以。</p>

    “皇上,您这是?”</p>

    “朕无事”朱厚熜疲倦地摆摆,道,“传谕严嵩、徐阶、李本,速来见朕。”</p>

    “臣这就去。”</p>

    陆炳恭声称是,“匆匆去了。”</p>

    黄锦则是一个劲儿安抚,一个劲儿认错。</p>

    “算了,朕也管不住他,如你所,了也没什么意义,只会徒增烦恼。”朱厚熜幽幽一叹,苦涩道,“朕这是自作自受啊。”</p>

    黄锦认真道:“古往今来,如皇上这般的帝王,不足双之数,奴婢这么以为,后人也会这么以为!”</p>

    朱厚熜苦笑道:“可又如何呢?朕自问优于英宗、孝宗多多,然,朕却没有英宗、孝宗的好命啊。”</p>

    黄锦愕然。</p>

    这话怎么听都像是在继承人的问题,可孝宗的继承人不是一向被主子贬低吗,今日怎么看来皇上是真病了啊。</p>

    念及于此,黄锦不由心急如焚。</p>

    上次李青来时,皇上不对劲儿了,当时真不该让他走黄锦一咬牙,道:</p>

    “皇上,奴婢去交趾,肯定能把李青唤回来。”</p>

    “朕要做的事,李青来与不来,朕都能做好;朕无力为之的事,李青也很难解决。”朱厚熜叹道,“李青也有李青的担子,朕也有朕的职责,非必要,就不劳烦他了,于朕而言,他没什么用。”</p>

    这话的着实狂妄,可时下的朱厚熜彻底进化到了究极状态。</p>

    哪怕李青在场,听到这番话,也不会驳斥什么。</p>

    黄锦轻声:“奴婢是相信的,除了长生久视,皇上并不比李青差,既如此,您还愁什么呢?”</p>

    “因为朕不能长生久视啊。”</p>

    朱厚熜喃喃道,“朕不能万万岁,皇位还是要传承下去的,可这样的储君呵呵,唉,纵观大明历代皇帝,除了中宗、孝宗弱一些,其他君王,哪怕英宗也就御驾亲征一个污点,从皇帝的视角、从大明出发,英宗朝的那些举措,都称得上极好。虽然有李青的因素,可英宗本身的能力,也是很强的。”</p>

    顿了下,“可这个太子竟是连半道出家的中宗,冷落多年的孝宗,都远远不如,呵呵,穷回去,穷回去”</p>

    朱厚熜是真的破防了。</p>

    这样幼稚且愚蠢的话,实难想象是出自一个成年人之口,且这个人还是太子。</p>

    纵然早些年对他冷落了些,可太子应有的教育也没落下啊,咋就</p>

    中宗就没被当过接班人培养过,孝宗时候更是连自己的爹是谁都不知道,相比之下,太子的条件够好了。</p>

    走路还不利索就被立为了太子,且也给了太子应有的待遇,单就这点,就胜过大明多数皇帝了。</p>

    难道真是我太过恋权,太过霸道,太过防备</p>

    朱厚熜自我检讨,自我怀疑。</p>

    若非临幸后宫都有极尽详细的记录,朱厚熜都要怀疑儿子不是亲生的了。</p>

    黄锦不知主子心中所想,可被惊的不行,连忙劝道:“皇上,这话不宜啊,太子是国之储君,是国之根本,您这样太子若是传出去,影响太大了,请皇上慎言。”</p>

    “慎言?”朱厚熜几乎失心疯的吼道,“什么时候朕也要慎言了?”</p>

    “这方面您必须慎言!”黄锦坚持。</p>

    瞧着黄锦坚定的眼神,朱厚熜又是默然,一时间,悲从中来。</p>

    “我朱厚熜不过一个藩王世子出身呵呵,一个藩王世子尚能如此,一个”</p>

    “皇上!”</p>

    黄锦一脸苦楚,“求您了,不要再了,慢慢教着,慢慢就好了,多些耐心,一切都会好的。”</p>

    </p>

    朱厚熜嗤笑摇头:“晚了,晚了啊。”</p>

    “不晚,一切尚可挽回。”黄锦安慰道,“当初,李青也不止一次的过,皇上您性格已成,再难更改,可皇上如今却是狠狠打了他的脸呢。”</p>

    “不一样。”</p>

    朱厚熜冷淡道,“性格是性格,能力是能力。”</p>

    菜和态度,却不是一码事。</p>

    只是黄锦给弄混淆了,单纯的觉着主子能改正过来,太子也能好起来。</p>

    “皇上多些耐心,也多些信心,奴婢相信一定可以的。”黄锦笃定的。</p>

    朱厚熜却只是轻蔑、不屑、鄙夷的笑了笑,也懒得再什么。</p>

    不多时,</p>

    陆炳大跨步走进来,躬身道:“皇上,三大学士已到。”</p>

    “宣。”</p>

    “是。”</p>

    少顷,三人随陆炳走进来,还未行礼,朱厚熜就给免了,还赐了座。</p>

    三人不由暗暗打起精神,以他们对皇帝的了解,但凡主动示好,必定有让他们头疼的事在等着。</p>

    尤其是徐阶,没来之前头就开始疼了。</p>

    朱厚熜一改方才颓废,又恢复了冷静沉着,帝王气势瞬间拉满,淡然开口:“朕欲将整个西域,划入大明图!”</p>

    没有任何铺垫,皇帝就直接出意图,这是极少有的情况。</p>

    不过,现在的朱厚熜有这个能力托大!</p>

    三人都被惊得不轻,这可不是事,且也是个极烧钱的主张。</p>

    再想想时下大明的庞大财政开支三人面露难色。</p>

    “三位爱卿以为不妥?”</p>

    朱厚熜点了点徐阶,“徐卿,你先一下你的看法。”</p>

    徐阶头更疼了,刚刚恩荫儿子工部郎中,这又让自己在首辅之前发言,简直要将他架在火上烤。</p>

    “皇上,臣一时还没想透彻。”徐阶施展拖字诀,“臣想先听听严首辅的看法。”</p>

    “朕想先听你的。”朱厚熜步步紧逼,暗含威胁意味。</p>

    朕就是要整一下你,不识趣,朕会加大力度!</p>

    徐阶自然听得出话外音,只好道:“这些年,朝廷财政开支实在庞大,收归草原事宜是个长期高投入的政策,还有普及教育”</p>

    “不要这些套话了,点实在的。”朱厚熜打断,“朝廷开支是大,可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赤字!”</p>

    顿了顿,霸气道:“府库殷实,兵强马壮,不开疆拓土,府库不白殷实了?军队不白养了?”</p>

    李本恭声道:“皇上此言差矣,储备是对抗意外的保险,百姓还都会在丰年备粮,灾年”</p>

    “大明能有什么意外?”朱厚熜嗤笑道,“放眼天下,谁有资格,谁有能力让大明意外?”</p>

    徐阶硬着头皮道:“收归西域花费的财力、人力,以及要耗费的时间都太大了,皇上开疆拓土之心,臣万分理解,也万分支持,然,此事牵扯太大,当三思而行。”</p>

    “朕一思再思,再思又三思,还是觉得广袤的疆土,才是留给后人的最珍贵遗产。”朱厚熜淡然道,“三位爱卿以为然否?”</p>

    三人默然。</p>

    没人敢否定开疆拓土的正确性,也没办法否认。</p>

    后来人能做官,不就是建立在前人一寸寸打下的疆土吗?</p>

    否认皇帝开疆拓土,就是否认太祖开疆拓土,建立大明。</p>

    果然,皇帝很快搬出了自家老祖宗。</p>

    “终宋一朝,未能云南十六州,多亏我朝太祖,西域也曾是中国疆土,朕今日欲效仿太祖,有何不妥?”</p>

    三人:“”</p>

    这怎么驳?</p>

    “严嵩。”</p>

    “臣在。”</p>

    “你的意见。”</p>

    “臣没有意见,不过”严嵩道,“臣以为开疆拓土乃不世之功,臣十分赞同皇上,可也要多方考虑。”</p>

    “比如?”</p>

    “开疆拓土和打仗,并没有必然联系。”严嵩缓缓道,“攻城为下,攻心为上,臣以为可先礼,实在不行再用兵,如若能不打仗就达到目的,那是最好,不行再发兵也没什么损失。”</p>

    朱厚熜微微颔首,赞道:“还是严首辅老成持重,两位爱卿以为如何?”</p>

    徐阶沉默不语,儿子的高升,以及皇帝的敲打,让他只能持默许态度。</p>

    李本倒是坚决反对,可三大学士两人同意,且还一个还是首辅,一个在清流中威望正盛,他的反对就显得可笑了。</p>

    被皇帝一顿输出之后,李本也蔫了。</p>

    好在这么大的事儿,也不是他们三个人点头就成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